西夏區一轉供電公司被罰20萬餘元,違規收取電費66萬餘元

2021-01-11 騰訊網

1月4日,記者從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夏區分局獲悉,該局近日結案一轉供電公司違法收取電費的案件,涉事公司被罰20萬餘元。

為確保國家電價降價政策落實到位,把降價紅利及時傳導給終端用戶,減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負擔,2020年4月份,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夏區分局開展轉供電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發現轄區內一公司作為轉供電主體,主要對800餘戶商戶提供轉供電服務,該公司自2019年4月1日以來,在國家、自治區連續3次調降電價的政策實行時,仍按照每度電0.82元向商戶收取電費,未按照政府定價標準收取,合計多收轉供電商戶電費66萬餘元,違反了《價格法》相關規定。

該局當即立案查處並向涉事公司下發責令退款通知書,責令該公司清退多收取費用。案件處理過程中,執法人員經過多次調查取證,結合聽證會召開情況,鑑於該公司積極配合併及時全部退還多收價款667600.82元,該局根據《價格法》相關規定,決定按照多收電費額度0.3倍對該公司進行處罰,共罰款200280.24元。(新消息報記者 吳彩華)

相關焦點

  • 多收電費近200萬元,一企業被罰61萬餘元,湖北公布7起轉供電違法...
    2019年8月,紅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63867.12元、罰款40966.78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江陵縣一公司違法加價被罰50萬元2019年9月,江陵縣市場監管局在轉供電收費專項檢查中發現某公司涉嫌以高於國家定價標準收取轉供電電費違法行為。
  • 北京規範轉供電收費行為 上百家主體清退電費4300餘萬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近年來,北京市持續規範轉供電環節收費行為,加大對轉供電收費行為的監督檢查力度,責令130餘家轉供電主體清退電費4300餘萬元,推動了降電價紅利傳導。這是記者今天從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的。
  • 0.48元/度的電,物業轉手加到1.2元賣給商戶!你的電費交貴了嗎?
    近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組就部分地方轉供電主體收取電價明顯高於從電網企業的購電均價這一情況進行了通報,指出轉供電環節截留了降低電價的政策紅利。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一些商業體經營方或是物業公司,會在轉供電環節向電力用戶違規加收除電費之外其它費用,比如將服務費用等統一「打包」進電費中。 換供電環節絕非小事,不僅體量龐大,且直接關乎經營成本。業內有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40萬轉供電主體,3800萬轉供戶,每年用電量合計約兩萬億度。
  • 3億「電費紅包」精準到戶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轉供電費碼」助小微...
    「國家電網的電費減免,對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不僅解渴,而且救命,但這樣的好政策以往未必能享受到!」3月6日上午,杭州餘杭亭趾紡織品加工廠廠長徐建國點開「網上國網」APP「轉供電費碼」查詢,系統提示:「紅碼!」。經供電公司、市場監管部門、小微企業三方聯動機制,負責向其轉供電的啟程紡織園很快把773.9元電費減免退還給了徐建國。
  • 轉供電主體多收數十萬元電費據為己有
    8月5日,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該局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第14期):柳州市和潤置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和潤公司」)、柳州市建達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建達公司」),因未執行政府定價,多收取電費39萬多元,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 山東濟南一企業被罰1.8萬餘元
    山東濟南一企業被罰1.8萬餘元山東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濟南市市監局」)發布公告稱,濟南歷下全心全頤商貿中心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卻經營藥品阿膠,被濟南市市監局依法沒收違法所得6140元,並處罰款12280元。
  • 不少寧波人傻眼 8月電費怎麼漲這麼多!供電公司回應……
    &nbsp&nbsp&nbsp&nbsp寧波供電公司的官方回應來了!我們先了解一下電費是怎麼收取的。&nbsp&nbsp&nbsp&nbsp浙江省現行的銷售電價由省發改委負責制定,供電公司負責貫徹執行。自2012年起,浙江省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電價依據相關文件,按年用電量實行分檔計費,共分三檔。
  • 違規減免易地建設費898萬餘元,人防系統何以腐敗高發?
    「人防工程的審批、驗收和易地建設費的收取、減免等是人防辦的重要職能,一些領導幹部利用職務便利在這些環節謀取私利,使之成為人防系統腐敗易發多發的風險點。」雲南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介紹,玉溪市人防辦原主任謝會卿的問題就很典型,「他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搞權錢交易,在辦理玉溪市公安局刑事技術綜合業務用房等建設項目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許可過程中,違規減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898萬餘元,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 你的電費被加價了?金華查處22起!
    金華市市場監管局調查發現,金華某信息公司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以高於銷售目錄電價,按每千瓦時0.91元和1.2元的標準向園區內終端用戶收取電費122822.7元,扣除同期上交供電部門電費88424.18元(其中自用電費
  • 一計程車司機多次「碰瓷」,涉案16萬餘元
    去年12月8日,北京警方調集200餘名警力,先後在全市14個區進行收網,33名犯罪嫌疑人分別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詐騙罪被西城、朝陽、海澱、通州、昌平、密雲等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偵辦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 呼和浩特要求,規範電費收取,嚴禁捆綁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抓住「保市場主體」這一關鍵環節,切實發揮價格監督作用,在治理涉企違規收費、減少企業負擔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工作舉措,確保惠企政策「不抵消、不打折、不走樣」,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 花1.7萬餘元「包裝」徵信,結果……
    於是,李先生花了1.7萬餘元委託一位徐先生「包裝」徵信、代辦商鋪營業執照等。結果房子沒買成,對方連錢也不退,李先生將徐先生告上了武漢市江夏區法院。記者今日獲悉,經審理,法院判決雙方均存在過錯,李先生自行承擔代辦營業執照的3000多元費用,徐先生需將其餘1.4萬餘元費用返還給李先生。
  • 合肥供電公司:大湖名城美 脫貧電力足
    2018年9月開始,合肥供電公司全面實施大許社區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讓村裡發展產業沒有用電方面的後顧之憂。    「半年的時間裡,我們投資了390.51萬元,改造了8個臺區,把原有的老舊低壓線路全部換成了150平方毫米的絕緣導線,新增配變容量2000千伏安。」肥東縣供電公司農網辦負責人朱海軍介紹。2019年2月,電網改造完成。
  • 警惕買一送一!35萬餘元購買的打藥機,竟是二手貨
    打藥農機買一送一,還可享受政府補貼。沙雅縣居民李某貪便宜,花了35萬餘元購買了「買一送一」的打藥機,沒想到所謂的「新機」竟是二手貨。2019年5月,李某聽說有一種新型打藥機給棉田打藥又快又好,他與某農機公司業務員張某取得聯繫後,得知這款打藥機質優價廉,原價每臺34萬餘元,活動期間全新機器只需要35萬餘元就可以買到兩臺,還可享受農機補貼。李某立即通過轉帳的方式付了全款。兩天後,農機公司將兩臺打藥機運到李某家。李某迫不及待地開到地裡使用。
  • 支付寶帳號被盜用 市民損失14萬餘元
    揚中一位市民在由他人操作支付寶後,損失14萬餘元,更離譜的是,發現時已是半年後。今年10月,揚中西來橋鎮居民楊先生報警稱,其支付寶帳號被人盜用,損失14萬餘元。接報後,民警很納悶,楊先生的手機沒有丟失過,綁定的支付寶怎麼會有網銀貸款和無端的轉帳和消費?根據楊先生提供的信息,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取證,很快鎖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並趕赴浙江於近日成功將嫌疑人朱某抓捕。
  • 超定價收電費被罰80萬,北理工珠海學院:調查核實有錯必糾
    10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就公示所稱的「不執行政府定價案」作出3點回應:1、本次行政處罰認定,我校作為轉供電主體在向與學校籤有合同關係的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等商戶收取商業用電電費時存在不合規範的現象,不涉及其它電費收取問題。
  • 國網文安縣供電公司全力保障農村群眾溫暖過冬
    國網文安縣供電公司把居民生活保供電保供暖放在「高於一切、先於一切、重於一切」的位置,做好各項供電服務保障工作,全力保障農村群眾溫暖過冬。12月24日,國網文安縣供電公司員工在新鎮鎮二村村民胡大娘家中檢查取暖用電設備。
  • 聊城一女子「女扮男裝」詐騙6萬餘元 被判刑二年二個月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4月15日訊(記者 趙志鵬)近日,由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的李某某涉嫌詐騙一案,被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2019年下半年,一未婚女子劉某前往公安機關報案,稱其「男友」借其6萬餘元後,突然消失。
  • 寧夏烽錦沐公司虛開發票197萬餘元被移送司法機關
    (原標題:寧夏烽錦沐公司虛開發票197萬餘元被移送司法機關) 日前
  • 10萬餘元不翼而飛 原是旅館前臺盜刷店裡手機將錢私吞了
    製圖/張平原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張玉榕 通訊員 思公政)拿出綁定店內銀行卡的公用手機,假裝核對訂單,實則偷偷往外轉帳……身為鼓浪嶼一家旅館的前臺,林某一個月內私自轉走10萬餘元。   10萬餘元不翼而飛疑似被前臺店員盜刷  王女士在鼓浪嶼開了一家旅館。2月中旬,她在店裡盤點上個月的帳戶餘額時,發現帳單對不上——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17日,幾乎每天都有不明確的轉帳記錄,金額從2000餘元至5000餘元不等,帳戶金額一個月內共少了10萬餘元。  王女士懷疑是前臺店員偷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