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11月1日報導 民謠作為一種常存在於山野、城鄉之間,蘊含著浪子靈魂的美妙旋律,往往承載著眾多人們心中對土地和故鄉的依戀之情,因此有人也給了民謠一個特別精湛而適合的定位:「上帝給予流浪者的慰藉靈音」,深刻詮釋著浪子心頭對於鄉愁的緬懷。
與此同時,民謠的創作者也始終將自己關於家鄉的記憶融入到歌曲裡,成為家鄉本土氣息和人文情感傳頌的美好方式,在國內外的許多民謠歌者身上都具備這樣的特性。
其實民謠已經成為世界音樂領域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臺灣更是如此。臺灣民謠不僅具備了臺灣本土的風範氣質,同時還將臺灣的傳統精髓融入民謠歌曲之中,無論是方言歌曲還是民間故事,都能從臺灣民謠中映射出臺灣特別的自然和人文風貌。
在臺灣,還有一位具有「臺灣民謠之父」稱謂的原住民歌手——胡德夫。胡德夫作為被稱作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啟蒙運動的「民歌運動」的推動者之一,在23歲時舉辦了臺灣史上第一場個人演唱會。在人們以為他的事業將蒸蒸日上之時,他卻淡出了舞臺,為臺灣原住民的利益奔走。直到2005年,胡德夫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匆匆》,為歌迷們帶來一場遲到的見面,並一舉擊敗周杰倫,獲得第十七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作曲人獎,創造了傳奇。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民謠、臺灣風情以及胡德夫來自歲月的吶喊,《民謠與臺灣故事——胡德夫的音樂時間》,特邀胡德夫老師作為專欄主講人。專欄共46期,僅需128元,就可以聽到胡德夫老師為專欄獨家彈唱的30首中外經典民謠,還可以聽到他講述民謠與時代、與人、與臺灣的故事。
我們在胡德夫的歌聲中能感受到純純的臺灣鄉土民情,他的歌還原了臺灣原住民質樸和純真的生活情景,正如《太平洋的風》一樣,讓在外拼搏的遊子懷念家鄉——那個給予我們溫暖的成長搖籃。《太平洋的風》中,胡德夫唱到了這樣一句話,「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過所有的全部」,讓人情不自禁將故鄉的往事輕輕拾起,令人動容。
胡德夫用他經歷過的故事和對民謠的理解譜寫成曲,讓世人讀懂民謠和臺灣的故事,包括力量、哀愁和美麗。在《民謠與臺灣故事——胡德夫的音樂時間》專欄中,胡德夫為人們講述了在他的歌聲裡,穿梭於原始自然當中最動人的臺灣故事,還為人們傳遞出他對世界經典民謠的理解,帶來時代的情緒。
我們一起跟隨胡德夫的聲音,在《民謠與臺灣故事——胡德夫的音樂時間》裡尋找每個人心中愛得深沉的那片土地,以及與土地相關的回憶,然後盡情懷念與讚揚。9集短紀錄片《未央歌》。大家在聆聽音頻專欄之餘,也可以通過視頻節目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胡德夫老師、了解民謠的精彩。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陳愷_NK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