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超市轉型「小業態」:社區店、生鮮店、前置倉,打造「五公裡生活圈」

2021-02-19 第三隻眼看零售

《第三隻眼看零售》獨家獲悉,百佳超市在廣州低調開出旗下社區店業態——迷你百佳,由此邁出轉型步伐。

這距離百佳超市上次進入零售業公眾視野,已經過去兩年之久。作為首家進駐內地市場的外資超市,百佳超市頭頂和記黃埔的名門光環,卻在幾年間將門店關至50多家,退守華南一隅。尤其是2016年退出成都市場的那場風波,一度使外界質疑百佳超市正在走向沒落。

但在百佳超市看來,其關停老店是正常的經營動作,戰略聚焦在深耕華南市場。《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圍繞百佳超市多年的爭議或將得到答案。此次試水新業態的業績數據,將成為其證明自身的直觀表現,也是其回歸零售業主流視野的關鍵一步。

據悉,百佳超市正在醞釀發展三部曲。它計劃開出迷你百佳、社區生鮮、獨立前置倉三種業態,使其依次向外輻射,最終與百佳超市連成五公裡生活圈。其中百佳超市輻射門店周邊兩公裡客群,在它覆蓋圈層的臨界線中,迷你百佳、社區生鮮店將會以此為選址重點,從而繼續向外延伸至周邊一公裡。而處於更遠圈層中的消費者,將由前置倉發揮服務作用。

據百佳超市規劃,未來在華南地區,百佳門店將覆蓋80%左右區域,餘下20%份額由獨立前置倉服務。為了搶佔消費者,百佳超市計劃在做透快消品性價比的基礎上,發力差異化生鮮品類,並將錢大媽、鮮豐水果等生鮮專業店作為對標品牌。同時,提升賣場服務是百佳超市的重要競爭力,這在協同京東到家發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過程中,為百佳超市帶來了每月30%以上的線上增速。

雖然在大賣場小型化的背景下,百佳超市的響應並不算早。但是相比較不久前開出「惠選」智能超市的沃爾瑪、Le Marché的家樂福,百佳超市是外資超市中少數具有小業態基因的零售商。它在上世紀80年代,便是以小型超市定位切入市場,隨後才針對市場需求轉型為中型標準超市乃至大型綜合超市。

這是一些零售高管對其抱有希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2017年間,百佳超市營收29.4億元,雖然同比下滑8.4%,但相比較2016年17.3%的下滑幅度略有收窄。據廣州某零售高管評價稱,「百佳超市不同於網際網路公司燒錢做規模,它要盈利一家再開一家,實現由點到面的發展路徑。」

百佳超市進入內地市場後,是以大賣場為主營業態。但在百佳超市深耕的港澳地區,它實際上擁有百佳超級市場、TASTE、FUSION、GREAT等、便利佳等11種業態,共計290多家門店。此次在廣州地區試水小業態,是百佳超市應對內地市場大賣場小型化的轉型之作。如何同時操盤多種業態,並使其組合呈現形成合力,也是百佳超市需要解決的核心議題。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大賣場客流被社區店與線上化到家業務截流,是近年來百佳超市遇到的主要痛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百佳超市計劃在現有門店基礎上嘗試社區小業態,以迷你百佳、社區生鮮、獨立前置倉三種業態虛實結合,快速圈佔社區客群。

從定位上來看,未來的迷你百佳、社區生鮮將充當引流、場景體驗等功能,而百佳超市則轉向店倉一體化職能,向其他關聯業態供貨,與前置倉聯動作用。

根據百佳超市測算,大賣場業態、迷你百佳與社區生鮮、前置倉相當於三個層層遞進的圓環。其中大賣場覆蓋客群的觸達半徑約為兩公裡,社區店業態在此基礎上延伸一公裡,隨後由前置倉再度輻射二至三公裡,《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這相當於營造「五公裡生活圈」。

據悉,目前已有85%以上的百佳超市門店上線京東到家,發力線上線下一體化。未來在廣州及其周邊區域,百佳超市計劃使前置倉佔據20%市場份額,餘下80%則由實體門店布局。

根據門店定位不同,迷你百佳、社區生鮮、前置倉各有側重。其中迷你百佳定位社區店,相當於縮小版的百佳超市,門店面積大約在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左右。它大體上會圍繞社區周邊、地鐵出入口等商圈選址,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即時性需求。

當門店數達到一定體量後,迷你百佳會成為百佳超市觸達消費者的聯通點,同時為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提供引流、倉儲、配送等基礎性支持。《第三隻眼看零售》獲悉。迷你百佳在商品結構上發力不小,它規劃有4000個SKU,其中生鮮佔比30%左右。待試運營一段時間後,百佳超市或將針對迷你百佳的商品組合做減法,逐漸提升坪效。

社區生鮮是百佳超市計劃試水的生鮮專業店,預估面積在100平方米以內,主打果蔬肉蛋等生鮮食材。社區生鮮籌劃初期是以錢大媽、鮮生水果等生鮮、水果專業店為對標品牌,希望利用高頻生鮮提升來客數。其中供應鏈能力、生鮮運營能力等要素是百佳超市開出生鮮專業店的重要倚仗。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這並非百佳超市首次涉足生鮮超市,早在2010年,它曾經開出廣州中旅店,定位生鮮超市,營業面積達到4000平方米,約有3萬個SKU,其中進口商品佔據10%。據媒體報導,該店開業首日銷售額曾達到140萬元,可見其操盤能力。

而在前置倉板塊,百佳超市計劃開設獨立於門店存在的雲倉體系。這實際上是以一種成本更低、複製更快、消費頻次更高的方式搶灘市場。據了解,百佳超市進駐內地市場三十多年來,僅開出50多家門店,但如果開設前置倉,它大約只需要1至兩年,即可能開闢出10座雲倉,並以3公裡為半徑服務目標客群,同時避開物業、團隊等開設門店時必須解決的制約因素。

在試水小業態轉型之中,百佳超市的核心競爭力源於供應鏈及商品運營兩大層面。但不同於傳統零售商超以大賣場SKU為商品池,篩選組合社區店商品結構的慣常做法,百佳超市此次在小業態中採用全新商品線,按照社區定位選品,並給出了「A+B」兩種商品組合邏輯。

其中A類商品代表具備戰略性意義的結構性商品,通常具備可複製性,也是其門店核心盈利點。而B類商品則是根據門店定位、客群需求等屬性不斷試錯的差異化商品。據了解,針對商品結構,百佳超市還在不斷試錯,以求滿足提升來客數、客單價及復購率等關鍵指標。

從供應鏈層面來看,百佳超市從進入內地起就開始搭建生鮮採購體系,目前已形成產地直採、批發市場採購、供應商聯營配送三種供應模式。其中批發市場採購及供應商聯營配送基本定位於差異化品類。一位零售高管分析稱,「從批發市場採購隨季節時令、供應價格等因素產生的產品波動較大,雖然能利用新增商品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問題在於穩定性較差,可能會導致缺貨等問題。」

而產地直採則是以大型農貿基地為主,能夠滿足商品品質、供應穩定性及體量議價優勢等要求。例如百佳超市首席蔬菜供應商廣地蔬菜,主打廣東菜心、日本芥蘭、臺灣珠豆、美國豆苗等二十多個品種。截止目前,該公司在新洲、蔡甸、湖北襄樊等地已開發13830畝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

此外,自有品牌商品也是百佳超市的主要賣點。例如「百佳牌」、「超值牌」、以廚房用具為主的「家一點」、以日常清潔用品為主的「千悅」、服裝類品牌「citiw ear」等自有品牌產品,基本上涵蓋食品、日化、家居百貨、服裝紡織類等56個品類、1100餘種商品。

據此前媒體報導,百佳超市自有品牌均來自於一二線品牌供應商,其品質與知名廠商品牌相差無幾,但由於精簡了商品供應鏈中的分銷環節,使流通成本及市場費用相對較低,百佳超市自有品牌定價低於同品類商品20%左右。對於價格敏感性消費者來說,吸引力較強。

在上述供應鏈基礎上,百佳超市採用全新選品邏輯,圍繞社區業態開闢商品體系。它根據迷你百佳、社區生鮮的業態定位,將其商品結構劃分為A、B兩類。其中A類商品是指戰略上必須堅持的結構性商品,通常具備可複製性。體現在迷你百佳中,A類商品大體上由生鮮、副食食品及洗化日化等品類組成。《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一些具備吸引消費者產生衝動性購買能力的商品品類,是百佳超市定位的黃金品類,例如休閒零食等。

在社區生鮮中,果、蔬、肉即為A類商品,分別針對所在區域客群進行精準組合。百佳超市將社區生鮮的經營策略劃定為早晨以生鮮為主營業態,晚間則大力售賣水果。據了解,它們提出「日日清」概念,一方面是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新鮮食材,另一方面也意圖降低損耗,提升綜合毛利率。

而B類商品則代表了百佳超市的試錯進程,主要以新興品類、差異化商品等屬性為主。例如百佳超市在調整商品結構的過程中先做加法,不斷嘗試臘腸、紅棗、金槍魚凍品等新品,同時根據銷售數據及客群需求做減法,力求提升門店坪效。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不同於網際網路項目通過燒錢做規模的運營思路,百佳超市試水新業態時更為注重盈利周期。它們計劃盈利一家再開一家,最終對廣州及周邊區域形成由點到面的層層覆蓋。【完】

如果你能深挖零售案例,洞察行業大勢,更能妙筆生花。那麼,我們邀請你,一起來做這個行業的記錄者。
 我們將為你提供,優於行業的稿酬,《第三隻眼看零售》公開課入場券,和零售大佬做朋友的機會,以及待你深挖的零售業資源。 
你足夠專業,足夠多產,足夠契合《第三隻眼看零售》。 歡迎你成為我們的專欄作者,我們為你提供足夠的展示空間,動用我們所有的資源包裝你,讓你成為零售業的「網紅」。

✍————————————

信息泛濫時代,我們從不缺少資訊

零售人需要的是專業、精準的「真資訊」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為你提供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我們已經入駐今日頭條客戶端

搜索「第三隻眼看零售」

掌握零售業「真資訊」!


相關焦點

  • 華語傳媒:春節不能承受之「重」,讓生鮮前置倉來扛
    近兩年,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顛覆以及新零售的普及,生鮮前置倉這一電商新物種逐漸走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當中,其便捷的網購特性配合優質新鮮的菜品,再加上春節不打烊的慣例,成為市民在春節期間採購的新選擇。
  • 聚焦「小而美」 社區生鮮誘惑不減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社區商業的接受度明顯增加,特別是社區生鮮等業態逆勢增長。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眾多傳統生鮮企業也藉助技術平臺加快轉型,社區生鮮店迎來了新的發展與機遇。今年年初,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區生鮮需求出現井噴,社區模式成為生鮮新零售的突破點。
  • 失落的百佳超市:出身名門的優等生是如何淪為「雞肋」的?
    然而,從已經披露的數據上來看,可以說業績慘澹。在成都市場,自2005年進入市場至今,百佳先後開出6家門店,但從2010年開始,百佳連續關閉門店,最終選擇退出。來繁華的商業前沿陣地香港,百佳超市卻為何玩不轉內地市場?是水土不服抑或另有玄機?從定位來看,百佳超市是以小型門店切入內地市場的。百佳超市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市場時的定位是小型超市。
  • 探索300平方米社區店,首航發力小業態
    為了節省成本和時間,首航超市的包裝食品都是在中心倉進行包裝後,再配送到門店,直接上架銷售。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試運行的社區店,首航在三合南裡店內全部更換為電子價籤,「這樣減少人工更換價籤的失誤率,未來首航也會在全部門店推行。」楊寧平稱。
  • 倉店配一體化覆蓋500米商圈,我家便利店用「生鮮+餐飲」打造新零售...
    近些年生鮮電商的探索喜憂參半:好的一面在於,隨著前置倉、社區小店等新業態陸續鋪開,近場景成「標配」,消費者到家服務已經做到30分鐘達,品類及玩法豐富度也穩定提升;但問題也突出體現在最後1km的高履約成本,不少創業者因此長期陷入虧損經營狀態。
  • 家樂福全國首家社區生鮮店在上海開業
    9月30日,家樂福旗下首家社區生鮮店easy家樂福在上海中華新路1157號盛大開業。小業態、社區型、生鮮化,家樂福的業態更迭《零售圈》了解到,新開的「小而美」的蘇寧家樂福,是家樂福Easy業態的升級版。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規模優勢的建立是企業拓張的基礎,而 模式最輕的前置倉模式、次輕的社區門店到家模式為此階段擴張的最佳選項。長期行業整合者必然是全渠道多業態發力、覆蓋不同的消費客群與消費場景的 模式幾家綜合體企業,以及聚焦細分市場的幾十家特色企業。
  • 五店同開並首創全新業態 家樂福重塑一站式購物新體驗
    9月30日,家樂福五家店同一時間開門納客:成都新都店、淮安金湖店、瀋陽蘇寧屯店;北京八裡莊店重裝開業;而位於上海的社區生鮮店則是家樂福首創業態。家樂福中國CEO田睿表示,「未來家樂福的門店業態規劃是1+2+1。1是社區生活中心,即大賣場的迭代版,2是指標超和精選店,最後一個1代表社區生鮮店」。
  • 開個社區生鮮超市需要投入多少?能賺多少錢?
    筆者曾在上學的時候開過淘寶店,從此便與零售業結下不解之緣,2010年轉入線下做實體超市開始至今整整十年了,期間在沃爾瑪、永輝上班(學習)了三年多,對零售行業有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了解。離開KA賣場,開始接觸BC類的社區生鮮超市,因為看好社區商業,在此之後從事的都是社區生鮮領域。
  • 央企華潤集團旗下華潤萬家新業態品牌「萬家MART」上海首店真北店...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央企華潤集團旗下華潤萬家新業態品牌「萬家MART」創新型上海首店真北店,前天在普陀區銅川路1688號開幕亮相 ,以集市的方式呈現,滿足3公裡範圍內的家庭生活、日常高頻次消費的品類和生活服務需求。
  • 蘇寧家樂福五店同開 精選店又添新成員
    來源:金融界網站 9月30日,家樂福五家店同開:成都新都店、淮安金湖店、瀋陽蘇寧屯店;北京八裡莊店重裝開業;而位於上海的社區生鮮店則是家樂福首創業態。
  • 大潤發mini全國首店開業,小店業態引入社區拼團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大潤發布局的mini社區生鮮超市小潤發落地。7月15日,全國首家小潤發在南通開業,聚焦社區居民一日三餐需求。大潤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袁彬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正在籌備南通的其他小潤發門店,以便更好打磨並驗證這一模式。
  • 濟南銀座購物廣場店超市 「換裝升級...
    在康翔看來,銀座集團要變革,必須要主動邁出這一步,據他介紹,新開業的濟南銀座購物廣場超市,店內的生鮮、加工、日配等全部實現了自營。    前置倉模式正式亮相  今年7月,銀座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銀座數位化經營中心正式啟動新零售模式創新工作。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2.2.1、生鮮電商前置倉(店倉)模式:客單價天花板限制了模式的可複製性   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提供3公裡內生鮮1小時到家的便捷服務。該模式下,生鮮電商通過在社區周邊設置前置倉或者與線下商超合作,覆蓋周邊3公裡內的消費者。
  • 生鮮行業深度報告:萬億市場百家爭鳴,供應鏈能力是致勝關鍵
    但前置倉模式也存在缺乏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體驗、獲客成本高、損耗高等痛點。前置倉模式儘管在配送上更加便捷,但目前行業內玩家盈利模式尚未跑通。3.3、 社區生鮮業態也在加速發展,門店數量普遍較少社區生鮮業態貼近社區,生鮮品類佔比高,並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體驗。社區 生鮮店一般指面積在 50 平米~1000 平米、生鮮銷售佔比 30%以上、以服務社區為主 的零售業態。
  • 生鮮獨角獸的上海戰事
    生鮮創新繞不開線下。即使只做到家業務,玩家們要麼效仿每日優鮮鋪前置倉,要麼模仿京東到家接入線下商超。而上海的線下業態非常發達,密度是北京的4倍,為生鮮電商發展線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綜合線上線下的優勢,上海成為新零售最佳的試驗場所。生態上的差距,令生長在北京和上海的生鮮明星項目的發展境遇大不相同。
  • 電商新零售2.0:從生鮮電商到社區團購,運營效能成取勝關鍵
    生鮮電商的四種運營模式在社區團購火爆之前,生鮮電商主要有傳統生鮮電商模式、前置倉到家模式、到店模式、「超市+餐飲+外送」的混合模式四種運營模式。1.前置倉到家模式前置倉是一種倉配模式,每個門店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總部中央大倉只需對門店供貨。消費者下單後,商品從附近的門店裡發貨,從而保證在門店3公裡範圍內可30分鐘送達。
  • 氫創沙龍會第2期:生鮮電商下半場 攜手加速融合
    12月18日,氫創投資主辦的「溫州商協會七新論壇」第2期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專場於世界溫州人家園舉行,連萬家、盒西盒、媽媽團、愛尚拼單、菜蔬生、婆婆媽媽、供應驚喜、鄰系、老朱伯、道到網絡、博海農業、育農科技、萬客豐、家匯貿易等二十幾家生鮮電商、生鮮超市創始人出席會議,共同探討社區團購的變局與出路
  • 沒有「必買清單」的超市不是好超市?
    後來,在南加州找到最喜歡的有機食品超市Trader Joe's,也是根據網友推薦的必買清單去買,很少出錯。對於很多普通人,可能無法識別出什麼零售業態,前置倉,社區店,還是大賣場……重要的是,他們只記得只有那兒才能買到某個最好吃食物的商店,津津樂道那個店裡的「必買清單」。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全民消費券效果明顯 蘇寧超市線...
    預計至年中,「淘鮮達菜籃子」將在杭州覆蓋超過2000個社區。叮咚買菜在京擴招已在6個城市設550個前置倉近日,叮咚買菜開始招聘北京地區的工作人員,招聘職務包括數據分析師、品類管理、倉儲管理、選址專員等崗位。部分工作地點圍繞大興、順義和通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