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定西籍青年畫家裴書鴻其人其畫

2021-01-18 福州新聞網

  在福州採訪期間,偶聞定西籍青年畫家裴書鴻名噪福州畫壇,遂前往拜訪。不巧的是,裴書鴻去天津,只能與裴父聊敘鄉情。

  裴書鴻,生於1986年,甘肅渭源人,受家風薰染,加之調教有方,少年已成大器。

  裴氏家族是書香世家,文脈相承。裴書鴻的伯祖父裴建準以書生從戎,身為武將卻雅愛書畫,造詣頗深。伯父裴廣鐸是甘肅省著名畫家,尤以版畫和漫畫見長。父親裴廣琥習書數十載,頗有風貌。

  裴書鴻自幼聰慧,異於常人。據裴廣琥回憶,他在鄉間教書時常將4歲的裴書鴻帶在身邊,小小年紀的裴書鴻就能將學生們跳繩、跳舞、滾鐵環的樣子畫得惟妙惟肖。

  發現孩子有繪畫方面的天賦,裴廣琥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上世紀80年代,農村生活相當困難,很多孩子都沒條件讀書,但裴書鴻是幸運的,當老師的父親給了他良好的啟蒙教育。

  裴廣琥說,那時候教師工資很低,為了給孩子買畫畫的顏料,經常節衣縮食,連一碗牛肉麵都捨不得吃,畫紙則是到處撿來的廢舊紙張。

  裴廣琥將兒子從四歲至高中時期的畫作,全部裝訂成冊,一本本泛黃的小冊子不僅浸透著父親的大愛,也見證著裴書鴻的一路成長。

  2004年,裴書鴻不負眾望,如願考上天津美院中國畫系,師從霍春陽等天津美院諸先生,專攻花鳥寫意。

  在天津美院,裴書鴻憑藉紮實的繪畫功底和對生活的真悟,畫技突飛猛進,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其中就有後來成為妻子的許靜怡。

  「裴書鴻在上大學的時候,真的是那種出類拔萃、數一數二的人物。」許靜怡對丈夫的崇拜之情至今依然不減。

  許靜怡說,大學期間,裴書鴻作畫時身邊經常有很多圍觀者,由於他從小就接觸國畫,自然比其他人懂得要多,也更受老師們的欣賞。

  「我和他交流時,經常就某些觀念和技法與他產生爭執,他不但不惱怒,還能心平氣和地接受我。」正是基於這種藝術上的經常性切磋,愛情的火花很快在兩個人間迸發。

  大學畢業後,機緣巧合下裴書鴻到福州畫院供職,成為青創室的畫師,同時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和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學位。其妻則進入廈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裴書鴻作為一個西北漢子,歷經北方的粗獷,溫婉的南方便成為其嚮往之所。在藝術的道路上,裴書鴻對創作方向的思考,也成為他選擇在福州生活的重要因素。

  來到沿海城市福州,裴書鴻感受到閩越文化獨特的韻味和深厚的底蘊。近代以來,以林則徐、郭尚先、呂世宜、沈葆楨、陳寶琛、嚴復、鄭孝胥、林森、弘一法師為代表的福建書壇,人才輩出,燦若星辰。以鄭乃珖、陳子奮、潘主蘭、沈覲壽為代表的「閩都畫派」更是名震四海。

  徜徉於藝術的海洋,裴書鴻承古融今,他的創作思維得到了充分放飛,很快在福州畫壇小有建樹,引人關注。

  細研裴書鴻花鳥小品,自有一種不同韻味,既吸收了北方畫派粗線條式的水墨渲染,又迎合了南方畫派喜用濃墨重彩的炫麗畫風。

  在裴書鴻的筆下,花草、果蔬、蟲介、翎毛,或工或寫,皆淵源有自,水墨設色,亦揮灑自如;尤可怪者,若馬羊猿猴刺蝟狐狸,或立於雪野,或援於枯木,或藏身苦谷幽壑,皆鬚毛蓬張,澀澀殺紙,於荒寒景致中特顯勃然生氣,此種題材於小橋流水的南方,自有一種「執銅板鐵琶,歌大江東去」的氣概。

  裴書鴻畫作中,常見一些貓、猴、松鼠、八哥和翠鳥之類的靈動之物,它們顧影自憐,俯仰花枝間自有一股靈韻漫溢,流露畫裡畫外。

  荷塘、湖面構成了南方人重要的生活場景,在裴書鴻的作品中,平靜的荷塘、湖面,不但生長了荷花、蘆葦、蒲草、紅蓼、浮萍,還有浮遊的鴨子、停在荷莖上的翠鳥,這種動靜結合的自然生態之韻,充滿勃勃生機,蘊藏神秘之感。

  這一切與裴書鴻對生活的細膩觸感有關,在野外寫生中,他曾多次被大自然的美麗所迷醉,所以才創作出一系列讓人嘆賞、陶醉的生態花鳥畫。

  在裴書鴻中國畫作品展上,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州畫院名譽院長王和平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王和平先生評價他的畫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渾厚而不失靈動。裴書鴻出生在甘肅定西,黃土高原氣勢雄健,培養了他質樸憨厚的性格,而靈動的氣息又源於他在山青水秀的福州生活多年。南北兩地的生活、求學經歷,產生了與眾不同、渾厚而又靈動的畫風。二是華麗而不失儒雅。裴書鴻繪畫題材廣泛,工寫皆能,許多作品賦色華麗又清新典雅。他平日讀書、習字,到處求學,一直保持學子的心態,去俗入雅,因此畫裡流露出可貴的人文精神。

  經過不斷努力,裴書鴻畫技日趨成熟,當屬青年畫家潛力股。假以時日,以其才華與勤奮,必能為東南畫壇開一生面。

相關焦點

  • 浙江知名畫家王秉初其人其畫
    商敬誠師1946年人學國立藝專,與朱 恆有(朱恆)同班,得潘天壽、黃賓虹親炙,畢業後一直執 教於嵊縣長樂中學,為家鄉培養了許多繪畫人才,除了王秉 初,曾任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省美協副主席、浙江 畫院名譽院長的花鳥畫家張浩也是他長樂中學的學生,浙江 美院曾有意調商敬誠回校任教亦未能成行,其畫筆墨老辣, 自成風格,其人德高望重,有口皆碑。
  • 山水人生 彩墨寄情——實力派畫家孫勇其人其畫
    其作品氣勢博大,既不失傳統又有創新,於奇特中見穩健、於雄渾處見含蓄,筆法靈活多變,色彩隨春、夏、秋、冬景色變化而豐富多姿、詩情畫意。創造出「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藝術境界。在構圖上注重疏密得當、虛實兼濟,給人一種時空闊大的 層次感,融匯中西,雅俗共賞,自成其格。業內評論家撰文稱讚孫勇是「一個職業素養非常好的人氣畫家」, 其作品「連綿群山正蔥蘢,民居恬淡樹蔭濃。
  • 旅日畫家|​陳允陸其人其畫
    陳允陸先生是南京師範大學的傑出校友,1984年從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畢業,師從楊建侯、盧是、範保文等老一代名師,後來赴日本留學深造,成為僑居日本的知名畫家。陳允陸先生東渡日本後,一直關注中日繪畫比較研究和水墨藝術探索,在繼承中國水墨畫傳統的同時,大膽吸收日本繪畫中的形式元素和光色效果,同時探索水墨藝術的當代化,創作出了一批具有當代東方審美特性的作品。
  • 汲古寄趣,才情並茂——記女畫家李曉璇其人其畫
    本文作者:資深藝術評論家顏正近代以來,嶺南畫家以標新立異著稱,究其實,其革新方法與當時其它畫派相比,並無本質上的大區別,無非是更傾向寫生、注重生活現實,如果硬要把折中中西、撞粉、撞彩之類技法說成是前所未有之特色,未免顯得有些自負。
  • 濃烈的情感 清純的畫境——著名畫家程宗功其人其畫
    幾十年來,他植根於這方土地,吸收著這裡的養分,用其畫筆頌揚著這方山水,其藝術聲譽早已飛出山外。在湖南畫壇,程宗功一直是一位勤於思考、勇於創新、樂於耕耘的畫家。他的創作不為章法所拘,手法多樣,運筆精妙而墨趣橫生,滋潤靈動且意境深邃,表現手法獨具風格。他承接著中國畫的經典,給傳統繪畫樣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創造出新的模式,使這一傳統藝術煥發勃勃生機。
  • 畫如其人 自然天成——記畫家林德坤藝術人生
    畫如其人 自然天成——記畫家林德坤藝術人生畫,載物寄心,畫如其人,以物寫心,以物寄情,乃文人一種情懷。初觀山水畫家林德坤先生作品時,有一種意趣,疏朗的清澈,一種幽遠之意境和瀟灑的個性。林德坤先生亦是一位謙遜,健談,真誠的謙謙君子。
  • 美女畫家扮成「美人魚」,自畫「美人魚」畫像,網友:人如其畫
    ,帶給人既熟悉又神秘的夢幻感,讓看過的網友直呼「驚豔」。琳瑟瑞普油畫而這些讓網友驚豔的「美人魚」繪畫,其實是這個美女畫家自己裝扮成「美人魚」、自己畫自己的「美人魚」畫像。畫家琳瑟瑞普由於琳瑟瑞普長相甜美身材高挑,在穿上特製的美人魚半身服之後,的確就如同一條剛剛從大海中上岸的真實美人魚,甚至比她畫中的美人魚更迷人,網友中很多男畫迷評價說琳瑟瑞普是「人如其畫
  • 湯哲明:「傳奇人物」葉茂中其畫其人
    葉茂中,《夏山圖》,紙本設色,方嚴題詩堂,詩堂:21x50cm,畫心:51×70cm,2015當時近代名人的書法遠未達到今日的熱度,價格甚至不逮普通畫家所書。而這股近代名人書法熱潮的最終形成,跟朵雲軒此場中的這件蔣介石以及後一場孫中山書法天價的出現,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 「韓水瑤光—潮籍書畫家作品展」在6號院展出
    「韓水瑤光—潮籍書畫家作品展」4月28日在6號院展館展館盛大開幕。   中記聯網訊 「韓水瑤光—潮籍書畫家作品展」今天上午(4月28日)在6號院展館展館盛大開幕。   「韓水瑤光—潮籍書畫家作品展」4月28日在6號院展館展館盛大開幕。圖為天津畫院原黨組書記陳英傑與潮籍書畫家在畫展現場親切交談。
  • 「聞是推薦」澄心清意——王慧其人其畫
    《讀之二 》68cmx68cm 2011年 絹本澄心清意 -— 王慧其人其畫王 雲 《背影》2013年紙本了解王慧其人其畫的人可能並不多,但童年王慧的形象大概很多人都會有印象。(劉驍純《自自然然》),父親筆下活生生的陝北農民來源於他深厚的農村生活積澱和其獨到的目光,這一點是學不來的,她只能畫真正讓自己心動的事物。那最先是一簇簇看似平凡卻又非常可愛的花草,作了母親之後,這世界上便沒有什麼比孩子更能讓她為之歡欣為之憂了,從此女兒笑笑便成了她畫面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小模特。
  • 從讚譽聶振文其人其畫所想到的
    空山晴滴翠從讚譽聶振文其人其畫所想到的   在此,我更願以朋友的身份感慨其人其畫的精神世界。       振文是個直性子,執著不激進,認準的事誰也拗不過。這一點也是張大千的性格傳遞嗎?他曾在企業擔任過一把手,自幼具備的繪畫天賦卻不能在領導的崗位上施展,苦惱過後,誰也不商量,掛印而去。離開了體制,嘔心瀝血折騰出了一個市級的畫院,風風火火之際,又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毫不猶豫沖天而去。
  • 包頭籍青年畫家張哲冰回家鄉辦畫展
    展覽吸引許多市民駐足觀看  「這些作品畫得真不錯,無論從構圖還是繪畫手法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3月7日上午,青年畫家張哲冰繪畫作品展在包頭博物館開展,市民梁先生觀展後這樣表示。張哲冰出生於包頭,是從我市走出去的青年畫家,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現任深圳藝術學校美術系副教授,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他以藝術的手段、開放的態度,把自己對深圳生活獨特而健康的體驗和感悟,表達在了作品裡,同時也融入了南北文化元素的交融與碰撞,構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一批風格獨特、時代感強的藝術佳作。
  • 美女畫家的書法,平靜雅致,字如其人
    美女畫家的書法,平靜雅致,字如其人 清劉熙載《藝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字如其人」並不是一句空話,是無數前人總結出來的,一個人的字跡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這個人的才情、學識和志向,我們說一個人讀過的書沒有白讀,就像吃過的飯沒有白吃一樣,雖然不記得吃過什麼,但都長成了骨血和肉,這是形式的外在體現,書法則是一個人讀書和閱歷的內涵體現,一個人讀過的書和經過的事,都會通過他的字表現出來。
  • 寧靜致遠、畫如其人——工筆畫家高麗
    高麗,河南商丘民權縣人,1980年人,職業畫家,自幼習國畫,擅工筆,亦作寫意山水、工筆花鳥,人物等。高麗的智慧體現在,她執著、刻苦、勤奮,腳踏實地、不浮不躁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她是通過筆墨來表達內心的渴望的東西,剝離躁動世間的紛擾。
  • 畫家那些事兒19:佛畫之祖曹不興
  • 以「小中見大」的獨特藝術手法,使其成為一幅幅立體的「畫」.
    愛盆景,愛生活,關注盆景藝術聯盟盆景就是這樣一種造型藝術,以「小中見大」的獨特藝術手法,把色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濃縮於的盆缽之中,使其成為一幅幅立體的「畫」。Anthony Chiusolo-Ficus(榕屬)
  • 在中國,他被「下地獄」無數次:畫家貝克辛斯基其人、其畫
    但這個段子,自打被人發明出來後,在中文網際網路抄來抄去、傳了十幾年之久,從BBS到貼吧、一路傳到了自媒體——被人冠以「地獄畫家之名!」昏迷時間也有長有短,全靠編輯心情,甚至還有刺了17刀當場去世的。這個被植物人、被下過地獄、被見過地獄、被畫過地獄的畫家,真名叫做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Zdzisław Beksiński)。
  • 金文亨:著名莆田籍畫家李金冬印象
    > 小福利:留言獲贊有禮品兌獎通知(詳見文末)  編者按:著名莆田籍畫家李金冬是一位出色的美術教育工作者和美術編輯
  • 古之畫,能以其形似,尚其骨氣,以形似之外求其畫,難與俗人道也
    線條由單純象形的「畫」變化到具體分析、刻畫事物的「描」,是繪畫形式上的一次飛躍。在隨後兩千年間,線條不斷衍生,出現眾多「描」的樣式。明代鄒得中在《繪畫指蒙》中總結的針對衣褶的畫法多達十八種,稱為「十八描」。 2.「皴」法的出現中國古代畫家為了更好地表現物體的質感或細微,對線的形式進一步改進。由此,皴法出現了。
  • <<蕭湘書畫才子「管志亮」工筆畫優秀青年畫家>>
    曾擔任責任編制出版<<張鐵石作品集>><<王友華美術作品集>><<林和風作品集>><<國風畫院作品集>><<指書丹青寫春秋》等書籍,現任廣東廣播電視臺《金箐獎》少兒才藝大賽省級評委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