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人物談:二丫頭

2021-02-24 不盈書齋

二丫頭出現在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共計出場兩次。

二丫頭第一次出場:

凡莊家動用之物,皆不曾見過。【真畢真】寶玉一見了鍬、钁、鋤、犁等物,皆以為奇,不知何項所使,其名何用。【凡膏粱子弟齊來著眼】小廝在傍一一告訴了名色,說明原委。寶玉聽了,因點頭嘆道:「怪道古人詩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為此也。」【聰明人自是一喝即悟】【寫玉兄正文,總於此等處,作者良苦。壬午季春】一面說,一面又至一橺房前,只見炕上有個紡車,寶玉又問小廝們:「這又是什麼?」小廝們又告訴他原委。寶玉聽說,便上來搬轉作耍,自為有趣。只見一個約有十七八歲的村莊丫頭,跑了來亂嚷:「別動壞了!」【天生地設之文】眾小廝忙斷喝攔阻。寶玉忙丟開了手,陪笑說道:【一忙字,二陪笑字,寫玉兄是在女兒分上。壬午季春】「我因為沒有見過這個,所以試他一試。」那丫頭道:「你們那裡會弄這個,站開了,【如聞其聲見其形】【三字如聞】我紡與你瞧。」【這丫頭是技癢,是多情,是自己生活恐至損壞。寶玉此時一片心神,另有主張。】秦鍾暗拉寶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忙中閒筆,卻伏下文。】寶玉一把推開,笑道:「該死的,【的是寶玉性生之言。】【玉兄身分本心如此。】再胡說,我就打了!」說著,只見那丫頭紡起線來。寶玉正要說話時,【若說話,便不是《石頭記》中文字也。】只見那邊老婆子叫道:「二丫頭,快來!」那丫頭聽叫,忙丟了紡車,一徑去了。寶玉悵然無趣。【處處點睛,又伏下一叚後文。】【伏下文。】

這段文字的關鍵是三個「趣」:自為有趣、大有意趣、悵然無趣

「自為有趣」。寫的是賈寶玉對莊農生活的好奇,對紡車及上文鍬、钁、鋤、犁等物的好奇。賈寶玉本就是「情不情」,他能全身心的將自己的感情付與那些對自己沒有感情甚至無情的人與事物。第35回寫賈寶玉「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籲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於物如此,何況是人?此處的「二丫頭」即為「不情」。另外,這段文字還多多少少透露出賈寶玉內心深處的「歸農情懷」或「歸隱思想」。

「大有意趣」。寫的是秦鍾眼中看到的「多情」甚或是「淫」。賈寶玉與秦鍾親近,原本不願讀書的人,為了秦鍾卻天天去學堂廝混,兩人的審美觀和情趣該是有著相近的地方。所以,賈寶玉聽得懂秦鐘的意思,才會說「該死的,再胡說,我就打了!」賈寶玉看到的只是「奇」。脂硯齋的批語【忙中閒筆,卻伏下文。】說的後文不是其他,而是秦鍾在饅頭庵得趣智能兒。

「悵然無趣」。寫的是賈寶玉的失落。脂硯齋批語「寶玉此時一片心神,另有主張。」賈寶玉此時的心神和主張是什麼?應當是五味雜陳,非常複雜。我以為,他看到了晴雯的影子,二丫頭的說話風格頗似晴雯,二丫頭善於紡織也頗似晴雯的精於女工。既有「二丫頭」,必有「大丫頭」,晴雯才是賈寶玉心中最愛的「大丫頭」。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他看到了二丫頭的粗獷美。「別動壞了」,言語大大咧咧,行為不拘細節,不管是否會得罪權貴,關心的只是自己的紡車,那是她的飯碗。

他看到了二丫頭的自信美。「我紡與你瞧」,毫不扭捏,落落大方,內心無畏。你是公子哥,我卻無需不巴結你。

他看到了二丫頭的自然美。人與紡車,合二為一,和諧共生,也就是脂硯齋所謂的「天生地設」,那是一種原始的美,「天然去雕飾」的美。

有人說,大觀園中的群芳之於二丫頭恰如廟堂之於江湖,這個比喻很是恰當。廟堂束縛多,江湖故事多。

有人說,賈寶玉在大觀園見慣了陽春白雪、環肥燕瘦,突然發現下裡巴人、荊布裙釵有著另一種自然的美,怎不令他心馳神往?我以為說得也對。

也許正是從此時起,賈寶玉開始在無意識中走上了自己的歸路,那就是拋卻紅塵,既無法歸隱鄉野,那就遁入空門。

第二次出場:

鳳姐等吃過茶,待他們收拾完備,便起身上車。外面旺兒預備下賞封,賞了本村主人。莊婦等來叩賞,鳳姐並不在意,寶玉卻留心看時,內中並無紡線的二丫頭。【妙在不見。】一時上了車,出來走不多遠,只見迎面那二丫頭懷裡抱著他小兄弟,同著幾個小女孩子說笑而來。【妙在此時方見,錯綜之妙如此。】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眾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爭奈車輕馬快,【四字有文章。人生離聚,亦未嘗不如此也。】一時展眼無蹤。

臨走時,賈寶玉戀戀不忘二丫頭。先是想見沒見著,後以為見不著卻又見著了。也許,就在這情感的跌宕起伏、「錯綜之妙」間,賈寶玉發現了親情美。二丫頭抱著小弟弟的場景讓他想起了賈元春之於自己的過往,姐弟感情油然而生。也許,賈寶玉還發現了別離苦。賈元春身在深宮,無緣得見,生生離別。

秦可卿已逝,音容不在,而賈寶玉卻對她有特殊的情感。當日他在秦可卿房中夢遊太虛幻境,足以令他終生刻骨銘心。他在得知秦可卿死訊時口吐鮮血,更足以說明他對秦可卿情感的複雜。

而此時,他邂逅的二丫頭與秦可卿年紀相仿,一個青春已逝,一個芳華正濃。賈寶玉感受著生死無常,經歷著生離死別,飽嘗著人生「愛別離」之苦,「悲莫悲兮生別離」。「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是賈寶玉內心的真實表達,可能也是他的宿命。

當下沒有跟著二丫頭去,也許最終跟著跛足道人去了。

《石頭記》字字珠璣,無一閒筆。作者對書中人物的命名都很有講究。那麼,這段文字中,不說「大丫頭」,也不說「三丫頭」,獨獨說「二丫頭」,也就應該有些說道。

有說「二丫頭」是「二壓頭」的諧音,說是第二名壓過頭名,認為「二丫頭」美貌絕世且有野趣,壓過了並列頭名——風流的秦可卿和豔麗的王熙鳳。

又有說「二丫頭」是「二衙頭」的諧音,說是朝代更替的歷史隱喻,並且羅列出大量歷史地名和事件還有繁瑣的考證。

我以為,此二說均為牽強附會,概是得了「諧音癖」之故。作者創設「二丫頭」這個角色,不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作者心中對「老二」情有獨鍾。書中賈寶玉有一個親姐姐賈元春和一個親哥哥賈珠。在古時男子才論排行,因此賈寶玉排老二,人稱寶二爺。賈寶玉的父親賈政也是老二。也有人說,胤礽是老二,作者懷念胤礽是其死黨,此說我沒考證。還有,民間歷來有「老大憨,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的說法。其中的「憨、奸、壞」並不是貶義詞,「憨」是指老實、肯耐勞,「奸」是指精明、情商高,「壞」是指調皮、愛搗蛋。所以,通常情況下,討人喜的是老二。

第二個原因是用「二丫頭」隱射巧姐未來的生活。第五回,賈寶玉所看畫冊和判詞中有:「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其判曰:事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劉是劉姥姥,巧是巧姐,這已是共識。

第三個原因是作者創設「二丫頭」有所隱射。作者使用的是障眼法,表面上看,賈寶玉經歷了一段鄉村野趣,往深處看,可以通過情節分析賈寶玉對塵世認知的情感歷程。而核心是作者隱藏的根本意圖,他將「二丫頭」這段情節安排在秦可卿出殯過程中,幾乎與北靜王水溶分量相當,實為提醒讀者秦可卿的死因要從瑞珠、寶珠二個丫頭身上去尋找。畢竟,秦可卿的死因是通書一大謎,合家「都有些疑心」,且秦可卿死後,其丫鬟瑞珠「觸柱而亡」,寶珠「甘心願為義女,承摔喪駕靈之任」,兩個丫頭也就成為了謎中謎

脂硯齋所謂的「伏後文」,並非是有人推測的80回後賈寶玉和二丫頭再次相遇,而就是文中接下來二丫頭第二次出場的又一段文字。作者寫作《石頭記》確實使用了「草蛇灰線、伏在千裡」的技巧,但並不是處處伏線,所謂物極必反、過猶不及

我以為,賈寶玉與二丫頭別後當不會再見。驀然回首剎那,一切皆成過往。「二丫頭」只是賈寶玉一生中諸多的「驚鴻一瞥」。

從文學創作的效果來講,生死離別一瞬間,對人的心靈更有震撼力。不再相見的結局也符合曆代文人雅士的情思。

且看司馬光的詞: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還有倉央嘉措: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相關焦點

  • 人物 蔣勳:北靜王和二丫頭為何寫在同一回?
    《紅樓夢》第十五回同時描寫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物,一個是俊美年輕貴為親王的北靜郡王,一個是不知名的村落裡連名姓都沒有的女子二丫頭
  • 「二丫頭」,演員於毅
    從《勇敢的心》裡的大反派到《開天闢地》中的汪精衛,他都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演技將不同的人物形象演繹的恰到好處。當時出演「二丫頭」這一角色的時候,他曾坦言:演「二丫頭」這個角色有很大壓力。而且為了得到這個角色,他面見導演的時候,還化了妝,描了眼線。
  • 二丫頭與人生缺憾美
    其中,既有寶、黛、釵、鳳等貫穿始終的人物,也有隻出現在某幾個回目的人物;既有多角度、全方位刻畫的形象,也有的只展示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還有「靈光一閃」似的人物。說是「靈光一閃」,一是說她只出現一兩次,再則是說她與眾不同,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們不屬於賈府,也不屬於主流語境,作者是通過冰山一角,折射出另一個世界。
  • 蔣勳:北靜王與二丫頭
    出殯的行列繼續前進,到了一處村莊,農民都沒有見過這些貴族人物,躲在一邊觀看。隨員僕從趕走閒雜人等,讓鳳姐、寶玉、秦鍾休息更衣如廁。寶玉和秦鐘好奇農家的鋤犁農具,不但沒見過,也不知道有何用處。寶玉看到一個紡紗車,當然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用手把玩起來。忽然一個女子衝進來說:「別弄壞了!」
  • 二丫頭和北靜王,誰的歲月長又長
    二丫頭和北靜王,這兩個社會地位天壤之別的人物,王爺貴為王室,尊貴優雅、談吐有致;村姑卑微如草,卻灑朗活潑、熱辣有趣,他們幾乎同時出現在少年寶玉的視野裡,以不同的人生姿態,展現在少年貴公子寶玉的面前。少年水溶,端的是一副好容顏,書中描寫道:「生得形容秀美……面如美玉,目似明星」而北靜王眼裡的寶玉也是:「面若春花,目如點漆」,都是絕好姣容。
  • 於毅——二丫頭的故事
    這一下可把郭靖宇給拍懵了,就這樣,「二丫頭」的角色被於毅給爭取下來了。後來在採訪花絮中才知道,導演郭俊宇這還是頭一次被男人拍大腿。原話是這麼說的,「我從來沒被男演員摸過大腿……」配上郭靖宇採訪現場欲言又止的表情,確實有點不可言述。難怪坊間會流傳於毅色誘導演的段子。
  • 《打狗棍》「二丫頭」於毅,曾因飾演「偽娘」不能自拔,今怎樣?
    比如「正派人物」、「反派人物」、「警察」、「劫匪」,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類型就是「娘娘腔人物」。劇中飾演娘娘腔的基本都是一些男扮女裝。說起這個人物,第一時間就想到《打狗棍》中「二丫頭」。扮演這個角色的演員是於毅。於毅這個人雖然出演了許多作品。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應該就是「二丫頭」這個角色。
  • "老實男人"李晨的石頭記
    在出道以來,李晨靠著批發心形石頭,談了一段又一段戀愛,雖然每次李晨都翻臉不認人,但是卻託前女友範冰冰的福得到了一個老實男人的稱呼。由於他們年紀小,思想不成熟,不知道怎樣去經營感情,談了一段時間就分手了。後來李晨成了心型石頭批發商,牛萌萌又和張默談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最終不光終身大事沒有著落,今年還進去了。
  • 《紅樓夢》原名為何叫《石頭記》,與石頭一點關係沒有,而是這個
    《紅樓夢》最初的的名字是叫《石頭記》,在書中給的出解釋是,因為這本書在一塊,女媧補天的遺留的一塊頑石上面,記錄的文字,不過在書中很多地方都是欲蓋彌彰的寫法,書中還說裡面的故事沒有什麼歷史原型,其實整部書,就是一段歷史,裡面的人物,很多映射的都是歷史人物。
  • 她讓戈壁石頭「開口說紅樓」,這才是真正的《石頭記》!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作者:丁思歷經數百年的輪迴寶玉和黛玉怎會想到,有一日
  • "老實男人"李晨的石頭批發記
    在出道以來,李晨靠著批發心形石頭,談了一段又一段戀愛,雖然每次李晨都翻臉不認人,但是卻拖前女友範冰冰的富得到了一個老實男人的稱號,那麼李晨究竟是不是真的老實呢?由於他們年紀小,思想不成熟,不知道怎樣去經營感情,談了一段時間就分手了。後來李晨成了新型石頭批發商,牛萌萌又和張默談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最終不光終身大事沒有著落,今年還因為吸毒被抓了。
  • 紅樓夢故事賞析 雖然只是一次擦肩而過 也是寶玉跟二丫頭的緣分
    寶玉四下裡看,不見二丫頭。忽見二丫頭抱著小兄弟,同幾個女孩說笑而來。寶玉恨不得跟了他去,只得以目相送,車輕馬快,轉眼相去甚遠。【評點和賞析】在那個不知名的村莊。寶玉對各色農具非常好奇。紡車尤其有趣,寶玉忍不住把玩起來。這時候,二丫頭衝進來制止。她根本沒把尊貴的寶玉當回事,訓斥他別亂動。寶玉的小廝連忙幹預。寶玉並沒覺得二丫頭有什麼不對,反倒是自己覺得抱歉。
  • 達明一派 - 石頭記之演奏版
    四月推出大碟《石頭記》,曾連續三星期成為本地中文唱片銷量冠軍。此碟乃公認是達明最經典的作品:開始的《離》和結尾的《棄》把全碟貫穿為一張概念唱片。 【維基】《石頭記》 是達明一派樂隊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是為了配合進念同名舞臺劇而出的,其中〈石頭記〉一曲亦是舞臺劇的主題曲。
  • 說說脂本《石頭記》的那些事兒(二)
    戚蓼生愛書,早年赴京應試,購得曹雪芹八十回本《石頭記》早期抄本,大為讚嘆,書序一篇,對《石頭記》的寫作藝術推崇備至。最可貴的是,他不主張寫續書,認為不全也無妨。其見解多為著名紅學家俞平伯所讚賞:「戚蓼生序,想來不大受人稱引,實寫得很好。」並認為「這些看法,雖不免有唯心的色彩,還是比較通達的」,「符合本書的真實情況」。
  • 石頭與水10本古言小說集:強推《千金記》《美人記》《千山記》
    所有的女主都不是戀愛腦,當然石頭的早期文也存在惡毒女配。石頭的《千金記》《美人記》《千山記》強烈安利,這幾篇文大概就如看文藝片,看完感想萬千,沉靜在劇情中,帶來很多對當下生活的思考。(喜歡純純愛情同學請自行避開本文哦)《美人記》這是石頭所有文裡最甜的一本,甜不在言情線,而是家庭氛圍好,人物行事有度,心有底線和良知。女主穿越秀才家的女娃,一家熱鬧溫馨和雞飛狗跳的生活,女主智鬥何老娘,把一個重男輕女的老太太,硬生生掰成叫她心肝寶貝的小老太,難得寫成一位有自己生活智慧的老太,兩個人互鬥很搞笑。
  • 知方藏書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作   者:  曹雪芹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標題: 已卯本出版年: 1981頁   數:有馮其庸作《影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序》己卯本又稱脂怡本,脂館本。題石頭記,見於封面。每回卷端題有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 字樣。第二冊總目書名下注云「脂硯齋凡四閱評過」 ,第三冊總目書名下復注云 「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
  • 一本真正通往紅樓夢秘境之書——《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被《紅樓夢》迷譽為是最接近《石頭記》原意的解讀,是真正解開了《紅樓夢》謎團之書,它將完美地解密260年前發生在紫禁城這座紅樓裡的一些絕密宮鬥。260年來《紅樓夢》之謎遂正式告破矣……它就是榮登頭條紅樓夢領域銷售冠軍榜的——《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
  • 石頭記 撩開涇川西王母神秘面紗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個200多人的臺灣西王母信眾朝聖團,在中國道教協會的陪同下考察新疆、山東等全國各地的西王母文化遺存時,因涇川一塊宋代「石頭記」及豐富的民俗信仰,回山王母宮重回世人視野。這塊「石頭記」被稱為「聖碑」,王母宮被尊為華夏「西王母祖廟」所在地,臺胞捐資與當地政府聯合進行了重建,至今已初具規模併名噪海內外。
  • 散落了200多年的脂硯齋珍貴評語,都在這版《石頭記》裡
    而詩詞君更推薦讀脂評本,因為——脂評本更接近原著面貌《紅樓夢》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石頭記》在最早傳抄行世時就帶有脂硯齋的多次評點,這些評點或者批語是最符合曹公思想的,也是閱讀紅樓夢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脂評本《石頭記》︱ 散落了200多年的脂硯齋珍貴評語
    另贈清孫溫繪《石頭記大觀園全景圖》及工筆彩繪人物折頁。原價108,美樹嘉超值特惠59元全套包郵,無他,只希望大家可以擁有。放入下面「賣點書」專輯,保存和掃碼下圖二維碼可挑選購買。《紅樓夢》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石頭記》在最早傳抄行世時就帶有脂硯齋的多次評點,這些評點或者批語是最符合曹公思想的,也是閱讀紅樓夢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比如《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跑到梨香院看薛寶釵,正閒話時,林妹妹來了。程高本裡寫到「丫頭喊林妹妹來了,只見林黛玉搖搖擺擺地走進來」。幾個字,黛玉的形象就有了天壤之別,脂評本的「搖搖」更美,選對版本,讀紅樓句句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