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套路只「走心」!可口可樂社交營銷案例分享

2021-02-08 嘉誠經緯 JCGC

看多了各種廣告,被套路繞到眩暈,那我們就來看點走心的!

無論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可口可樂都渴望用最真實的故事,來打動你的心。讓我們一起看看,走在全球前沿的可口可樂五個經典社交營銷案例,看看這些平凡的瓶瓶罐罐帶給了我們多少了不起的驚喜!

 

腦洞大開:芬達歡樂自拍罐 (Fanta-New Fanta Label Selfie Battle)


拒絕千篇一律的美顏自拍,想要尋求個性的表達?芬達歡樂自拍罐一定會成為你的新歡。奪目的亮橙色罐身搭配各種逗趣圖案,輕鬆玩出百變花樣。邀請朋友一起腦洞大開,收穫各種搞怪樂趣無限的瞬間,也收穫了朋友們最真摯的笑容。

(夏天就送一場風給你!)

(我有一個音樂夢想!)


溫暖人心:母親節,我們「緊緊相依「(Mother’s Day |Inseparable)


童年時,我們緊緊依偎在母親的懷裡,這份溫暖的回憶無可取代。即使我們逐漸長大,對母親的依戀始終縈繞於心。想要借著母親節的契機來表達這份愛?可口可樂為你貼心定製獨特的母親節罐身,將這份濃厚的親情裝在罐裡。可口可樂告訴你,無論身在哪裡,我們的心總是和母親「緊緊相依」。

(和最愛的媽媽分享可口可樂!)

(蒙著眼睛,我也知道是你!)

甜蜜浪漫:給我一個吻(Share A Kiss influencer activation)


青澀的戀愛害羞又甜蜜,想要表達愛卻不敢說出口?可口可樂相信每一段愛都值得銘記,也值得你去勇敢的表達。「親吻」這罐可口可樂,喝下瓶裝的勇氣,然後,也勇敢地去親吻身邊的愛人吧!

另闢蹊徑:當可口可樂「撕掉標籤「(Remove Labels this Ramadan)


紅色的金屬罐身上與弧線形的白色飄帶,這樣一罐飲料擺在你的面前,你能認出它就是可口可樂嗎?當可口可樂「撕掉標籤「,旨在喚起人們對於偏見的共同思考。人不該被「標籤「定義,拋開外在帶來的偏見,扔掉標籤,用人類最本真的特質來了解彼此。

(人不需要標籤來定義。)




可口可樂之暱稱瓶(share a coke with...)

2013年的夏天,仿照在澳大利亞的營銷動作,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可口可樂暱稱瓶,暱稱瓶在每瓶可口可樂瓶子上都寫著「分享這瓶可口可樂,與你的_________。」這些暱稱有白富美,天然呆,高富帥,鄰家女孩,大咔,純爺們,有為青年,文藝青年,小蘿莉等等。這種暱稱瓶迎合了中國的網絡文化,使廣大網民喜聞樂見,於是幾乎所有喜歡可口可樂的人都開始去尋找專屬於自己的可樂。


口可樂暱稱瓶的成功顯示了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成功,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網友在線下參與購買屬於自己暱稱的可樂,然後再到社交媒體上討論,這一連貫過程使得品牌實現了立體式傳播。


當然,作為一個獲得了2013年艾菲獎全場大獎的創意,可口可樂暱稱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證明了在品牌傳播中,社交媒體不只是競爭的配合者,也可以成為競爭的核心。



不只是一罐飲料而已,自可口可樂萌生之初,把「美國之夢」裝在了瓶子裡,活力、激情、創造、分享,其承載的文化也越來越豐富而多元。味覺的享受之外,可口可樂還想希望傳遞給你更多,成為愛與情感的紐帶,去見證每一個重要時刻!

 

相關焦點

  • 全網整合營銷、品牌策劃、抖音代運營真實案例分享
    原標題:全網整合營銷、品牌策劃、抖音代運營真實案例分享   前幾天接觸了一個供應酒店、飯店河鮮的養殖
  • 傳立媒體董事總經理張寧:社交營銷的核心是用戶的瘋傳、裂變和參與...
    有一些客戶是想做社交媒體、社交營銷,但是招式不夠;有些是套路滿滿不知道怎麼組合,有些做了以後不知道說什麼,才讓消費者瘋傳。社交營銷的重點是:瘋傳、裂變和參與。現在有很多客戶做到瘋傳,但是沒有裂變和參與。我們首先看看營銷三個主要元素:消費者、品牌、媒介。當社交其實像一個發酵劑一樣融合到三個元素之中的時候,每一個元素都發生了變化。
  • 如何玩轉奧運營銷|可口可樂的奧運營銷戰術攻略
    針對奧運會這樣的大賽營銷,可口可樂已經形成了一系列慣常的套路。1.在包裝和代言人上做文章最為常見的形式自然是瓶罐營銷。對於飲料品牌而言,其包裝瓶罐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推廣場景。可口可樂還喜歡將自己的瓶罐營銷策略與品牌代言人緊密結合,讓產品更鮮活且更具親和力。在倫敦奧運會期間,可口可樂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專屬瓶罐來慶祝這場盛會。
  • 聖誕將至,今年品牌們的營銷「套路」又有哪些?
    我們一起來盤盤今年品牌玩家們,又有什麼樣的營銷「套路」!01玩攻心情感營銷永遠是聖誕的套路首選,暖心的故事百看不厭。可口可樂拍了支奇幻又暖心的微電影,Burberry致敬經典電影《雨中曲》,而萬眾矚目的John Lewis聖誕廣告自然也不會缺席。相比往年,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品牌們在廣告主題上似乎達到了統一,那就是傳遞溫暖和希望。以可口可樂為例。可口可樂今年的聖誕節廣告由Wieden+Kennedy London負責創意。
  • 4個經典案例:國外社交媒體是這樣病毒性營銷的
    相對於國內社交媒體廣告沒有一個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鑑,國外就靠譜得多,他們分別總結了Tweet、Facebook、Pinterest、YouTube社交媒體上最成功的社交廣告營銷案例,用具體數字向我們證明社交媒體應該怎樣利用才能達到病毒營銷效果。
  • 可口可樂發布了一支不太一樣的廣告
    (圖片來自:@可口可樂中國) 對於可口可樂這類快消巨頭來說,今年的營銷並不好做。 /// 一方面,疫情影響了線下餐飲店、酒吧,以及球賽、演唱會等活動,同時,對可口可樂的渠道銷售和營銷曝光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 過去,可口可樂將大筆營銷預算用來贊助體育賽事、線下音樂節等活動,但今年體育賽事等活動停擺,線下營銷曝光和零售商超促銷的效果都得打個問號。
  • 姐姐們火了:解讀《乘風破浪的姐姐》背後的營銷「套路」
    :營銷不是套路,而是讀懂人心當前的商業環境,大家都在講流量,講各種營銷的套路。2、走心才能走量,懂得為消費者吶喊當下很多品牌的營銷就是靠打折、搞促銷,但其實我們已經忘了,消費者是實實在在的人,人都是有追求歸屬感、同一性的。一味地、盲目地進行促銷打折,短期看來確實收穫了銷量,提升了利潤率。
  • 宿言:拆解9個人性營銷技巧與案例(第三期)
    前兩期分享了28個人性營銷案例,分別是視網膜效應、從眾效應、馬太效應、布裡丹毛驢效應、權利膨脹定律、稀缺心理、禁果效應、印象整飾、盲從權威、感官協同、布朗定律、賭徒心理、首因效應、免費心理、前景理論、透支消費心理、心理帳戶、可見目標定律、獨家激勵原理、盲從明星心理、攀比心理、損失規避效應、錨定理論、配套效應、收集癖心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互惠法則、安慰劑效應。
  • 神級操作玩轉夏日營銷
    作者 | 杜少君(廣告洞察主筆)來源 | 廣告洞察(ID:admen888) 夏日營銷怎麼玩出新花樣?當然少不了看可口可樂的神級操作! 可口可樂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會玩的飲料,已經演變成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是屬於可口可樂的主戰場。
  • 時尚弄潮兒,盤點星巴克經典AR營銷案例
    其中營銷是典型的AR場景之一,新奇的互動體驗,酷炫的展示效果,跨界的合作玩法,誕生了許多經典的AR營銷案例。星巴克(Starbucks)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知名咖啡品牌,本文以星巴克為例,細數過去幾年中這個時尚弄潮兒在AR營銷中的超前探索。
  • 第二屆金鋒獎【最牛】營銷案例集錦分享
    金鋒獎是國內頂級的自媒體營銷大獎,擁有著廣泛的參與度和嚴格的評審流程,國內眾多頂尖自媒體參與評獎,以專業視角評定年度自媒體行業內的營銷案例,凸顯優質自媒體影響力溢價。經過嚴格的評審流程, 最終評選出了30個最牛營銷案例,它們分別斬獲了事件營銷、整合營銷、視頻傳播、借勢營銷、公益廣告五大類別獎項。以下為部分案例分享(排名不分先後)。
  • 本周5個營銷案例
    「案例一周」匯總並解讀每周的TOP5熱門營銷案例。NO.1 優衣庫首支全球廣告片:你為什麼穿衣?8月14日優衣庫發布了第一支 LifeWear 全球廣告片,這部廣告拍攝了日本都市街頭的日常。▼點評:從2002年到2016年,大話西遊陪伴了玩家14年,參與了他們的成長與青春,一起玩遊戲的人,雖沒有血緣,卻在同一個時空裡並肩作戰,早已是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親兄弟。跟其它喧鬧浮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遊戲廣告相比,大話西遊選擇以這樣一種簡單安靜的方式致敬14年,與玩家溝通,看似無聲,卻因走心而讓玩家動情。
  • 2019年十大爆款營銷案例盤點及分析!
    從年初《啥是佩奇》的火爆到年尾「2017—2019」的刷屏,這些營銷案例在引起熱議的同時,其背後的品牌也在大眾面前露足了臉。 那麼,2019年都有哪些爆款營銷案例?它們使用的營銷套路以及給我們的營銷啟示又有哪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 自古套路得人心?看轉轉如何反套路玩轉電影營銷
    轉轉以年輕用戶的好朋友姿態唱出都市人「不想上班但又想賺錢」的無奈,再提出妥帖的解決辦法,使用轉轉「賣掉舊物,節後錢包回血」,難怪無數用戶都在社交媒體上一邊轉發一邊表達「被轉轉戳中」的快樂。轉轉對受眾心理的精準把握,大膽不按套路出牌,讓這波傳播實力圈粉。
  • 樂知品牌管理:火爆全網的跨界營銷案例大盤點
    下面,是就為大家盤點盤點2020年火爆全網的跨界營銷案例——瀘州老窖桃花香水:無心開花,開啟年輕話題說到跨界營銷,想必大家不會忘記當初火遍全網的瀘州老窖的香水「頑味」。透明瓶身裡是柔和的粉色香水、瓶蓋上纏繞著粉色流蘇,從外形上看,這款香水出發點是打動少女心,意圖獲得女性消費者青睞。買家稱,「氣味與紀梵希的宮廷玉露神似,但細聞會有淡淡的酒香味。」
  • 手遊教科書案例 奇葩熱氣球營銷大獲成功
    一直以來,遊戲界的營銷案例都以創意乃至奇葩出名,比如《絕地求生大逃殺》在用「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口號刷屏的同時,將OPPO與VIVO兩大競品同框收入遊戲場景,引發熱議;再比如《終結者2:審判日》的多次異業合作,在雙十一期間將京東LOGO植入遊戲內,玩了一票熱點後,又在近期與百度外賣合作營銷,可稱跨界楷模了。
  • 星巴克否認飢餓營銷?貓爪杯到底玩的啥套路!
    所長我只想說:有些人啊,被「套路」得不輕。鑑於出現全民瘋搶貓爪杯的火熱局面,昨天,星巴克官方公眾號還向每位關心「貓爪杯」的朋友發了一封公開信,所長我先給大家「翻譯」一下。買貴了,買假了,怪你自己不謹慎哦!通篇讀下來,星巴克使出否認三連炸:我不是搞飢餓營銷,我沒想到會這樣,我才不鼓勵炒賣行為。並把3月1日至3日每天發售1000個貓爪杯的原計劃,改為3月1日下午3點在天貓官方店一次性發售3000個貓爪杯。
  • 春節營銷案例「遺珠」,看QQ音樂如何「音樂連接愛」破局
    10年了,終於有品牌聚焦春節返程群體,表達我們在返程時刻五味雜陳的複雜情愫,這份特別的共感不禁令007想跟大家從專業層面一起分享營銷破局的三點探思。本次,QQ音樂打破常規,不是用歌單,而是用《音樂連接愛》的音樂故事,從精準洞察到創意呈現,說出了眾多春節返程群體不善言辭表達的內心話,其走心引發的群體共鳴,從上線24小時內,全網播放量超過6000萬次,收穫網友評論超過3萬餘條的評論足見一斑,時至3月網友們還在延續這份感動的分享與評論。
  •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十大愚人節創意營銷案例
    f=pc其實類似搜狗這樣的胡說八道已經成了每年必有的營銷狂歡,品牌們抓住愚人節這個大好日子,盡顯腦洞風採,仿佛要告訴世人他們還是個任性的寶寶,博君一笑的同時,也讓消費者記住了品牌或者產品的特點。下面小編就來帶著大家看看那些年品牌說過的胡話TOP10案例。
  • 「反套路」玩出圈,愛奇藝潮味營銷《中國好聲音》助力年輕受眾「開胃」
    這句話在影視行業內是不爭的事實。隨著80、90後的成長,如今的粉絲經濟受眾主體已逐漸向95、00後偏移。相對前者,95、00後的想法更「年輕態」,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綜藝節目,固有的思維模式及營銷手段已難再「套路」他們。那麼,習慣了「喜新厭舊」的年輕族群就是老牌綜藝節目的「絕緣體」嗎?答案也不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