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紅軍軍長,遭受迫害時,他立誓:給我四十條槍,三年恢復蘇區

2020-12-22 嗨說歷史

說到內鬥,大家可謂刻骨銘心,九一八事變,為了所謂狗屁的「攘外必先安內」,置我三千萬同胞於不顧,敵人都打進家門了,不想著抗擊,還想著乾死弟弟再去打敵人,這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嗎。

當然,內鬥不是國軍的特例,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今天介紹的這位是紅軍軍長,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洪湖蘇區的創始人,紅二方面軍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火龍將軍」之稱。他就是段德昌將軍,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

段德昌

段德昌是湖南南縣南洲鎮火箭村人,1904年出生,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對他的教育非常上心,7歲開始念私塾,後轉讀小學,18歲時已從南縣第一高等小學畢業,考入了長沙雅各中學。

段德昌在學校期間積極學習共產主義,參加愛國運動,就在他積極學習進步的時候,父親患病去世,斷了收入來源的他,不得不輟學回家。

1924年,段德昌和何長工一起在華容創辦新華中學,並任校董會副主任兼英文教員,繼續傳播進步思想。1925年6月,段德昌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奉命前往廣州,報考黃埔軍校第四期。

段德昌軍校畢業後進入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1師政治部工作,後來受「中山艦事件」的影響,進入主席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畢業後,段德昌參加北伐,先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五師政治部秘書和第二師政治部秘書長。

南昌起義

1927年,段德昌參加南昌起義,起義軍失利後,他奉命轉入鄂西一帶農村,從事農民運動,恢復公安縣委後出任縣委書記。1928年春節,段德昌領導農民暴動,組織農民武裝,開展遊擊戰爭,更是率部渡江東下,初創了洪湖根據地的基礎,與周逸群、賀龍一起,成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段德昌介紹了當時擔任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第1團團長的彭老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段德昌在前期基本上做的都是整治工作,沒想到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讓人眼前一亮。段德昌先是率部在監利、沔陽交界地區創建遊擊根據地,然後在四周開展遊擊戰,一段時間後順利建立了三縣紅色政權。段德昌首創「敵來我飛、敵去我歸、敵多則跑、敵少則搞」的遊擊戰術,與主席後來提出的遊擊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紅軍

1930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成立,段德昌任副軍長兼第1縱隊司令,此後他率部東徵西討,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立下赫赫戰功。同年7月,紅2軍團成立,段德昌擔任紅6軍軍長,率部參加東進和南下作戰,連克華容、南縣、公安等地,擴大了蘇區。

1930年7月4日,段德昌非常冷靜的提出鞏固新蘇區、停止南徵的主張,結果沒被採納,不久,南徵失利,不僅丟了新蘇區,而且連洪湖老根據地也幾乎全部喪失,他提出回師洪湖,再次遭到拒絕。

1930年12月初,段德昌被調任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色警衛隊總隊長,在紅2軍團失利後,他收攏一部分失散的紅軍戰士和傷病員返回洪湖,組建了新6軍,出任軍長。1931年初,國民黨先後調集五個旅的兵力,向洪湖蘇區發動兩次大規模的「圍剿」,段德昌立即率領新六軍和赤色警衛總隊與敵人展開遊擊戰,最終粉粹的敵人的圍剿。

段德昌

4月,紅2軍團奉令改編為紅3軍,段德昌任紅9師師長,沒多久,國軍向洪湖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他率部取得了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三大戰鬥的勝利,共殲敵一萬多人,繳槍一萬餘支,被群眾稱為「常勝將軍」。

1932年,第3軍被迫離開洪湖蘇區,段德率部擔負阻擊、斷後等艱巨任務,經豫西南、陝南、川鄂邊,轉戰3500餘公裡。

1933年4月下旬,段德昌到中央分局駐地金果坪開會,剛一到就被以「改組派」、「逃跑主義」的罪名逮捕,他立下「給我四十條槍,三年內恢復洪湖蘇區,否則提頭來見」的誓言,可惜遭到拒絕,不久後被殘忍殺害,年僅29歲。

相關焦點

  • 參加紅軍就是團長,他第二年當軍長,又用了三年時間升任軍團長
    導讀:參加紅軍就是團長,他第二年當軍長,又用了三年時間升任軍團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紅7軍首任軍長後被授予大將,那麼第二任軍長是誰呢?結局如何?
    1930年初,紅7軍總指揮李明瑞與張雲逸軍長率軍部及第19、第20師從河池出發,轉戰黔、桂、湘、粵、贛五省邊境,後於1931年4月到達湘贛蘇區永新,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所部編入第3軍團建制,張雲逸從軍長改任為參謀長。那麼,紅7軍軍長就由總指揮李明瑞來擔任了。
  • 紅軍團長英勇犧牲,軍長張宗遜得知,潸然淚下懷念戰友
    半年多後,蔣軍又對紅一方面軍發起第四次大規模圍剿,江西蘇區北線吃緊,上級於是將紅34、35師調往北線,並成立了新的紅12軍軍部,統一指揮這兩個師,軍長為原紅36師師長張宗遜,紅35師政委何醒南則兼任軍政治部主任。
  • 留守蘇區時,陳毅曾狠狠地與項英吵了一架
    博古同陳毅談話,要求他留下來負責軍事協助項英打遊擊戰,待紅軍主力撤出湖南後,留下來的紅軍堅守陣地,以牽制敵軍對紅軍主力的追剿。臨走時,軍事顧問李德給項英交代一番,要求留下來的部隊在革命根據地及其周圍進行遊擊戰爭,配合紅軍主力部隊,在合適機會把革命根據地再恢復回來。
  • 程子華到紅二十五軍本來要當參謀長,最終,他為何當了軍長
    說起這支部隊的軍長,很多人都知道那是徐海東,後來的開國第二大將。可是在紅二十五軍踏上長徵之路的時候,軍長換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的鄂豫皖根據地非常艱難,主力紅四方面軍已經到四川去了,剩下的紅二十五軍艱難苦戰,未來該何去何從?紅二十五軍的領導人拿不定主意,他們派宣傳部長成仿吾來到中央蘇區。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紅一方面軍初成立時,下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總兵力大約三萬餘人,一共8個軍,後來,紅七軍和紅五軍團(下轄三個軍)先後成立,紅一方面軍建製取消,歸中央直轄,中央紅軍兵力達到了11個軍之多。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整編為三個軍團,由軍團直接下轄師,另外組建的4個軍則由方面軍直轄。
  • 最悲壯小山村,留守紅軍司令員政委軍長全犧牲,科長脫險成正部級
    、軍長吳楚雲等高級將領全部犧牲在這小山村,村子裡塑著這些烈士的雕像,讓人的思維回到80多年前,這個寧靜祥和的村子曾經歷過那般驚心動魄的血戰——史稱「上湖突圍」。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主力紅軍8.6萬餘人戰略轉移,這就是舉世聞名,艱苦卓絕的長徵,當時,臨時中央作出決定,在蘇區留守一支紅軍隊伍,更好地牽制敵人,使之不會快速對主力紅軍進行追擊
  • 日軍慘敗給他的「天爐戰法」,譽他為長沙之虎,他追擊紅軍二萬裡
    1934年10月,50萬國民黨大軍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紅軍在李德、博古錯誤指揮下反「圍剿」失敗。10月10日,中央紅軍8.6萬人被迫戰略轉移,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紅軍長徵行程二萬五千裡,有個國民黨將領痴心「相送」了二萬裡,給紅軍造成極大威脅。
  • 大將必須在紅軍任過軍以上職務,陳賡沒當過軍長,為何能當大將?
    01「1955年評定軍銜時,有一些硬性規定,像開過大將必須在紅軍時期擔任過軍級以上職務;上將必須擔任過師級以上職務;中將必須擔任過團級以上職務……」——吳法憲。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了解歷史細心的朋友應該有所發現,陳賡在紅軍時期並沒有擔任過軍長,為何能夠成為開國大將呢?並且還排在第四位。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他雖然沒有幹過軍長,但是他幹過另外一個和軍長平級的職務——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這樣一來,他完全是符合硬性規定了。
  • 紅21師戰史:師長不滿蕭克當軍長,長徵任性指揮,被俘犧牲
    75個紅軍師57 作者:卡迪羅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存在過三個紅21師,分別是右江紅7軍21師、江西蘇區紅7軍21師和閩浙贛蘇區紅10軍團21師,這回介紹江西蘇區紅7
  • 紅軍師長叛變來勸降下屬,受傷直不腰杆的他,子彈從傷口蹦出痊癒
    王定烈,原名王大培,四川宣漢得勝場人,他在15歲參加那一年參加紅軍,先後擔任紅軍戰士、營部傳令員、團部文書,一、四方面軍會合後,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歷任騎兵連政委、營教導員、營長、副團長、團長等。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長、師長、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後授予少將軍銜,榮獲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他是紅9軍軍長,也是許世友的頂頭上司,最終結局成為一個謎!
    在紅軍時期,曾經有一位高級將領,他當過紅四方面軍第九軍軍長,曾經是許世友的頂頭上司,在紅四方面軍中還有著「小諸葛」的雅號,可是在後來,這位曾經指揮過千軍萬馬,屢立戰功的將軍卻失去了蹤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軍中「小諸葛」跌宕起伏的一生。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紅軍長徵時開路先鋒團團長,失散44年回家務農,上將相助恢復待遇
    1979年中秋時節,時任蘭州軍區政委的開國上將肖華辦公室門口,來了一位自稱是他老戰友的老人,當時只有60出頭的肖華將軍未免感覺到很詫異,安排老人到辦公室見面後,兩位老同志一見面就親切擁抱了起來,肖華握著盧子美的手說:「我找了你幾十年,真沒想到你還健在,沒想到我們在這裡重逢。風風雨雨了幾十年,真不容易啊!」。
  • 劉志丹犧牲後,此人接任紅28軍軍長,後成為開國上將,官至副國級
    說起劉志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劉志丹出生於1903年,是土生土長的陝北人, 他青年時期就投身革命,曾在黃埔軍校學習。九一八事變後,劉志丹在家鄉成立了反帝同盟軍,後改為陝甘紅軍遊擊支隊,他歷任支隊副總指揮、總指揮等職務。
  • 毛澤東與信豐蘇區的深厚情誼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江西信豐是中央蘇區全紅縣、中央紅軍長徵突破第一道封鎖線的主戰場、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的核心區域和指揮中心所在地,為蘇區精神的孕育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毛澤東在創建和發展中央蘇區、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多次到達信豐,與信豐人民結下深厚情誼。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1933年9月,老蔣調集100萬重兵對中央蘇區發起第五次「圍剿」,儘管廣大紅軍將士英勇奮戰,但由於李德和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不僅沒能打退敵人的進攻,還遭受了嚴重的損失。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和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
  • 第15軍從建立到改制,軍長都有誰,是何軍銜?誰任職最長?
    秦基偉軍銜:中將任職時間:1949.02-1953.05秦基偉將軍早年就參加了革命,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虎將,參加黃麻起義的時候他只有13歲,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紅軍時期他就擔過紅四方面軍參謀部補充師師長,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擔任遊擊支隊教官,後來成為
  • 許世友當軍長時,手下有個戰士,後成他的搭檔、大軍區副司令
    紅四方面軍過草地時,根據方面軍總部的規定,重傷員就地安排。就地安排意味著九死一生。因為紅軍後面緊跟著國民黨大軍,國民黨大軍一旦發現受傷的紅軍,勢必採取殘忍的手段進行報復洩憤。既然如此,總部為何還要下令就地安排重傷的紅軍呢?這也是無奈之舉。
  • 他是紅28軍創始人,打得10萬大軍三換主帥,如不被錯殺至少是上將
    前言:抗戰爆發後,根據兩黨協議,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葉挺擔任軍長,項英擔任副軍長兼政委,下轄四個支隊,全軍共有10300人,而由紅28軍改編的第四支隊就有3100餘人,為何第四支隊能夠成為新四軍最強的隊伍,這不得不提到他們的支隊司令高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