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當軍長時,手下有個戰士,後成他的搭檔、大軍區副司令

2021-01-20 文史書院

紅四方面軍過草地時,根據方面軍總部的規定,重傷員就地安排。

就地安排意味著九死一生。

因為紅軍後面緊跟著國民黨大軍,國民黨大軍一旦發現受傷的紅軍,勢必採取殘忍的手段進行報復洩憤。

既然如此,總部為何還要下令就地安排重傷的紅軍呢?

這也是無奈之舉。面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如果帶著重傷員行軍,勢必影響整個軍隊的轉移速度,就難免被國民黨軍追上。而一旦被國民黨軍追上,遭到報復的,可不僅是傷員本人,而是整支軍隊。

而且,紅軍的條件艱苦,帶著重傷員行軍,也不利於傷員的恢復。

所以,對於重傷員的安排,真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選擇。

對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團長張吉厚而言,這個選擇就更加艱難。

他知道這樣做違背紀律,但是,他真的很想帶著手下的一位重傷員轉移。

這位重傷員是個小紅軍,只有十七八歲,張吉厚捨不得他。他甚至可能認為,如果「就地安排」他,自己良心難安。

在過草地前,這位小紅軍幫了張吉厚一個大忙。

當時,張吉厚率領三十三團參加反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部隊損失慘重,營、連指揮員也大多犧牲。張吉厚急得直跺腳,可面對慘重的損失、低沉的士氣,他一時卻想不到解決之法。

關鍵時刻,團裡一位司號員挺身而出,說:「團長,給我兩個連,我以攻為守打過去,打不退敵軍,殺我的頭!」

張吉厚看著這位年輕的司號員,他長得非常機靈,滿臉堅毅,渾然不懼,是個打仗的好苗子,可他畢竟只是個司號員。

然而,當時正值用人之際,張吉厚也顧不上那麼許多,既然司號員是能者,那就只能請他「多勞」,希望他能一舉扭轉戰局。

張吉厚沒有看錯人,司號員果然是名悍將。他揮起手槍,帶著兩個連隊躍出戰壕衝進敵群,來回幾次拼殺,如入無人之境。敵軍被這支精兵殺得措手不及,一時喪膽,而紅軍見狀,士氣陡然大振。

張吉厚乘機指揮大部隊反攻,士氣大喪的敵軍面對紅軍大舉反擊,頓時軍心大亂,紛紛潰退,連退30餘裡。

三十三團終於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可在戰鬥的結尾,也發生了一場意外。

司號員率部追擊,突然,一顆冷彈擊穿了他的前後胸。

司號員身負重傷,奄奄一息,搶救後,躺了三天三夜才醒過來。

這位身負重傷的司號員,正是張吉厚不捨得「就地安排」的那位小紅軍。

紅四軍快出發時,張吉厚還沒有做出選舉,站在小紅軍的擔架前,左右為難。紅四軍軍長許世友見狀,忙走過來詢問情況。

張吉厚說:「這小鬼太可愛了,實在捨不得。」

許世友看了一眼擔架中的小紅軍,頓有惺惺相惜之感,說:「捨不得抬上就走嘛!」

當時的許世友,恐怕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救下的,是新中國的開國少將,也是自己未來的搭檔。

那麼,這位幸運的小紅軍究竟是誰?

他正是開國少將肖永銀。

肖永銀,河南新縣人,13歲參加紅軍,被編入紅一軍第一師三大隊任勤務員。1933年6月,肖永銀被調往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任司號員,成為許世友的部下。

建國後,肖永銀回憶這段往事,還對許世友感激不已。

1955年,肖永銀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後任南京軍區(大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而他當時的搭檔軍區司令員,正是他的救命恩人許世友。

許世友感慨地對肖永銀說:「我真沒想到,那小鬼就是你!」從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

相關焦點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什麼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劉震、韓先楚都是出身於紅25軍的名將,當紅25軍開始長徵時,他倆只是連級幹部,到了抗戰前,全部升到了師級。隨後的革命事業中,他們的級別也是猶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高升了。韓先楚做過八路軍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縱隊副司令、司令、40軍軍長、兵團副司令員,劉震做過八路軍旅政治委員、東野縱隊司令、軍長、兵團副司令。
  • 他曾兼職第31軍軍長,八大軍區司令員,多數都是他的手下!
    他曾兼職第31軍軍長,八大軍區司令員,多數都是他的手下!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漢族,湖北麻城市乘馬崗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奠基人和領導人。他在1974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鄒大鵬、呂其恩將這一消息帶回了山東軍區,山東軍區又上報了中央,中央下令山東軍區派遣主力部隊進入東北,由肖華統一指揮。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許世友手下一戰士:對越反擊戰時立下赫赫戰功,後來成了軍委副主席!
    許將軍是戰將,而他的手下也出了許多人才。他是許將軍手下一名戰士,在對越反擊戰時立下赫赫戰功,後來成了軍委副主席。他是誰?東線廣西方向作戰由廣州軍區主持,總指揮是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作為一個有叢林作戰經驗的指揮官,在許世友將軍的指揮下,張萬年帶領127師,對越寇進行猛打猛追,直搗祿平,大膽穿插,五戰五捷,短短幾十天就所部殲滅越軍數千人。127師的戰士曾在前線撿到越軍的傳單,上面用中文寫著「消滅127,活捉張萬年」。
  • 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整編為9個軍,軍長都是誰?結局又怎麼樣?
    下轄9個軍,其中紅1方面軍1軍團改為1軍,軍長林彪,3軍團改為3軍,軍長彭德懷,5軍團改為5軍,軍長董振堂,9軍團改為32軍,軍長羅炳輝。原紅4方面軍番號不變,4軍軍長許世友,9軍軍長孫玉清,30軍代軍長程世才,31軍軍長餘天雲,33軍軍長羅南輝。 在這9位軍長裡面,最著名的要數彭德懷和林彪,他們都是公認的軍事家,在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 許世友落難時妻子提離婚,幾十年後前妻有事求他,許世友批8個字
    軍旅生活中,許世友將軍既有快樂也有憂傷,這麼多年來,給他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妻子雷明珍在他遇難時的離去。一九三五年七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得知紅一方面軍許多高級幹部已經結婚,王建安就跟時任軍長的許世友說,他也可以找一個革命夥伴,許世友並沒有立即答應,他以前有個妻子朱錫明,是在他母親的安排下迎娶的。
  • 三野27軍的一匹黑馬,軍長中將師長少將,他是副連級卻封上將!
    電影《渡江偵察記》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有段劇情,我軍派遣了小部分戰士,趁黑夜乘坐帆船渡江偵查敵軍火力部署的橋段,這不是為了宣傳我軍戰士的勇敢而杜撰的,這段劇情是我軍戰士的真實事跡,出任務的是27軍79師的偵查員,27軍是個傳奇的部隊,不光軍長厲害,旗下的師長,甚至一個連副級今後的發展都讓人刮目相看
  • 聶鳳智活捉了一個國軍軍長,陳老總急忙給他打電話:立刻放人
    其實,在這場戰役中,華野9縱副司令聶鳳智,還活捉了一位國民黨軍的軍長,名叫韓練成。當時,韓練成正擔任國民黨第46軍軍長,而且還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曾經救過蔣介石的命,蔣介石對他非常器重,因此,能抓到這樣一條「大魚」,聶鳳智別提有多高興了!
  • 解放軍王牌「旋風縱隊」,走出的5位王牌軍長都是誰?成就如何?
    ,韓先楚擔任19兵團司令,戰後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後擔任華東局委員、福州軍區司令、蘭州軍區司令等,1986年去世。,之後擔任瀋陽軍區副司令、顧問組長等,1981年去世。溫玉成是第三任軍長,1915年出生於江西興國,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擔任40軍軍長,期間率領40軍入朝作戰,1952年8月卸任,溫玉成帶領40軍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赫赫戰功,殲敵4.3萬餘人,之後擔任廣州軍區參謀長。
  • 軍區司令許世友,無錢請客,為招待貴賓常擺許氏「野味席」
    「你有許世友那酒量?」許世友愛喝酒,酒量大如牛!有人曾作過測算,許世友將軍一生飲酒,平均每天飲一斤,總共飲酒23000多斤。如果按照當時的標準來計算,那麼用解放軍牌卡車,可以拉三四車。許世友善飲酒,不僅光在南京軍區有名,在全軍也是掛得上號的。
  • 許世友前妻在落難時離開他,幾十年後有事相求,許世友批下8個字
    有句話是患難見真情,但是現實中,夫妻之間更多的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許世友將軍戎馬一生,戰功無數,他的一生有過三位妻子,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他和他第二任妻子雷明珍之間的故事。在許世友落難的時候,許世友將軍想要得到雷明珍的安慰。
  • 南京軍區一副參謀上任,司令特意為其接風,三位軍長親自迎接
    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任中原野戰軍六縱司令員、第二野戰三兵團副司令員、第12軍軍長等職,參加了大別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戰役,並在戰鬥中立下了豐功偉績。王近山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此後又先後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等要職。
  • 他是許世友帳下第一猛將,許世友晚年時,他像兒子一樣養老送終
    許世友和聶鳳智相處了大半輩子,兩個人的關係就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戰友,作為許世友手下的一名虎將,聶鳳智在工作上盡心盡力,在生活中也對許世友照顧有加,他們的關係成為了佳話。偶遇良師 結緣軍旅聶鳳智出身於湖北紅安,紅安是出了名的將軍縣,出了很多個有名的將軍。
  • 懋功會師之後,紅4軍的三個負責人,除了許世友,另外兩個是誰?
    當時,紅4軍的負責人有了變化,此前的軍長王宏坤出任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而接替擔任紅4軍軍長的是許世友,他之前是紅9軍副軍長。 不久之後,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成立,許世友又出任山東兵團司令員,後來還擔任過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在這一時期,許世友率領部隊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濟南戰役等重大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之後,許世友參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從朝鮮回國之後,許世友很快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並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 最厲害的大軍區:司令是元帥,副司令是元帥,就連政委也是元帥
    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軍區制度也成為了歷史——五大戰區,代替了原先的七大軍區。從新中國成立至今,軍區的數量以及建制、設置,其實也有過很大的變革。其中,最利害的大軍區莫過於中南軍區——這個軍區的奇特之處在於:司令是元帥,副司令也是元帥,政委同樣是元帥。
  • 他是中將,搭檔是大校,六十年代後很重用,任空軍和濟南軍區政委
    在新中國的開國中將中,很多人擔任過大軍區級正職,其中一位還比較特殊,他與搭檔資歷相當,授銜是他是中將,搭檔是大校,這是為何?他是誰? 此人是王輝球中將。
  • 「旋風上將」韓先楚:許世友最服他,杜聿明最怕他
    當時沈澤民已經病逝,紅25軍軍長為程子華,副軍長為徐海東,政委為吳先煥。出發後不久,紅25軍就遭到了國軍3個師和5個支隊的圍追堵截。日本投降後,韓先楚將軍奉命帶領延安抗大學員大隊奔赴東北創建根據地,在東北擔任南滿4縱副司令員和3縱司令員。遼瀋戰役後,3縱改為40軍,在軍長韓先楚的率領下入關參加了平津戰役。
  • 許世友兒女今何在?兒女個個大有成就,三子是將軍,長子行為感人
    在紅軍時代,許世友以其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在戰場上屢立奇功,參軍五年,當了紅九軍的副軍長,無論是在蘇區反「圍剿」,還是在長徵途中,重要戰役中都有將軍的身影,到了緊要關頭,他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先後七次加入敢死隊,兩次成為敢死隊隊長,成為戰士的表率。
  • 抗戰勝利後,膠東軍區下轄的兩個師開赴東北,當時由誰擔任師長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之後,我軍在戰略部署上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而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成為了當時的重中之重,各解放區相繼派兵入駐東北,其中山東軍區便是其中之一。 山東軍區在派遣前往東北人數中是最多的一個解放區,總計有6萬多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山東軍區下轄的膠東軍區。
  • 瘋子將軍王近山:14歲當兵,20歲師長,34歲軍長,49歲婚外情降職
    雖然他年齡小,但是他打起仗來可一點都不嫩。僅僅參軍1年,15歲的王近山就跟國民黨兵有了一次近身的肉搏戰。 那時,國民黨兵身材高大,15歲的王近山打紅了眼,雖然力氣不如國民黨兵,但是他一點不畏懼,用刀砍、用牙咬,最後抱住大個子國民黨兵一起滾下懸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王近山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