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功會師之後,紅4軍的三個負責人,除了許世友,另外兩個是誰?

2020-12-23 騰訊網

在早期革命鬥爭中,先後有三支部隊使用過「紅4軍」的番號:一是井岡山根據地紅軍部隊,1928年4月井岡山勝利會師後,兩部合編為紅4軍,後來於1930年6月編入紅一軍團建制,到了1932年12月間,這個紅4軍番號撤銷,後來就是紅一方面軍的組成部隊;二是湘鄂西根據地紅軍部隊,1928年7月湘鄂西根據地紅軍部隊改編為紅4軍,到了1930年7月,這個紅4軍與鄂西紅6軍勝利會師,兩部合編改稱為紅2軍,後來就是紅二方面軍的組成部隊;三是鄂豫皖根據地紅軍部隊,1931年1月鄂豫皖根據地紅軍改編為紅4軍,後來與紅25軍組成紅四方面軍,就是紅四方面軍的組成的部隊。

今天我們要說的紅4軍,是鄂豫皖根據地的紅4軍,這個紅4軍存在的時間比較長,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徵,直到全面抗戰爆發才撤銷了番號,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第385旅。在紅四方面軍長徵時期,紅4軍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並以1935年6月間懋功會師為分界線。在1935年6月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進行了深度交流,交換了幹部。當時,紅4軍的負責人有了變化,此前的軍長王宏坤出任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而接替擔任紅4軍軍長的是許世友,他之前是紅9軍副軍長。

許世友是今河南新縣人,出生於1905年,早期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軍事鬥爭、紅四方面軍長徵。在懋功會師之後,許世友出任紅四方面軍紅4軍軍長,後來還擔任過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紅軍勝利到達陝北之後,許世友進入紅軍大學學習。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之後,許世友最初在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擔任副部長,後來被派到抗日前線,歷任八路軍第386旅副旅長、山東縱隊第3旅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新)八路軍山東軍區膠東分區司令員等系列重要職務。

抗戰勝利之後,許世友因為工作需要,留在山東地區工作。後來,隨著華東野戰軍於1947年2月組建,膠東軍區主力部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許世友出任第九縱隊司令員。不久之後,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成立,許世友又出任山東兵團司令員,後來還擔任過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在這一時期,許世友率領部隊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濟南戰役等重大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之後,許世友參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從朝鮮回國之後,許世友很快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並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當年,在懋功會師之後,紅4軍的三個負責人,除了軍長許世友之外,還有兩位將領,一位是擔任紅4軍政委的王建安,另一位是擔任紅4軍參謀長的張宗遜。首先來說王建安,王建安是湖北紅安人,出生於1908年,他和許世友算是老戰友了,早期也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軍事鬥爭和紅四方面軍長徵。在懋功會師之後,王建安由紅30軍第88師政委,調任紅4軍政委,和許世友搭檔。從此之後,他們二人有著很多交集。後來,王建安還擔任過紅四方面軍隨營學校高級幹部隊副隊長。

到了全面抗戰時期,王建安大部分時間也在山東地區工作,他先後擔任過八路軍山東縱隊副指揮兼第1旅旅長、(老)八路軍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新)八路軍山東軍區魯中軍區司令員等系列重要職務。抗戰勝利之後,王建安也留在山東地區工作,後來隨著華東野戰軍的組建,魯中軍區部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王建安出任第八縱隊司令員。在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成立之後,王建安又出任山東兵團副司令員,這時候王建安又和許世友在一起工作了。

後來,隨著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王建安又擔任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司令員。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王建安率領部隊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重大戰役,戰功非常突出。新中國成立之後,王建安還曾接替宋時輪出任志願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從朝鮮回國之後,王建安因為身體健康原因,沒有參加1955年9月進行的授軍銜,後來在恢復健康之後,王建安於1956年1月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再來說一說,當年和許世友、王建安,同在紅4軍工作,擔任紅4軍參謀長的張宗遜。張宗遜是陝西渭南人,出生於1908年,早期張宗遜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軍事鬥爭,並在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交換了幹部,此前擔任過紅一方面軍紅三軍團第4師師長的張宗遜,被派到紅四方面軍紅4軍出任參謀長,開始和許世友、王建安一塊共事。後來,張宗遜還擔任過紅軍大學參謀長兼高級指揮科科長。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張宗遜被派到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擔任旅長。八路軍第120師是由長徵時期的紅二方面軍為主體改編而成的,可以說張宗遜的任職經歷很廣泛,先後在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又在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的部隊中工作。抗戰勝利之後,張宗遜繼續留在西北地區工作,最初擔任晉綏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陝甘寧野戰集團軍司令員。後來,隨著西北野戰軍1947年7月組建,張宗遜又歷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不久專職擔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

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張宗遜又出任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張宗遜率領部隊先後參加過延安保衛戰、陝北三戰三捷、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扶眉戰役、隴東戰役、蘭州戰役等重大戰役,戰功赫赫。新中國成立之後,張宗遜出任第一野戰軍暨西北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不久又調任副總參謀長兼軍校部部長,長期領導軍事訓練和院校建設工作。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張宗遜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1935年6月懋功會師,有4位將領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進行部隊整編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當時紅一方面軍有4位將領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的4位將領都是誰?他們後來被授予了什麼軍銜?一、張宗遜。張宗遜是陝西渭南人,出生於1908年,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鬥爭。
  • 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整編為9個軍,軍長都是誰?結局又怎麼樣?
    1935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紅1、4方面軍進行了會師,會師後的總兵力達到了10萬餘人。中共中央和軍委為團結紅4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實現北上創建川陝甘根據地的方針,決定對組織進行必要的調整,將軍團改成軍,以與紅4方面軍保持一致。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第4師,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4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楊勇。第4師下轄3個團,分別是第10團、第11團和第12團。
  • 他是紅9軍軍長,也是許世友的頂頭上司,最終結局成為一個謎!
    在紅軍時期,曾經有一位高級將領,他當過紅四方面軍第九軍軍長,曾經是許世友的頂頭上司,在紅四方面軍中還有著「小諸葛」的雅號,可是在後來,這位曾經指揮過千軍萬馬,屢立戰功的將軍卻失去了蹤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軍中「小諸葛」跌宕起伏的一生。
  • 紅二十五軍、紅一方面軍陝甘支隊先後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翻過大雪山,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勝利會師。隨即召開兩河口政治局會議,確定了繼續北上的戰略方針。張國燾對此持有異議,對中央領導產生不滿情緒,埋下了日後分裂的種子。黨中央繼續北上的方針無疑是正確的。
  • 對越反擊戰時,許世友接到撤軍命令後說了三個字,讓越軍心驚膽戰
    因為越軍不斷的對中國領土進行騷擾,所以我軍就對越南展開了自衛反擊戰,許世友和楊得志率領了九個軍分別從廣西,雲南,對越南的六個省11個縣發起了進攻,不到三個小時,我軍就突破了各個防線,打的越軍聞風喪膽,落花流水。在涼山爆發激戰後,我軍深入涼山北市區,越軍展開了反擊,並且使用化學武器。
  • 號稱十萬、實為八萬的紅四方面軍最後都去了哪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紅軍的三大主力,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於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徐向前為總指揮,起初下轄2個軍,兵力4.5萬人,因為作為勇敢,批揮得力,部隊發展很快,在紅軍時期殲敵88萬人,遠超其它兩個方面軍,為大三主力之最,這樣的戰果,也充分說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
  • 紅4軍副軍長劉世模,在長徵之後離開了部隊,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在紅軍長徵時期,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一個紅4軍,曾經由三位優秀的軍事將領擔任過紅4軍的軍長,他們分別是王宏坤、許世友和陳再道,他們後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 許世友嚷嚷道:李煒如守的那幾個破關,我想衝就衝想守就守。四川人...
    許世友嚷嚷道:「李煒如守的那幾個破關,我想衝就衝,想守就守。四川人打仗不行!」 可誰知許世友的這句話傳到了劉伯承的耳裡,他也是四川人。於是他把許世友叫來,質問道:「許軍長,你說四川人打仗不行?」許世友尷尬地笑了笑。為何許世友會這樣說呢?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是何關係,為何紅25軍出了兩個開國大將?
    紅四方面軍是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組建而成,其主要部隊是鄂豫皖蘇區的武裝部隊。 紅四方面軍下轄2個軍(紅4軍,紅25軍)6個師(紅10師,紅11師,紅12師,紅73師,紅74師,紅75師)。 紅四方軍總指揮徐向前兼任紅4軍軍長,而紅25軍軍長由曠繼勳擔任。
  • 王必成與許世友的恩怨
    198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華東組在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會上,許世友發言,講著講著,突然話鋒一轉:「軍區有三個老紅軍,他們都是過草地的,文化大革命中造反奪權,至今沒有交代。」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大家明白這指的是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王必成、林維先和副政治委員鮑先志。王必成作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也是與會者。
  • 永不磨滅的番號│紅三軍團,彭老總親手創建又主動決定撤編
    這一任命,也奠定了彭德懷此後在軍內的地位。敵眾我寡,堅守四晝夜後,彭德懷不得不率軍撤退。幾經轉戰,1929年4月1日,彭德懷率部在江西瑞金與毛澤東第二次會師,紅五軍改編為紅四軍第5縱隊。同一時期,紅四軍與紅三軍、紅十二軍也正式整編為紅一軍團。紅一軍團、紅三軍團,這兩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光輝閃耀的部隊誕生了。紅三軍團組建後的第一場硬仗,就是1930年7月22日進攻長沙,很遭到敵軍15個團反撲,不得不撤城而走。
  • 彭德懷「飛石傳書」,徐向前「飛人渡河」,促成紅軍會師
    而紅四方面軍也離開川陝蘇區,強渡嘉陵江,實施戰略轉移來到了這裡。通過電臺聯繫,兩軍相約派部隊在黑水河達維谷渡口會師。中央紅軍派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率一個團,來尋找紅四方面軍兄弟部隊。彭德懷曾隨國民革命軍參加過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面對白色恐怖的嚴峻形勢,毅然選擇革命道路,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滕代遠、黃公略一起發動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五軍。
  • 巴山蜀水鑄忠魂——紅四方面軍長徵與四川
    兩軍會合後,要在川西北創造根據地,赤化川、康、陝、甘、青等省。為打破蔣介石的合圍部署,方面軍下一步應首先佔領北川、茂縣、理縣、松潘一帶地區,背靠西康,作立腳點。大家沒有異議,一致同意按張國燾的意見行動。  西向岷江地區,建立川西北根據地,迎接中央紅軍北上,實現兩個方面軍的勝利會師,成了動員和鼓舞部隊的巨大動力。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之後不久,曹裡懷調到連隊工作,先後擔任紅四軍二縱隊連黨代表、紅三軍軍部參謀、紅三軍七師作戰科科長、師參謀長、代理師長和少共國際師師長、紅五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長徵。在土地革命時期,朱老總還救過曹裡懷兩次命。一次是在1930年10月,曹裡懷調到紅三軍軍部,當軍長黃公略的隨行參謀。第二次反圍剿時,代理軍部特務營黨代表。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1軍團師長和政委都是誰?軍銜最低是上將
    紅軍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一方面軍下轄第1、第15軍團和第28軍、第29軍、第30軍及直屬部隊。紅1軍團的軍團長是左權,政治委員聶帥,副軍團長陳光,參謀長孫毅,政治部主任朱瑞,供給部部長鄺任農,衛生部部長姜齊賢,政治委員黃連秋。紅1軍團下轄第1師,第2師和第4師,3個師的師長和政委都是我軍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建國後軍銜最低的是上將軍銜。
  • 對于越軍的地雷陣,許世友用現代化武器解決,越軍懵了!
    對于越軍的地雷陣,許世友用現代化武器解決,越軍懵了!那時,越南人似乎忘記了我國對他們的援助,而投靠了蘇聯,在中越邊境屢次製造矛盾衝突,我國多次警告未果,無奈之下,我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那時,越軍為了與我國進行鬥爭,精心設立了三道防線。
  • 許世友落難時妻子提離婚,幾十年後前妻有事求他,許世友批8個字
    軍旅生活中,許世友將軍既有快樂也有憂傷,這麼多年來,給他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妻子雷明珍在他遇難時的離去。一九三五年七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得知紅一方面軍許多高級幹部已經結婚,王建安就跟時任軍長的許世友說,他也可以找一個革命夥伴,許世友並沒有立即答應,他以前有個妻子朱錫明,是在他母親的安排下迎娶的。
  • 這位大將是「大正拳」高手,將許世友撂倒,後成為副主席
    許世友出身少林,一身少林功夫足以讓將軍馳騁疆場,橫掃天下。除了許世友,還有這位上將也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套大正拳,撂倒許世友,最後成為國家副主席。此人是誰?許世友少年時期曾在嵩山少林寺學藝多年,一身的少林功夫也為他日後參加革命,成為馳騁疆場的大將軍奠定了基礎。
  • 膠東保衛戰——許世友力挽狂瀾,獲得全面勝利
    華東野戰軍在南麻、臨朐戰役之後,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分成外線和內線兩個兵團。外線兵團(也稱西兵團)由陳毅、粟裕指揮,率領華野1、4、6縱隊和特種兵縱隊挺進魯西南,協助劉鄧大軍的作戰。內線兵團(也稱東兵團)由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指揮第2、第7、第9、第13共四個縱隊,在山東解放區內堅持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