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氣女孩請關注↑--
90後李子柒的田園生活,
一貓一狗,種菜養花,靜看時光流淌,
引起了全球年輕人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90後畫家倪傳婧,
憑藉堅持初心和天馬行空的畫技,
成為了福布斯「30 Under 30」名人榜上最年輕的得主之一。
90後演員楊紫,
經歷了22年在演藝圈的摸爬滾打,
打磨演技,厚積薄發,圈粉無數。
賈伯斯曾鼓勵年輕人:「人生短暫,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三壯覺得以上三個90後女孩都有一個相似的活法:找到真正的自己並活出真實的自己。
不知道集美們在疫情的宅家時光中是否有一些新的感悟,反正三壯是覺得是時候為了健康生活而改變自己的一些日常習慣了,尤其是認識了這位90後素食主義的小姐姐之後。她那充滿生命力的活法實在太精彩,建議大家和三壯一起點讚、分享和收藏。
90後素食主義者抒曼,
從蛋奶素到純素到瑜伽素,
從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研究生到主廚到食品創業者。
堅信人生每個階段都有無限可能性,
堅持蔬食烹飪倡導未來的健康生活。
Q1:作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素食的?說說你的素食進階史。據說美國有不少年輕人都是絕對素食主義者(vegan),你算是其中一員嗎?這類素食主義者的特質是什麼?
抒曼: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的時候我有一位博士學姐,學姐吃素,她在巨大學業壓力下能保持很棒的狀態,渾身散發出一種寧靜平和的氣質,我覺得這肯定跟吃素有關係,見賢思齊,我也想試試。
在2015年9月我成為了一名蛋奶素食者,就是不食用動物的肉,但吃蛋和奶。後來我看了一部紀錄片《Cowspiracy》,了解到畜牧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與荒漠化、汙染及其他環境問題的關聯,覺得吃蛋和奶對大自然環境還是有影響的,大概2016年春天我成為了一名純素食者(vegan)。
2019年我開始努力學習瑜伽,慢慢地我開始吃瑜伽素。傳統的瑜伽除了肢體動作,它還非常注重飲食。瑜伽素把食物分為三類:一類是惰性食物,比如肉食、洋蔥大蒜菌菇,這一類食物吃了會讓人「昏沉」;二是變性食物,比如咖啡、可樂、濃茶等等,這類食物會讓人處在亢奮的狀態;三是悅性食物,比如說全穀類、各種豆類、蔬菜水果等等,這類食物讓人身心愉悅平靜,有助於瑜伽和冥想練習。平常我以悅性食物為主,控制變性食物的攝入,幾乎不碰惰性食物。
我在國外留學的時候,認識很多vegan(嚴格素食主義者),發現他們有一些共同點,比如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有同情心,喜歡動物,有勇氣根據價值觀做出徹底的生活方式改變。
Q2:看到你有不少介紹素食烘培的文章,覺得你應該是一名食材成分黨呀,請介紹一下素食中的超級食物有哪些。分享一道你最喜歡的自製素食食譜,並說說你的素食哲學。
抒曼:哈哈,我在紐約廚師學校的時候老師灌輸了一個觀念:「專業廚師與一般人的區別是我們對食材有著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是學廚的,必須了解食材的特性。我們常聽到的「超級食物」,其實是國外的營銷說法,實際上每種天然的植物性食材都有亮眼的營養功能。
植物含有植化素,它們有抗氧化的作用:比如西紅柿裡的茄紅素、藍莓中的花青素、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等等。近年來大家慢慢開始熟悉的日本抹茶、印度薑黃粉、蔓越莓等也是抗氧化的好食材。在這裡我推薦一款國外瑜伽士的飲食小秘訣:用薑黃粉+黑胡椒+蜂蜜調和在一起,每天早上起來用一勺衝水喝,可以提升能量狀態,讓一整天精神抖擻 。
我喜歡很多風味的食物,最喜歡的可能是中東風味,給大家推薦一款我最愛的食譜之一鷹嘴豆泥:鷹嘴豆(hummus)是中東、北非和地中海國家愛吃的食物,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吃法還不同。有些地方喜歡放冷了吃,有的喜歡熱食,有的地方放蒜,有的不放,有的喜歡拿hummus蘸薄餅,有的抹麵包。傳到美國之後,米國人還開發出蘸芹菜、胡蘿蔔、梳打餅、薯片等等新鮮吃法,完全把一款正餐和主食變成了零食拍檔。
鷹嘴豆泥的原料非常簡單,經典的以色列hummus只有六種主料:鷹嘴豆,大蒜,檸檬汁,橄欖油和芝麻醬。給大家安利兩個鷹嘴豆泥的烹飪要點:先用檸檬汁把蒜中的蒜氨酸酶滅活,以弱化蒜味,第二就是豆子煮爛且用攪拌機。這樣做出的hummus味道濃鬱,口感也柔滑。
至於我的素食哲學嘛,我認為飲食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情,不喜歡一些教條主義的吃法,我在烹飪的時候會嘗試不同的食材和調味,每次烹飪都有一顆探索的心,喜歡豐富的烹飪方式。我很喜歡的一本書《蔬菜教室》的作者內田先生的烹飪哲學核心就是:珍惜,尊重和愛蔬菜;於我來說,烹飪更像是玩耍,食材像是我的玩伴,創造食物的過程也是跟食材交流和溝通。
Q3:什麼契機讓你走進了冥想?進行冥想練習後對你的創作和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分享你的日常冥想時間和方法,介紹一個簡單的10分鐘冥想。
抒曼:我本科在武漢大學,武大有太極拳協會,我大一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個組織。某次我跟太極拳協會的小夥伴們拜訪寺廟,在寺廟住了幾天,那時候需要每天4點起床,也有禪修的練習,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禪修/靜坐/冥想。那時的我太年輕,還不太靜得下心來。2015年機緣巧合我再次到寺廟禪修,某次靜坐的時候突然進入了一個很特別的意識狀態,整個人精神敏銳、思緒平靜,從那之後我對冥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我開始規律性每天冥想是從2019年5-6月份開始的。我看文章說歐美的高級白領們紛紛開始練習冥想,第一為了減緩工作壓力提升情緒的穩定度、第二可以提升專注度和智力。我就想試試。我現在用一個叫Calm的冥想APP,每天早上起床後跟Calm冥想10分鐘左右。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名冥想練習者,我可以分享最基本的冥想六字口訣:調身、調息、調心。首先我們要讓身體先放鬆,讓脊柱中正跟地面垂直,第二步專注自己的呼吸、有意識地讓呼吸越來越慢,這個過程你的心也會慢慢安靜下來,也就是調心了。每天1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的改變,如果覺得10分鐘太長,可以先從一個5分鐘小目標開始,冥想最重要的是每天堅持。
練習冥想給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不少影響。朋友都形容我是個風風火火的人,這類人喜歡挑戰自己,但也容易焦慮。練習冥想前我有時就會陷入焦慮的狀態,但現在我會更多保持一個正念和覺知的狀態(mindfulness,awareness),我會告訴自己外境時刻在變化,我們可以選擇不跟著外境波動。生活中沒有什麼困難是永恆的,關注當下,認真做好每件事就可以了。
Q4:你曾經寫過一個書評,關於積極心理學著作《真實的幸福》,它的核心理論是「與其修正自己的不足,補齊短板,不如找到自己的優勢,讓長處更凸顯」,請具體說說自己的經歷和做法。
抒曼:是的,我特別認可這個理論。我在做創造性事務的時候會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會忘記時間的流逝,比如在寫作、翻譯、烹飪等等的時候。「創造力」和「溝通力」是我的優勢,2015年我開始寫公眾號,現在從事食品創業工作,研發以植物蛋白為原料的人造肉,也包含了很多跟大眾傳輸理念的工作。這些都是跟創造有關的事務,非常適合我,做起來讓我開心,效率自然也比較高。
Q5:在你分享《茨威格文集》的時候說過,推薦發現自己的心越來越堅硬的人去讀他的作品。在當下,「女子力」崛起,三壯覺得你也是一個擁有girl power的人,你認為「堅硬」是「女子力」的必備條件嗎?說說你對「女子力」的見解。
抒曼:我認為「堅硬」不是「女子力」的所有內涵,當我們說到「girl power」的時候,可能都會聯想到與硬性力量有關,但其實說到力量的時候我們不見得它是男性化的,帶侵略性的。「女子力」也可能是共情能力、溝通能力和情緒的敏感性,我覺得「女子力」的核心是自信於女性的身份,勇敢地去創造自己喜愛的人生。
Q6:作為lululemon大使,日常做什麼運動比較多?曾經主導過哪個lululemon舉辦的活動?
上圖為參加lululemon的瑜伽活動
下圖為疫情期間的線上蔬食營養課
抒曼:日常做瑜伽比較多,因為有張瑜伽墊就可以隨時隨地開始。另外還喜歡騎山地車和遊泳,偶爾還會打下太極拳和八段錦。在疫情期間lululemon和我共同發起了一次線上的蔬食營養學課,課後好多小夥伴反映說激起了他們健康飲食的欲望,疫情結束之後我打算繼續舉辦線下活動,爭取讓大家嘗到我親手做的美食。
Q7:你從23歲到27歲,經歷了從香港到紐約到大理到廣州,從人類學研究生到廚師學校學生到主廚到創業者的精彩人生,在輾轉城市和跨界學科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低谷,在什麼時候實現了你的高光時刻?
抒曼:其實沒有啥低谷,哈哈哈,人生總是起起伏伏,有時生活和工作中的瑣事會讓我們覺得「不順」,但它不見得是外在情境的低谷,而是情緒和主觀狀態的低谷。如果覺得狀態不好,我不會沉溺於某種情緒太久,我會復盤自己,請教朋友,用寫日記和手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高光時刻還蠻多的,不見得是獲得某種外在榮譽,而是讓我覺得有成長和進步的時刻。比如去年我的第一本譯著,美國純素烘焙女神Chloe的《素食點心》終於出版;去年初去耶魯哈佛參與食物領先論壇,與全世界的飲食專家交流學習讓我很開心;去年底我參與研發的人造肉漢堡在「奈雪的茶」旗艦店上市讓我很有成就感,等等。
Q8:「如果年輕時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那青春還有什麼意義?」。這句話說得真好呀,請給壯氣女孩們一些追夢的建議吧。
抒曼:不少人在回顧人生最大遺憾的時候會說「遺憾當時沒有做XXX」,而不是「做錯了XXX」,在這幾年的經歷中,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勇敢追求自己所愛,不要害怕失敗。在我們遇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不妨把時間線拉長一點來思考,10年、20年或者更長,退一萬步說,假如某次失敗了,今後還有很多機會。我很喜歡一句話:「讓你的行動基於愛,而不是恐懼。」
Q9:在你的文章裡看到你經常提及你的母上大人,像她說的:「多少人都是渾渾噩噩而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你在年輕的時候有這麼明確的夢想真的很幸福!對我們來說,幫自己的孩子實現夢想不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嗎?」三壯真是看到淚目,有這樣的一位媽媽真是太幸福啦,這些年來,她肯定還給過你不少鼓勵,請分享1-2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說說媽媽對你成長的影響。
抒曼:爸爸媽媽對我的影響真的蠻大的,我覺得自己的勤奮是從爸爸身上學習的,某年春節,大年初二,我爸早上七點出門去辦公室做研究,寫文章(他是大學教授),這件事讓我記憶深刻。
媽媽是一個特別善良和有智慧的人,記得在大二的時候我寫信申請去印尼做志願者,當時另外幾個小夥伴也一起申請了,但由於那邊的環境實在不大好,他們的父母都不贊成,最後都強行勸退了。當時我感受到媽媽也是特不情願的,但她了解我的個性,她沒有阻止我去做志願者,還做了一件善事(給某個鄉村的孩子們捐贈了100套襪子),希望我有善報,我真的非常感動,感謝她讓我按照自己的想法闖蕩這個世界。
左圖:
在廣1200Bookshop給大家分享我的素食探索
Q10:看到你在素食烘焙上經常授人以漁,給《上海航空》雜誌寫飲食專欄,為中國的素食者翻譯來自美國純素烘焙女神Chloe的食譜書--《素食點心》,三壯感受到了你活力四射的健康生活,請分享一下2020年你的新目標。
抒曼:2020年在工作上我希望能研發更多的健康產品,讓更多人能吃到人造肉。個人修煉方面除了每天堅持練習瑜伽, 我想參加一個10天的內觀冥想活動,讓自己變得更有智慧。如果有時間還想到峇里島跟瑜伽大師學習,有機會會考一個瑜伽證。
Q11:說說你的人生座右銘,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現在的人生階段。
抒曼: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這是我的人生左右銘。我特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我覺得素食是讓世界變好的方式。
人的每個階段都有無窮的可能性。我覺得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好好讀書之後考名牌大學畢業後找好工作,之後娶/嫁個好人……我不大讚同這種線性的人生軌跡。我覺得過好這一生的方式是專注在每個時刻,根據自己的心做出選擇。
Q12:疫情期間對發生在身邊的事物有什麼新的感悟?分享一下疫情期間你的宅家日常。
抒曼:疫情期間我在武漢。這次疫情的根源是人類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一味地去攫取。這次疫情之後我更覺得自己傳播素食是正確的,我想通過素食烹飪把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宅家期間,我喜歡看書和寫作,還有陪爸媽聊天,覺得這樣的日常彌足珍貴;在疫情發生前,我常在新聞中看到報導一些戰亂的國家的狀況,因為並沒有發生在自己身邊,所以感觸沒有那麼真切,疫情後我才深切的感受到能自由外出親近大自然是多麼幸福的事情,自己生活在這樣溫暖而又有力量的國家是多麼的幸運。
Q13: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日常好物?讓三壯從買買買開始疫情後的健康生活,哈哈。
抒曼:日常裡我喜歡收集廚具餐具,我推薦「樹可」這個品牌的好物,他們的搪瓷廚具復古美觀耐用,那款口紅色的日式木蓋加厚搪瓷方鍋是我的最愛,它厚實的鍋耳設計,握感非常舒適,鍋體用的是日本進口原料,1mm的超厚鋼板和5層琺瑯瓷釉呈現了鍋體實用性。
這個鍋適合多種烹飪方式,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另外這個鍋用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火鍋時最有煙火味,喜歡這款搪瓷鍋的小夥伴可以到他們家的淘寶旗艦店上剁手。
日常瑜伽服我推薦lululemon Align系列的瑜伽褲,褲子採用的是NuluTM面料,有四面彈力,排汗乾爽,腰部的設計平整貼合,穿在身上沒有緊勒的感覺,在練習瑜伽的時候無論我做哪個體式,它都能讓我伸展自如,我第一次穿上它的時候就秒粉了。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個人公眾號--食素小札,希望讓蔬食·瑜伽·冥想提升你的生命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日是春分,
也是「世界無肉日」,
看了抒曼小姐姐的素食日常,
有沒有覺得春日的氣息撲面而來呀?
願集美們都能像她們那樣追隨自己內心的勇氣,
找到自己的優勢並發揮它,
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