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護照含金量高
全世界一共195個國家,香港護照可免籤+落地籤國家有158個:包括加拿大、芬蘭、日本、法國、德國、冰島、義大利、瑞典等多個國家,說走就走就是這麼簡單!
大陸護照,雖然近年來含金量不斷上升,但是免籤+落地籤總數仍只有65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香港永久居民即是香港公民。凡是公民,在民主法制下,就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參與政治生活。而臨時居民則不享有此項權利。
公務員職位在香港少有的「錢多事少福利好」的工作,根據《基本法》第99條,只有永久居民才能受聘成為公務員。
香港的學校一直沿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各大學府林立,其中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學府教育素質均得到世界公認。
香港實行12年義務教育(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學生每學期僅需繳納書雜費便可就讀香港中小學。
香港籍的小孩在內地可免試進入最好的小學中學大學,可以低分進入清華北大等國內著名大學,也可以選擇就讀香港大學,還可以直接考美國的大學。
可在港享受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享受公立醫院門診看病只需50港幣,住院100港幣每天(無論什麼病),也享受私立醫院看病優惠。在成為永久居民後,還享有失業救濟金、退休金和老人生活金等社會福利。
只有擁有永久居住證後,符合條件者才可以申請香港公屋(廉租房)、居屋(經濟適用房)。
香港公屋平均租金1,542元,居屋可以以市價的70-80%購買房屋。非永久居民如果購房,被視同非港人,去年開始從需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上升到30%。
香港政府明年第4季將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全港市民須分階段更換新身份證,共涉約880萬張身份證。據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最新文件,新一代智能身份證設計樣本曝光,大頭相與晶片都與現時身份證不同。
香港政府共斥資逾14.6億元,計劃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推行一次性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為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更換新智能身份證。
據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最新文件,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的卡底式樣為多元化圖案背景,與舊證外觀最大分別在於,證件正面的「大頭相」位置換了在左邊,並新增具波浪及三維效果的全息圖,而持證人照片具立體感的雷射影像設於右方。
另外「大頭相」的下方及證件正面的右上方均設有觸覺浮雕特徵,並在證件名下方設有「透明窗口」。至於晶片位置改配置於證件的背面,並採用了光學變色油墨。為提升防偽特徵,新證採用了縮微文字印刷及彩色紫外線圖案及彩虹印刷。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設計曝光。
文件提到,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晶片內,除了設有隻有入境處可存取的「入境事務分區」,還特設「卡面數據分區」儲存5項數據,即身份證號碼、中英文姓名、出生日期及籤發日期,以保留日後多用途需用,如圖書證服務、電子健康紀錄等。
而資科辦在徵詢各政策局及部門意見後,建議在晶片的數據分區內,額外加入持證人的數碼照片及性別,以預留彈性,日後容許銀行可使用「容貌辨識」技術核實客戶身分,故入境處會封鎖取覽的權限,直至政府諮詢立法會並考慮所需立法工作,日後將由資科辦負責處理該兩項數據取覽權限。
▲於2003年推出的第一代智能身份證,無論是軟、硬體的技術都已過時。(入境處圖片)
換領身份證計劃將於2018年第4季展開,一如以往智能身份證持有人會按照出生年份分階段換證,而一般而言,上次換證計劃中較早更換智能身份證的年齡組別,將較早獲通知換證。
為改善換證計劃,保安局提出在換證計劃時間表中採用「雙軌並行」方式,將「長者組別」細分出來,即會為65歲或以上(出生年份為1954年或以前)的人士,安排在規定期間的任何時間內更換身份證,與65歲以下人士「各年齡組別」的換證計劃時間表並行,此舉容易讓「各年齡組別」人士與「長者組別」的親友一同前往換證中心換領身份證。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不同類別持證人證件式樣。(立法會文件圖片)
香港身份證共分為兩類,分別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香港居民身份證」。未滿18歲人士所領取的身份證,亦稱為兒童身份證。
只有持香港身份證的人士才能在本地工作,在港住滿七年以上,才是香港永久居民,從法理上成為一個「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