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
周五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不一,之後三大指數震蕩下行,創指一度跌逾1%。臨近午盤,三大指數全線翻綠,深成指跌近1.5%,創指跌逾1.5%。尾盤,三大指數集體翻紅而後略有下行,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十日突破一萬億元。截至收盤,滬指漲0.01%,報3566.38點;深成指跌0.26%,報15031.70;創指漲0.02%,報3089.94點。
今天市場一直處在弱勢行情中進行調整,中途還一度出現向下深探的動作,不過在午後又重新被拉了起來;而盤中兩市行業及題材再度分化。對於行情的演變,狼帥陳浩近期一直在緊盯;本周還做客北京衛視《天下財經》帶來了一番精彩股評!財咖整理不缺席,趕緊來看!
周二本來是一個大陽線,大家的心情舒緩很多了,但是周三開始的表現讓大家又開始糾結了,前期的強勢股是不是要調了,低估值的板塊是不是要切換了?其實這個判斷很準確,就是說目前市場正進行的進程就是估值轉換,今年跟去年是不一樣的,大家總在吐槽機構扎堆取暖,今年恰恰相反。
大盤走勢
看上證指數這個地方,先說有沒有下跌的視覺上的動力?有,從那個超長的震蕩橫盤去突破到現在,所有投資者都是盈利的。比如說那個點,他就後悔假如當時要賣了,現在能多掙5%~10%,再給一次機會一定賣……就看有沒有人帶頭了。
你看這有人帶頭了,大家就賣;這時候券商不幹了,然後拼命給拉起來,但沒想到券商股這個概念太年輕,沒有累積出足夠多的主力控盤,結果造成了大量散戶的獲利或者解套,解套散戶是一定要跑的。所以這樣一來它就要往下調,但是問題是向下的力度深不深,這就是值得討論的問題了。我認為這個調整不可能有多大。
創業板很有意思,你要說創業板是大科技的代表,但實際上在創業板一路上升中,一線科技股就是像5G、晶片、半導體等這些反而是災難深重。創業板應該在其內部完成了一個換位,但是很重要的是創業板並沒有涵蓋大科技的主體,大科技的主體在中證500,所以創業板以後是否能代表中小市值的優質股?這個還是要討論的,準確應該叫創業板藍籌股。
行情演變
先說指數的回調不可能就這麼結束了;接下來再創新高,製造一個波瀾壯闊的大牛市,也是沒有的。市場總體全年的格局都是震蕩,在震蕩中偶爾抓個機會創個新高,然後繼續震蕩。
但是在震蕩中博弈,大部分的散戶應該是虧錢,因為他們很容易說兩句這手就直接開始割了,割了之後再買。你想想割完了再買,一定是追高;追高割肉就構成了散戶自營盤的一種生態。其實咱們就說最近的情形,正確的交易你應該看看前期哪一個主流賽道灰頭土臉了七八個月,到那去抄底反而是正確的。
今年不是機構扎堆取暖的年度,是機構博弈的年度,機構基本上就分成2~3波,然後各自看好的東西又涇渭分明;然後你這邊調整了,抓個機會他這邊就起來了。所以在指數回檔和幾大板塊向下回落的過程中,人家被壓制的那部分就開始向上。蹺蹺板特別好玩,它是三個端的蹺蹺板。
板塊賽道
這些前期的強勢股,像最近回調的鈷鋰有色包括軍工、還有新能源的部分個股它們的幅度不會太深,時間兩三周左右。周三大跌的賽道,全年很可能都是熱點,但是首先還是順周期,比如煤炭、設備和化工這幾塊。經濟學家老說的朱格拉周期其實就是10年設備更新周期,今年在中國地區內是第二年,一般來說都要過上三五年,大概就是這樣;然後再加上大科技,酒和醫藥,這就是全年的主題了。
只不過兩條:第一,賽道內部要分化了,不是說所有的股票都是有資格站在一線;第二,它就是不斷的輪動,很可能剛批判了一個賽道不漲,憤然割肉了之後它就起來了。這種事今年會發生很多次。
這裡面有一個標準,現在不管買什麼股票必須看財務報表。原先我注意到2020年各機構選股票的標準是淨資產收益率必須高於18%左右,到12%這些股票就沒人看得見了;但今年會降低一點,估計也得到15%。也就是說市場無論價值股、無論成長股,大家炒的都是價值成長,這方面是高度共識的,所以你說是什麼樣的是好?最後都是財務報表說了算。
還有,要用主營業務收入對同賽道的個股進行排名。兩種股票有戲,一個是前五的,同時業績不錯;另外一個在不同營業收入內業績最好的有戲,比如說有10個億陣營,20個億陣營,分出組來,然後這個組再比一下誰業績最好誰就有戲。
關於酒,比如說酒營業收入最高的就是茅臺,第二是五糧液,一般來說酒只有龍頭,沒有二線,所以大家玩酒不要想著後面還有什麼酒去補漲;而且玩酒必須看財務報表。不僅僅要看我們說的淨資產收益率,另外兩項也要看,一個ROE過去8個季度是不是穩定的?ROE到15%也不算,需要8個季度都得在15%附近;還有一個市盈率不能超過60倍。
設備是五花八門的,各種設備都算。但是還是那句話,看財務報表,就是說賺錢的設備是要被機構追捧的,不賺錢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