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司法為民 十年如一
人生沒有回程票,既然做出了選擇,只能以一種挑戰的姿態繼續前進。
2010年,湖南邵陽的賀毳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到華鎣市人民法院工作,今年已是第10個年頭。從邵陽到華鎣,她遠赴八百多公裡,堅守法院基層工作,先後擔任過書記員、助理審判員、民一庭副庭長等職務,現任綜合審判庭庭長。多年來,賀毳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職業理念,用法理明辨曲直,用真情點亮人心,在她辦結的近千件案件中,無一案形成纏訴、上訪,在當地人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用真心贏得百姓信賴
初到華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不熟悉的口音、不習慣的飲食習慣,都讓她備感壓力。
在開展調解工作時,為了化解矛盾,她常常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和當事人溝通,由於「操」著一口外地口音,時常被當事人抱怨聽不懂,調解工作也大打折扣。賀毳心裡特別著急,什麼時候自己的家鄉「母語」竟成了開展工作的最大阻礙?為解決與當事人交流存在的語言「瓶頸」,拉近自己和群眾的距離,她開始努力學習四川話,大膽地和同事交流、學習,和群眾打交道,三個月不到,她便已經能夠講一口流利的四川話了。「作為法官、調解員,老百姓就在我們身邊,如果不學會和他們打交道,就沒法做到公平公正處事。」賀毳說。
用真情辦好每一個案件
2019年4月,賀毳審理的「餐廳顧客摔傷誰擔責」案件榮獲省法院「十佳庭審」。
為了辦好該案,她反覆和當事人溝通,釋法說理,庭前仔細審核雙方提交的證據,聽取雙方意見,在裁判文書網上查閱全市法院所有相似案件的裁判文書,進行類案比對。為了達到審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還特別邀請了全市部分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旁聽庭審,當庭對雙方爭議焦點進行點評並宣判。充分展現了庭審實質化改革下高效、透明、公正的庭審現場,獲得了一致好評。
2017年,賀毳參與辦理涉眾涉穩的四類案件上百件,無一件案件帶來負面影響。在工作中,她積極探索審判方法,針對民間借貸案件高利息、利轉本、虛假訴訟突出的問題,推行當事人到庭如實陳述保證,獲得了充分肯定和推廣;她首創「到庭隔離式」詢問模式,甄別了一大批虛假訴訟,移送公安機關,有效維護了司法秩序;她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定期挑選教育意義的案件在社區、鄉村、院壩開展巡迴審理,同步開展當庭評析、判後答疑、法治宣傳等工作。2018年,她在杜家坪社區巡迴審理的一起農民工索要勞動報酬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專題報導。
用責任堅守疫情一線
(疫情期間首次利用線上模式開庭)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3月,賀毳主動請纓,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力幫助社區開展入戶摸排、蹲點防控等工作,累計排查登記1200餘戶。
疫情期間,為確保防疫和辦案兩手抓兩不誤,她在法院首次使用遠程開庭模式開展庭審,全力保障審判工作有序進行,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負責、守責、盡責,是賀毳面對這場疫情提交的完美答卷。
用信念做好黨建工作
近年來,賀毳先後被廣安中院記「個人三等功」,被評為「廣安市優秀共產黨員」「廣安市法院系統先進個人」「廣安市十佳法官」。
擔任華鎣市人民法院第一支部書記期間,她積極尋找黨建工作和司法工作的契合點,切實加強新形勢下黨建理論研究,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制度上加強自身建設,牽頭組織開展「走基層、進企業、訪實情」活動,「五四」演講比賽,建院紀念日晚會等活動,有效激發了黨組織「細胞」的生機和活力。2019年,她所在的黨支部被省委政法委評為「『學講話、學條例、迎大慶』活動先進黨支部」。
用使命搭建交流橋梁
為了更好地提升基層法官的專業水平,她積極與母校溝通聯繫,引入高校資源,搭建司法實踐與理論的優勢互補橋梁,推動華鎣市人民法院與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建立了高校大學生假期到基層法院實習、法院幹警定期赴高校培訓等機制。定期邀請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到華鎣市人民法院授課、指導,幫助法院培養法律後備人才,提升法院的司法實務水平。
作為華鎣市人民法院最年輕的庭長,她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審判一線堅守十年,紮根十年,無論是在書記員崗位,還是在審判崗位,她都始終做到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司法為民。(轉自廣安政法)
原標題:《司法為民 十年如一 ——記華鎣市人民法院最年輕的庭長賀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