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截獲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情報,解放後潛伏內地,結局出乎人意料

2020-11-19 騰訊網

軍統中的特務,確實幾乎都是男性為主,當然了也有不少的女性特工,比如大名鼎鼎的軍統間諜之花向影心、軍統「一枝花」的陳華、關東魔女安佔江、千面女郎吳憶梅等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並不是上面的誰,而是另外一個軍統的王牌女間諜,此人曾經截獲過日本要偷襲美國珍珠港這一秘密情報,為此還受到了極大的褒獎,她就是張春蓮!

張春蓮和軍統局長戴笠一樣,也是浙江江山人,確實戴笠這個人非常的信任自己的老鄉,為此軍統中許多重要部門都安插了自己的老鄉,這樣更加能做好保密工作。

張春蓮當時加入軍統其實主要是因為想要報效國家,而且張春蓮不僅人聰明,而且長得也漂亮,在接受了軍統秘密培訓之後,張春蓮被安插在了譯電部門,譯電部門無疑是軍統最為機密的地方,這裡頭幾乎都是浙江江山人。

據悉當時毛人鳳一眼就看上了張春蓮,本想著發展成自己的情人,不過後來由於張春蓮的能力確實是非常的強,為此直接被戴笠給招攬了,然後被安排到了極為重要的對日情報崗位上。

雖然說軍統的特務確實個個心狠手辣,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他們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軍統方面其實確實令日本人非常的忌憚和憎惡,因為他們的存在,日本情報方面確實是面臨了很大的挑戰。

當時張春蓮所在部門就立下了一個很大的功勞,那是1941年的時候,當時張春蓮所在的諜報小組突然發現近期日本方面的情報數量在大幅度的增加,在破譯之後,張春蓮等人發現了很奇怪的字眼,上面寫出了日本對美軍的休息時間的掌握,還有美軍艦數量等消息,就這樣所在部門立即就判斷出很可能日軍這是要襲擊美國珍珠港的可能,為此自然是立馬向上級報告。

可惜的是當時美軍得到消息之後,還認為這不過是國民政府想要拉美國人進入戰爭的陰謀,但是很快的結局證明了美國人被赤裸的打臉了。

而後姜毅英、張春蓮等一批諜報人員自然是受到了表揚和嘉獎,不過在國民黨敗逃之後,張春蓮被 毛人鳳給留了下來,任務就是收集情報,不過此時此刻的張春蓮對國民黨已經失去了信心,為此後來的張春蓮並沒有給毛人鳳提供任何情報。

之後的張春蓮為了很好的潛伏下來,就嫁給了當地一個農民,而且還連續生了2個兒子和4個女兒嗎,過上了一段非常平靜的生活,當然了作為曾經的軍統特工,張春蓮自然還是會偶偶想起上級安排的任務,為此也是會時不時地打來電臺來聽下新聞。

或許是平靜的生活讓張春蓮徹底的厭倦了之前的自己,為此她主動的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而後自然是被逮捕進行了審查,不過審查的結果是張春蓮潛伏內地並沒作出什麼違規的舉動,而且在抗日戰爭中,張春蓮還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就這樣最後的張春蓮得到了赦免,而後和自己的家人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一直到了80歲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竟是一個德國家庭和日本書記官的密謀
    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擊)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美軍中途島之戰勝利的關鍵,截獲大量情報佔得先機,日本渾然不覺
    美國,與日本的狂妄自大恰恰相反,美國處處留心,不驕不躁。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要求情報部門密切關注日軍的戰略動向。於是,約瑟夫·羅徹福特中校便擔當了此重任。他曾向尼米茲保證,太平洋艦隊永遠不會缺少情報!可以說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和情報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為什麼說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苦肉計?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海軍在哈裡·亞內爾的率領下,在夏威夷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這場演習的設想是,日本海軍以2艘航空母艦和4艘驅逐艦對珍珠港內的美國海軍發起偷襲,結果是日軍大獲全勝。而就在珍珠港的附近,遊弋著一艘日本特務船,完全目睹了演戲的全過程。這是1932年初的事,十年後,山本五十六的偷襲計劃與亞內爾的演習計劃如出一轍。在世人的眼中,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是源於日本人的奇思妙想。
  •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間諜事件:日本間諜為偷襲珍珠港立下大功
    當地時間3月4日,曾替英國軍情六處工作的俄裔前雙面間諜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女兒尤利婭遭遇不明物質襲擊陷入昏迷。兩人在英國威爾特郡薩利斯伯裡市一超市附近長椅上出現不適,雙雙失去意識。目前,兩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生命垂危。現年66歲的斯克裡帕爾曾為俄羅斯軍事情報部門工作,後被英國策反。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偷襲珍珠港
    十一、偷襲珍珠港 當歐洲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此時仍然保持中立的美國已經感到捲入世界大戰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一旦與日本爆發戰爭,駐守南太平洋的美軍將取守勢,等待太平洋艦隊救援。
  • 珍珠港基地上的密戰疑雲
    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就是由他全權負責制定。而這個代號為"Z"的計劃所依據的是日本間諜十年前就已經刺探回來的情報,可是美軍自己演習是一回事,真正要從日本本土出發去偷襲珍珠港又是另一回事。從實際操作層面上來講,這就跟一場拿命去拼的賭博沒什麼兩樣,成功的機率非常小。但山本五十六其人正是一名出色的賭徒。無論撲克、輪盤賭還是老虎機,山本五十六樣樣精通。
  • 她是中俄混血美女,殺害過李白、茅麗瑛等烈士,解放後結局如何
    在解放前夕,鈕梅波潛伏在上海繼續刺探情報,大搞破壞運動,不但指揮了爆破上海發電廠,甚至還策劃暗殺當時的上海市長陳毅,對我黨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這樣一位罪大惡極,人神共憤的人,在中國解放之後的最終結局又如何呢?
  • 美日合作拍攝,這部電影客觀展示偷襲珍珠港前因後果
    在這麼多講述二戰時期日軍偷襲珍珠港的電影中,1970年上映的這部電影《虎虎虎》由美國和日本一起合作拍攝,可以說和真實的歷史場景是最為接近的。電影以虎虎虎作為片名是非常貼切的,是因為偷襲珍珠港的第一波日軍戰機回傳的口令是「Tora! Tora! Tora!
  • 偷襲珍珠港,日本犯了什麼錯讓山本五十六大呼「日本將敗」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美國在夏威夷基地的太平洋艦隊,次日總統羅斯福發表全國演講宣稱「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美國連同澳大利亞、荷蘭等二十多個國家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在偷襲珍珠幹之前山本五十六曾說過日本帝國是否隕落全在此戰役。
  • 珍珠港之後的報復:「東京轟炸」中,美國如何懲罰日本的偷襲?
    「英國首相邱吉爾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喜出望外說:「好了!我們總算贏了,現在美國和英國在同一條船上了」!他立即從戰時內閣取得授權,對日宣戰。」01.真正的歷史之所以要比任何一本小說都引人入勝就是因為歷史並不需要文學寫作的邏輯,它可以朝著任何詭異的,出人意料的方向發展,最後還可以給出一個符合邏輯的結局。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邱吉爾、蔣介石都什麼反應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簡單點說,日本國內物資貧乏,支持戰爭的戰略物資主要靠海運,日本侵華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封鎖和制裁,斷了他的物資來源,逼得日本沒有辦法,所以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妄圖在太平洋上打出一條活路。
  • 珍珠港之恥早已埋下血海深仇
    1943年4月14日的珍珠港,剛過早上8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情報參謀埃德溫·萊頓海軍中校手中拿著一份文件,快步走進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的辦公室。萊頓手上的這份文件,就是太平洋艦隊無線電情報分隊在凌晨剛剛截獲並且破譯的日軍機密電報。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紀實,原來是這樣爆發的
    我麼知道,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6:00:距珍珠港370海裡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裡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裡。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鬥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 日本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差距嗎?當初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二戰時期,讓世界震驚的大事接連發生,但要是說哪一件事情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揭開謎團,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絕對是榜上有名,關於這件事歷史上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於日軍這種近似於飛蛾撲火的獻祭行為,很多人都不明白,難道日本在二戰時期真的膨脹到了這個地步嗎?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三、美國制裁,日本決定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之前,由於美國的制裁,日本國內石油儲備只夠2年使用,也就是說,兩年之後日本必定會在戰爭中失敗。當時的日本面臨兩選擇:一、就此服軟,臣服於美國,承認戰爭失敗,從中國撤軍。二、南下爭奪太平洋地區,和美國撕破臉,繼續進行戰爭。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看電影《偷襲珍珠港》(又名《虎虎虎》)覺得是戰爭片中拍得最好的了。我不想對電影做面面俱到的分析。因為這不但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不像是一篇影評,而是電影介紹了。《偷襲珍珠港》中,影片一開始給日本指揮官山本五十六的戰爭觀念定性為賭局。為什麼是賭局呢?
  • 在美國的重壓之下,日軍只好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偷襲珍珠港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構思出來的。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日本偷襲珍珠港,一群明白人為何最終集體發瘋了?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戰術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戰略上,卻是自殺。在深陷中國戰區同時,又樹敵於美國,決策如此無理性,堪稱喪心病狂。當時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瘋子?堀(音同窟)田江理這本《日本大敗局》通過對「偷襲珍珠港」決策過程的勾勒,展現出理性是如何被吞沒的----其實每個人都是明白人,可誰也不敢說不,都指望別人出頭、自己附和,最終釀成集體災難。事實證明,決策失誤不僅是最高決策人的問題,更是決策機制的問題,當高層利益與底層利益分離時,瘋狂蠢行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