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手的最大苦惱:感覺練琴已經無法提高

2021-03-03 吉他中國

如果你也是一個吉他手的話,我想你應該理解這種痛苦(前提是你是一個彈吉他多年,各種風格都有涉獵,而不是一個剛剛入門的初學者)。大部分吉他手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每天出於慣性拿起琴,先隨便彈點什麼熱熱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個人開始陷入瞎XX彈的狀態,絲毫沒有章法,剛彈沒一會就趕到眼皮發沉,昏昏欲睡,只能作罷。


怎麼樣?這個場地有點熟悉吧。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或者已經陷入這樣類似的場景。而之所以會陷入這種狀況,很大程度在於我們已經陷入了一個「舒適圈」:剛學琴時候的曲子都練會了,以前彈不下來的曲子也都完成了,這時我們就很容易滿足,認為自己的技術「沒問題」了,所以我們才會感到鬆懈。但如果你想要提高,想要成為一名職業樂手的話,這還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們該怎麼辦?

一、每天學一點新的東西

每一天都要找一件跟吉他有關的新事物並學習、彈奏。它可以是一段riff、一段樂句、一個和弦、一個音階、一項練習、一首歌、一段旋律、一個tuning、一種彈奏的方式、一首歌中你知道所有riff彈奏方式,但懶得去學的無聊轉折段落...這些都可以。

每天尋找、彈奏和整合新的吉他知識,會滋養你的音樂潛意識、在你的肌肉記憶中加入新的概念,並最終成為你的助力,讓你更能表現自己,在吉他上毫不費力的表現出來。

讓這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會發現當你持續累積,你每天可以吸收的新東西將會越來越多!



二、學會聯想

你會幾種C和弦的彈法呢?由於有CAGED系統,一個好的吉他手至少都知道5種不同位置的按法。練習彈奏它的4種封閉和弦,並根據這個系統,在指板上的新位置彈出來吧!當然蘿,這個系統也可以輕鬆應用在E、B7或A9和弦上。我們認為你已經大概知道要怎麼做了,但還是要從C開始。

四、彈過一遍每個你知道的和弦

這個小技巧來自Joe Satriani:這看起來很蠢,但如果你的手指沒辦法移動到正確的位置就代表你還沒有讓他們接受過挑戰。當我還是個青少年時,有一天,我決定我要學會一本Joe Pass教材中的每個和弦。對於一個笨蛋來說,並沒有其他替代的方法,所以我每天都重複練習。這個練習最棒的地方在於,一旦你習慣了,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意思讓手指從一個和弦轉到另一個,再到另一個。雖然和弦間並沒有相互的關係,但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克服這個問題。



五、照著你最喜歡的吉他solo學

Eddie Van Halen在早期的生涯中,曾獨自跟著不同的CD彈奏,直到他彈起來跟他從CD中聽到的一模一樣為止。這樣做可以增進你的積累,並讓你的情緒傳遞、感覺、solo的輪廓感和個人風格都更上一層樓。

六、記錄你的進度

這個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點了。當你持續每天固定的學習和訓練時,就很容易陷入一個枯燥無聊的狀態。所以為了良性循環。你可以把每天練習的內容做成表格,這樣你就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進度以便於調整,可以讓你專注在未來的練習過程,維持並持續進步的意識,並找到你的過去,尤其是那些有成效的實踐階段可以讓你在覺得遇到瓶頸時,不斷複製和精進。


♬♬近期好文推薦♬♬

已故大師Eddie Van Halen吉他被拍賣,引起其子不滿

帽子與搖滾樂的不解之緣 | AC/DC樂隊主唱為何一直要帶帽子?

重磅新品 | Slash籤名款Gibson Les Paul 「大金面兒」隆重推出!

大師課堂 | 老喬Joe Satriani教你該如何練習

吉他中國論壇微信版

吉他中國自媒體/短視頻

抖音、B站、 西瓜、頭條、網易雲  

請搜:吉他中國官方

相關焦點

  • 吉他手人生百態——當代吉他手「流行病」自查指南
    因為作為著名的吉他手,黃貫中先生從未說自己是亞洲第一吉他手,畢竟,每個人演奏風格上的不同,涉獵的音樂領域不同,「XX是第一」那根本就是粉絲站在專業門外,對偶像的一種狹隘性自我意淫;而作為使用Gibson的主兒,如果不是因為配圖或找「度娘」,真不知道溫尚翊,原來就是五月天主音吉他手,「怪獸」的外號實在太響亮了——為自己的孤陋寡聞,做好被飯圈口水淹沒的準備……
  • 專業鋼琴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讓你不再摸黑練琴,提高練琴效率
    一、室內練琴,還在黑燈瞎火的看琴譜摸琴鍵嗎? 今年這個特殊的季節,估計不少宅家的寶爸寶媽們肯定讓 「兩腳吞金獸們」 開始了瘋狂的鋼琴練習之旅。
  • 郎朗坦言:不練琴等於慢性自殺,這樣練琴一招打回原形!
    學琴其實有個最大特點,那就是「不會練就等於不會。」 年輕時的舒曼曾經非常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鋼琴大師。為此,他學得很勤奮卻總嫌自己進步太慢,並主觀地猜測老師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教他。於是,他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套練琴的辦法,為了訓練某些手指的獨立活動能力,他常把另外的幾根手指用繩子吊起來,拼命的用機械的辦法練習這些手指。
  • 中國樂手封面人物—鄧世偉,一個連血液中都充滿音樂元素的吉他手
    中國樂手|本期封面人物——鄧世偉,一個連血液中都充滿音樂元素的吉他手鄧世偉:吉他手、吉他教師、美國Ernie Ball代言人、弦墨 ALP吉他合作藝人;優酷、嗶哩嗶哩、網易雲音樂等多家平臺合作音樂人。擅長風格:古風、金屬、搖滾、流行、輕音樂等。
  • 開學了,孩子「沒時間」練琴?
    「沒辦法,孩子課業負擔重,實在是無法權衡!」很多琴童或者家長都曾抱怨「沒時間」練琴。魯迅先生曾這樣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用在練琴上的時間真的多嗎?因為我們練琴,有很多時間是花在對陌生曲調的熟悉上。把曲子先聽熟,會幫助你更快地掌握。是一種比聽更主動的方法。把譜子帶在身邊,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唱唱。這就是把認譜的工作利用空閒時間完成,提高上琴練習的效率。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讓我們來看一看大師在小的時候都是怎麼練琴的吧!,然後吃晚飯,晚飯後再練琴兩小時,寫作業。練琴其實是每一位琴童的必經之路,但是練琴也要講究好的方法,練「對」了才會有提高。 練琴時為了幫助孩子儘快地熟悉樂器還有曲子,同時,練琴能幫助孩子儘快解決上課時出現的問題,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去學習新的東西,慢慢地就會看到提高。相反,如果上課以後不練習,那麼學琴的進度就會一直「原地踏步」,舊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可能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
  • 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的練琴奧義 | 破解高效練琴密碼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提高練琴效率,我們先看看對古典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到了對於練琴的看法: 在訪談中他提到,相比於不假思索的機械重複,他更喜歡依靠慢動作去體會梳理,他有的時候會每天練習4個小時,但他從沒有每天練習6 7個小時那麼多。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究竟是怎麼練琴的?
    ,讓我們來看一看大師在小的時候都是怎麼練琴的吧!練琴其實是每一位琴童的必經之路,但是練琴也要講究好的方法,練「對」了才會有提高。學琴一定要練琴從上面我們也能夠看到,就算是鋼琴大師也離不來「練琴」二字。可能他們練習的時間不同,但是一定是每天都要練的。
  • 一個優秀吉他手應該具備的11條好習慣
    那就是Steve Vai,作為技術流的吉他大師早已解決技術方面的問題,對於他們而言創新才是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不過我知道不少吉他手也是不喜歡Jam的,不是不喜歡,是無從下手,把即興變成了記性如果你是自己的吉他手,可以在家裡放伴奏,自己練習,開始模仿別人的樂句,在建立自己的樂句在Jam的過程中不要不好意思彈
  • 不懂樂理的吉他手往這裡看!
    #你真的會彈吉他嗎#彈琴多年見過很多類型的吉他手。也有不少天賦較好的,給他說一個旋律,他就能在吉他上彈奏出來。也有很多天賦不太好的,大都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彈奏準確。吉他這種樂器,個人覺得是比較易學的。寥寥幾個和弦就能夠彈唱或者彈奏一些曲子。
  • 吉他手從入門到放棄
    我們打球,A君練琴;我們打牌,A君練琴;我們打遊戲,A君練琴.白天A君苦練吉他,晚上寢室跟大家談論校園裡的妹子。就這樣,在我耐心的嘲諷下,三個月後A君掌握了彈唱,然後A君去學校水吧應聘彈唱歌手。隨著A君的女朋友越來越多,A君練琴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每天要花不少時間周旋在這些女人之間,再後來A君徹底不練了,我問他為什麼不練吉他了。A君說:「這麼多妹子,那有時間練吉他!」
  • 她最大的成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練琴.
    她的書於1997年出版,介紹了一種將傳統音樂訓練與正念冥想相結合的練習方法,以幫助音樂家釋放緊張情緒,釋放出他們的全部潛能。著有《練琴的藝術》一書。音樂圖書推薦丨《練琴的藝術》「梅德琳·布魯瑟在練琴實踐中做出了很多貢獻,其中乾貨滿滿、涉及心理學和精神等角度。當練琴經常被人們認為是苦修時,本書可以作為一種令人振奮和有益的勉勵。
  • 霍尊學鋼琴給我們的啟示:​不練琴手就會鈍,不能給懶惰找藉口
    練琴是件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過程,老師經常會這樣提醒學生和家長,課後一定要練琴,並堅持每天練習。如此苦口婆心的叮囑,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希望學生能夠越彈越好,但這一習慣的養成,提高的不僅僅是琴技,還有好多的隱藏益處哦!
  • 「練琴練不下去怎麼辦?」 「砸琴啊!」
    打雞血,看大師作品,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你練琴練得沒有了耐心,看一看Tommy的視頻,看完之後一定是熱血沸騰。練琴情緒一定十分高漲,甚至一練練到第二天早晨都有可能,但這個方法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大腦的刺激是會疲勞的,所以建議你準備幾百個大師的視頻,從不同程度上刺激你的腦神經。02受打擊,奮起反抗。
  • 臺灣七大吉他手,第一個果然是……
    臺式編曲風格沒有美式那麼粗獷,沒有日式那麼繁瑣,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臺式編曲給人的感覺是俗氣但不庸俗,接地氣但不爛大街。倪方來在當兵退伍後沒有選擇去做其他工作,那個時候臺灣舞廳剛開始流行,樂手收入也比較理想,就這樣倪方來從舞廳吉他手開始做起,每晚下班後回家堅持練琴扒歌,常常一練就是一通宵,就這樣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在侯德健的引薦下,倪方來有了第一次錄音的機會。據倪方來回憶當時真的非常開心,哪怕一個星期只叫他去一次,心情都特別好。
  • 750 吉他手
    倪方來在當兵退伍後沒有選擇去做其他工作,那個時候臺灣舞廳剛開始流行,樂手收入也比較理想,就這樣倪方來從舞廳吉他手開始做起,每晚下班後回家堅持練琴扒歌,常常一練就是一通宵,就這樣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在侯德健的引薦下,倪方來有了第一次錄音的機會。據倪方來回憶當時真的非常開心,哪怕一個星期只叫他去一次,心情都特別好。
  • 這幾點才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連吉他老師都服了
    會彈吉他的人一般有兩種,一個是真正的吉他高手,也就是所謂的專業吉他手。一個是吉他的初學者或者說是入門者,就是所謂的業餘愛好者。他們這兩者區別是很大的:有時候我們只看到吉他高手高超的技術,手指在吉他指板上飛速的滑動,其實這種吉他高手已經經歷了非常刻苦的學習,甚至每天練琴8到10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
  • 五個「不要」讓孩子愛上練琴
    有時候家長督促小朋友練琴,小朋友不配合,家長著急控制不好情緒甚至會批評孩子,孩子也懷著極大的委屈更加不喜歡練琴,甚至有的家庭還會因為孩子練琴問題打罵孩子。
  • 孩子寫作業和練琴如何才能不衝突?寶媽哭暈在廁所......
    但是卻還有少數家長輕鬆無憂,孩子不僅學習多門藝術課程,根本不用為練琴、寫作業苦惱,而且不論學習成績還是藝術課程的考級或者比賽樣樣都名列前茅。四五歲學琴,雖然孩子小,但可以全身心投入。而開始上學的琴童,就會碰到現實的問題:學業和琴業如何平衡?一邊是老師布置要必須要完成的作業,一邊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兩小時練琴時間,孩子真有如此精力全部做好嗎?
  • 鋼琴大師練琴秘籍
    這些練習方法,都是演奏家們接受訪問時,被問到「你怎樣練琴?」但是可從他們的經驗吸取一些觀念,整理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練習方式。  魯道夫·塞金(Rudolf Serkin1903~)  塞金是當今五大鋼琴家之一(紐約時報所選),他的演奏形態端正而感情細膩,他的演奏給人的感覺是內在的充實感而不是華麗,他的拿手曲目是莫雜特、貝多芬及德奧浪漫派的作品。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