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1/1000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大和號2202

2021-02-18 高達模型製作技巧

【佳作】標籤,其內容多為優秀作品、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非常值得觀看,多多觀摩此類作品,對自身模型製作能夠有所幫助。

相關機體: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

登場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

比例:1/1000

模型作者(id):SWP工作室

作品標籤:陰影、塗裝、燈效


--作者自述--

這次是一艘萬代1/1000仙女座級戰列艦二號艦,出自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動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傳說中的眾生平等炮。拿到模型後發現這個傢伙確實挺大的,模型帶燈,帶支架,支架還連著個開關盒,拼裝好以後迫不及待的想試試燈光的效果,結果驚奇的發展居然還有音效!塗裝上參照官圖,主體色是泰坦藍,加深藍,加螢光紅。做了預製陰影,做了一些舊化,希望各位喜歡。


附上專治頸椎病聲光展示視頻~

另外我想就我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小小的吐槽一下。首先,我做的是模型代工,製作的模型需要尊重模型主人的意願和想法去做,達到客戶心中預期的效果才是一個好的代工作品。至於別人的看法,如果是在技法上善意的指導和建議那當然要虛心接受並感謝,但出於主觀審美差異的吐槽我真的覺得毫無意義,有的人喜歡吃甜食,有的人不喜歡,這在正常不過。


我有一位客戶,喜歡在高達機體上加陰影,然後加一些雨痕,我覺得這並無不妥,甚至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一些人就死盯著這個問題不放。他們的理由是宇宙機體上不會出現雨痕的,加了陰影不舊化就是不對的。我想說宇宙機體就不能進大氣圈?宇宙機體身上就不能有水?鋼普拉本身就是自由的,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觀念來評判別人的審美呢?


按照這個邏輯,在宇宙機體上做鏽蝕流鏽的是不是都不對?這個東西本來不存在什麼競爭,更沒有什麼利益衝突,本來就是個玩,何必今天噴這個,明天噴那個?覺得好的值得學習的,那就虛心學習,覺得不好的,自己做的時候別犯同樣的錯誤,貶低別人從來都不是抬高自己的好辦法。

作者工作室聯繫方式


投稿請將作品圖文打包發送至郵箱

或者直接戳小編二維碼

投稿優質教程文章將有機會獲得獎勵呦~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原創文章聲明

微信公眾號《高達模型製作技巧》自創辦以來深受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眾多作者編輯譯者亦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獨特的創意。對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的轉載請聯繫公眾號編輯獲得授權。私自轉載行為和任何不負責的摘錄行為,本公眾號運營主體將進行最大程度的追責。

相關焦點

  • 【模型】大和號戰列艦
    YAMATO這個名稱至今仍佔據著人類戰列艦排行榜的頭名。這是人類工業革命的巔峰之作,這是一個海洋民族傾國澆築的野心,而她短短幾年的一生卻只需要三個字就能概括:然並卵. 這盒模型是我從西安帶來廣州的,現在終於可以拍照存檔了。怎麼說也是世界最大的戰列艦,所以不想草草開工,竟然到了畢業都不敢下手,有捨不得送人,於是跟隨到現在。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二、史無前例的巨艦在沒有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的那個年代,大和級戰列艦是絕對的海上巨無霸,也是日本海軍的驕傲。要知道,就算是美國後來的新銳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也才44560噸,滿載排水量也才55710噸,跟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一比,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重量級。而在戰列艦至關重要的主炮上,大和級戰列艦也是一等一的強大,配備了令人生畏的460毫米口徑45倍徑艦炮,以三聯裝炮塔的方式在艦身上布置了三座炮塔,共計九門主炮。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艦首內藏零號水聲偵聽器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但1906年下水服役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戰列艦的新紀元,令兩艘河內型準無畏艦尚未開工就已經落伍,「金剛」號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日本海軍習慣用「型」而不用「級」,比如大和型戰列艦)。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先亮相
    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
  • 戰艦奇蹟,史無前例的大洋巨獸,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是整個二戰時期建造出來的規模最大,火力最強,工業水平最成熟的艦艇。一度象徵著那個從明治維新開始步入現代化建設的東方國家,第一次真正超越了他們數輩人所效仿學習的西方。成為了幾代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信仰。(大和號海試圖)傳奇之船的緣起聊起這艘傳奇艦船的前世今生就得從那場震驚世界的甲午海戰說起。
  • 好奇心:大和號戰列艦460毫米主炮,32公裡實戰跨射,怎麼實現的
    【話說軍世】說到戰列艦,舊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在各項數據上幾乎都是最高的,因此也被稱為「最強戰列艦」,只有部分數據上,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才比較接近或者超越,比如說他們主炮的射程都達到了42公裡,不過這裡問題就來了,這麼遠的距離上,是如何實現命中的呢?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老照片:由獅級四號艦而被改進過大單艦成級的「虎」號戰列巡洋艦
    「虎」號巡洋艦〔英文:HMS Tiger〕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獅級戰列巡洋艦預算中的四號艦,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將獅級位於煙囪之間的舯部主炮塔移至第三煙囪之後和機輪艙之間,改善主炮向後方的射界以及炮口爆風對艦體上層建築的衝擊。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一、TOP2之一: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AB炮位主炮齊射戰列艦中誰稱王,鴨滑、大和皆欲狂。就像清華北大穩坐大陸高校TOP2,美國依阿華級和日本大和級也當仁不讓地佔據戰列艦排名的TOP2。艦上增設四聯裝「戰斧」巡航飛彈8座、四聯裝「魚叉」艦艦飛彈4座、「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及直升飛機起降平臺。巨炮+飛彈的組合使新依阿華級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飛彈戰列艦。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穿越二戰: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誰更勝一籌?
    作為具備大口徑攻擊火力和強裝甲防護性能的水上艦艇,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一款重要武器。在二戰結束之前,戰列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許多國家的主力艦型,可以執行遠洋作戰的任務。據了解,美軍研製的最後一款戰列艦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從設計之初這款艦艇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美方計劃打造一款巨型的艦艇,火炮口徑提高到406mm,長度方面達到了280m,同時在防護方面,這款艦艇的裝甲設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這款蒙大拿級本來是想要對抗日制的大和級艦艇,但是在實戰中,美軍發現航母等艦船要更加符合環境需求,因此這款艦艇的研製就此擱置。
  • 《戰艦》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在武備方面,藤本案的主炮配置為9門50倍徑410毫米艦炮,安裝在3座三聯裝炮塔內,採用前二後一布局,這種火炮很可能是長門級採用的45倍徑410毫米三年式艦炮的發展型,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稱藤本案還有一種備選的主炮方案,即裝備10門410毫米主炮,採用1座雙聯裝炮和2座四聯裝炮,類似於後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布局;副炮配置為12門型號不明的152毫米艦炮,安裝在6座雙聯裝炮塔內,其布局完全異於常規
  • 世界上有三款18英寸炮,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的最強,英美都沒有使用
    每次說到日系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都是繞不過去坎,而說到大和號的時候上面的460毫米艦炮又是繞不過的坎,所以今天就來嘮嗑一下那些年的18 英寸艦炮吧。首先先提前說一下單位換算的問題,日本可能是想在單艦的性能上超越其他國家的艦炮,所以在長門級和大和級戰列艦的主炮上都採用了比別人大一點的口徑,所以長門的是16.1英寸,大和的是18.1英寸,都比英制16、18英寸大0.1,不過今天都將其歸到16英寸炮中。
  •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不佔優勢的
    我理解題主是在問狹義適航問題,那就從狹義的適航方面來分析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簡單歷史依阿華級戰列艦(英文:Iowa Class Battleship )是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一級戰列艦。
  • 二戰法國「敦刻爾克」號戰列艦:被盟友重創最終自沉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是法國海軍於1930年代為了對抗德國袖珍戰列艦而研製的輕型戰列艦,最初被稱為戰列巡洋艦。同級艦兩艘: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敦刻爾克級高速、重防禦的設計針對的假想敵就是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及當時列強海軍正在研製建造的巡洋艦。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課餘隨筆:IJN的日版超級蒙大拿~ Hizen 肥前號戰列艦
    課餘隨筆:IJN的日版超級蒙大拿~ Hizen 肥前號戰列艦 差不多一個月前即8月28日,WG在超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