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薦收藏 | 杜普蕾最全錄音整理

2021-02-22 作妖少年進進

▼ 布魯赫《希伯來晚禱》大提琴與樂隊版

今天,是傳奇女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誕辰75周年。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為大家講述杜普蕾早年的成長故事。後半部分按照錄音的時間順序,詳細整理了目前能找到的所有演奏音頻,可直接下拉查看。

音樂神童的成長曆程總是相似的,生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有著傾心盡力培養天才的父母,遇上了重要的老師但最關鍵的是,小神童要早早顯露出自己非凡的潛質。某天,不到四歲的杜普蕾聽到BBC的一檔廣播節目中,傳來大提琴的美妙旋律,她立即告訴母親自己想要學這件樂器。不久,她如願得到了一把全尺寸的大提琴,並請了老師上門教她。▲ 6歲的杜普蕾與母親杜普蕾的母親精通鋼琴,年輕時舉辦過多場音樂會,錄製過廣播音樂會,在作曲領域也小有成就。婚後她投身鋼琴教育事業,用那充滿想像力、遊戲趣味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了杜普蕾對音樂的熱情。小杜普蕾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母親為她製作的趣味插畫,演奏著母親為她編寫的小曲。事實上,母親有意在這些看似兒歌的簡單旋律中,逐漸增加難度,讓女兒不知不覺中掌握那些複雜的音型和節奏。
▲ 與老師普利茲五歲那年,小杜普蕾開始每周去倫敦大提琴藝校學習。天生靈敏的樂感加上科學的演奏技術引導,不到兩年她便能感情充沛地演奏許多曲目了。她性格外向,樂觀開朗,熱愛舞臺且享受演出的過程,她用真摯而充滿感染力的琴聲橫掃了多個兒童器樂比賽大獎。母親則小心翼翼地避免「神童」的光環會影響到孩子的進步。十歲那年,她開始跟隨大提琴家威廉·普利茲學習,她與生具來的天賦得到了充分的栽培。次年,她贏得了了蘇吉亞天才獎(Suggia Gift Award)後正式確定要走職業演奏家的道路。這場比賽的主評委,曾也是一位優秀大提琴演奏者的指揮大師約翰·巴比羅利對小杜普蕾印象深刻,9年後他們合作錄製的那版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成為至今難以超越的經典。▲ 與巴比羅利杜普蕾13歲時開始學習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隨後的三年裡她熟練掌握了一批數量龐大的經典曲目,參與了多場非正式的音樂會,並在電視節目中亮相演奏。1960年夏天,杜普蕾贏得了女王獎,作為評委會主席的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對她那激情澎湃的演奏讚不絕口。賽後,她參加了一代大提琴泰鬥卡薩爾斯的大師班,收穫頗豐。

▲ 1961年5月媒體對她的報導

經過母親與老師的慎重斟酌,他們認為是時候正式把杜普蕾推向舞臺了。她的首場獨奏會於1961年3月1日在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舉行,演出前她得到了一把贊助的1673年製造的斯特拉迪瓦裡。

首演的曲目包括巴赫、亨德爾、勃拉姆斯、德彪西、法雅的傑作。當晚倫敦音樂界的知名人物以及各大媒體都親臨現場,16歲的杜普蕾以精湛的琴技徵服了在場聽眾,演出大獲成功,國內外演出邀約紛至沓來。

同時,她也得到了梅紐因的提攜,在一些國際音樂節上亮相,並介紹她給唱片公司的製作人。1961年3月22日,她在BBC錄製了首演音樂會上的亨德爾和法雅的作品,之後她又接連錄製了巴赫的前兩部無伴奏組曲(後文都附有音頻)。

▲ Daniel Barenboim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67

1962年3月21日,杜普蕾在皇家節日大廳演奏了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徹底震驚了樂壇,在此前從未有人以如此奔放不羈、活力四射的方式詮釋它,許多人才意識到這部一直被低估的傑作足以媲美德沃夏克、舒曼的協奏曲。

同年8月的逍遙音樂節上,杜普蕾與薩金特爵士再次演繹了這部協奏曲,一份珍貴的錄音記錄下了這場音樂會的盛況(後文有音頻)。從此,她的名字與這部作品如骨肉般不可分離。

▲ 杜普蕾首場正式的協奏曲音樂會海報

▲ 杜普蕾1962年的媒體照片

杜普蕾至少留下了至少8個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錄音版本,包括與薩金特指揮BBC交響樂團於1962、1963、1964年的三個實況錄音。

與巴比羅利1965年的那版錄音評價最高,也是最著名的。次年,他們在布拉格留下了一版實況錄音。據說還有1962年10月24日與Norman Del Mar的實況錄音。

此外還有與路易斯·雷恩指揮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1967年的錄音,與巴倫勃依姆指揮的費城交響樂團1970年的錄音,與梅塔指揮愛樂樂團1973年最後的實況錄音。

在取得了初步成功後,杜普蕾前往巴黎,跟隨法國大提琴泰鬥託特裡耶(Paul Tortelier)學習了一段時間,並仔細與他探討了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演奏方法。1962年12月與BBC交響樂團的音樂會上,杜普蕾首次公開演奏了這部作品,並且在第三樂章臨近結尾處加入了託特裡耶創作的華彩樂段,這場音樂會也留下了實況錄音。▲ 託特裡耶不同於許多前輩大師對舒曼《大提琴協奏曲》的詮釋方式,杜普蕾的演繹並沒有特別注重德奧風格,而是展現得激情洪亮、奔放不羈,尤其是第三樂章那如火山迸發般的嘶吼、嚎叫,充滿悲劇英雄的氣概。舒曼的這部協奏曲,是除了埃爾加外杜普蕾最常演的,個性鮮明,目前至少有以下五個錄音版本流傳於世。

舞臺越來越廣,杜普蕾感到手中的這把琴已經不再能滿足自己對音色、音量的需求了,她開始尋覓一把更偉大的樂器。1965年,她如願獲得了斯特拉迪瓦裡在工藝黃金時段製造的名琴「達維多夫」,這個名字源自它偉大的擁有者之一,俄羅斯大提琴學派鼻祖卡爾·達維多夫。這把名琴性格剛烈,但音效極佳。1965年至1968年的那些錄音基本都是用這把琴演奏的,這期間還有一大變化是,她聽從了託特裡耶建議,將羊腸弦換成了金屬弦。在杜普蕾之後,這把琴到了馬友友的手中,但許多人至今相信,杜普蕾的靈魂仍寄居在這把琴中。她之前的那把琴則到了大提琴家Lynn Harrel手上。當然,她最愛的琴,是後來由Sergio Peresson製作的一把洪亮、結實得像坦克一樣得現代大提琴。鋼琴大師科瓦塞維奇,是阿格裡奇的第三任丈夫。但在60年代,他剛在倫敦嶄露頭角時,名字還叫Stephen Bishop。科瓦塞維奇與杜普蕾的結識,是古典樂壇的一段佳話,在一些人的記憶中,他們之間是曾有過愛情火花的。(之後,杜普蕾與鋼琴家理察·古德也有這麼一段情史)他們一個沉著睿智,一個活力四射,經過了長期磨合,成為了一對令人矚目的室內樂搭檔,在他們合作的唱片錄音中,兩首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是不容忽視的。▲ 與科瓦塞維奇1965年,杜普蕾錄製了那版經典的埃爾加。次年初,她遠赴莫斯科,跟隨羅斯特洛波維奇學習了將近半個月。當時古特曼、麥斯基等人也在大師門下學習。羅斯特洛波維奇非常欣賞杜普蕾的個性和琴技,親自教授她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蕭士塔高維奇《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和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協奏曲》。臨別時,她還受邀在大師的指揮下,為當地觀眾演奏了海頓的協奏曲。儘管杜普蕾從未正面承認過,但音樂圈的人很敏銳地發覺到,羅斯特洛波維奇對她後來的演奏起到的影響比她之前任何一位老師都大。

▲ 與羅斯特洛波維奇

1965年底,杜普蕾在傅聰家,遇到了巴倫勃依姆。當時的傅聰已經是梅紐因的女婿了,他們家是音樂家經常聚集的地方。傅聰與杜普蕾有過非常愉快的合作,他將巴倫勃依姆介紹給了她,兩人一見鍾情,並成為了事業上的親密伴侶。關於他們後來的婚姻故事,以及杜普蕾不幸的患病遭遇,很多文章都已經詳細介紹過了,在此不再贅述。(可參考下方紀錄片)

▲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Edward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Sir Malcolm Sargent

BBC Symphony Orchestra

Date 1962.8.14

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Robert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Op.129

Jean Martinon

BBC Symphony Orchestra

Date 1962.12.2

Royal Festival Hall

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Robert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Op.129

Gerd Albrecht

Radio Symphonie Orchester Berlin

Date 1963.3.5

Berlin

Bach Adagio And Allegro,BWV.1028

Bach Adagio From Toccata.BWV.564

Saint-Saëns Le Cygne

Fallay Jota

Max Bruch Kol Nidrei,Op.47

1962.7

Schumann Three Fantasy Pieces,Op.73Mendelssohn Song Without Words Op.109

戴留斯:大提琴協奏曲

Frederick Delius Cello Concerto

Sir Malcolm Sargent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ate 1965.1.12&14

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Edward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Sir John Barbirolli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Date 1965.8.19

London, Kingsway Hall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 3&5

Cello Sonata No.3 & No.5

Piano Stephen Kovacevich

Date 1965.12.19-23

London, Abbey Road Stuidios

Cello Sonata No 3 In A Major, Op.69

Cello Sonata No 5 In D Major

Op.102 No.2

海頓: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Joseph Haydn Cello Concerto No.1 in C major,Hob.Vllb:1

Daniel Barenboim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Date 1967.4.17

London No.1 Studio, Abbey Road

鮑凱裡尼:降B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Luigi Boccherini Cello Concerto in B-flat major arr.Grutzmacher

Daniel Barenboim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Date 1967.4.24

London No.1 Studio, Abbey Road

海頓:第二大提琴協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Op.101

Sir John Barbirolli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967.11.13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n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Op.104

Sergiu Celibidache

Swed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Date 1967.11.26

Stockholm

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Robert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Op.129

Daniel Barenboim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Date 1968.5.7&8

London No.1 Studio, Abbey Road

聖·桑: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Camille Saint-Saens Cello Concerto No.1 in A minor,Op.33

Daniel Barenboim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Date 1968.9.24

London No.1 Studio, Abbey Road

Daniel Barenboim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理查·施特勞斯:堂·吉訶德

Richard Strauss Don Quixote,Op.35

Sir Adrian Boult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Date 1968.4.6-9

London No.1 Studio, Abbey Road

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1 & No.2

Piano Daniel Barenboim

London, Abbey Road Stuidios

Date 1968.5.20

Cello Sonata No.1 In E Minor, Op.38

Date 1968.8.18

Cello Sonata No.2 In F, Op.99

孟恩:G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Monn Cello Concerto In G Minor

Sir John Barbirolli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968.9.20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Antonin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Op.104

Sir Charles Groves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69.7.25

Royal Albert Hall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寂靜的樹林

Antonin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Op.104 & Silent Woods, Op.68

Daniel Barenboim

Chicago Symphonic Orchestra

Date 1970.11.11&12

Chicago, Medinah Temple

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Edward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Daniel Barenboim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Date 1970.11.27-28

The Academy of Music,Philadelphia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65

Piano Daniel Barenboim

1971.12.10

弗蘭克:A大調奏鳴曲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Piano Daniel Barenboim

1971.12.11

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50

Zukerman, Barenboim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72.7

拉羅: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D minor

Daniel Barenboim

Cleveland Orchestra

Date 1973.1.4&6

法雅:西班牙民謠七首

Suite Populaire Espagnole Arr. Maurice Maréchal

Piano Ernest Lush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1.3.22

亨德爾:G小調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2 In F Major, Op.99

Piano Ernest Lush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1.3.22

巴赫: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WV 1007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2.1.7

巴赫:第二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Cello Suite No.2 In D Minor, BWV 1008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2.1.26

勃拉姆斯:第二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No.2 In F Major, Op.99

Piano Ernest Lush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2.9.3

庫普蘭:雙大提琴組曲

Treizième Concert For 2 Instruments In Unison

Cello William Pleeth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3.3.17

布裡頓:大提琴奏鳴曲(兩個樂章)

Scherzo & Marcia from Cello Sonata in C Major,Op.65

Piano Stephen Bishop-Kovacevich

First Broadcast on the BBC

1965.2.25

Beethoven: Piano Trio No.1-11Zukerman, Barenboim, De Peyer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No.1-5

Jacques Ibert Concerto for Cello and Winds

「在蝦米上可以找到音頻」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Priaulx Rainer Cello ConcertoEdmund Rubbra Sonata in G minor, Op.60BBC SymphonyOrchestra
Sir Malcolm Sargent, Norman Del Mar, Iris du PréElgar and Rainier recorded on 3 September 1964 in Royal Albert HallRubbra recorded on 6 July 1962 at the Cheltenham Festival

「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音頻」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Bernstein, Leonard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Goher Romanza for Cello and Orhestera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DanielBarenboim
Recorded live October 1968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杜普蕾已經完全喪失了演奏能力了。在巴倫勃依姆指揮英國室內樂團錄製的唱片《彼得與狼》中,她作為旁白朗誦者參與其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傑奎琳·杜普蕾?
    馬友友和其它大提琴家一樣,或多或少都受到杜普蕾現場演奏或唱片的啟發。馬友友現在用的「大衛多夫」,也曾經是杜普蕾使用的,斯特拉底瓦裡名琴。杜普蕾16歲第一次登臺演出,28歲確診患多發性硬化症告別舞臺,如天使折斷了翅膀。短短12年裡,杜普蕾卻又如衝刺般,走完了別的演奏家或許需要20年的路,留下了多數大提琴經典曲目的錄音。
  • 紀念杜普蕾丨她被上帝恩寵,卻被人間拋棄.
    從某種意義上講,傑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年1月26日-1987年10月19日),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這隻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觀察者發現,在那麼多年,它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
  • 紀念杜普蕾丨「如果我從此不會拉琴,你還會愛我嗎?」
    杜普蕾和巴倫波因共譜戀曲,為古典樂壇留下佳話。他們不論在生活或是音樂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侶。 他們合作演出,很多樂評人說是奇妙的一對。杜普蕾和她的先生巴倫波因也多次合作過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他們合作過的版本,是一九七0年,由巴倫波因指揮費城交響樂團演出的錄音。而這份她與夫婿巴倫波因在一九六七年合作的勃拉姆斯錄音是兩人合作灌錄的許多唱片中最常被人聆聽與談論的。
  • 從杜普蕾到鄧麗君
    《從杜普蕾到鄧麗君》如果善、愛、奉獻能幫助你發現和詮釋生命的真諦,讓你體會到生命的真諦,那麼生命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的苦、苦、苦、悲、死的分離,甚至真的短暫而珍貴的歡樂和歡樂,又能算什麼?然而杜普蕾至少有十年的魅力,當時,音樂作品登峰造極深深植根於愛與奉獻之中。在琴弦之下,在大自然的聲音中,有諸如無限邪惡《纏綿往事》,極度悲傷《殤》,還有一個永恆的傑奎琳杜普蕾用生命演奏音樂。是的,這個形象就像唱歌一樣迷人甜美,很難想像她經歷了多少情感上的起伏,尤其是作為一個女人,從她的情緒起伏中。
  • 杜普蕾上學記丨《杜普蕾傳》 (四)
    杜普蕾選擇了大提琴以後,席拉莉就從鋼琴轉往小提琴,然後又學長笛。之後,長笛就成為她的主力樂器。露絲瑪麗·雷帕波特說她鋼琴彈得非常好,而吹起笛子來,恐怕沒有人再能比得上了。不過,笛子並不是最富魅力的樂器,無法拿來跟大提琴比。而艾麗絲呢?她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在杜普蕾身上了。
  • 《她比煙花寂寞》杜普蕾之死:天才大提琴家與多發性硬化
    打敗傑奎琳杜普蕾的是一種疾病,叫做多發性硬化,這也是導致她過早死亡的原因。後來杜普蕾一曲成名,讓大家都驚嘆,11歲的她竟然能把大提琴演奏得如此感人。杜普蕾在姐姐面前表現得非常驕傲,其實內心卻非常的寂寞和空虛。她在國外的時候,沒有家人陪伴,周圍全是陌生人。除了陪伴她的大提琴,她無法和其他人交流。她不會自己洗衣服,洗襪子,她只能把它們打包寄回家裡。媽媽埋怨女兒不懂事,不知道給家裡買禮物就算了,還把髒衣服寄回家。因為家裡只有能力培養一個孩子學習樂器,姐姐就放棄了長笛。
  • 文章精選:夢境與靈感的錄音和整理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把錄音從頭到尾聽一遍,然後記錄整理,但這顯然沒有可行性(沒時間)。這時,我又想到了我之前在做視頻和音頻時用到的一個軟體AU(Adobe Audition),通過AU,可以快速的對錄音文件進行去噪、調整音量和刪減。
  • 又一著名大提琴家英年早逝,誰還記得曾經的杜普蕾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天才的一生都具有傳奇性,杜普蕾據說在四歲時聽見收音機裡面的大提琴音樂之後,就要求要有那樣的樂器,是真是假不知,但她確實在十一歲就成為一位備受矚目的天才兒童。十六歲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一夜名揚天下,出道即巔峰,且一直站在神壇,直到生病不能演奏而離開大提琴。職業生涯才十年。短短十年就讓她成為世界著名的大提琴家,據說至今也沒有人超越她,唯一接近她的是華人演奏家馬友友,但也只是接近而已。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7)巴倫 祖克曼 杜普蕾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1970年版本,國內參考價為3000上下, ebay小2000二版是黑白狗,也見過一個盒裡彩色+黑白狗混搭的,黑白狗ED4國內1500左右ebay500起杜普蕾相關的唱片發行都不算早,而且也就那麼短短的一段時間,大部分在EMI,英版德版居多,也有CBS和天使的,德版首版有些是大狗版還有更早的白金標。
  • Top15女大提琴家 | 除了杜普蕾,我們還應向她們致敬
    杜普蕾幾乎無法和這部作品分開,就好像探索到了埃爾加打算讓他的聽眾聽到協奏曲中每一個角落和縫隙、每一絲悔恨和遺憾、每一點嬉戲和悲愴。在很多人看來,杜普蕾似乎已與她的大提琴合為一體。根據戴維·克裡斯託的回憶錄記載,當他看見杜普蕾在費城的一場音樂會上演奏聖-桑的《大提琴協奏曲》時,她是「將自己裹在了樂器上」。
  • 吐血整理最全接碼神器和臨時郵箱,收藏備用!
    最近打卡的人只有個位數了,麻煩各位點擊下方卡片支持一下,謝謝所以今天我給花了很長的時間整理最全的臨時郵箱和臨時接碼的手機號,當你臨時註冊需要郵箱和手機號時,可以用這些來接收,不用擔心洩露你的手機號 10 分鐘郵箱:http://www.bccto.me/ 10 分鐘郵箱:https
  • 搜狗智能錄音筆s1,整理翻譯一氣呵成
    這兩個問題解決起來其實很簡單,洋叔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工作神器——搜狗AI智能錄音筆S1,它兼具錄音和翻譯量大功能,是工作的絕佳夥伴!— —外觀搜狗AI智能錄音筆S1是一款非常專業的錄音設備,正面是一塊3.5英寸的觸控屏,如果忽略頂部的麥克風,看起來就像我們日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一樣。實際上,它比智慧型手機要小一點,適合單手持握,非常便攜。
  • 張恆和毛曉彤用錄音討回公道,聊聊手機錄音APP和通話錄音
    安卓錄音 + 編輯在安卓端,除了系統自帶的錄音APP外,可以試下這款功能超強大的全能音頻APP點【錄製音頻】進行錄音,點【剪裁音頻】對錄製好的音頻進行編輯,點【轉換音頻】進行格式轉換點此提取APP下載連結2. iOS錄音 + 編輯
  • 日刊專集:音樂家最後的錄音
    今年4月20日起售的《MOSTLY CLASSIC》月刊6月號,主題是《演奏家 最後的錄音》,內有40篇文章,非常詳盡地介紹了指揮家
  • 這可能是全網最全的錄音轉文字教學貼——一鍵音頻轉文字
    一聽到「錄音轉文字」很多人可能會很迷惑,錄音轉文字軟體?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到嗎?本小編告訴你,其實微信QQ上的語音轉文字也是殊途同歸,這麼一說是不是頓時茅塞頓開了呢~現代智能語音技術如此發達,生活中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語音消息,最新統計現代人最煩的溝通方式就是大段大段長錄音甩過來,各位是不是也對此頭皮發麻呢?
  • 收藏| 周星馳歷年電影收集整理
    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周星馳電影全集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霹靂先鋒最佳女婿流氓差婆望夫成龍千王之王2000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新喜劇之王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周星馳電影全集整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