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與「責任」以詩歌吟誦

2021-02-19 中冶寶鋼

6月29日,中冶寶鋼舉辦了「禮讚·中冶寶鋼品牌人物線上直播誦讀會」,以詩言志,以詩抒懷。整場誦讀會以中冶寶鋼人在祖國的建設中熱血奮鬥、無私奉獻的詩歌為載體,通過藝術家和公司員工的深情演繹,將家國情懷娓娓道來,讓每一個觀看的員工熱血沸騰,收穫著滿滿的感動和激情。隨著宣傳的持續發酵,本次活動也進而引發了社會上的一片熱議,活動反響很好。

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中冶寶鋼在「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樸實厚重的中冶精神指引下,砥礪前行,努力打造「國內第一,國際一流」冶金運營服務供應商。我們將牢記中冶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實際行動向祖國表達「我愛你,中國」!

白天就聽到大家在討論誦讀會,等忙完工作、安頓好妻兒,已經到深夜了,我就趕緊回看了一遍。三位優秀品牌人物的先進事跡讓我深有感觸。他們的優秀品質非常值得我學習。對照自己的工作崗位,全面復工讓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心裡非常踏實,這都要感謝強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和自律的國人。我要更加珍惜這個崗位,感恩生活,進一步提高技能,管好班組,帶好徒弟,儘自己一份微薄的貢獻,願中冶寶鋼蒸蒸日上,大展宏圖!

觀看了中冶寶鋼品牌人物誦讀會,全程從歌頌祖國的偉大,對英雄的敬仰,到展現普通勞動者的風採,讓我不禁感嘆祖國的強盛離不開每個人的無私奉獻和拼搏奮鬥。反觀我自己,與這些先進人物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誦讀會給了我很大的精神動力,我將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崗位技能。更加嚴格檢驗每臺車的質量,更好地服務業主,讓「中冶重機」品牌名揚四海。

觀看了誦讀會後,我深受鼓舞和感染,尤其是中冶寶鋼典範人物艱苦奮鬥、矢志不移的精神和情懷。「學其上者得其中」,品牌人物的事跡也深深感染著我身邊的每一位員工,他們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榜樣。我立志從今往後,在工作生活中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出發,認真履職,虛心謹慎,發掘潛力,向前輩看齊,努力奮鬥!

看完整場誦讀會,不禁深深感動於前輩們為各自的事業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作為一個中冶寶鋼的「後浪」,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我們要主動挑起重擔,繼續無私奉獻,延續這份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面對嚴峻的形勢,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我們要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幹事創業、勇立潮頭!

品牌人物人的先進事跡使我備受感動、啟發和鼓舞。作為中冶寶鋼的普通一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一個普通的崗位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三位品牌人物的先進事跡為我指引了方向。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多思多想多做,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每一個人,將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將平凡的人生過得不平凡。

在觀賞完整場誦讀會之後,那飽含深情的詩詞、鼓舞人心的故事以及精妙絕倫的沙畫都深深地觸動了我。三位品牌人物的故事,無疑都在告訴我們,要如何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員工,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極創新、不畏艱險、善待他人,踐行「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企業精神,在做到這些的時候,每個人都必然會發揮自己的價值,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

在聽了品牌人物那些感人的事跡之後,我感觸頗多,這些人都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在誦讀會上被頻繁提及,這是樸實厚重的中冶精神,他們都是中冶精神的踐行者,是中冶寶鋼的品牌人物。相信在中冶寶鋼這片沃土上,我也能夠追尋前輩足跡,紮根崗位,在中冶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工作,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中冶人,為企業、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

將身邊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事,化成詩河,把「奉獻」與「責任」,以詩歌吟誦,滌蕩「後浪」的心靈,升華員工的愛國情懷、敬業精神,激勵員工砥礪奮進、崗位爭先、奉獻社會。

禮讚中冶寶鋼,歌頌偉大祖國!

相關焦點

  • 一起學詩歌 | 完全的奉獻 |《選本詩歌第518首》
    518首詩歌「收我此生作奉獻」(Take My Life,and Let It Be) ,選自「增訂本」574首,「聖徒詩歌」313首,詞作者是海弗格爾 FrancesRidley Havergal(1836-1879)。
  • 【吟誦導論】陳少松 | 近體詩的音樂美
    對於中國古典詩歌來說,「趨向著音樂的狀態」的,不僅是重在表現情感這一點,而且還有語言的聲音,也就是說,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聲音具有悅耳動聽的音樂美。前面我們已引過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篇中對這種音樂美的形象描述:「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辭靡於耳,累累如貫珠。」意思是,作品語言的聲音在口中流轉,就像振動的玉器玲玲作響;辭句悅耳,猶如成串的珍珠相連不絕。
  • 春去春又來,他們愛心奉獻傳播正能量,歡聚一堂、引吭高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19年12月26日下午,安徽蕪湖,蕪湖詩詞學會春去春又來愛心志願服務團文藝志願者們在這裡歡聚,舉辦紀念毛澤東誕辰126周年暨蕪湖詩詞學會《春去春又來愛心》愛心一家親,年度總結學習交流詩歌吟誦文藝演出
  • 客家話吟誦的歷史和特點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在2015年7月舉辦的梅州市第14次百人詩會上說:「國家對詩歌吟誦的傳承和發展很重視。吟誦是中國人傳統的詩作交流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方式。
  • 李白:將進酒|葉嘉瑩吟誦
    因此,李白《將進酒》是一首心理複雜的「復調」詩歌,展現的是一個掙扎在痛苦與放達、希望與絕望之中無法解脫的志士形象。李白詩歌所以成為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座高峰,首先在其率真、豪放、自信、坦誠的人格魅力,李白無可比擬的獨特詩歌風格,可謂其獨特人格的一種顯現方式,《將進酒》淋漓盡致展現的豪放的悲劇和悲劇的豪放,實是千古失意文人志士「樂」與「悲」糾結心態的縮影。
  • 以詩化人,以文化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吟誦詩韻
    □ 王玉現代人將創作詩歌稱為寫詩,其動詞是「寫」,即提筆創作之意。在當今的語文課堂,學生最頭疼的莫過於寫作文和鑑賞古詩文,同時,學生又常存疑問,為何古人能出口成詩,且平仄押韻朗朗上口?那是因為古代詩歌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讀」出來的。
  •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的讀書方法——吟誦。不知道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面對古詩文,我們中國古人是如何讀的呢?是像我們現在的人一樣麼?朗誦詩文,聲音短促?還是有別的方法呢?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朗讀,是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才傳入中國的。
  • 詩意光芒耀洛陽——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系列報導之四
    三朝古都洛陽有著深厚的詩歌化傳統,作為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的全球分會場之,洛陽在多部和詩歌創作、朗誦名家的努下,為洛陽市奉獻了四場視聽盛宴,涵蓋了新詩、詩詞、辭賦等各種題材,讓這座化古都的詩歌熱潮再次被燃起。
  • 詩歌快閃上銀幕 微電影《不朽》首映了
    2020年11月18日上午10:30,由營門口街道辦事處主辦.營門口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承辦.成都華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承辦的微電影《不朽》首映式暨經典詩歌吟誦會在首開·龍湖西宸天街盧米埃影城1號廳隆重舉行,現場反響熱烈歡快。
  • 鮑勃·迪倫,吟唱之上有詩歌
    但說實話,中國人對文學的理解很有偏差,我們把詩歌文學和歌詞是分開來看的,不可能把崔健的歌詞看成文學。」  孫孟晉大學時代因喜歡詩歌而痴迷鮑勃·迪倫,「迪倫肯定是先喜歡詩歌才走上民謠道路,他就是受到威爾斯詩人迪倫·託馬斯的影響,才把姓氏齊默爾曼改為迪倫。他喜歡的作家很雜,但他主要受到迪倫·託馬斯、金斯堡等垮掉派詩人的影響。」
  • 吟誦|視頻:蘇軾《前赤壁賦》
    作者「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
  • ​【詩歌】與神同夢
    神夢必須實現,我今為此奉獻;壇火不可熄滅,唯願忠誠不減。神家銘刻心上,建造時在眼前;逐日恩中受成全,直至聖城撒冷顯現。 二 旅程漫長,憂懼來襲,試圖擺脫,全憑己力巧計;雖有應許主恩同在,無法信託,更無禱告憑倚。
  • 聆聽詩歌的春天 13位讀詩人,13首春天詩
    詩歌回春的氣息,「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春天讀詩·第2季》開播,鳳凰文化攜手鄭愁予、鄭敏、梁小斌、萬曉利、楊黎、潘洗塵、餘秀華、莫西子詩、葉嘉瑩、艾敬、程璧、王家新、巫昂13位詩人,與你一起聆聽詩歌的春天。冬去春來,詩歌與春天一同醒來。鳳凰網文化承接第一季《春天讀詩》的美好與感動,2015繼續誠意奉獻《春天讀詩•第2季》。
  • 聽越調吟誦傳承人張一平演繹
    越調吟誦傳承人張一平今天展示了。他還展示了越調吟誦《春曉》,古人讀《春曉》大概也是這樣子。12月5日,張一平《越調吟誦:怎樣吟詩》新書發布會在杭州圖書館舉行。在這本書中,張一平記錄了他所傳承的越調吟誦,包括方法和示例。
  • 國家級非遺「常州吟誦」結緣南師大
    11月23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陳洪音樂廳」舉行了一場名為「追溯吟誦歷史 探討吟誦藝術」的主題講座,受到與會師生的熱烈歡迎。該院常州籍聲樂系主任、教授路琦主動與常州市吟誦藝術協會對接,作為「國家級非遺」的傳統音樂——「常州吟誦」,由此被學院列為「非遺音樂與高校教學體系相結合」的項目之一。
  • 虎山完小,親子詩歌朗誦會
    為了表達疫情期間對祖國,對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增加親子互動交流,創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虎山鎮中心完小進行親子詩歌朗誦活動。  活動中,學生和家長們用一首首詩歌,歌頌了無數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捨棄小家服務國家和民眾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朗誦出了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召之速往、戰之無畏,與祖國同抗病魔的決心和信心。  同學們熱情參與,家長積極配合。參與活動的不僅有爸爸、媽媽,甚至還有奶奶。儘管不那麼專業,但是我們聽到了真誠,看到了希望。有了家長的參與,這次活動會更有意義。
  • 用詩歌和音樂禮讚最美奮鬥者
    以深情的細節刻畫詩歌《最紅最美的旗》(劉笑偉)就是從最為單調枯燥的三十二年的守島歲月中發現了偉大的堅守和奉獻精神,「小島太小了離陸地太遠/日復一日地護航標寫日誌升國旗/你不覺得太苦太累太單調嗎/有多少人能夠認識到/我們的價值和意義呢」。這一句簡單的追問,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 讚美詩歌 《一生愛你》
    問:怎麼才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讚美詩歌呢? 回答:只要點上邊的「讚美詩歌全集」關注即可!愛你是我的喜樂 親愛的寶貴耶穌 你愛何等的甘甜 我的心深深被你吸引 愛你是我的喜樂 一生愛你一生敬拜你 一生愛你一生榮耀你 一生奉獻一生不回頭
  • 學習《論語》等古文,吟誦是必不可少的
    中央美院教授、吟誦家錢紹武,在談及他小時候的學習經歷時,曾對吟誦有過一段明了的說明。他從8歲開始念書,一開始念《孝經》,後來讀《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還有《詩經》裡的幾篇。後來家人又專門請了一個會作詩的老先生專門來教作詩,開始背詩韻,就是廣韻。平對仄,仄對平,平上去入分得很明顯,馬上就清楚明白了。
  • 恢復真實的奉獻,把主迎接回來!
    這篇題目很長,但重點第一就是恢復,第二就是奉獻,合起來就是恢復奉獻。歷史上曾有過許多奉獻,但是到今天都失落了,盼望我們能恢復奉獻!講到恢復,許多基督徒都知道,聖經舊約的歷史,就是教會歷史的預表:逾越節、出埃及、過紅海表徵蒙救贖、脫離世界、受浸…等等。而哈該書、撒迦利亞書、以斯拉記、尼希米書等這幾本書講到以色列人被擄歸回,乃是預表召會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