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變雙拼節:電商「大促特價模式」的隕落

2020-12-27 商業公司觀察

雙11前夕,網易嚴選祭出了一份題為「我不玩了」的公開聲明,表明自己不再參與今年的雙11角逐大戲。

在這份略顯個人情緒的聲明中,網易嚴選認為現在的雙11玩法囊括了太多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而狂歡的元素,大多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被花哨的概念套路了,並沒有得到切實的購物體驗和價格優惠。

一石激起千層浪。

網易嚴選這份聲明出來之後引發了大量的行業關注和探討,有人為認為網易嚴選此舉是其刷存在感的表現,也有人認為網易嚴選此舉代表著其秉承了用戶權益的初衷。

與此同時,網易嚴選聲明中指出平臺鼓吹過度消費、包裝花哨概念的話題也紛紛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尤其是「大促特價模式」是否還能順應當下潮流的趨勢,也同樣成為輿論話題。

雙11依舊,可消費者為什麼越來越不買帳了?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目前的雙11似乎已經很難再讓消費者提起消費興致,「沒有什麼要買的」、「不知道買啥」等態度幾乎是筆者朋友圈看到的高頻話題。

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作為淘寶率先打造的購物節日,雙11和其他數字購物節日創造了一種新的購物模式,但隨著消費模式從傳統網際網路過渡到移動網際網路,這種單純以「價格」為噱頭的購物體驗正逐漸演變成購物平臺的「自嗨」式表演——在消費者「越來越買不動了」的同時,購物平臺卻正在不遺餘力地請明星、辦晚會、做廣告推動著銷售額的上升。

從統計某平臺的數據來看,2009年其第一個雙11隻有5000萬成交額,但2010年雙11實現了以17倍的迅猛增長使得其商城交易額翻了4倍、2011年雙11則以259%的銷售額增長換回天貓商城全年233%的銷售增長,到了2012年的雙11,其則以以468%的增長換來其平臺全年341%的銷售增長。但到了2013年,其雙11交易額的90%增長換來年度交易額100%的增長,2014年則以交易額58%的增長換來年度交易額68%的增長……雖然交易額逐年攀升,但日趨下降的增長率則一覽無遺地顯示出雙11的疲態已完全顯露。

此後,雙11賦能該平臺的效果也逐漸失去光環,從統計數據來看,其2016年至2019年的交易額漲幅僅維持在3%-4%左右。

噱頭亮眼的成交額數字背後,是日趨尷尬的增長率困境。

這大概正是年復一年毫無新意的流量販賣和炒作宣傳背後,仍然不能全方面滿足消費者好奇心和新鮮感的反噬結果。

一邊是雙11正逐漸失去影響力、消費者不再買購物平臺的帳,另一邊卻是購物平臺為了積蓄製造表面繁榮而自嗨,這大概正是當前眾多雙11購物平臺面臨的尷尬窘境。

無法判斷網易嚴選退出今年雙11角逐大戲是否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無法否認的是以「大促特價模式」為噱頭的雙11購物模式,目前正不被消費者買帳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消費者的清醒:大促特價模式正在失去吸引力

「物美價廉」是普通消費者購物時的最大心願,但經濟學也告訴我們,「物美價廉」很多時候是矛盾的。

每年被廠商演繹得轟轟烈烈的雙11的標籤便是「價廉」,但從近年來的雙11事件來看,很多「物美價廉」其實更像是對消費者的坑蒙拐騙。最常見的先漲價再降價、無故取消消費者訂單、售賣的產品以次充好等等神操作,已經堪稱當前眾多雙11購物平臺和商家的真實標籤。

君不見,每年雙11後的維權、退貨數據等信息也正呈爆發式增長趨勢。

從早期的雙11為消費者謀求購物體驗和消費權益,到目前的雙11為購物平臺提升交易額數據,雙11在短短數年時間的變化過程中不僅發生了形式的變化,而且也發生了於本質的拜年話——其正在不斷遠離消費者體驗和權益,進而淪落為為商家和購物平臺進行廣告宣傳、流量售賣的工具。

而造成這樣的原因,雖然有商業環境的變化等客觀因素,但主要原因或更在於傳統雙11在商業模式本質方面的弊端。

首先,大多商家和購物平臺套路多、無誠意,將消費者當韭菜。

商家需要宣傳和曝光,平臺需要交易額,在流量為先的前提下,消費者無疑是最理想的韭菜。

這從近年越來越多的平臺不再強調打折促銷而是強調新品首發的趨勢來看,為消費者賦能購物體驗和權益已經不是商家和平臺關注的焦點,藉助雙11噱頭吸引大量消費者關注、進而進行廣告宣傳和流量售賣,幾近成為這個階段的雙11特徵。

期間即便有幾款有價格優惠的商品,也幾乎都用上了搶購、預約購買等套路方式。

在這個環節中,無辜的消費者全程被當成了商家和平臺販賣流量的工具,所謂的雙11優惠購物也成了最大的笑話。

其次,新電商模式的崛起,正在讓傳統雙11失去前沿陣地。

傳統雙11誕生於傳統網際網路時代,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5G等新型技術的發展,消費者的購物選擇越來越多元化。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進軍直播帶貨的同時還自建電商渠道的方式,毫無疑問地瓜分了傳統雙11的用戶群體和流量市場;而拼多多等依靠算法和社交模式崛起的新秀,更是讓傳統模式的雙11倍顯尷尬……

在各種新型消費方式的衝擊下,商家和平臺的獲客成本將變得更高,這便導致能讓利給消費者的價格空間也就越小,這種死循環過程帶來的結果,便是所謂的「大促特價模式」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打折優惠,進而淪為商家和平臺販賣流量、曝光的工具。

再次,「大促特價模式」的本質是「價格」而非「貨品」,與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背道而馳。

從目前的雙11情景來看,目前幾乎所有的購物平臺都在強調「價格」而非品質,這些商家和平臺為了刺激消費,不遺餘力地將價格作為宣傳和營銷手段、繼而用以提升交易額的思維,是另一種意義上對用戶需求的誤解。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崛起和購物平臺的出現,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也將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也將越來越理性和豐富。

當消費者需求趨向於購物體驗和權益時,這些傳統的雙11平臺還在固執地追求價格,這必然將導致這些雙11與消費者的距離漸行漸遠。

正是在這種源自內在和外在因素的情況下,傳統雙11逐漸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正成為行業顯著現象,而這種情形下曾備受關注的「大促特價模式」,也或將迎來隕落之果。

新電商模式崛起,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大促?

傳統雙11忽略消費者權益淪落為商家和平臺的流量販賣工具,這是由傳統雙11在模式方面存在的先天弊端決定的,其在時代大潮中被直播帶貨、拼多多等新新秀趕超甚至取代也必然是時代選擇結果。

這是以為,當購物環境在向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傳統雙11仍然恪守著向消費者提供「貨為先」的傳統思維,以確保商家和平臺通過掌控商品數量、價格、銷售等資源實現對消費者的調控並達到追求交易額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所有消費行為都是被動的,無法真正實現對商品的價格、庫存等有清晰、直觀的了解。

另外,目前的大多雙11平臺採取尾款和預付的模式,是為看實現能掌控商品的發售時間來決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當這種方式把消費者都聚攏到特定時間段內,商家和平臺便可有目的地進行庫存整理、發貨、甚至臨時生產商品等行為。

這種方式雖然給商家在生產成本、經營等方面帶來了便利,但卻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權益。

短視頻直播帶貨平臺和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的崛起,正是破解這一弊病的有力武器。

拼多多的算法和社交思維則選擇了「人為先」的模式,在拼多多的模式中,其強調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和滿足,即其通過先理解消費者需求後再為消費者提供合適商品,進而保證消費者不僅可享受到購買到合適商品,而且所購買到的商品在性價比方面還有巨大優勢。

這種購物方式帶來的結果是直觀的,消費者無需等待商家是否需要備貨、是否是最優價格即可進行選擇,這和傳統雙11推行的購物方式有了本質區別。因為在傳統雙11中,商品什麼時候有貨、賣多少價格等等細節完全由商家掌握,消費者無法確定所購買的商品是否是全網最低,也無法保證所購買的商品是否需要等待。但在後者身上,消費者可完全掌握自己的購物需求。

從消費者需求方面扭轉購物邏輯,將傳統雙11以商家和平臺為主導的「貨為先」模式,改變為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人為先」模式,這是新電商模式和傳統雙11的最大不同。

與此相似的情景不僅發生在拼多多革新傳統雙11身上,也發生在餓了麼之於餐飲、滴滴之於出行等生活領域。從目前的消費環境來看,這種以「人為先」的新電商模式強調了以人為中心、將購物體驗回歸到人的模式,是目前能全方面滿足消費者購物體驗和權益的最佳方式,其能對傳統雙11購物造成衝擊,其緣由自在情理之中。

大促特價模式隕落之後:新電商時代正在來臨

網際網路和電商在中國全面蓬勃發展已超過二十餘年光景,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用戶與商業模式話題一直是整個網際網路的核心,在目前的消費趨勢下,「大促特價模式」日漸式微甚至被取代,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時代選擇的結果。

基於信息技術、購物方式、商業環境等等因素的變化,「大促特價模式」只強調價格的單一思路意味著其只能面臨同種物種的競爭,但並不能防禦新物種的誕生。淘寶能擊敗易趣,這是因為淘寶和易趣在商業模式上是一樣的,只需要「錢」便能獲得勝利,但在目前的新電商時代,淘寶無法阻止拼多多的崛起正是因為拼多多之於淘寶是全新物種,淘寶秉承的「價格」標籤對拼多多無用。

這也可從其他商業案例中一窺端倪——沃爾瑪開始在全美國發展挑戰各地的百貨店時,本地雜貨店儘管也試圖用降價甚至虧本促銷方式來應對沃爾瑪,但最終的結果仍是沃爾瑪帶來的「天天平價」體驗贏得了競爭,在這個案例中,沃爾瑪之於本地百貨店是一個新物種,因此後者單純用價格方式狙擊沃爾瑪,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沃爾瑪之所以能擊潰本地百貨店,其緣由在於其通過規模化控制成本,將更多的成本用於用戶體驗經營,從而形成了巨大的用戶粘性,即便百貨店後期虧本促銷,但其不具備用戶體驗和未從根本上提供性價比的缺陷,使得沃爾瑪最終贏得了消費者認可。

用今天的新電商思維來理解的話,便是沃爾瑪不是贏在短期價格而是勝在長遠的用戶體驗和權益,而這些百貨店輸的原因,也並非是價格因素,而是其恪守的傳統商業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時代的緣由。

新的商業時代,用戶體驗和權益才是商業核心,價格不再是唯一的主導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大眾消費者對雙11日趨疲倦,而直播帶貨、拼多多等新電商能異軍突起的又一個主要原因。

因為在這背後,傳統的「大促特價模式」的弊端正在顯現,其式微甚至隕落已或只是時間問題,而取代它們的,或許正屬於全新的新電商模式。

我們且拭目以待。

— / END / —

相關焦點

  • 天貓雙11賦能義烏產業帶,淘寶特價版已成產業帶數位化升級第一平臺
    這屆天貓雙11,淘寶特價版成為義烏工廠主們的新選擇。  「雙11對工廠而言,是一場轉型仗。」浙江義烏澤熙日用品有限公司損負責人方昊透露,在淘寶特價版C2M模式帶來的精準市場反饋指引下,工廠正開足馬力,24小時三班倒,爭取在天貓雙11賣夠100萬件。  淘寶特價版為澤熙帶來了確定性的生產。
  • 是這屆年輕人不行,還是電商的大促思維失效了?
    這說明雙11已經初露疲態,和天貓全年銷售額的增速差距開始縮窄。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14年,當年的雙11交易額58%的增長換來天貓年度交易額68%的增長。此後雙11的帶動作用每況愈下,年增速回到20-30%區間,我們認為今年的數據也大概率如此,大促這種模式似乎漸漸失去了讓人著魔的效力。
  • 山西證券--快遞行業11月報:「雙11」電商大促拉動,快遞件量同比...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雙11」電商大促拉動,快遞件量同比大幅增長。2020年11月,「雙11」大促刺激電商件提升,快遞業務件量及收入同比、環比均實現高速增長,但同比增速小幅收窄。此外,受「雙十一」促銷模式影響,11月快遞件量情況由「單峰」向「雙峰」轉變。
  • 瞄準「雙11」,淘寶特價版「一元店」背後的明賠與暗賺
    汪海解釋稱,「淘寶特價版推更香節,更在意工廠是否能完成從製造商向零售商的轉變,以及是否能完成轉型數位化的商業。」汪海表示,廠貨的概念還是需要一個教育的過程,淘寶特價版和工廠也在摸索該模式的可行性。至於這個模式能不能讓商家賺錢,所有工廠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把生意越做越大,即使不是全國大品牌,也不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和代價建設自己的全國性的銷售渠道。
  • 天天「雙11」,日日「618」:解讀拼多多新電商的「飛輪效應」
    受益於性價比路線和拼團模式,新青年在拼多多上的活躍度也更高。數據顯示,新青年群體平均每月使用拼多多89次,相當於年輕人平均每天使用拼多多3次。四、拼多多新電商的本質:人為先,從經營貨到經營人11月份,中國消費者再次經歷了「雙11」,在11天的電商狂歡中,中國消費者的總GMV超過1萬億人民幣。
  • 1元撬動雙11數千億生意!淘寶再造購物節,「1元店」重出江湖線上開業
    在一年一度的電商大考雙11即將來臨之際,從來都是雙11主場的淘寶,這次更進一步,使出殺招:用1元撬動雙11數千億元的大生意。競爭對手該如何接招? 10月9日,國慶中秋雙節剛過,淘寶特價版產業帶雙11戰略發布會就在上海召開。
  • 艾瑞諮詢--2020年數說雙11電商購物節報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雙11期間平臺狂歡策略小結:1)全渠道聯動升級,社交導購貫穿公私域;2)場景營銷再升級;3)電商晚會IP矩陣疆土擴大,內容營銷是品牌突圍利器4)電商大促給予直播電商複合式大踏步迭代機會5)從新品類到核心品類,大件全面擁抱雙11;6)政企聯動,金融助力,共同拉動消費、提振內需。
  • 購物節泛濫,今年天貓雙11從「購物節」變成了「購物季」
    資深「剁手黨」王蕾表示:「原來每年雙11雙12就像過節一樣,在社交平臺研究各種省錢套路也讓我覺得很有樂趣。但這幾年,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時間越來越長,種類越來越多,搞得好像每天都是購物節,慢慢的我也就對電商的這些套路免疫了。」電商購物節活動確實越來越多了。
  • 電商節「三國殺」:919樂迷節何以比肩雙11和618?
    從4年前的919顛覆日到今天萬眾矚目的919樂迷節,樂視憑藉生態的力量,獨自撐起了中國第三大電商節的同時,也宣告著阿里雙11和京東618「二人轉」時代的結束。阿里雙11、京東618、樂視919樂迷電商節是中國網際網路領域最知名的三大電商節,也是每年用戶為之「剁手」的節日。但與雙11、618聯合全平臺企業狂歡不同,919樂迷節卻顯得非常獨特,它是電商市場上唯一的由一家公司撐起的電商節。
  • 雙11的黑馬:產業帶數位化背後的淘寶特價版
    雙11就是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數目字管理」,建立在龐大數據和算法基礎之上的商品推薦是其表徵,依託核心數位化能力打造的產業帶是其內裡,而真正契合「時代算法」與「人之欲望」而誕生淘寶特價版則是今天的產業帶數位化升級的第一平臺,應時而生,應運而生。
  • 阿里、京東一眾電商雙11活動檔期與促銷一覽表
    聯商專欄:2015年9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2015年「雙11」全球狂歡節將啟動。10月17日,京東和騰訊宣布推出「京騰計劃」。10月19日,阿里公布「線上線下萬店同慶」計劃,聯合蘇寧、銀泰等千餘商家、超18萬家實體店的全渠道模式開戰「雙11」。同時,蘇寧也在北京舉行2015「雙11」戰略發布活動,發起「平京戰役」, 「雙11」大戰一觸即發。
  • 首屆「上海在線生活節」啟動 8大電商平臺優惠活動承包你的12月
    為進一步探索在線經濟發展模式與潛在效益,發揮大平臺、大流量作用,市商務委在今年下半年先後推出「金秋購物旅遊季   品牌消費方面,小紅書結合雙十二大促,開展品牌預售、跨店滿減+特價、提前購、免息活動及帶貨直播等優惠活動,同時將在外灘地標性建築羅斯福公館舉行線下高端時尚奢品沙龍;餓了麼將組織當下熱門網紅明星主持人等作為主播探店上海老品牌
  • Shopee 11.11大促回歸,致力實現東南亞全民電商
    與以往不同,本次11.11大促反映了東南亞疫後的數位化進程,Shopee也將藉此推動當地電商生態建設,通過大促連接每一位消費者,實現東南亞全民電商的願景,並為更多跨境賣家拓寬11.11大促賽道。 Shopee執行長Chris Feng表示:「電子商務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年以來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餐飲消費搭車「雙11」
    本報訊(記者鄭妍)雖然還沒正式到「雙11」,但天津市不少餐飲門店已紛紛推出「雙11」大力度促銷活動。「美味漢堡買5送5」「原價257元5至6人套餐預售價148.5元」「雙11超值親子3人餐6折」……這幾天,天津各連鎖快餐店紛紛打出超低折扣。
  • 「雙11」期間,山東舉辦「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活動!
    「雙11」狂歡購物節掀起了線上購物平臺和線下實體商家的一波大促活動,給消費者帶來優惠的同時,也幫助商家「回血」,一些地方政府也受「雙11」啟發,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普惠民生。山東舉辦消費年樂購促銷活動11月6日至11日,由山東省商務廳、大眾報業集團聯合主辦,各市商務主管部門、山東大眾海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活動在山東省十六地市同時啟動,推出諸多優惠活動。
  • 2019剁手大促盤點,還是屈臣氏APP最實在
    2019年是電商發展迅猛的一年,也是各大電商爭奪網際網路消費市場激烈的一年,在跨年之際,筆者通過剁手大促的活動方式、優惠力度以及消費者實際的購物體驗,來具體分析2019年各大電商的「誠意度」,給讀者帶來一期接地氣的橫評體驗。
  • 雙11線上賣房酣戰不斷 是「節」還是「劫」?
    除去主流電商外,短視頻平臺王者抖音與快手也選擇在雙11加入混戰。11月11日24時剛過,天貓與京東便迫不及待曬出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達4982億元,京東累計下單額為2715億元,蘇寧易購雙十一線上訂單量增長75%。經中國網地產不完全統計,加上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的成交額,今年雙11主流電商成交額已破萬億。
  • 淘寶特價版成天貓雙11最受「果粉」歡迎應用,獲頒年度最具潛力獎
    易觀分析師指出,今年以來,淘寶特價版的迅猛增長,得益於其在供需兩側發揮的數位化能力,目前在MAU過千萬電商應用中增幅最快,已成為最受下沉市場消費者歡迎的綜合購物軟體。這標誌著,淘寶特價版已經躋身中國主流購物軟體之列,其現象級增長,成為影響核心電商競爭的關鍵變量。
  • 雙11大促衍生消費新場景 WiFi萬能鑰匙為消費增長添動力
    今年的「雙11」購物節作為年度消費大戲,被寄予了促進消費復甦,提振消費增長的期望。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打破時空的隔閡,在網絡的人貨場中充分享受連接帶來的快樂。WiFi萬能鑰匙作為全球領先的免費上網平臺,始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上網服務。通過提供免費的網絡連接和搭建信息認知通路的形式,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 首屆廣州11.11城市購物節成效顯著
    活動疊加「雙11」年度大促,線上線下融合,全城全品類狂歡,最大限度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持續推動消費升級,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助力千年商都進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據平臺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在京東平臺的訂單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