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心中《丁丁歷險記》是一部動畫片,生於千禧年之後的人很少有對其有了解,上點年紀的人也因為時間的原因逐漸淡忘這部經典的動畫片,前些年倒是出過一部新的動畫電影,但熱度也很快消失不見了。論起經典程度,《丁丁歷險記》並不輸於我們所知的任何一部動畫片,國內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
說起《丁丁歷險記》的來歷,他在1929年就已經現世了,要研究它的前身,那它出現的時間還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可能有人會疑惑1929年怎麼會出現這種跨時代的彩色動畫片?當然,那時候不會出現彩色動畫片,因為《丁丁歷險記》最早就是黑白漫畫,它變成劇集動畫片是1991年才發生的事。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丁丁歷險記》的歷史,看看這個影響幾代人的經典故事。
喬治·普羅斯珀·勒米(埃爾熱)和《叮叮歷險記》的前身
說起《丁丁歷險記》就不得不提起它的作者喬治·普羅斯珀·勒米,他的筆名叫「埃爾熱」。1907年出生在比利時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就對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15歲的時候,他開始嘗試著在學校的童子軍雜誌上畫插圖,這時候就開始使用「埃爾熱」這個筆名,關於這個筆名它並沒有多餘的含義,而是源自它本名的改編。
在埃爾熱17歲的時候,他開始發表自己的第一部連載漫畫,載體是《比利時童子軍》雜誌,這部系列漫畫的名字叫《託特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Totor),根據括號裡的英文想給它翻譯成別的名字也可以。雖然當時已經出現了對話氣泡,但埃爾熱還是採取了更早期的文本漫畫形式,由圖片和按標準排列的文字組成,這種形式就像我們很久以前看的小人書。
漫畫中一個叫託特的童子軍準備去拜訪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姑姑,途中因為一隻鯊魚的襲擊,託特意外得到了一艘美國潛艇上。之後託特成功抵達美國,並在當地經歷了意想不到的冒險,期間他還粉碎了不少邪惡勢力的陰謀詭計。託特被埃爾熱塑造成了一個正直勇敢的童子軍,幾年之後這種形象被進一步的加強,進而誕生了《丁丁歷險記》。
1929年,埃爾熱根據託特創作出了丁丁這個角色,至此《丁丁歷險記》誕生了,除了主角外,作者還給他安排了一個伴侶,一隻名叫白雪的小狗,法文名字叫「Milou」,這源於埃爾熱前女友的外號。在漫畫中白雪是一隻完全擬人化的狗,甚至他也有對話氣泡。另外很多人認為它是一隻雪納瑞,其實不然,官方解釋它是一隻獵狐梗,二者相貌差不多,但性格上卻有著很明顯的反差,雪納瑞性格溫柔友善並不適合跟叮叮一起冒險,相反獵狐梗則要勇猛機警許多。
《丁丁歷險記》出現之後
丁丁的形象在性格上幾乎完美,他的職業是一個比利時記者,其標誌性特徵就是那翹起一簇的黃色頭髮,當然這顏色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在漫畫中叮叮多才多藝,和各種各樣的邪惡勢力作鬥爭,同時他還是一個和平主義者,對於戰爭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這種積極向上的劇情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歡迎,甚至到了今天《丁丁歷險記》的漫畫依舊廣受歡迎,其銷量已經達到幾億份。
這部連載漫畫最早出現在比利時的《二十世紀報》上,在我們普遍的印象中,第一集是「丁丁在美國」。其實這並不是原版的第一集,最早的一部是「丁丁在俄國」,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是看不到這一集的。1940年德國佔領比利時,《丁丁歷險記》的載體轉移到了德國人控制的《晚報》上。
除了丁丁和白雪外,還有一個人物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他就是阿道克船長,一艘貨船上的船長,同時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酒鬼,但本質上和丁丁一樣是個正直熱心的人。第一次出現是在「金鉗螃蟹」一冊中,後來成為了整部系列漫畫中的二號人物,雖然辦事毛手毛腳,但他還是幫助丁丁度過了不少的難關。
不止阿道克船長,《丁丁歷險記》中還有很多個性鮮明的角色,比如在前幾冊就出現的「杜邦」和「杜龐」。一對孿生兄弟偵探,通常是搞笑的擔當,區分他們兩人也很容易,杜邦的鬍子是微微往上翹的,而杜龐則是垂直的。而邊卡·卡斯塔菲爾這是這部漫畫中唯一戲份較多的女性角色(號稱「米蘭的夜鶯」,還和船長鬧過緋聞),將她定義成女主角也不過分,但作者其實並不想給這部漫畫設定一個女主角。
關於《丁丁歷險記》的延伸
即使是看過《丁丁歷險記》的人也未必都知道它背後的那些故事,作為一部有年頭的漫畫,在時間的運作下它的許多往事被人們逐漸淡忘。《丁丁歷險記》進入中國的時間絕對比你想像的要早得多,因為這部漫畫極力主張嚮往和平,所以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了中國,而推動者和第一位譯者是個我們熟悉的人,一位姓宋的女士,她老公沒有頭髮。
在《丁丁歷險中》中有一集講述了東方的故事,那集的漫畫版出現在1934年,看過的朋友可能記得那集中的華人形象,以及日本人的陰謀。在知道這集誕生的年份後,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埃爾熱怎麼知道那麼多東方的事?而且明顯地站在了我們這一邊。這其中自然是有緣由的,而這緣由也是一段跨越幾十年的友誼。
上述的那一集名字叫「藍連花」(「丁丁」這個名字源自這集出現的漢字,法語原名「Tintin 」其實讀做「丹丹」),裡面有一個角色叫「張充仁」(「張仲仁」是錯誤翻譯),他是整部《丁丁歷險記》中的唯一有真人原形的角色,在漫畫中他是丁丁的朋友,在現實中他也是作者的朋友。不要以為這個人已經石沉大海,他在中國的藝術界還是很出名的,另外「張充仁」這仨字也是法語世界最熟悉的中國名字之一。
張充仁曾經在比利時留學,正好埃爾熱想要涉及東方題材,於是兩人就這樣相遇了,張充仁給埃爾熱講了大量東方的故事,以及當時的局勢,兩個同樣愛國的人也因此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因為戰爭的原因兩人失去了聯繫,但埃爾熱並沒有打算放棄,1958年他完成「神秘的雪人」一冊,劇情就講述了丁丁尋找張充仁的故事,同時作者也託各種關係聯絡現實世界的張充仁。功夫不負有心人,1975年兩人重新取得了聯繫,並在1981年於比利時見面,這可謂一段佳話。
結語
《丁丁歷險記》的經典是有目共睹的,這也多虧了他的作者一直是埃爾熱。人們遵循了他的遺願,《丁丁歷險記》在他死後將不會再出續作,而「丁丁與字母藝術」也成了永遠完不成的續作。
參考文獻《丁丁歷險記》、「《丁丁歷險記》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