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的772團跑龍套?其實比起獨立團,人家才是精銳

2020-12-23 熊熊評說

我們都知道《亮劍》這部電視劇,其雖然是虛構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劇中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很多戰例也都是有原型戰例的。

因此電視劇中的一些場景在歷史上是能找到真實的歷史源頭的,不過由於藝術創作的緣故,倒不一定符合事實。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肯定會對裡面八路軍幾種不同團有點印象。

比如李雲龍所部是獨立團,還有丁偉的新1團和孔捷的新2團。這是三支部隊號稱為晉西北的鐵三角,除此之外,還有李雲龍口中「程瞎子的772團」。

如果大家不知道真實歷史的話,還以為這個772團是獨立團的小弟,但實際上獨立團才是772團的小弟。

因為這個772團是八路軍改編之初的正規團,是386旅,乃至整個129師和八路軍中響噹噹的王牌團。

而新1團和新2團這類部隊是從772團這樣的主力部隊中抽調部分連隊和老戰士為基幹擴編出的新部隊;

至於獨立團編制,除了115師獨立團是紅軍老部隊改編而來之外,當時絕大多數的獨立團實際上是由地方部隊升格而來的,老戰士的比例比較低,規格上比新1團之類還要低一檔。

這類部隊通常是配合主力部隊作戰,並在主力部隊缺員嚴重的時候,對主力部隊予以補充,如果其自身表現出色的話則給數字番號,成為主力團。

以八路軍129師而言,東徵抗日時留385旅旅部與770團留守邊區,385旅769團及386旅771團、772團開赴抗日戰場,正規的數字番號團只有3個。

在這三個團之中,772團是386旅旅長陳賡手中的一把尖刀,很多戰鬥都是由772團打響的。

129師抗戰之初著名的長生口之戰、七亙村重疊設伏戰鬥都是772團主打的。

1938年3月,八路軍386旅在神頭嶺伏擊日軍,此戰772團是主力部隊,另外還有771團、補充團等部參戰。

這次作戰中老紅軍為主的772團將自己的優勢完全發揮了出來,新成立的補充團雖然沒有多少槍械,但是使用紅纓槍與日軍白刃戰,也取得了較大戰果。

戰鬥後的日械八路

這次戰鬥殲滅日軍1500餘人,戰果比平型關伏擊戰還要大些,而八路軍的戰鬥損失僅240餘人。

這次戰鬥讓日軍心有餘悸,僥倖活下來的日軍稱:八路軍的長劍(即紅纓槍)厲害;日軍戰史也承認:這次戰鬥是八路軍「一流的伏擊戰」。

這個補充團就是386旅當時成立的新部隊,後來改番號為386旅17團,不過386旅當時沒有獨立團。

獨立團雖然沒有,新1團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該部為八路軍東進縱隊部分單位合編的,曾參加了1939年2月的香城固伏擊戰。

但是新1團番號沒有存在多久,就在1940年改為了數字編號,這是八路軍整軍後的結果。

當時在129師系統內,一共有9個旅,28個正規團。其中除了769團、771團、772團外,都是兩位數字的新間建團。

這類新部隊是不會得到國民政府經費補給的,甚至到1941年後八路軍所有部隊都沒有國民政府的軍費補充,必須完全依賴自力更生。

儘管這些新編部隊在整軍過程中被賦予了數字編號,有些部隊的戰鬥力也很強,但是八路軍最精銳的部隊依然是最初改編的那些三位數番號團。

如772團一直就是八路軍386旅的主力團,這種部隊老戰士多。武器裝備相對精良,彈藥補給也較為充分,甚至具備與日軍野戰部隊對攻的能力。

如1938年4月的長樂村戰鬥中,772團襲擊了日軍108師團的後衛部隊,爾後該師團主力部隊回過頭與八路軍交戰;八路軍772團和2個老團與日軍對攻,斃傷其2200餘人,予敵以重創,從而打破了日軍所謂的九路圍攻。

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772團依舊是386旅的一把尖刀。在榆社一戰,772團與新1團改編而來的16團聯手行動,一舉全殲了日軍的加強步兵中隊,收復了縣城。

《亮劍》中李雲龍收復平安縣城一戰多少就有榆社城之戰的影子。

而《亮劍》中的李家坡之戰實際上是百團大戰後期的關家堖之戰,這次戰鬥772團和16團也都參加了攻擊。

網上有人說此戰八路軍投入了2萬人攻擊日軍500餘人,這種說法實在是幼稚的軍盲言論。

且不說區區一兩個山頭根本就展開不了20000人,而且當時八路軍也根本就沒有那麼充裕的兵力。

因為關家堖戰鬥已經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了,此時八路軍經歷了前兩階段作戰後,損失已經很大。如772團的1營,1連只有70餘人、3連只有50餘人、4連也只有70人(2連沒有數據),實力已經大損,其他部隊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而且打仗不是看人數,百團大戰八路軍平均每個團只有一萬發子彈可用,具體到一次戰鬥,還是時間窗口極短的攻堅戰,又能發揮出多大作用?

不過772團在百團大戰中雖然損失大,但戰後還是很快補充了實力,照樣還是一等主力團。而且這個團一直是陳賡部隊的主力,其血脈到現在也是我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

單純以772團在抗戰中的戰績來說,在全中國的軍隊中都是排得上號的。但這也是以巨大犧牲換來的,772團成立時首任團長葉成煥、首任的三位營長丁思林、郭國言、易良品都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

而在這個光榮的團隊中,也走出了不少將軍,如曾任772團政委的開國上將謝富治、曾任772團副團長的開國中將王近山、曾任772團團長的開國中將陳康等。

所以,電視劇上的東西,有的是真的,但也有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這大概也是以真實歷史上不存在的386旅獨立團和李雲龍展開敘事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亮劍》中的獨立團,其實並非是晉西北的老兵
    劇情就劇情,作者不會認真到跟虛構的「獨立團」較真。寫下本文,只是對《亮劍》和老兵們的別樣致敬!軍旅題材電視劇《亮劍》熱播已經有十五個年頭了,其火爆延續至今,經常稱霸收視榜。可見,既然劇中明明白白地說了「獨立團」是129師的部隊,但其實他們從沒有在晉西北戰鬥過,而是在相隔數百裡的晉東南、晉中和豫北、豫西地區活動,堅持抗日鬥爭。
  • 亮劍3獨立團劇情誇張
    1937年全面抗戰時,八路軍129師一共只有10萬多發子彈,在3年後的百團大戰中,全師近40個團一共也才打了70多萬發子彈。武器彈藥的缺乏使得八路軍不到萬不得已不跟日軍打陣地戰,而這個新版本的電視劇開頭好幾集一直都是火爆的陣地戰,八路軍哪有這麼充分的武器彈藥啊?
  • 《亮劍》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抗日軍隊中處於什麼水平?只排第三檔
    但是很多人也是疑問,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抗日軍隊中處於什麼水平?其實只能排在第三檔。,甚至繳獲了九二式重機槍跟多門迫擊炮,但是在面對日軍的包圍圈,李雲龍帶領獨立團也是苦苦支撐,最後突圍出來整個獨立團只剩下500餘人,骨幹也損失極多,二營長跟三營長也在這場戰鬥中犧牲。
  • 《亮劍3》獨立團繳獲150毫米重炮,這劇情也太誇張了點
    1937年全面抗戰時,八路軍129師一共只有10萬多發子彈,在3年後的百團大戰中,全師近40個團一共也才打了70多萬發子彈。武器彈藥的缺乏使得八路軍不到萬不得已不跟日軍打陣地戰,而這個新版本的電視劇開頭好幾集一直都是火爆的陣地戰,八路軍哪有這麼充分的武器彈藥啊?
  • 《亮劍》中,你可能不知道的6件事,你知道了幾件?
    其實這個演員也是劇組的副導演演,叫李炎冰之前他並沒有演過鬼子,沒想到一演成名。,不小心中了山貓子的暗槍犧牲。李雲龍化身土匪搶劫魏和尚五、李雲龍的獨立團號稱八個營近1萬多人《亮劍》劇中八路軍獨立團副團長邢志國在攻打平安縣城前
  • 李雲龍的《亮劍》精神,狡黠性格,才是獨立團的戰鬥力核心!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不妨分析分析,李雲龍的獨立團到底有什麼魔力,好似一群脫韁的虎獅一樣戰鬥力十足。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個話放到李雲龍的獨立團身上再合適不過,事實上正是由於李雲龍的出色領導才讓獨立團在那個年代大放異彩。
  • 亮劍中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
    《亮劍》是一部戰爭類電視連續劇,由李幼斌(李雲龍)、何政軍(趙剛)、張光北(楚雲飛)、張桐(和尚)等聯袂主演。於2005年9月12日於CCTV1首播。截圖表情包小編在最近回顧《亮劍》時,將部分臺詞摘錄了下來:1.攻打平安縣城後,也就是「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之後,李雲龍坐在秀芹墳前。
  • 《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明明有7000多人,為何卻只有8個營?
    《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明明有7000多人,為何卻只有8個營?《亮劍》是一部經典的軍旅劇,絕非「抗日神劇」所能比擬的,代表的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倘若真要拿一個能夠與之媲美的抗日劇,當屬《我的團長我的團》了。
  • 《亮劍》中誰是最大「瘟神」?他先後剋死了兩任政委,以及200戰士
    平時我們一直關注《亮劍》中,誰的武功最高,誰殺敵最多,誰的戰鬥力最強。但是,在《亮劍》劇中也還隱藏著一個最大的「瘟神」,他先後剋死了兩任政委,還讓日軍新組建的特種部隊打了頭炮,而且在他的「愚蠢」指揮下,還剋死了200戰士。
  • 《亮劍》中的李家坡之戰,歷史上的原型戰鬥,又是怎樣的慘烈?
    深度 摘要:《亮劍》中的李家坡之戰,是李雲龍接替因楊村戰鬥失利的孔捷出任獨立團團長之後,打的第一仗,也是獨立團的翻身仗,那麼這一戰歷史上原型是哪一場戰鬥,和劇中表現的戰鬥又有什麼不同?
  •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是誰?
    相對於各種各樣的抗日神劇,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亮劍》、等一系列抗日好作品,慢慢回歸到了觀眾視野中,尤其《亮劍》被翻盤了n遍後,大眾更是認可了李幼斌版的《亮劍》,劇中李雲龍的形象給大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獨立團內賞罰分明,在戰場上一往無前的氣魄,令人折服,但是這個李雲龍在歷史中,真正的原形是誰?又有哪些驚天動地的故事?李雲龍原形名叫王近山。
  • 還記得《亮劍》獨立團與山崎大隊那場戰爭嗎?歷史其實是這樣的
    最近幾年戰爭片的熱度一直沒有減,想必這種類型的影視劇大家首當其衝會想起《亮劍》了。《亮劍》可以說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戰類影視劇,裡面不僅呈現出經典的戰役和逼真的畫面,讓觀眾看了後既會大笑也會落淚。總之看完心中都會產生一股觸動。一部好的作品不僅在於演員們的表現,同樣也在於劇中的人物形象刻畫。
  • 李雲龍獨立團一連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進攻,在實戰中可能嗎?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獨立團的一個連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進攻,在實戰中可能嗎?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新婚之夜,被日軍襲擊,老婆也被抓到了平安縣城。李雲龍一怒之下,召集獨立團全部人馬,向平安縣城發起進攻。為了阻止敵人增援,他命令手下一個連,必須阻擊日軍一個聯隊八個小時。
  • 在《亮劍》第六集中,趙剛都快頂不住了,為何山本卻選擇撤退了?
    要說《亮劍》裡面最經典的橋段,很多人都能說出來一大堆,但是,你否認不了一件事情,就是這部劇的製作精良,但劇中有一個讓我十分疑惑的事情啊,就是在第6集的時候,山本的特工隊突襲了八路軍的總部,趙剛明顯都快頂不住了,可就在這時,山本的特種部隊卻選擇了悄咪咪撤退了。
  • 獨立團究竟是什麼編制,真像李雲龍帶領的那樣嗎?
    作為戰鬥集體,軍隊由許多士兵組成,所以必須將其組編為一個單位,才容易指揮調動,並可以計算兵力。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不過,由於各個國家軍隊的編制及同一國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編制有一定區別,所以搞懂軍隊編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為例,當時中國採用的是三三制度。
  • 楚雲飛終於逮到機會將獨立團的部隊繳械,為何最後卻歸還了繳獲的武器?
    《亮劍》楚雲飛和李雲龍從認識開始,儘管彼此惺惺相惜,但鬥法就沒停過,大都是李雲龍佔便宜,為什麼楚雲飛終於逮到機會將獨立團的部隊繳械,最後卻又將繳獲的武器歸還了李雲龍?在中央軍和八路軍的幫助下,才勉強保住晉南一小塊地方沒有被日軍佔領,說起來總算山西全境沒有完全淪陷。閻長官本人也意識到自己軍隊的局限性,於是開始與我黨合作,編練山西青年決死縱隊,政工幹部全部由我黨委派,最後發展到四個縱隊五十個團,佔晉綏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 老《亮劍》獨立團沒有醫護人員,新《亮劍》卻有了護士裙
    在眾多被吐槽的槽點中,劇中護士小姐姐的護士裙是一個重點關照的點。但製作方不服,曬出了相關的歷史照片,來和網友互懟。其實,在抗戰爆發的時候,並沒有全國性的醫療衛生體系,只有一些大城市有一些教會建立起來的醫院,才有具備現代醫學知識的醫生,其它地方基本上都靠中醫藥。比如紅軍時期,中央蘇區的醫院院長傅連璋,就是打仗的時候遇到的教會醫院的醫生。
  • 《我的團長我的團》和《亮劍》,誰才是國產抗戰劇的巔峰?
    昨天,我寫了一篇關於團長的文章,有粉絲就在評論區表達了深深的不滿,力爭《亮劍》才是最好的抗戰電視劇。李雲龍的新一團獨立團,是這種部隊的代表,這種軍人的精神,跟著他從團長到師長,到建國後的和平年代。在電視劇中,我們能記住的,是李雲龍、還有趙剛、和尚等圍繞在李雲龍身邊的人,能記住楚雲飛,他是李雲龍的好朋友,但也是好對手。
  • 楚雲飛打了半天仗,不知道正面對抗是誰,內心沒底才知道是李雲龍
    《亮劍》這部劇當中很多戰役都是非常經典,很多日軍精銳部隊面對獨立團都有些發懵,畢竟在裝備跟實力面前,獨立團依舊勇於亮劍,甚至從正面向日軍突圍,一言不合就發起白刃戰,在日軍最為驕傲的刺刀戰遇到獨立團的大刀片子,居然敵不過,甚至被獨立團那股氣勢震懾住了,而獨立團那嗷嗷叫的戰鬥激情也讓很多觀眾紛紛表示大呼過癮。
  • 魏和尚「叛變」獨立團,打暈團長跑了幾十裡山路,轉頭就扔下團長
    《亮劍》這部劇可以說是百看不厭了,因此它也成為了這些年中被翻牌為數不多的抗戰劇,劇中李雲龍所呈現的形象可以說是很契合大家對當年將領們的猜想。魏和尚可以說是劇中一大亮點,從他一出場身上就給人好感,他可以算是獨立團中武功最好的一人,李雲龍曾說過魏和尚實戰經驗比較少,還是先從警衛員做起,在加入獨立團之前,魏和尚已經是一個班長,他願意做李雲龍的警衛員,完全是因為他從心底裡敬佩李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