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文明衰落和復興,聊歷史決定是造福萬世還是遺禍千秋

2020-12-23 人文苗子

任何一個文明在遇到大自然、社會內部、外部文明等壓力和挑戰時,都會採取各種措施應戰,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會做出相應決定並付諸實施。這種決定和行動都受之前文化影響,重大決定往往具有理論和系統措施,影響巨大的應戰都具有創新創造性元素。新的理論和實踐持續產生作用,不斷完善演化為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新的文化,並成為以後社會活動的環境和前提條件,而後來人稱之為xx文明或xx社會的傳統文化。

後人有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自己認為是「精華」就繼承或揚棄,自己認為是「糟粕」就批判或遺棄。情緒激烈者就歌頌某一歷史決定是「造福萬世」,或者判處某一歷史決定是「遺禍千秋」。講真,歷史重大決定,在決定作出之前就會有不同意見,有的意見很可能是你死我活的激烈對抗。後世基本上也不會有一致的蓋棺定論,不同的歷史時期此消彼長。一種意見最終勝出得以落實,按黑格爾的邏輯就是有其歷史的合理性。

這種現象中西社會彼此彼此,誰也不比誰更具優越性,凡是自認為比別人強,不是無知就是撒謊或者傲慢。

咱們國家被人詬病「遺禍千秋」歷史決定有∶焚書坑儒、獨尊儒術、重文輕理、科舉八股。

秦始皇 焚書坑儒

許多人稱讚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馬上就會有人扔過來秦始皇的黑歷史「焚書坑儒」。燒多少書,燒的是什麼書?埋了多少知識分子,他們是方士騙子還是儒生?這個爭論不休。毛主席的觀點是「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不過秦始皇戴這頂帽子並不虧,反正燒書了,應該埋了400人之多。問題是,秦始皇如此做被罵為「暴君」,而項羽坑殺20萬降卒被知識分子無視,還落得一個「千古英雄」的稱號。貌似儒生是人萬不該殺,秦國降卒不是人殺死多少都無所謂,妥妥的雙標啊。被雙標的還有劉邦,勝利者,對人人性化得多,結果被知識界鄙視為無賴。

秦始皇的使命是一統天下,版圖、制度、體制都統了,本來也沒把法家以外的知識分子怎麼著。思想自由,許多人反對新制,到處宣揚周朝原有分封禮制好,擺明了要復闢。要知道,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既反對斯巴達式專制也反對雅典式民主,主張言論自由和無神論,不符合當局主流意識形態,結果被雅典判處死刑。2000多年前的人類,對統治者的要求不能現代化。

「焚書坑儒」為大一統提供了思想保障,但是也開啟了專制鉗制思想自由的先河,造福和遺禍都堪稱萬歲。

漢武帝 董仲舒 獨尊儒術

輪到漢武帝和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直接是思想專制了。不過,漢武帝做法不像秦始皇那樣霸道血腥。在漢代,秦朝法家底色的制度繼續使用,但嚴刑峻法給否了。道家也曾登堂入室,佛教甚至基督教都有立足之地。皇家無為而治,學術研究還是相當自由的。只是獨尊儒術以後,其它流派想當官就困難了。

在思想壟斷方面,獨尊儒術比焚書坑儒徹底,後果都是差不多的。

夏商周 六藝

獨尊儒術,傳統的「重文輕理」傾向更明顯,因為儒家所長僅是「道德文章」,科技工程類一竅不通。古有大禹治水,天文、算術、工程應該頗有成就,農耕、商業、手工業都甚發達,至少有不少經驗累積。但是,從夏商周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到春秋戰國的《詩》、《書》、《禮》、《樂》、《周易》、《春秋》,都是嚴重偏科,除了射箭、趕馬車和算數,其它科技和工程都不入大雅之堂。可見咱們祖先是多麼的偏廢。

這種嚴重偏科,以後不斷被獨尊儒術和科舉、八股強化。到洋務運動之前,中國的學界和官員人才庫,基本就是「文藝青年」的天下,幾乎沒有「理科男」什麼事。重文輕理的後果,文史汗牛充棟,詩詞歌賦精純,科技和工程能拿得出手的支鱗片爪,鴉片戰爭以後被人反覆蹂躪摩擦,想來這方面也是重要原因。

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的驕傲,目前通過考試仍是社會流動的主要渠道。按說一千多年下來應該是越來越進步,但是一路下來最終成了思想和科技的絞刑架。

隋朝創建科舉制度,隋唐時期學習和考試的科目內容,除了儒學太學,雖然也開設算學、醫學課,醫學也有諸多分科,但是報名就學者寥寥。因為科舉的定位是狹窄的招聘官員,居廟堂之高有幾個需要科技這「形而下」知識呀?墨家重視自然和應用科學,但墨子老祖跟儒家不對付,儒家當道墨家高手只能潛伏在「江湖之遠」了。現在科舉廢除,高考當紅,社會流動的渠道還在,不過是「重理輕文」了。

範進中舉

到了明朝,幾乎圍著「四書五經」轉的科舉,朝廷仍然擔心有異樣的思想火花點燃他們的朝堂,乾脆給天下學子畫個圈,在圈裡按著規定的步調套路思考,這就是毛主席當作反面案例的「八股文」。再加上清朝血腥殘酷的文字獄,中國社會的創造性真的就不能呼吸了。

西方的工業文明借鑑不少古希臘古羅馬的遺產,那麼有哪些當時或西方自己覺得很香,但在其他國家眼裡是禍害的歷史決定呢?

西方自認古希臘為文化源頭,咱們就從古希臘梭倫改革聊起,大致有公投民主、財富等級、殖民政策、一神國教。

梭倫改革的最被熱炒的是,打破貴族壟斷,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制度。雖然「民主」不包括奴隸、婦女和外邦人,而且權利以財產明確劃分等級,財富越多權利越多,但這差不多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穿越了。

古希臘推崇民主制度的人大概稱得上理想主義者,但是現實很骨感。小國寡民、千國林立的古希臘抵擋不住馬其頓的進攻,被納入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民主體制消失了。

古希臘 公民大會 公投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應該是比較清醒的,他們不贊同雅典人人當家做主的極端民主,在後來的古羅馬,因為規模巨大民主最終被帝製取代,古希臘最終沒能像中華文明同化入侵者,而是逐漸在擴散中被消融了。

雅典廣場集會一樣的「公投民主」,和財富多少決定權利大小的文化,導致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導致美國階級固化、分化引發的混亂,這應該就是遺禍吧。

由於海盜精神是古希臘的精神特質,加上貧瘠的土地無法養活快速增長的人口,古希臘採行殖民政策。兄弟倆必須有一人脫離城邦謀生,欠債、失地的農民只有離家出走,政治鬥爭敗者為寇只能滾蛋,當然生意人也可能主動殖民海外。

古希臘 殖民地

古希臘人殖民給自己找到了活路,但是落後地區的原住民遭殃了。15世紀中後期,發現古希臘的西歐人有樣學樣,滿世界搜刮掠奪,他們挖了工業文明的第一桶金,殖民地人民卻深感水深火熱,歐美還美其名曰「地理大發現」,貌似功勞貢獻大大的。如今殖民換成金融資本的馬甲,依舊攫取後進國家財富。通過殖民工業發達,英國18世紀後半葉實施現代民主制度(不是先有民主制度然後工業發達的,這一點十分值得注意)。

西方傳承下來的還有一神教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與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動機應該差不多,統一思想以利統治。基督教與儒學一樣,具有有利於統治階級的核心價值。

十字軍 東徵

基督教佔統治地位,一神教理念又封閉排斥異己,最直接慘烈的禍害就是教皇發動的持續200年的「十字軍東徵」。時至今日,西方文化受一神教薰陶,心底滿滿的優越感。唯我獨尊、樹敵對抗的美國,像極羅馬帝國,還在威脅著世界的和平共榮。

對待歷史的決定,評價應該保持歷史感,實事求是,辯證分析。是造福還是遺禍千秋,非黑即白簡單化不太合適。

本文由苗子原創,喜歡就點讚,認同就關注。

相關焦點

  • 西方文明的擴張;亞洲的衰落、美洲的崛起
    感覺還可以吧,雖然肚子裡沒什麼存貨,但還是歸納整理了我原本一些零碎的想法,這對我自己而言意義重大。除去第九篇外,前八篇文章我都是在簡述西方文明的崛起和「人本價值」這個不知是不是我首先提及的概念。之後我會分三個大類加一篇總述結束這個專欄。一類三篇,加一總概正好結束。也算是我對我所喜愛的歷史做個交代。
  • 比瑪雅人更先進的蘇美爾文明,是如何發展的?又為何衰落?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許多輝煌璀璨的古文明,這些文明出現在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產生了不同習俗、文化,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都影響著世界的發展。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古文明已經衰落,但是依舊有一些古文明被流傳了下來,比如華夏文明。
  • 百餘件中西織物文物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 展示文明交匯的絢麗色彩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國絲綢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共同舉辦的《東織西造 錦繡生活——中西絲織文物展》今天開幕。展覽選取江南絲綢為代表的中國絲織文物和法國裡昂為代表的歐洲絲織文物精品,著重展示了中國傳統絲綢和絲織技術對西方絲綢和絲織產業發展的影響,並展現中國絲織業在文明交流碰撞中的融合創新。本次展覽展示了中國歷代絲綢殘片、明清江南絲綢精品、歐洲絲綢精品、中西絲綢服飾精品和生活器用中的絲織文物,共計139件/組。
  • 【地評線】金羊網評:保護傳承弘揚歷史文化遺產 為偉大復興凝聚...
    這充分彰顯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問題的高度關心,也告訴我們必須全力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保護工作。走在民族復興偉大徵程上,當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者、傳承者、弘揚者,不僅是對歷史負責、對時代負責、對人民負責,也可以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獲得感,更能夠為續寫中華文明新輝煌作出更大貢獻。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今天想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請您談談您的看法和理解,好嗎?  老師:好的。  學生:那就請孫老師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提出,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給我們做一些介紹。  老師:好的。作為當代中國的歷史敘事,大家都知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是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 復興最美日曆,你來決定→
    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小編都將為你贈送日曆:關注」大美復興「的粉絲留言板「我想要日曆」私信」大美復興「後臺發給小編您的姓名及聯繫電話以便小編將製作好的2021年日曆第一時間送給您(將為您保密您的聯繫方式)03截止日期?
  • 華夏文明之興衰(下)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當武力不能提供支持與保護時,文明必衰落和滅亡。在南宋之前,華夏文明在軍事上的失敗是局部的。在南宋末年,文明徹底淪陷,這一幕又在明末重演。蒙古統治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在伊斯蘭世界也是這樣。在草原騎兵的殘酷打擊下,這兩大文明都滑向衰落和封閉,而僻處歐洲的基督教文明開始崛起,直到今天仍然一枝獨秀。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88年。
  • 中華文明融合外來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上中下篇)——智慧人生系列
    清王朝由於滿漢兩個文化並存,也暫時在某些方面淡化了儒家倫理在生活方面的影響力,儘管表面上清朝皇帝還是倡導儒家學說的。滿人當國,商業之風大盛,連大學士都可以做生意,漢族風俗漸漸衰落,北方男女混雜、主僕無間、生活奢靡、娛樂繁盛、喪禮用樂,供奉關公和佛陀而冷落孔子,導致了漢文化傳統的衰落。       晚清以來,中國文化處在斷續之間。
  • 人民日報文章: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上
    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用歷史的長鏡頭去端詳今天,從世界維度的廣鏡頭去俯瞰今天,更能深沉地理解中國的光榮與夢想、跋涉與執著。數百年間,中國譜寫了一曲從強盛到衰落再到復興的壯美史詩。
  • 中西全史已出的各時間段全球文明排行榜
    編者按:中西全史已出的各時間段全球文明排行榜文明排行榜
  • 【地評線】智者樂水 水利萬物 生態文明助力復興偉業
    他先後來到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江都水利樞紐,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建設和江都水利樞紐運行等情況。  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大運河2500年的航程開啟點;一個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智者樂水,水利萬物。大運河,貫通南北,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了巨大推進作用;南水北調,貫通南北,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輸入強大能量。
  • 當前爭論之五:天下大亂,美國衰落還是重生
    第三層次,危機與深層變化:美國朝右轉還是朝左轉?新保守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第四層次,危機與國家盛衰:美國在危機中變得更強盛,還是變更衰落?第五層次,危機與世界方向:方向不是兩個簡單選項,而是多向、多樣、多維。所謂多向:全球化還是逆全球化?
  • 英雄復興的時代!《文明6:迭起興衰》評測
    文明和時代的變遷就是在這種交替中前進的。對於大家所喜愛的《席德·梅爾的文明5》經過了兩個資料片和無數DLC的打磨與修繕之後,才成為了如今依舊被玩家們所喜愛的遊戲。如果兩個資料片之後才是文明系列遊戲崛起的規律,那麼《文明6》已經達成了一半。
  • 陳傳席專欄|聊藝術:徐悲鴻為什麼反對「中西結合」
    徐悲鴻在繪畫創作上是否是"中西結合",姑且不論。很多研究家和畫家都把徐悲鴻論為"中西結合"的繪畫領袖之一,是否正確?也姑且不論。但徐悲鴻在理論上是明確的反對"中西結合"的,完全否定"中西合璧",甚至嘲之為"中西合瓦",並主張"中西分璧"。
  • 這些戰役決定了日本的歷史
    這些戰役決定了日本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 漢服在復興,漢民族精神在復興
    話說,最近幾年漢服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漢服並敢於走出家門向大家展示漢服,已形成一股復興漢服的潮流。漢服的復興,既體現了國人的文化自信同時,讓大家對中西文化多了一些理性的認識,也讓大家在美學的認識上有了更豐富的想像,很多人都對漢服復興都有自己的看法。
  • 古埃及帝國覆滅——文明衰落法老時代終結
    曾經的埃及在世界上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者。那他的文明又為什麼沒被傳承下來呢?他的法老是怎樣隕落的呢? 拉美西斯家族結束了帝國統治後,埃及歷史陷入分裂與短暫統一的惡性循環,又進入中央集權小於地方分權的第三中間期。
  • 《中西絲織文物展》今日亮相 展示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絢麗色彩
    圖說:《東織西造 錦繡生活——中西絲織文物展》海報 今天,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的 《東織西造 錦繡生活——中西絲織文物展》上,
  • 王啟元︱晚明唯識學復興的歷史與價值
    最近,經多位明清佛教學者的研究助力,晚明唯識學無論在文本還是人物,今日所能得見的早已非同舊觀;甚至,通過閱讀梳理其中脈絡,學界已經開始討論近世佛教復興的內核與之後的流變、及其與近代佛教傳承的關係。這其中,一本新近出版的關於明清人唯識學著述的研究作品,堪為唯識學之於晚明佛教復興研究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