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君帶你去旅行丨品讀唐代韓愈詩詞:走進長安

2020-12-21 澎湃新聞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丨品讀唐代韓愈詩詞:走進長安

2020-03-10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唐代韓愈詩詞~走進長安(西安)(00:50)

【導讀】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我們吟詠這些詩詞,就像在與歷史對話。讓我們放下紛擾的一切,靜靜地讀一首詩詞,開啟一段美妙的旅程。觀光君今天帶大家走進的是長安,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下面就讓觀光君帶你去旅行~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

 

 

【譯文】

長安街上細密的春雨潤滑如酥,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注釋】

呈:恭敬地送給。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裡形容春雨的細膩。

最是:正是。處:時。

絕勝:遠遠勝過。皇都:帝都,這裡指長安。

 

 

【走進長安】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中國城市建置市(商業區)與坊(住宅區)分設典型。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城垣雛形,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長安文化影響極其深遠,由於建都長安的周、秦、漢、隋、唐是中國古代最為強盛和文明的黃金時代,因此在唐以後,雖然長安不再為國都,但「長安」一詞卻成為國都別稱 。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長安街,就是以古長安命名。

 

 

版權聲明:本文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僅供學習交流,部分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無法考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鍵詞 >> 旅遊,詩詞,長安,西安,韓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大器晚成的邊塞詩人高適|跟著詩詞去旅行NO.109《別董大》
    |跟著詩詞去旅行NO.93《江南》千古詞帝幾多愁,恰似一江春風向東流|跟著詩詞去旅行NO.9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首詩竟然蘊含如此深奧的哲理,佩服!|跟著詩詞去旅行NO.95《題西林壁》單騎追叛徒,辛棄疾您真是一隻青兕神獸嗎?!
  • 文起八代之衰,唐代文壇大神韓愈
    韓愈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他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倡導務實質樸的文風。韓愈不但研究創作理論,他還在寫作實踐中貫徹自己的理念,成為唐代文壇上鼎鼎有名的大神。韓愈祖籍在昌黎,於是他喜歡自稱「昌黎韓愈」。韓愈出生不久母親病逝,他三歲時父親病逝,他的兄嫂擔負起撫養他的責任。
  • 《韓氏詩詞趣聞軼事》之六:唐代詩人韓愈的詩和故事(二)
    唐穆宗命韓愈為宣慰使,去鎮州招撫亂軍。韓愈即將出發時,文武百官都為他的安全擔憂。穆宗也感到後悔。韓愈說:「不畏生死去執行君命,是我作為臣下應盡的義務。」於是毅然只身前往。韓愈到鎮州後,一個人進入叛府,王庭湊的將士拔刀開弓迎接韓愈。韓愈面不改色來到客房後,將士們仍手執兵器圍在院中。韓愈對王庭湊如此對待朝廷命官表示譴責,王庭湊對韓愈說:「他們之所以這麼放肆無禮,並不是我的本意。」
  • 一代詩豪:劉禹錫的經典詩詞名篇 | 一封朝奏九重天,韓愈詩詞十首比夢間!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春雪》【唐】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裡之遙。
  • 原毀 唐代:韓愈
    原毀唐代: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 韓愈詩詞的春天,美到心醉!
    《晚春二首·其二》唐代:韓愈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是誰將要把這春景收回去,紅紅綠綠的花草已是半開放半凋謝了。《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唐代:韓愈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此詩為朋友間贈答之作。
  • 唐代詩僧寒山子的詩詞為何風靡日本?
    徐福東渡日本時帶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以及大量的文字典籍,從而促生了日本的「彌生文化」,徐福也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農神」和「醫神」中日之間頻繁交往是在隋唐時期,日本傾慕中華文化,於是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這些遣唐使以及一些僧人回國時,帶去了大量的文字典籍,可以說是全盤照搬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諸如農業、科技、建築、佛學、文學、藝術等等,日本人無不是奉為圭臬,成為日本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 一首《題鄰居》看出啥樣人品,讓韓愈大弟子離也傷情,別也哭泣?
    再看看於鵠寫的贈詩:贈不食姑唐代:於鵠不食非關藥,天生是女仙。見人還起拜,留伴亦開田。無窟尋溪宿,兼衣掃葉眠。不知何代女,猶帶剪刀錢。且一起待過一段 不短的時間,才有可能跟張籍建立起「於君去後交遊少」 (張籍《贈王建》)、「青山無逸人,忽覺大國貧」(張籍《傷於鵠》)的深厚友誼。這之後,張籍忙著結交各位大師,像孟郊,韓愈,白居易等等,最主要的還是拜韓愈為師,在他的舉薦下,考中進士。這時候張籍是無暇他顧。
  • 唐代僧人子蘭詩詞擷拾賞析:「帶煙千井樹,和磬一樓風」
    唐代僧人子蘭詩詞擷拾賞析文:枯木子蘭,晚唐僧人關於子蘭,在星輝熠熠的唐代,子蘭名不見經傳,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卷三》中「道人靈一」條有記載,其中有「其或雖以多而寡稱,或著少而增價者,如……曇域、子蘭、僧鸞、……四十五人,名既隱僻,事且微冥。」,雖然一筆帶過,然而表達了對唐代諸多僧人詩人的欽佩,子蘭為其中之一。
  • 這個唐代詩人與韓愈共登龍虎榜,詩歌文採飛揚,可惜如今名聲不顯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一起來看看一位唐代傑出詩人。這個詩人曾經名噪一時,與韓愈共登龍虎榜,詩歌文採飛揚,可惜如今名聲不顯。他就是陳羽。首先來看看陳羽的生平。陳羽的字號、生平、生卒年全部不詳,屬於三無詩人,大概知道的就是他是中晚唐時期的人。陳羽在貞元八年登進士第,與韓愈、王涯等共登龍虎榜。
  • 從長安到天山,他走過唐代詩人走過的路,去看他們看過的風景
    王維,雖然沒有李白去的景點多,但人家也是各個地方的典型風貌都沒落下的。韓愈,從珠江流域到黃河流域也算是有過一次深度遊了。所以,唐代的詩人們為什麼能去這麼多地方呢?因為,唐朝的假期是真的多啊!唐代一共有53個節慶假日,每次節假日的長短各有不同,而且學生還會有專門的田假和授衣假哦。唐玄宗以後,政府還會給員外郎以上的官員們發專門的旅遊經費,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帶薪休假,還能公費旅遊,換做是你,你去不去?當然,這樣的國家法定節假也只夠周邊遊的,如果想深度遊,那麼就得藉助另外一項制度了,這就是文人們的科考。
  • 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從苦孩子到大佬的逆襲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讀書人來說,韓愈註定是一座無法繞過的高峰!因此我們不妨遵循他的成長經歷,來看看這位窮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文壇盟主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韓愈出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即公元768年,字退之,祖籍是河南沁陽。韓愈的父親韓仲卿曾做過武昌縣令。
  • 韓愈的A面和B面(下)
    唐代古柏  孟州市韓園有兩棵千年古柏,據說是唐代栽種的。  樹身上纏滿了許願紅繩,樹下掛著善男信女敬獻的錦旗,祈求韓愈保佑他們心想事成。  洛陽人熟悉的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卻覺得他這人毛病大,並在《顏樂亭頌》中公開揭他的短:韓愈貪圖功名,曾三次寫信給宰相求官;韓愈貪財,替人寫墓志銘,收取好處費。  誰的說法對?這取決於你看的是韓愈的哪一面。
  • 韓愈歷史故事二則
    唐穆宗命韓愈為宣慰使,去鎮州招撫亂軍。韓愈即將出發時,文武百官都為他的安全擔憂。穆宗也感到後悔。韓愈說:「不畏生死去執行君命,是我作為臣下應盡的義務。」於是毅然只身前往。韓愈到鎮州後,一個人進入叛府,王庭湊的將士拔刀開弓迎接韓愈。韓愈面不改色來到客房後,將士們仍手執兵器圍在院中。
  • 韓愈:我曾經六次落榜……
    公元792年,韓愈再次來到長安參加科舉,這一次,雖然只考了寒酸的第十三名,但好歹是榜上有名了。然而在唐代,進士及第後並不能立即入仕,還需經過吏部的選撥考試才能正式做官。所以從第二年起,吏部官府又成了他的戰場。幸虧韓愈不是統領千軍的將帥,不然以他那幾年的黴運,恐怕整個國家都要被他輸光了。
  •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春夏秋冬一直都是古代詩詩詞的熱門話題,當多愁善感的詩人遇到了變化多端的四季,就會綻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詩詞魅力。傷春、悲秋、苦夏、傲冬,都成為了詩人寄託情感的最佳載體。當季節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之後,就幻化成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詩詞作品。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跟著詩詞去旅行NO.150 《浣溪沙 · 春思》
    |跟著詩詞去旅行NO.122《登飛來峰》最美不過江南春|跟著詩詞去旅行NO.123《江南春》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跟著詩詞去旅行NO.124《秋夕》以「罵名」得中進士的憤怒青年龔自珍|跟著詩詞去旅行NO.125《已亥雜詩》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跟著詩詞去旅行NO.126《定風波·
  • 歷史上的唐代大家韓愈,反對迎佛骨,被貶荒蠻之地
    韓愈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勸學》《馬說》至今都是為人所稱道的名篇,他不僅能詩善文,在政治上也曾出任要職,就是這樣一位博學的詩人,為何要不識時務地反對迎佛骨惹怒皇帝,導致自己被貶?要知道在封建社會,皇帝掌握的是對所有臣民百姓生殺予奪的大權,大臣們逢迎都來不及怎敢觸怒龍顏。
  • 唐代最「笨」的詩人,兩次「車禍」,因禍得福寫下兩個千古名句
    他騎著毛驢,在長安街上,自顧自地行走,自己呢,一會手做「推」的動作,一會做「敲」的動作,思考到底用哪個好。沒想到,出了「車禍」,撞到了當時京兆尹韓愈的車駕。侍從們把這個闖禍的人推到韓愈的面前。韓愈也是個大詩人,他聽了,很感興趣,兩人就一起思考起來,最後,建議說用「敲」字比較好。韓愈的意見十分中肯,他認為: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沒有閂,也不能魯莽撞門,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