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2021-01-09 一夢文化

《教父》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你真正想做的事,連神明都不要說。」

對自已來講,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收得住,不外露。說出去,能量外逸,會造成 自已的執行力變弱,也會招來他人的能量牽絆。

《易經》的乾卦,對應奮鬥,崛起,自強不息;坤卦,則對應寬容,容忍,厚德載物。乾坤平衡,內心強大。

自已要崛起,需先收得住,沉得住氣。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1、收住自已,使能量內斂,降低外界的幹擾。

在日常生活中中,大家覺得到上班累,家裡的瑣事累,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消耗和外流。

能量的消耗,通過看、聽、說、觸和想,每時每刻都在消耗。

自已的能量不足,會力不從心,做什麼事情都覺得難,也非常容易煩躁。要想保持精神抖擻,動力十足,意志堅定,那麼就必須收住自已,使能量內斂,降低外界的幹擾。

易經: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你需要想一想你的目標,或是景願。與之有關的一切,你能夠思考,行動;其他無關痛癢,甚至阻礙你的人事物,你別看,不要聽,不要想,不要關注。

專心致志在你想要的事情上。一件事情,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持之以恆,就沒有做不成的。

《易經》坤卦說:「囊括,無咎無譽。」

字面意思是說,一個袋子,扎住口袋,收斂不外露,則沒有過錯,也沒有美譽。

在生活中實踐,是指自已要收斂,韜光養晦,不讓自已的精氣神向外逃逸,專心致志自已的人生方向和目標。如此就不會招來外界和他人的毀譽和牽絆。

2、沉得住氣,在正確的方向上,每天前進一點。

熱血沸騰,要想轟轟烈烈大幹一番的事情,通常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難以堅持到最後。

如果你真正下定決心,要做成一件事,就不要急,放下對結果的期盼,靜下心來,認真做好與之有關的每一件小事。

《易經》坤卦說:「履霜堅冰至。」

按照自然規律,冰霜來了,堅冰也會隨之而來。

事情總是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一點一滴,發展起來。如果你的方向和決策,是正確的,適合自已的,那麼即使目標離你很遙遠,你只必須每天做一點,每天前進一點,實現目標是遲早的事。

易經: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3、能量足夠強大,則一觸

觸而發,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有些人說,自己拼搏了半輩子,依然過得碌碌無為。

根本原因是,你的能量不夠強大。

仔細想一想吧,你的能量都耗費在哪裡?你上班的工作,是你的人生目標嗎?下班了看電視,打遊戲,吃飯應酬,逛街購物八卦,閒聊,人際交往的維持,家庭瑣事的解決。

只要靜下心反觀,大部分人一生的能量,除了上班,都耗費在平常瑣事上,而不是潛心在自己的目標上。

假如你有自己的目標,那就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都投放在那一件事上。

認真經營,認真做好。

成功是要積累的。你投入的能量越多,你能發現和觸發機遇的可能性就越大。當有一天,你足夠強大,機會一觸而發,成功自然而來。

易經:你一旦專心致志,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了的事

《易經》坤卦說:「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平常悄悄地拼搏,讓自己的能力匹配你的理想,當機會來時,一躍而起。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易經就是人生的答案之書,如果一個人做選擇做對了,那他的人生自然是比較順暢,若一個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以後也會面臨很多艱難險阻。

而易經就是告訴你面對人生的很多問題,如何做選擇,做了選擇之後該如何做,只要按照易經所說的去做,基本上人生就不會差!

身邊很多人跟我說,自己想要學習易經,但是原版的內容全是文言文,自己根本就不讀不懂,每當遇到這種情況,老顧我推薦大家看一看我每天都在看的《圖解易經》。

這個版本的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有著詳細的白話文還有注釋,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將易經64卦背後的智慧還有道理用圖解的方式講解給你,這樣即使是普通人很容易就能讀懂了!

裡面還有上百種人生的實際問題,結合了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講解,這樣我們很容易就能將學到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變成對自己的人生真正有用的智慧!

人的一生,三分運氣,七分運作。時運有高低,人生有浮沉,若悟性通達,運作通透,時運必然好運, 運勢自然亨通。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涵養福報的古籍!若覺人生迷茫,便來讀一讀它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一本僅需要69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機會來了,能及時抓住,才是你的。《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會,付之實踐,以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下面詳細分享做法:1、保持素心,全神專注自己的目標。
  • 知行合一,身心合一,抱元守一,天人合一!
    身心合一了,才能健康。身在這裡,心在那裡,手上做著這件事,心中想著那件事,生理上在執行這個任務,心理上在思考另外一個任務,潛意識和意識是分開的,如此三心二意,不但什麼事都做不好,更是對健康大大不利。 一心二用,一心多用,同一時間想好幾件事,做好幾件事,看起來效率很高,可以節約不少時間,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但是,這樣做出來的事,沒有力度。
  • 易經:人生艱難時只要做對3件事,好的結果,會如你所願般發生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將《易經》所說的,人生艱難時只要做對3件事,你想要的好結果就會如你所願般發生,這一關鍵落到實處。第1件事:你是否持續朝著自己的目標,緩慢推進?荀子:「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易經:一個人,做到收放自如,才能激活乾坤能量,到達天人合一
    一個人,做到收放自如,才能激活乾坤能量,到達天人合一的境界。1、乾的能量,是放,拼搏進取。《易經》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一種積極的、遞增的、進取的陽性能量。抱怨本身是一種負能量,是做減法的,抱怨一次,生氣一次,就減掉一次自己的陽性能量。乾陽能量越高,做人越積極,做事越容易成。而抱怨是自我洩氣,減少乾陽的能量,從而導致乾陽不足。陽性能量不足的人,行動力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患得患失,容易悲觀,憤世嫉俗。
  • 易經: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不求三種人,不走三種親,很有道理
    《易經》有云:"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不請自來的三位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敬而且熱情地招待,終久獲得吉祥",表明此時儘管處在不適當的地位,但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易經忠告: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種人,不走三種親,很有道理因此,人在這個年齡段,應該擦亮眼睛,認清自己親戚的"真面目",減少給自己添堵的機會。這兩類親戚應當小心為上,避免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
  • 易經:一個人能成事,除了努力,關鍵在於把握3個節奏,可順勢而成
    有人認為,《易經》在古代只是一本佔卜的書,不要推崇得太高;有人認為,《易經》算命很準,說明人的命,是天生的,命中注定,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以上看法,都很片面。一個人出來社會打拼,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努力。但是,光靠努力,還不夠,還要把握時機。如果不懂得把握時機,只能自嘆懷才不遇。《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易經:凡事不可逆勢,無畏無懼,心想之事一定能成
    《易經》64卦,不管怎麼變化,都離不開一條基本規則,即:「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五多功;三多兇,四多懼。」這條規則,也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發展的漸變規律,興、盛、衰、退;或者成、住、壞、空。懂得用這條規律的人,順應自然趨勢,人生諸事會順暢很多。凡事不可逆勢,無畏無懼,心想之事一定能成。1、凡事不可逆勢而為。
  • 易經說: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明白情緒易怒毀於事,一展平波定成功
    《易經》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易懂但卻十分有用的道理:情緒易怒毀於事,一展平波定成功。意思就是人要想成事就必須放下心中的憤怒,平靜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表現。心不能亂手又穩,遇事心裏面有解決的辦法,人能保持一直安靜的處事,在人心和表面共同養成安靜的習慣。就會發現生活中瑣碎之事心想事成。
  • 周易:一個人「發財」前的3個徵兆,要是有一個,那也要恭喜了
    《周易》:一個人「發財」前的3個徵兆,要是有一個,那也要恭喜了南懷瑾大師曾給後人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富貴,都是要經歷磨難方才成。
  • 曾仕強:這樣學《易經》,真的很容易!
    在古老的時代,什麼科學基礎都沒有,一下子就能搞出這麼高明的易經,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常說「神仙中人」、「神乎其技」、「神奇不測」。易經很可能是「神來之筆」所留下來的痕跡,透過「神道設教」,使大家逐漸「神而明之」,達成「神機妙算」的效果。只要對「神」不「神經過敏」,便能「神通廣大」地「神之又神」,過著「神怡心曠」的美好日子。
  • 易經:福報都是修來的,常做這4件事,做個有福之人
    《易經》曾被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天總結幾個《易經》最厲害的玄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易經:福報都是修來的,常做這4件事,做個有福之人。第一件事:和善良的人交朋友。
  • 形與神俱、身心合一就是養生--《中醫與健康的對話》(連載06)
    我們去求一個東西、一個人或者 一件事,或者關注一個明星,念念不忘。我們總是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 或者不停地講話,不停地做事。我們以外物為原點,那就會失去對當下 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麼呢?是「形神分離」。與其相反的狀態,就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 或者「身心合一」。不管是學習中醫、武術還是書畫,都說要花功夫。功夫不是一個很玄的東西,功夫功夫,什麼意思?
  • 一個人遇事不順時,3種《易經》思維,助你快速衝和,轉為順境
    今日,我從人事的方面,解讀一種《易經》損益卦的運用:一個人遇事不順時,3種《易經》思維,助你快速衝和,轉為順境。1、損和益,構成一個太極,勢能相互轉換。「思無邪」的人,最易於讀懂《易經》,這是因為大道至簡,而心智聰明的人,常常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
  •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與人聊天時少說自己這「三件事」,建議學習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人到50,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
    通常,《易經》會被人們看作是佔卜之書,其實並非未卜先知,而是在《易經》中有「天人合一」之思想,宇宙萬物與人類為同在,兩者相互感應,相互影響。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受教了第一件事:自己的工作。
  • 《易經》透露:一個人的好運氣,經常會敗給這3件事,要及時調整
    其實個人也是講究風水的,在《易經》中,也有提到一個人的風水的問題,。所謂風水就會有好有壞,《易經》中就說到了,一個人的幸運一般都會輸給三件小事,看看自己越來越窮跟這三件事情有沒有關係。沒有能力或者局勢不明朗的時候萬不可輕易貿然行動。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對於一些對你不公不利的事情面前,要學會等待時機,古時候的勾踐臥薪嘗膽,時機成熟之後,果斷出擊,一擊斃命,絕不猶豫。
  • 易經忠告: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三件事,太有道理了
    《易經》給了我們不同的提示,萬物萌生以及生長變化無不符合陰陽互動道理有些人,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去苦心鑽研各種大師的成功學。可學來學去,卻發現,自己的生活沒有絲毫改變。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義就藏在《易經》裡。
  • 易經:在先秦時代,「天」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
    易經的「乾卦」,把天的學問講到了極致最開始接觸《易經》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老天爺和《易經》有什麼關係。隨後先秦書籍讀的多了,終於明白將《易經》評價為包羅萬象、廣大精微並非一句空話,而《易經》中最大的學問還真是「天」。這要從《易經》的第一個卦象「乾卦」說起。
  • 羅曼羅蘭的人生名言,與《易經》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所見略同
    精於刻畫人物在艱難生活中,不屈前進、積極進取、錘鍊身心以至到達人生之境,是羅曼羅蘭作品的特點。而在中國的傳統典籍《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有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不管你覺沒覺察,賽場總在那裡。易經講,天行健,即生存競爭,是優勝劣汰的過程,狹路相逢勇者勝。中國人重視對自然的了解,認識和學習,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認識自然的本身運行規則,認識生活的本質,是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
  • 易經:人在「走運」之前,會有3種變化,出現一種都要恭喜你
    其實沒有什麼!許多人的答案都來自於易經。一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古典文學典籍,至今仍有許多人潛心研究,一字一句,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被稱為中華文化之源的《易經》,後來經儒、道兩家之說,皆以易經為根基,是一部集先人之智,超謀略於一身的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