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2021-01-10 易說蓮花

機會來了,能及時抓住,才是你的。

《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會,付之實踐,以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

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下面詳細分享做法:

1、保持素心,全神專注自己的目標。

《易經》履卦說:「初九,素履往,無咎。」

素,是質樸無華,事情的本質,人的本色。

素履往,朝著目標前進,簡單專注,不為物累,不為情遷,如此輕裝上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夙願和初心。

保持一顆素心,全神專注自己的目標,是做事的最基本功夫。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曾說:「制心於一處,無事不辦。」

一個人,能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我自己遇到任何難題,都是用這個方法解決。

先把自己分散的注意力和能量全部收回,只專注在一個地方,全然投入,甚至忘記時間,忘記自我的存在。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克服障礙,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2、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不自亂,堅定自己所往。

《易經》履卦說:「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感到浮躁和焦慮。與之相反的,就是幽人。

幽人,內心清靜,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做事徐徐而行,穩而不亂。進可攻,退可守,不管處境如何,都不會自亂,所以得貞吉。

一個人的內心不亂,不管外界和他人如何幹擾,都不會打亂自己的節奏,這就是幽人的定力。

在這個社會上做事,不管你做什麼事,都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外界和他人的幹擾,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心。

你看準的事情,一旦開始行動,就不要猶豫,不要因為別人給你潑冷水,打擊你,你就輕易放棄。

我們的心定得住,不自亂,不亂方寸,堅定自己所往,那麼任何人,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攔你。心若堅定,所向披靡。

3、善於定期反省,總結經驗教訓,保持螺旋式上升。

《易經》履卦說:「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自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犯過的錯,要定期回頭考察,分析,反省,總結經驗教訓。做得好的,要保持;做不好的,要改正。唯有如此,人生才能保持螺旋式上升。

有的讀者,喜歡叫我老師。我萬萬不敢當,只是平凡人一個,終身不自以為師。

客觀地說,我工作十幾年,讀書七八年,涉獵圖書千餘冊,實踐和理論都不缺。即便像我這樣的人,也需要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回頭審視自己,不斷內省和修正,日臻完善。

我寫《易經》,是分享,也是自勉。我是怎麼寫的,就是怎麼做的。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相關焦點

  • 易經: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你要是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1、收住自已,使能量內斂,降低外界的幹擾。在日常生活中中,大家覺得到上班累,家裡的瑣事累,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消耗和外流。能量的消耗,通過看、聽、說、觸和想,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自已的能量不足,會力不從心,做什麼事情都覺得難,也非常容易煩躁。
  • 易經:一個人能成事,除了努力,關鍵在於把握3個節奏,可順勢而成
    有人認為,《易經》在古代只是一本佔卜的書,不要推崇得太高;有人認為,《易經》算命很準,說明人的命,是天生的,命中注定,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以上看法,都很片面。一個人出來社會打拼,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努力。但是,光靠努力,還不夠,還要把握時機。如果不懂得把握時機,只能自嘆懷才不遇。《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易經》的忠告:一個人後半生的「吉」和「兇」,都是自己招致的
    人到中年,後半生過得順不順都是自己決定的,《易經》中講,一個人是「吉」還是「兇」都是自己招致的。「吉兇」是怎麼產生的?很多情況下你的情緒會給你帶來吉兇的變化,《易經》中有一句話說到:「吉兇以情遷。」人到中年,沒有了青年時期愣小子的不知分寸,就不用再去爭,不說閒話,怨話,氣話,看的多了,閱歷深了,一些事也就做的周正了,這是一種修行。
  • 一個人缺乏專注的危害有多大?我們怎麼樣才能專注做事
    吃飯的時候還放不下手中的遊戲,邊吃邊沉浸在遊戲世界中;工作的時候,還要不停地刷朋友圈,刷短視頻,好像害怕自己因為工作耽誤了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這門課程還沒有學完,又急匆匆地學另外的課程,到處都有自己的收藏,就是沒有仔細的閱讀……這就是當下很多人的一種現狀,時時處處充滿焦慮, 心裡似乎隨時都有即將要失去的東西,總害怕自己抓不住什麼而後悔。
  • 《易經》告誡40歲中年人:為了運氣好,自己有些事,少跟別人說
    老話說的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難免會舞刀弄槍,每個人都想躲開危害,趨向利益,所以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競爭中存活下來,這就和做生意一樣,在人多的地方,才有更大的商機。人群一多,少不了的就是說話攀談了。跟人交流,說什麼話很關鍵。
  • 易經:一個人要變強大,不用管別人怎麼看,只要管好自己的頭腦
    這並不意味著我要指責朋友,朋友的頭腦,是不夠清醒,至少也不夠機敏。還有一次,我和另一位朋友談話。我從事自由職業。在周末,朋友問我要做什麼,我說要做什麼。我的朋友說,你不是每周有兩天休息嗎?現在還有什麼事?這就是「一個星期兩天」,而不是「一個星期兩天」。每周7天,我隨機安排2天的休息時間,不一定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比方說,星期四突然有人約我,我就星期四休,讓自己開心一天。
  • 來自《易經》的忠告:少跟別人說自己這3件事,運氣會越來越好
    文/當年一木 《易經》的忠告:跟人講話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運氣會越來越好!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少不了紛爭。
  •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真的早已註定嗎?易經: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最關鍵的,是要自己意識到,願意改變,自己克制。做到戒驕戒躁,不衝動,不失控,有這種基本素養,人才容易守得住富貴。否則,一怒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再多積累,都不夠一把火燒。第二句:不嫉妒優秀,向優秀的人看齊,改掉自己的過失。《序卦傳》說:「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在《易經》中,乾坤,是陰陽對立;損益,也是這種辯證關係。損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轉變成益。
  • 易經智慧:人活著,最苦的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
    當你真正衣食無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個人努力了那麼久,不是缺錢,而是缺愛,不是沒有家,而是不夠溫馨,心累的時候,沒有地方傾述。易經忠告:人活著,最苦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的,自然是豐衣足食的生活,和溫暖的家。但是,很多人活著,往往並不如意,很多人,費勁一生,卻換不來自己的幸福和快樂,特別是,換不來自己溫暖的家庭。
  • 易經提醒你:人到了50歲,建議這兩個地方要少去,能避開就避開
    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易經》的每一個卦都包含著一個事物發展的規律。最神奇的是,只要你遵循易經,按照易經說的去做,你就能更進一步走向成功!縱觀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皆讀過易經!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把可以把你成功機率放大幾十倍的法寶!很多人關注自己在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比如他們年輕的時候,就要努力。
  • 《易經》透露:一個人的好運氣,經常會敗給這3件事,要及時調整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是非常注重風水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風水。其實個人也是講究風水的,在《易經》中,也有提到一個人的風水的問題,。所謂風水就會有好有壞,《易經》中就說到了,一個人的幸運一般都會輸給三件小事,看看自己越來越窮跟這三件事情有沒有關係。
  • 易經:人生艱難時只要做對3件事,好的結果,會如你所願般發生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將《易經》所說的,人生艱難時只要做對3件事,你想要的好結果就會如你所願般發生,這一關鍵落到實處。第1件事:你是否持續朝著自己的目標,緩慢推進?荀子:「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易經: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人生最重要的兩天,是出生的那一天和明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的那一天。」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會明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我從《易經》的蒙卦,解讀一個人如何激發自己的天賦。1、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只要回歸本性,找到真實的你。在《河圖》中,代表先天性的元素,是水。
  • 《易經》透露「識人術」:一個人眼睛決定人品,一個人走姿決定富貴
    《易經》透露"識人術":一個人眼睛決定人品,一個人走姿決定富貴有句話說得好,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真的無法看透人心嗎?其實不然,古往今來,無數高人都能夠通過「識人術」來辨別是非。俗話說:「觀人於忽略」,一個人的人品,其實全都暴露在他的舉止行為之間,因為在不經意間,人們就會通過下意識的舉動來表達出真實的內心想法。《易經》中提到:通過一個人的形體來看人品,多半八九不離十。
  • 《易經》:一個人的「財運」強求不來,只要熬過3大坎,不請自來
    《易經》:一個人的「財運」強求不來,只要熬過3大坎,不請自來《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大家都想要自己的家庭能夠大富大貴,有福氣,有好運,但一個家庭的富裕是靠家裡的每個人的努力。
  • 《易經》忠告:人到50歲,要修心養性,這3個地方最好不要去
    等到了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壓力也不斷的增大,上有老少有小之時才發現自己雖然已經長大,但是世間之事很多事情自己都會有身不由自的苦衷。按照正常的壽命來談,一個人年過五十人生便開始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年紀大了以後由於身體的機能也不如青年那般健碩,因此要開始學會保養自己的身體,注重養生。也就是今年所就行的那句網絡用語一樣「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對此易經中也曾經告誡過,如果人生已過半百,那麼有兩個地方一定不能去以免給自己帶來禍事。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在古代,《易經》被公認為「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所以魯迅說,「讀《易經》,就是讀中國人的根」。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個艱難的時期。這個時候心態很重要。我們不應該讓自己倒下,而應該繼續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困難時期。
  • 讀過《易經》,分享經驗: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讀過《易經》,寫了幾百篇相關文章,《易經》的卦辭和爻辭,書上都有,沒什麼好講的。 我想分享自己實踐《易經》的經驗,有很多,在這裡先分享一條: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眼神暴露他的人品,一個走姿決定他的富貴
    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就要通過他下意識的舉動來看,因為這時候會流露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一個人的姿勢和神態,就可以暴露一個人的人品。而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兩句話,一個人的走姿體形看穿其人品,看人八九不離十。第一句,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 易經:一個人能不能發達,不是命,而是靠內外兼修的3種能力
    一個人想要興旺,做事利市,首先要逾越自己,逾越人道的本能。人道的本能,是排除異己,喜愛的人很喜愛,討厭的人很討厭,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另一個事實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獨特性。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即使是長得類似的雙胞胎,特性也有所不同。如果咱們能接納每一個人,生而俱來的獨特性,那麼咱們的胸懷和格式,就會進步幾個度,不會看不慣他人,更具有容納性。只有尊重他人,承受他人和自己不一樣,咱們才幹和他人和平共處,真實做到「同人於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