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不知道是因為手機和網際網路的發明。還是因為自身的焦慮,人們越來越變得不願意專注和不能專注了。吃飯的時候還放不下手中的遊戲,邊吃邊沉浸在遊戲世界中;工作的時候,還要不停地刷朋友圈,刷短視頻,好像害怕自己因為工作耽誤了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這門課程還沒有學完,又急匆匆地學另外的課程,到處都有自己的收藏,就是沒有仔細的閱讀……
這就是當下很多人的一種現狀,時時處處充滿焦慮, 心裡似乎隨時都有即將要失去的東西,總害怕自己抓不住什麼而後悔。於是就不敢專注去做一件事,也沒有耐心去把一件事做好。總想著一次就能做成很多事情,一心多用。
缺乏專注,一心多用,失去耐心,從表面上看似乎可以讓我們做很多事,過得很充實,能接觸到更多的資訊,緩解自己的壓力和焦慮 。但是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對我們是很不利的,最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影響做事的質量和效率
缺乏專注,一心多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造成自己在做事過程中出錯,影響做事的質量,缺乏耐心和仔細,也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就像一個人在工作過程中,如果經常受到打擾和影響,那他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肯定是不能得到保證的。
第二,讓自己不能獨立和深度的思考
如果一個人關注的東西太多,大腦中的信息量太過龐雜,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什麼都懂一點,但是卻不能做到專和精,就會影響自己思考的層次和能力,就很難做到深度思考和獨立判斷。因為一個人要想獨立思考和判斷,就需要掌握更多原理和本質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淺層信息量的多少。
第三,影響自己的意志力
如果一個人不能養成專注的習慣。不能夠持續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心裡想法太多,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會產生動搖和放棄的念頭,這樣時間一長,就會養成放棄和半途而廢的習慣,影響自己的意志力。
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樣在生活和工作中儘可能做到集中注意力,養成專注的習慣呢?我分享幾個小竅門,供大家參考。
第一,做一件事情之前,儘可能把可能會影響專注的事物移開。
比如當你在寫作的時候,就不要再放著電視劇,不要登錄著遊戲,手機儘可能放到伸手碰不到的地方,也不要把零食放在身旁等等,總之就是要給自己一個獨立的環境和空間 ,讓自己儘可能不受到打擾,也不會受到引誘。
第二,做好計劃,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專注,就是因為做著這件事情的時候。又想著還有另外的事情沒做,這就會容易讓人產生焦慮,從而分心。所以當你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時候。儘可能的提前列出來計劃好,安排時間段去完成,比如九點到十點做一件事情,十點到十一點做另一件事情,這周做一件事,下周做另一件事。這樣按時間段去處理。不同的事情就會減少你的焦慮和緊張感,從而使你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事情上。
第三,一定要勞逸結合,保持充沛的精力。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集中注意力專注做一件事情,就是因為身心疲憊,就會想休息,或者去做哪些放鬆的事情,比如打遊戲,看電視之類的,這時候人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還會使人產生焦慮。
第四,把事情按照難易和輕重緩急進行分類。
每個人的經歷很難做到,隨時都很充沛,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把事情進行分類,在經歷最旺盛的時候,去做那些困難的事情和重要緊急的事情,金立一般的時候去做那些容易和不太急的事。這樣才不容易讓自己分心和放棄。
總之,一個人把專注點放在哪裡,就容易在那裡突破,如果缺乏專注,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時間精力四處分散,就很可能使自己的做事效率大打折扣,變得更加的焦慮,最終使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受到影響。所以,越是要做很多事,越是焦慮,越要學會專注。
本文由自強不息先生原創出品,文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