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風險 理性留學 確保安全

2021-01-08 騰訊網

【訪談嘉賓】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張 琳

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喻常森

中國礦業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 翟石磊

中國礦業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許善品

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陳蘊哲

6月9日,中國教育部發布了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的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為了幫助廣大留學生及其家長在了解澳大利亞當前形勢和留學趨勢的情況下作出理性決策,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張琳,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喻常森,中國礦業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翟石磊,中國礦業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許善品,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陳蘊哲,分析了澳大利亞亞裔歧視性事件的來龍去脈,並為澳大利亞留學提出了具體建議。

澳大利亞對亞裔種族歧視行為明顯上升

記者: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澳大利亞從政府官員到民眾的言論和行為都表現出對華的不友好,甚至發生了多起歧視性事件。能否簡要回顧一下澳大利亞發生的一系列相關事件?

張琳: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澳大利亞政府某些官員與某些媒體頻頻挑起「中國威脅論」,惡意抹黑中國,煽動澳大利亞一些不明真相的民眾對中國和華人產生敵意,導致澳大利亞發生的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行為明顯上升。據《雪梨先鋒晨報》報導,澳大利亞一家獨立智庫機構「Per Capita」開展的一項關於對亞裔歧視調查顯示,從4月2日到6月7日,澳大利亞境內發生386起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事件,包括辱罵、暴力威脅、惡意吐唾沫甚至人身攻擊等。該機構比較了同期在美國的亞裔種族歧視數據,發現在澳大利亞的亞裔種族歧視明顯多於美國。

喻常森:近年來,中澳外交關係整體出現下行趨勢。新冠疫情發生以後,澳大利亞呼籲相關國家組成聯合調查組,要對新冠疫情起源展開獨立調查。中國政府針對澳大利亞的這種不友好和不負責任的做法,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政策。中澳關係的矛盾和變化也反映在澳大利亞民眾對中國的認知變化上。

翟石磊: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澳大利亞國內針對中國、華人乃至亞裔的歧視現象層出不窮,「白澳主義」餘毒未除。比如,一些澳大利亞政客和媒體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很多在澳華僑華人遭受言語侮辱甚至圍攻傷害;一些華人和亞裔家庭財產遭到破壞,華人和亞裔在日常工作中遭受不公正待遇;雪梨、墨爾本、布裡斯班等多個城市出現帶有對華種族歧視意涵的塗鴉或文字。

記者:留學產業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支柱。澳大利亞關於歧視亞裔的言論和事件勢必會對中國留學生,甚至對整個留學產業造成不利影響。澳大利亞教育界對此作出了哪些反應?

許善品:澳大利亞有23.8%的學生來自海外,來自留學生的收入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來源。對於澳大利亞高校來說,中澳教育交流關係重大,中國近年來一直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經濟收入來源中佔有很大比例,中國留學生尤其重要,幾乎佔到1/3。因此,澳大利亞高校非常重視中國留學生,也採取了多種措施保護中國留學生的利益,儘量減少因為中澳關係緊張而給留學生帶來的衝擊。

雖然澳大利亞教育部門有改善中澳關係、提升中澳教育交流的良好願望,但受澳大利亞安全部門和國防部門不斷推行強硬反華政策衝擊,未來中澳教育合作前景不容樂觀。而且,澳大利亞教育界已經意識到,中澳教育交流不可能脫離中澳政治關係而存在。所以,澳大利亞教育界已經通過媒體、遊說等方式發聲,敦促澳大利亞政府採取切實措施改善對華關係,緩解澳大利亞國內的種族歧視現象。同時,澳大利亞教育界也希望中方修改或放鬆對澳留學限制。

中澳關係惡化給中國學生赴澳留學帶來威脅

記者:近年來,澳大利亞對亞裔或華人的歧視性事件頻發,這對於在澳大利亞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具體產生了哪些影響?

喻常森:據統計,2019年中國各類赴澳留學人數近23萬。然而,隨著近年來中澳關係的下滑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澳中國留學生面臨雙重困境壓力。新冠疫情暴發初期,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在沒有通知中國政府的情況下對中國發出了旅行禁令,致使部分回國度假的留學生無法按時返校復學。他們的航班有的被取消,有的被迫轉停第三國返回澳大利亞學習,有的被困在機場接受嚴格調查,遭受到不公正待遇。

陳蘊哲:雪梨大學本科學生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表示:「因為外媒的各種言論,我們留學生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差……我們體驗到的更多是強烈的不安全感、孤獨和學習的不易。」

近年來,澳大利亞個別政客和媒體常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抹黑中國留學生。例如,《雪梨晨鋒報》之前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把中國留學生稱作間諜,費爾法克斯傳媒多次把中國留學生描述為「校內特務」,甚至,澳大利亞某些政府官員警告當地學府當心中國學生,暗指中國學生是間諜。這些錯誤言論在主流媒體上不斷發酵,引發了當地居民對中國留學生的敵視,繼而導致許多流血事件的發生。

由於意識形態上的敵視,赴澳中國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及畢業後實習、就業、移民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困難。澳大利亞政府有意拖延中國留學生籤證,已經影響不少學生的前途和他們的人生軌跡。大量優秀的中國學生,拒絕了其他高校拋出的橄欖枝,鐵了心要去澳大利亞學習。但籤證不下來,澳大利亞去不了,他們時刻擔心入學資格、公派資格、獎學金被取消。即便已經成功入學,不少中國留學生在選擇專業、選讀課程和進入實驗室方面都遭遇不公平的限制。畢業後,有些同學希望留在當地實習、工作或者移民,但來自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家庭的學生都會或多或少地接受莫須有的政治審查。

記者:中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反映出中方怎樣的態度?

翟石磊:中國發布旅行和留學預警,旨在強調中澳雙方都應對留學生本人和家庭負責。當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勢頭不減,長時間、遠距離的國際旅行具有更高的風險。試問,如果這些學生因此而被感染,誰來負責?疫情當頭,安全為上。

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澳方不能縱容「中國威脅論」發酵,要對雙邊責任負責。自建交以來,中國逐漸發展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能源資源、農牧產品和國際教育出口國。兩國關係發展歷程證明,良好的經貿關係是中澳關係的壓艙石。如果澳大利亞本屆政府真的是為本國民眾負責,那麼,就應該更多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疫情當下,正視現實、擔當責任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請留學人員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記者:新冠疫情暴發後,澳大利亞各大院校陸續停課,在澳中國留學生的學業和生活也因此受到影響。據您的了解,澳大利亞高校目前的教學狀態如何?為留學生提供了哪些服務?

喻常森:本學期以來,由於無法進行線下授課,大部分留學生只能通過網絡平臺完成選修課程的學習,儘管學生繳納了十分昂貴的學費。同時,疫情期間,由於澳大利亞許多服務業停擺,使過去依靠打工收入繳納房租等相關費用的部分中國留學生面臨生計困難。

記者:目前,很多澳大利亞的院校已陸續開學,疫情期間回國的留學生需要考慮是否返回校園。這次留學預警的發布,對於留學生的返校和出行有何參考意義?

張琳:許多國家的高校和中小學將在9月份開學,而澳大利亞大部分高校和中小學會在7月份開學。近期,維多利亞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發生嚴重反彈,而該州又是中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地。我國教育部於6月9日發出留學預警,提醒公民赴澳留學在長途旅行、開放校園與種族歧視方面的潛在風險,可謂十分及時,履行了對公民告知風險的義務。

喻常森:面對中澳關係的持續緊張局勢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的雙重困境壓力,在澳的不少中國留學生存在心理焦慮和選擇的困境。中國教育部發布赴澳留學預警以後,部分在澳留學生擔心回國後在澳學歷得不到認證。留學生家長則更擔心子女在澳的安全問題。據了解,在澳的部分留學生中,有人正在考慮如果能夠實現學分轉換,可能轉學到紐西蘭繼續學習。一些已經拿到澳大利亞學校錄取通知書的學生和家長,正在猶豫是前往澳大利亞,還是選擇其他國家替代。

記者:各位專家對未來中國學生的澳大利亞留學計劃有何建議?

張琳:選擇出國留學,無論對留學生個人還是整個家庭而言,都是一項影響重大而深遠的決定。留學經歷有利於獲得國際視野、豐富人生經歷。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增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部分國家的民粹主義正在抬頭,種族歧視的現象也在增加。一方面,我們依然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繼續促進國際交流,增進國際理解,避免非黑即白地看待某個國家、民族,避免同樣走向民粹主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低估潛在的風險與可能的困難,避免投入高昂學費的留學生涯付出不可彌補的代價。在目前形勢下,留學生與家長在選擇留學目的地時,應該持審慎態度,權衡利弊與風險,作出理性選擇。

陳蘊哲:鑑於赴澳留學可能發生的重要威脅,本著對廣大留學生及其家庭負責的態度,中國教育部提醒留學人員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記者:對於未來中澳關係特別是中澳教育關係的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許善品:未來,中澳雙方需要共同努力。首先,中澳正常的教育交流、民間往來不應受兩國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差異幹擾。中澳應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心態正常看待兩國在人權問題、政治體制問題方面的差異,而不應以先入為主的偏見來看待對方的國內事務。

其次,公共外交是中澳提升政治互信、減少戰略誤判的重要途徑,而教育交流合作無疑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中澳兩國年輕人是朝氣蓬勃的一代,他們受價值觀偏見影響較小,也更加務實理性,對多樣性文明的包容性更強。中澳應為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合作、平等對話搭建平臺,讓年輕學生成為推動中澳友好的主力軍。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是中澳兩國共同的敵人,兩國人民尤其是兩國年輕一代應攜手抗擊種族主義遺毒,使雙邊關係重回正軌。

《中國教育報》2020年07月17日第5版

作者:本報記者 張東

相關焦點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
  • 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
  • 市發改委組織召開全市長輸油管道安全風險和高后果區評估成果轉化...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市輸油管道安全保護水平,防範和遏制事故發生,有效運用我市長輸油管道安全風險和高后果區評估成果,12月11日,市發改委組織召開了全市長輸油管道安全風險和高后果區評估成果轉化推進工作會議。
  • 合肥市安幼教育集團總園:迎接食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檢查
    合肥市安幼教育集團總園:迎接食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檢查
  • ...管築牢安全底線 ——學校開展全覆蓋的實驗室安全第三方風險評估
    為摸清實驗室安全基本狀況,加強實驗室風險源管控,學校引入第三方專業安全評價機構開展了三校區實驗室安全的全覆蓋風險評估。2020年11月16日-2021年1月8日,分別對三校區27個二級單位共計727間實驗室進行了安全風險評估檢查和隱患梳理。
  • 程穎瑞:期貨市場理性對待機會和風險
    例如,一些投資者在入市之前並不重視期貨交易的風險,而熱衷於期貨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場機制,淡化了期貨投資的巨大風險。因此,他們入市的目的是為賺大錢而來,沒有虧錢的思想準備,所以不能理性地對待市場機會和市場風險。    為什麼在期貨交易中,交易機會和交易風險是並存呢?首先,期貨交易是一一對應的零和規則,即市場存在多少買方合約就存在多少賣方合約。
  • 金鹿公務攜手中國民航大學研發公務航空運行安全風險評估系統
    飛行總動員航空網11月25日消息:近日,由金鹿公務與中國民航大學共同研發,歷時三載的公務航空運行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已進入測評階段,預計明年將在行業內投入使用。
  • 我國衛生殺蟲劑有了首個風險評估標準
    發布會上,主辦方還發布了一條重要信息——農業部近日發布並實施了《蚊香類產品健康風險評估指南》(NY/T2875-2015),這是衛生殺蟲劑居民健康風險評估領域的第一個行業標準,標誌著我國衛生殺蟲劑居民健康風險評估進入了標準化時代。
  • 確保食品安全!溫州蒼南開展節前景區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五一」假期臨近,日前,蒼南縣市場監管局對當地旅遊景區餐飲服務單位開展專項檢查,確保景區食品安全。目前已出動執法人員131人次,檢查旅遊餐飲單位64家次,責令整改5家次。
  • 【中國疫情最新消息】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
    2020-11-25 15:15:53來源:FX168 【中國疫情最新消息】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
  • 疫情之下赴美留學好不好?Amerigo全日制寄宿保安全
    原標題:疫情之下赴美留學好不好?Amerigo全日制寄宿保安全赴美留學的低齡化趨勢愈演愈烈,有不少學生為了進入心儀的名校做好準備,選擇在高中階段就赴美就讀美國高中。而近期,美國的新冠疫情形勢也相當嚴峻,儼然成為全球疫情爆發的中心,而且在短期內還看不到平息的可能性。那麼在疫情之下的美國低齡留學都面臨了哪些不確定性呢?今年的赴美留學還有希望嗎?
  • 臨滄市召開安全穩定重大風險隱患研判會議
    12月15日,臨滄市召開安全穩定重大風險隱患研判會議,對全市各行業領域安全穩定問題排查及應對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會議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唐文慶主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長趙衛東出席會議,各縣(區)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市直相關單位領導參加會議。
  • 疫情啟示錄:重大疫情發生後潛在輿情風險評估及防範(上)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夾雜各類亂象,攪動輿論,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在線將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和內容優勢,給出「人民解讀」、「人民方案」,推出策劃《疫情啟示錄》,陸續從金融科技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區塊鏈技術解決公益信任問題、融媒體中心提升輿論引導效能、重大疫情中如何做好信息的發布、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重大疫情發生後潛在輿情風險如何評估及防範、重大疫情中的謠言處置機制、重大疫情中的新聞直播的挑戰、
  • ...部:國內遊輪復航準備期要做好風險評估 初期乘客定額不得超過50%
    交通運輸部:國內遊輪復航準備期要做好風險評估 初期乘客定額不得超過50% 原標題: 近日,交通運輸部修訂形成《國內遊輪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從嚴從細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統籌推進國內遊輪航線復航、疫情防控和運輸安全工作。
  • 「健康臨潭」我縣開展孕產婦風險篩查評估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預防和減少孕產婦死亡,保障母嬰安全,近日,縣衛生健康局組織35名縣級醫療機構婦產科專業人員組成專家團隊,分赴全縣各鄉鎮進行孕產婦風險篩查評估。專家團隊到各鄉鎮對全縣孕產婦進行免費篩查、檢查及隨訪工作,綜合分析每個孕產婦的高危因素、妊娠風險評估、下一步檢查項目,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並現場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和心理諮詢。截止14日上午,已摸底調查625名孕產婦,篩查出黃色風險12人,橙色風險16人,紫色風險5人。在現場篩查評估的基礎上,將持續對重點鄉鎮重點人群進行網格化管理和追蹤隨訪。
  • 激活「黨建+」 確保「大安全
    「我們所有黨員,一定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對待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環節,嚴格執行生產現場作業要求和安全規程,確保施工現場『零違章』目標。」 12月8日,在駐馬店佳田尚書院項目施工現場,駐馬店區域項目聯合黨支部書記孫培星正為黨員幹部講解注意事項,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
  • 鄭和號海外安全風險資訊:2020年12月25日安全日報
    「關注海外華人安全,服務護航一帶一路」——《鄭和號》一、中國留學生安全1據外媒報導,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部長瓦列裡·法利科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俄羅斯有64%的大學生通過遠程教育學習,約有300萬人。
  • 「點對點」專車接送,確保工人「零風險」返崗復工!
    「零風險」返崗復工。,融創·東海灣項目安排專人提前對返崗人員做好摸底排查,確保工人來源地安全。並採取「點對點」直達運輸方式,對行車線路和停靠地點均經過嚴格篩選,減少與外界的接觸,確保乘客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乘客隔位、分散就坐。此外,項目部還隨車準備了足量的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礦泉水、麵包等防疫和生活物資。
  • 校園安全保護傘: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學校安全既關係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也事關億萬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維護學校及周邊安全,學校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學校安全工作還存在相關制度不完善、不配套,預防風險、處理事故的機制不健全、意識和能力不強等問題。
  • 民航中南局到百色機場開展安檢機構安全評估工作
    對百色機場安檢部開展為期三天的安檢機構安全評估工作。當天上午,安全評估小組在百色機場會議室召開百色機場安檢安全保障能力現狀及發展需求調研會。會上,評估小組聽取了百色機場安檢部保障能力現狀及發展需求的匯報。會後,安全評估小組開始對百色機場安檢部的安全保障能力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