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2152場,調解20628次!雲審判確保公平正義「不掉線」

2020-12-22 中國長安網

「被告人潘某,是否能聽清我說話?」「可以」。近日,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運用遠程視頻形式,「無接觸式」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妨害公務、尋釁滋事案。

審判現場,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佩戴口罩,在審判庭、看守所內進行隔空質證和庭審陳述,共同參與了這場在線遠程視頻庭審;這僅是湖南各級法院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信息化手段開展審判執行工作的一個縮影。

目前,湖南網上法院、人民調解平臺、湖南移動微法院等便民訴訟平臺,為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調解、自助立案等不間斷便民訴訟服務;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確保疫情防控、審判執行兩不誤,讓公平正義「不掉線」。

各方訴訟參與人通過視頻線上參與庭審。嶽陽中院供圖

現狀:雲庭審在線審判數量逐漸增長

「重點做好庭前『功課』,想方設法保障人民群眾訴訟權利。」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躍軍在結束雲庭審,聽取各方當事人對庭審方式給出的評價後說道。

連日來,嶽陽中院運用「雲間」視頻審判系統對86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合併開庭審理。5名合議庭成員、2名上訴方代表及各方當事人的4名代理人分別通過視頻連線參與雲庭審;庭審節奏緊湊,各方訴訟參與人充分表達了意見。

今年2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範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對全國法院推進在線訴訟做出全面動員,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快速做出部署,聯繫相關技術公司為全省法院緊急開通網際網路庭審服務。

同時,下發通知要求疫情期間庭審活動原則上採取網際網路庭審方式進行,發放各類用戶手冊、進行相關宣傳,方便當事人通過網絡參與訴訟,保障庭審、聽證、調解等訴訟活動能順利進行。

「去年以來,湖南法院系統已開始試運行網絡庭審,進入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的特殊情況後,『隔空』庭審正好用到了點子上,解決不少實際問題和困難。」湖南高院新聞發言人李宇先介紹道。

根據統計,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湖南各級法院共通過網際網路開庭2152場,其中長沙市嶽麓區法院、張家界中院開庭已超過100場;全省法院線網上調解累計達到20628次。

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雲開庭」方式審理一起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決定案件。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供圖

變革:節省人力物力成本、效果好

3月25日,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雲開庭」方式審理一起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決定案件,各方在不同場所,無人員聚集狀態下,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北京、澧縣、常德三地的原告、被告、法官同步庭審,經審理當庭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疫情期間,這樣的在線辦案形式不但解決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同時也讓基層法院看到智能網絡化後的更多可能性,原來不能實現的事今後將沒有困難。

「遠程視頻庭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聚集,避免疫情傳播,而且刑事被告人無需法警在看守地點和法院之間往返押解,杜絕押解安全隱患。」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二庭三級高級法官、審判員王琳發現雲庭審不僅節省訴訟成本,審案效率也有了提升。

通過這次疫情,湖南很多法官親身接觸到了在線審判,一些案件得到順利辦理,還有一些案件通過雲庭審進行調解,取得很好的司法效果和社會效果,對於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情況將有一定的借鑑運用依據。

而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雲庭審其獨有的便利性和易用性會被更多人接受。在一些類似新冠肺炎防控等特殊時期,或一些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到達現場的案件,採用雲庭審模式進行開庭,將會是現場庭審的有效補充。

「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採用雲庭審進行開庭審理將會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既減輕當事人來回奔波的負擔,也提高了審判效率,對審判模式也將優化提升。」王琳法官說道。

益陽桃江縣人民法院庭審現場。益陽桃江縣人民法院供圖

未來:將在訴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雲庭審是為便利當事人訴訟而推出的一項全新的信息化技術手段。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運用,雲庭審化解了我的壓力。」王琳法官介紹,信息化系統運用前他忐忑不安,怕自己的愚鈍影響工作;正式庭審前他與書記員一起模擬多次,將中間碰到的問題一個個解決,有幸運用雲庭審一次性化解兩地兩案較大標的糾紛。

今年和王琳一樣首次使用雲審判的法官不在少數,如何快速適應、運用信息化系統,讓年紀偏大的法官轉變思想觀念,通過後期的培訓和推廣應用,才能使雲審判在更大範圍內推廣使用。

目前,全國法院的雲庭審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對於雲審判推廣運用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各地法院系統正在積極探索中逐步完善。

比如雲庭審中當事人身份認證、證據交換、筆錄、協議等確認與籤字等細節問題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畢竟與現場庭審相比有一些差別。

同時,關於採取網際網路庭審的方式進行開庭審理的法律依據尚不完善,只有網際網路法院的網上庭審活動通過試點方案進行了明確,疫情期間利用雲庭審開庭只是臨時應急措施;網際網路庭審模式真正要普及還需要通過修改現行法律來對予以認可和明確。

另外,雲庭審與現場庭審相比,還是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如部分證據的認定、庭審紀律和庭審進程的掌控、法庭嚴肅性等問題。對此,李宇先表示,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進步,雲庭審的使用率一定會越來越高,發展成為現場庭審的有效補充,在今後的訴訟活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山東曹縣法院:公平正義決不因「疫」而遲到
    在線訴訟全天候 網上執行不缺席 線下辦案漸放開山東曹縣法院:公平正義決不因「疫」而遲到全媒體記者梁平妮 通訊員張新景 疫情不退我不退,防疫審判兩不誤。在疫情防控期間,曹縣法院充分發揮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全面開展人工+自助、線上+線下、內網+外網的24小時全域網上辦案模式,審判執行工作由「線下」轉移到「線上」,法官「隔空」開庭、在線調解,電話調解、在線執行……法官們使出渾身解數,竭力為當事人繼續提供優質訴訟服務,確保司法為民「不打烊」、公正司法「不掉線」。
  • 新華社記者羅沙:不平凡的一年,更需要公平正義守護丨2020記者看法院
    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的成績舉世矚目又溫暖人心。這些成績,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離不開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的辛勤努力。這一年,我們看到各級法院更加積極地將技術與法治融合,把案件審理主戰場從線下搬到線上,確保疫情之下「公平正義不打烊」。
  • 「雲開庭」「雲調解」的背後,法官到底有多難
    最近,因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法院紛紛開啟「雲開庭」、「雲調解」、「雲送達」辦案模式。法官,我怎麼進不去「雲上法庭」?我看不到你呀?法官:當事人,從微信搜索「雲上法庭」小程序,註冊進入。當事人:法官,什麼叫小程序呀?怎麼搜索啊?喔喔,我進去了一頓指揮之後……法官:當事人,你進來了嗎?
  • 雲探望、雲觀護、雲調解……海滄家事法庭讓親情不掉線!
    對於有家暴傾向或家暴行為及離婚後雙方不在同一個城市的當事人,可以適用「雲探望」。該探望方式既保護未成年人,又沒有剝奪當事人對孩子的關心,且還有實現方式較為經濟、時間自由等優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家事案件當事人遭遇了新的煩惱,如不能正常探望子女、收入減少影響撫養費支付等。
  • 審判監督: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為實現公平正義砥礪奮進
    司法是爭議解決、矛盾化解的最後機制,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審判監督制度是這道防線的最後一個關卡和最後一個堡壘。  2000年8月25日,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任命紀敏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任審判監督庭庭長為標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正式組建。
  • 「雲上法庭」解民憂,千裡之外促調解
    「雲上法庭」解民憂,千裡之外促調解 2020-12-25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服務不停擺 荊州法院立案庭審調解執行「雲上辦」
    荊州兩級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啟「雲」辦案模式,積極引導訴訟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在線調解、線上執行等網際網路+方式辦理訴訟事項。>-->立案、庭審、調解、執行「雲上辦」,全流程全方位提供司法服務,正成為荊州法院工作新常態。網上立案訴訟 服務不停擺「不用出門就能辦立案,網上訴訟服務不停擺。」
  • 內蒙古:「零距離」守護公平正義 - 人民法院報
    2016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為全區各級法院配備了84輛巡迴審判車,所有車輛具有在車內開庭、庭審現場錄製、製作法律文書、遠程籤章等辦公設施,每一輛審判車就是一輛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移動巡迴審判法庭。巡迴審判車盤旋在山腰、穿梭在草地、跨越過泥沼,寫下了一個個關於公平正義的故事。
  • 蕪湖一法院「雲上」開庭審理 跨國隔空對話調解借款糾紛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蕪湖市鏡湖區人民法院,日前審理一起借款糾紛時,發現被告人遠在非洲阿爾及利亞,法院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與被告進行跨國隔空對話,並當庭達成調解協議。在庭前排查中,主審法官胡國華發現被告葉某遠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無法按期回到蕪湖開庭,如果安排延期開庭既會延長審判周期,又會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主審法官主動與原、被告聯繫,在徵得雙方同意後,決定啟用「雲上法庭」開庭審理本案。3月20日,此案在鏡湖區法院開庭。
  • 法官看法官| 陳潤娥——審判席上書寫公平正義
    法官看法官| 陳潤娥——審判席上書寫公平正義 2020-05-09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魚法院在線「跨國」開庭 半小時調解一起離婚糾紛
    >近日,嘉魚法院法官杜娜通過在線視頻開庭,跨國調解了一起離婚糾紛,便捷的審判方式獲得了當事人的點讚。 法官杜娜在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和雙方現狀後,為了控制審限和減輕當事人訴累,經趙某和宋某同意,決定通過「釘釘」視頻開庭對案件進行審理。為確保庭審順利進行,杜娜在庭前通過電話、微信了解雙方對離婚、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的意見,指導雙方熟悉「釘釘」的操作流程,並提前進行視頻調試,確保具備開庭條件。
  • 「智能訴訟」能耐大:武漢中院15分鐘完成一起跨國離婚糾紛調解
    不在同一個地方打官司好麻煩?這些問題在武漢中院的「智能訴訟系統」面前都不是問題!近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網上成功調解一起當事人身處兩國三地的跨國離婚案,耗時僅15分鐘。2020年末,武漢中院準備開庭審理一起涉外離婚糾紛上訴案件時,發現該案上訴人身在美國,因疫情原因無法回國,其中一名委託代理人身在四川且正處於孕晚期,不便到武漢參與訴訟。
  • 重慶女法官「線上雲調解」巧解跨國糾紛案
    近日,為了調解一起涉外商事利益糾紛,重慶法官譚穎使出了「跨越大半個地球」的調解方式:線上雲調解。  【解說】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法官譚穎表示,恰逢疫情期間,雙方當事人均在國外,案件缺乏開庭的條件。  【解說】譚穎組建起一個由原被告雙方、律師、第三人、承辦法官和書記員的工作微信群,搭建起了讓當事人可以隨時隨地表達訴求、法官居中調解的雲平臺。
  • 文安法院左各莊法庭孫衛華從速辦案 確保審判質效
    文安法院左各莊法庭孫衛華從速辦案 確保審判質效 2020-12-23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切皆可「雲」,這些「法寶」讓刑事審判工作更easy
    也飄向了各行各業 廈門集美法院刑庭 就充分運用這朵「雲」 全面開啟了在線審判模式 電子換押 遠程視頻開庭 改革庭審記錄方式 司法文書送達E平臺 等等 這些革新舉措 使特殊時期的審判工作更easy
  • 背著國徽去開庭!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為確保巡迴審判的莊嚴與規範,1980年初,祿勸法院委託縣美術館一名教師,以全手工的方式手繪並製作了4塊鐵皮國徽,成為「背著國徽去開庭」最早的物質載體。 一次,因路途遙遠、條件有限,在下鄉開庭時,一名法官未攜帶國徽便開庭審理了案件,在案件宣判時被告表示:「打官司都是在國徽下開庭才算審理案件,我不認可。」經過法官耐心細緻解釋,被告才最終接受了判決結果。 此後,幹警們每次出門都要背上十幾公斤重的國徽,穿梭於祿勸的綿延大山中。
  •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 2020-12-3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背著國徽去開庭!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祿勸縣法院供圖為確保巡迴審判的莊嚴與規範,1980年初,祿勸法院委託縣美術館一名教師,以全手工的方式手繪並製作了4塊鐵皮國徽,成為「背著國徽去開庭」最早的物質載體。同年,幹警們將國徽背到庭審現場。一枚國徽、一條橫幅,從老鄉家借來的兩張桌子、幾個板凳,就組成了一個露天法庭。
  • 關注| 背著國徽去開庭!雲南這家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為確保巡迴審判的莊嚴與規範,1980年初,祿勸法院委託縣美術館一名教師,以全手工的方式手繪並製作了4塊鐵皮國徽,成為「背著國徽去開庭」最早的物質載體。同年,幹警們將國徽背到庭審現場。一次,因路途遙遠、條件有限,在下鄉開庭時,一名法官未攜帶國徽便開庭審理了案件,在案件宣判時被告表示:「打官司都是在國徽下開庭才算審理案件,我不認可。」經過法官耐心細緻解釋,被告才最終接受了判決結果。此後,幹警們每次出門都要背上十幾公斤重的國徽,穿梭於祿勸的綿延大山中。
  • 「雲開庭」助力!深汕合作區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民事案件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現在開庭!」12月18日下午,隨著法槌莊嚴敲響,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深汕合作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合同糾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