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料常見種類及特徵,你真的了解嗎?收藏必備乾貨學起!

2020-12-25 域鑑

若說中國瓷器,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浮現便是青花瓷。

青花瓷以其青翠欲滴的淡雅色澤,成為中國最負盛名的「國瓷」。中國的青花瓷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末期,河南的鞏縣窯就開始使用含有鈷的藍釉彩來裝飾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製作還不成熟,所以一度中斷。

直到元代中期,隨著制瓷業的發展,又重新開始燒造青花瓷,由於當時得到了來自波斯的優良青花料「蘇麻離青」,使得青花瓷日漸成熟並成為瓷器裝飾藝術的主流。

從元代(公元1206年)至民國,青花瓷所採用的青料大體分為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進口青花料和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的國產青花料。

進口料主要是來自波斯的蘇麻離青(也叫蘇料)和回青料(產地是現在的西亞及新疆地區)。

國產青料主要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國產青料的主要產地有江西贛州、上高、樂平、上饒等,浙江、廣東、雲南、福建、廣西等。

不同的青花料,無論是從發色、光澤、質感等方面都會呈現不一樣的狀態,對它們的準確把握,對於我們學習青花瓷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按照青料使用的時間順序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和介紹:

蘇麻離青

又稱蘇泥勃青,它的特點有三:其一是在瓷器上施青料薄的地方一般會出現暈散現象;

其二是在施青料厚的地方且會出現『鐵鏽斑』;其三在洪武早期出現了土青料(石子青)時,與它混合使用後會出青料藍色偏灰偏暗,沒有原來的深藍色了。

值得說明的是,這種蘇料由於來自西亞地區,路途遙遠、價格昂貴,故從永宣兩朝開始,在瓷器製造上大量的與石子青混合使用。再者,由於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了大批蘇料,這些蘇料一直使用到萬曆19年左右方才用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凡採用純蘇料的瓷器一般是元代至洪武的;永宣至成化的大部份採用混合青料,少數仍然使純蘇料;而成化至萬曆19年的,幾乎都是採用混合青料。

明洪武·青花花卉紋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

石子青料

該青料是明代洪武早期創燒的最早的青料,亦稱「無名子」,產於江西瑞洲(今江西高安,宜豐,上高等地)。由於技術尚未成熟,單獨使用時發色偏黑灰、偏暗,整體給人的感覺不鮮豔、不美觀。

正因為它的這一特點,使之在明代早期的官窯製作中幾乎沒有單獨使用石子青,只能參入到蘇麻離青中,與它混合使用。到天順、景泰時期,由於淡雅、靚麗的平等青的出現,使石子青料從此落入民間,作為民窯器物的主要青料。

也就是說到天順、景泰時期,任何官窯都不再使用石子青料,而民間瓷器的燒造中,從明代洪武開始貫穿整個明代、清代各朝,直到民國早期,一直都在使用石子青料,它是我國民間瓷器燒造過程中使用年限最長的青料,這給我們以青料來鑑別瓷器年代提供了有力依據。

明正德青花仙人故事葫蘆瓶 天津博物館

平等青料

亦稱「陂塘青」,產於今江西樂平,以發色淡雅著稱。這種青料最早出現在明中期天順、景泰兩朝,常使用於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官窯之上,共使用年限大約70年。

平等青含鐵量較少,燒成後,色澤淡雅、清麗而明澈、暈散不嚴重,呈色淡雅青亮,與明初永樂、宣德濃重青翠的蘇麻離青截然不同,成為這一時期青花瓷的特色。

其呈色藍中略有泛灰,但清澈、明朗,含雜質較少。我們在鑑別瓷器的年代過程中,如果認定了或認準了瓷器上的青花料是平等青,那麼可以肯定的說,這件瓷器無疑就是明中期這70年之內的產品。

明成化·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 故宮博物院

回青料

明代正德晚年從西域(今西亞及新疆一帶)進口,故而得名,也稱「佛頭青」。這種青料十分昂貴,可與當時的黃金媲美,所以在很多瓷器上都是與石子青料混合使用,以此降低成本。

當這種青料單獨使用在瓷器上時,它會出現豔麗的藍色,且藍中泛紫;當參與少量的石子青料時,則青花便呈色濃豔紅紫;

當石子青料的比例大於回青料時,在瓷器上就會表現出呈色偏灰藍的現象。從明代正德年間到崇禎一朝回青料一直都在被使用,但多見於嘉靖和萬曆年間的瓷器。

明嘉靖·青花三羊紋碗 故宮博物院

浙料

也稱「浙青」,產於浙江紹興、金華一帶。萬曆後期進口回青料告罄,官窯改用浙料。萬曆早期仍然使用回青青料,到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回青料用竭,御窯廠從浙江的金華、紹興一帶找到了比回青料便宜5倍以上的浙料。

浙料呈色青翠幽藍,藍中泛灰,多有暈散,色調頗具沉靜感。為青花瓷開創了一個新的高潮。

浙料是是國產料中之上品,其發色重則濃紅,輕則淡翠。浙料又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品種,其中以元子為最佳。

明萬曆中期以後至清前期,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器均採用浙料。據清《南窯筆記》載:浙料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各種品位,其中以元子為上乘。

唐英《陶冶圖說》謂:青料出自浙江紹興、金華兩府境內山中,一種大而元的黑黃色料是上等青,名頂元子。疑為元子。清前期江西景德鎮官窯青花即用此料。

明天啟·青花出戟花觚 故宮博物院

珠明料

在瓷器上最早發現使用珠明料的年代應該是崇禎晚期,貫穿於整個康熙時期,到雍正朝時就很少看到了,乾隆15年(即1751年)後珠明料便退出歷史舞臺,因此,珠明料的實際使用年限應該不足100年。

該青料主要產於雲南,江西和福建也有出產,但質量遠不如雲南,因此使用於當時官窯器上的青料幾乎都是雲南珠明料,民間則是福建和江西兩省的青料。

珠明料含錳量偏高,色彩穩定,顏色鮮豔,它的本色是灰中偏藍,層次感較強。當它與石子青混合到適當比例時,在瓷器上可以表現出墨分五色的層次感;當與適當比例的浙料混合時,會產生像藍寶石一樣的效果,我們通常把它叫做『』翠毛藍『』。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紋蓋罐 故宮博物院

以上是歷史上幾種比較重要的青料大概的情況,通過對青料的特徵和使用年限,可以初步鑑別瓷器的生產年代,再結合胎質、釉質、造型、畫片等因素綜合判斷,就會讓鑑別準確度大大提高。

相關焦點

  • 潘博士珠寶告訴你這樣的青花料山水牌真的很難得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裡。」用周杰倫的歌《青花瓷》來形容和田玉青花料最合適不過了!青花料是和田玉收藏當中的一個特殊分支,過去有古語稱:一紅、二黃、三青花、四羊脂玉之稱。足以見得,一件青花料子在和田玉當中的位置。
  • 康熙青花瓷器非同凡響,值得重點了解把握
    康熙青花瓷器多使用珠明料和浙料等國產青料,制瓷工匠純熟的掌握了這兩種青料的呈色技術,燒制出被譽為「翠毛藍」、「寶石藍」的發色效果,青翠明快、賞心悅目。這是一次技術上的革新,在青花器製作史上應被列為重要的一頁。山水圖案是康熙青花瓷上常見的裝飾題材,其成就最能代表康熙青花的藝術風格,構圖多宗法宋、元、明以來的傳統,以四季風光和遠山近水為題,有的加繪人物,如讀書、下棋、觀瀑、野外漫遊、泛舟、訪友等。
  • 世人只知成化有鬥彩,卻不知成化青花的美,圖解成化青花幾大鑑定
    青花九龍鬧海紋碗 由於成化鬥彩過於盛名,把成化青花的風頭蓋住。其實成化青花瓷也屬於明清瓷器收藏的極品。 成化青花秋葵紋宮碗 成化青花瓷有早期和典型成化之分。早期器極為類似於宣德青花,亦採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著色有小筆觸,有濃淡之層次。
  • 說乾隆青花的主要特點,教你快速辨別
    青花瓷的話看過我文章的藏友們大概都記得,筆者之前出過一期,當時主要說了各個時代不同的青料青花瓷的青到底是什麼青 所以今天我們來細說乾隆時期的青花,來看看有什麼特點吧。
  • 青花龍紋的老化特徵和老光特徵
    也就是把某一件古瓷一般的老化特徵和老光特徵,跟確定的不同的年代,環境,檔次,包漿,個性老化特徵,仿品同時學。這種學習方法最好也是最快,也符合系統論思想,事物只有在聯繫中真正認識。圖1、正面。圖5、中間部位,老化特徵和老光特徵非常明顯。圖6、仿品。極小點極小點反射光不夠聚,沒有獨立結晶狀光澤,不夠瑩潤等。圖7、中間偏上極小點反射光密度緊,聚光,青花部位微油,微溼,微厚,瑩潤等光澤。圖8、仿品。青花上面沒有材質老化帶來的瑩潤光澤。
  • 斷代清光緒宣統青花瓷器的研究
    >成交價 RMB  437,000青料:光緒青花所用青料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傳統的浙料,保持著淡藍清新的傳統藍色,主要用來繪製官窯等高檔瓷器;第二種是色澤明麗純藍的青料,多用來繪製仿古瓷器,在青花中能見到有規律排列的藏青色點;第三種是色澤鮮豔帶紫的藍色,俗稱洋藍,自同治時期開始就有了,光緒中檔瓷器大量使用這種青料
  • 收藏 美國華人超市中6款比老乾媽還好吃的辣醬,你知道嗎?
    真的很疑惑辣醬裡的蝦米是如何做到保持新鮮口感,讓人感覺它們是活撲撲跳進嘴裡的呢!真的想感嘆,這是人生裡不能錯過的醬料啊!做菜拌飯皆相宜,愛辣星人的福音。寧記辣椒大王(真的夠辣),五星上醬,飯掃光,ox乾貝醬這些都是家裡長期必備不吃就無法好好生活的醬料@nicoleli:經常去的中國超市居然不賣野香菌了,好傷心。周末專門去買沒買到!喝粥的好搭檔啊!
  • 元青花的畫片和常見仿品
    元青花的畫片和常見仿品瓷器常見的成型工藝1,拉坯2,注漿3,滾壓4,模具即使線條較細的種類其實還是能做到中鋒運筆的,今古線條的質量完全不同,並且勾皴點染一氣呵成,成熟時期的元青花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不同青料的發色特點,蘇料一般用在需要重筆強化的地方,而不是像仿品那樣亂塗。大件器物筆畫蒼茫老辣,能夠推筆至筆鋒中部,而補僅僅是用筆尖勾點。
  • 165萬的青花被買走!2021年最火的青花料竟然長這樣!
    尤其是這幾年,隨著新興玩玉群體的驟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青花料。尤其是青花表現出來的那種天然水墨畫般的唯美意境,更是讓不少人對其愛不釋手。幾年前曾被人以69萬元的價格買走。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認為,天價青花只有在古玉中才有。其實現代的青花玉雕一樣有不少天價。比如下面這個:
  • 【奇聞趣事】拍賣公司拍賣清康熙青花瓷器連出高價的歷史因素
    寶雅齋古玩古董鑑定華人最重要的高端古玩社區:提供專業權威的鑑定評估服務,打造頂級投資收藏人脈圈。
  • 這些常見的街舞種類你知道多少?
    含量爆表的OG(教父級選手)有料會玩的四位明星隊長讓四肢僵硬小腦嚴重不協調的小編都忍不住又起了學舞的念頭!今天原點君將帶大家更近地了解街舞一起看看常見的街舞種類都有哪些!Popping是通過控制身體各部位肌肉突然放鬆與收緊產生的「震動/爆點」效果以及肢體運動與走位來表達音樂節奏為其主要特徵。
  • 乾貨收藏!中外文學史上必知的文學常識
    三人詩作皆以積極浪漫主義為其特徵,想像豐富,構思精巧,語言瑰麗。35.桐城派:清散文流派,因其開創者方苞及承前啟後的人物劉大木 魁姚鼐均為安微桐城人而得名。36.文學研究會:我國最早的新文學團體。由沈雁冰、鄭振鐸(duó)、葉紹鈞、朱希祖、周作人、耿濟之、瞿世英、王統照、郭紹虞、孫伏園、許地山等人發起。1921年1月正式成立於北京。
  • 和田玉的種類及價格分類
    不同種類的和田玉有不同的特點,其市場價值也不同。目前市場上對和田玉的分類主要是基於和田玉的產出方式和顏色,這是影響和田玉價格的主要因素。所以,讓我們多了解一下和田玉的種類和價格。和田玉的種類。1.按照和田玉的產出方式,自古以來分為山產和水產。水產叫玉子,山產叫寶蓋玉。當地玉器收藏家根據和田玉的不同產出條件,可以將其分為山料、山流水、籽玉三種類型。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釉裡紅有一個單獨的裝飾,但大多是與青花結合裝飾,稱為「青花釉裡紅」。它的特點不僅有「幽靚雅到致,沉靜」的藍白色特點,還加入了豐富瑰麗的釉裡紅,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典雅樸素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下紅瓷已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藏品外壁滿繪5層紋樣,由上至下為回紋、如意雲紋、變形蓮花紋、錦地紋,中間主題紋樣由如意雲紋和蓮花紋組成的百祥圖案。底部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 收藏:了解日料雙雄——刺身、壽司,這一篇就夠了!
    在早期漁民製作生魚片的時候,因為很難辨別剝了皮的魚肉種類,會將魚皮用竹籤插在生魚片上,這種插著魚皮的竹籤當時被稱為「刺身」。當你剝開鰲蝦品嘗,你將體驗獨一無二的味覺組合:甜、鮮、嫩、香、滑、軟。一口下去,夢幻般的感覺充盈整個口腔。牡丹蝦一提到蝦刺身,牡丹蝦首當其衝。其中以日本北海道出品的牡丹蝦為原材,不僅特別彈滑,肉味也非常鮮甜,難怪人們將它稱之為「刺身蝦王」了。
  • 素胚勾勒,筆鋒濃轉淡—淺說青花(上)
    收藏於南京市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中國瓷器三絕之一這樣的青花梅瓶全世界不管你是不是,反正我是…… TTATT這對象耳瓶,如今是「十億不賣」關於它,有個插曲,不得不提一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旅英華僑吳賚(lai4)熙帶著一對罕見的青花雲龍象耳瓶請當時專家高手品鑑並想要出售
  • 清康熙青花該怎麼估價?
    》,香港,2009年,圖版40號;徐展堂先生舊藏一套,後經香港佳士得拍賣,1996年11月3日,拍品585號;香港松竹堂珍藏一套,著錄於《琅環琳琅:松竹堂中國御窯瓷器珍藏》,香港,2016年,圖版18號;一套原瑞士玫茵堂珍藏,後經北京2017年拍賣,現由中國藏家收藏;一套於1997年9月23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348號。
  • 男人不靠譜的四大特徵!會有你嗎?
    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把不靠譜的人引為知己、合作夥伴甚至終身伴侶,都可能讓你付出無法想像的重大代價。不靠譜男人的四大特徵:1、出爾反爾,諾言如風;2、過於情緒化,嚴重玻璃心;3、「欲」深似海,「義」淺如灘;4、言語輕浮之,行為放蕩之;一個靠譜男人必備的18個微信號!
  • 遇金融危機富豪賣古董,我「閉著眼睛」拍下元青花
    正應了收藏界常說的那句話:東西會來找你的。僅僅不到一個月,我在香港與明成館的鄭裡先生吃飯敘舊,我說起繭山龍泉堂這件元青花的故事,鄭大哥好奇地問:「一直只知道你收藏單色釉,從沒聽說過你要收元青花呀?」我訕訕自笑:「就想人有我有,收件在手,不甘落後唄。」沒想到鄭大哥是熱心人,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 常見郵票造假手法,你了解嗎?
    來,一起了解了解這些讓你恨之入骨的贗品常見的出爐方式都有哪些。1、從邊緣上做文章,齒孔造假這種方法是基於真品郵票的再次加工改造,因此對於愛好收藏珍品的玩家,這類手段需要及時鑑別。 加入郵票交流群歡迎加入郵票交流群,一起交流集郵心得體會!常見造假手段為: (1)假刷色郵票。「變色」、「漏色」是收集變體郵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