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夥哥看來《路邊野餐》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雖然可能在部分觀眾眼中覺得這部文藝風格的片子有些難懂,看完之後並沒能理解導演所想要表達的寓意,但卻也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雖然電影的名字叫做《路邊野餐》,可實際上全片中和「野餐」二字沒有半點關聯。主要都是圍繞著劇中的主要人物「老陳」在講述著。在這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並不多,人物關係也相對比較簡單,並且客觀來說電影前半段的劇情多多少少會讓觀眾覺得略有些乏味,這也是部分網友看到一半就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原因。但實際上這部電影真正的精彩之處正是在於電影的後半段,老陳踏上火車進入夢境之後的劇情設計的著實是很精妙的。很多觀眾之所以說沒看懂這部電影也正是因為後來老陳進入夢境後所發生的一切讓大家覺得摸不著頭腦。夥哥倒是覺得與其說那是老陳的夢,不如說那是老陳潛意識裡經常在幻想的畫面。年輕的理髮姑娘是老陳妻子年輕時候的模樣,他鼓起勇氣在路邊為這個和妻子長得一模一樣的姑娘唱上一首《小茉莉》,似乎是為了彌補年輕時候的遺憾。騎摩託車的年輕小夥子是侄子衛衛長大的模樣,其實這樣的一個設計等於是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三個時空重合在一起。導演用鏡頭語言把不同時空過渡到了一起,想要表達的就是老陳最期待的生活狀態。可是三個時空終究是無法重合的,妻子已經去世了,衛衛也還沒有長大,老陳也依然是孤身一人。其實夥哥覺得「路邊野餐」所表達的的真正寓意是人生中的短暫相聚,匆忙而又未知。相信每一個看懂了這部電影的觀眾一定能從這部作品中品味到很多內容,關於人生,關於身邊的家人愛人等等。每個人也會根據自身不同的人生經歷和見解賦予這部作品一個不同的闡釋。與諸多頗受好評的大製作相比,《路邊野餐》的拍攝風格則是一切從簡。這部製作成本僅僅五十萬的影片能夠取得現有的成績屬實是非常難得也特別不可思議。夥哥只能說畢贛確實是一位很有想法和天分的年輕導演,他憑藉此片獲得了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諸多獎項也說明了他和他的這部電影都是成功且頗受認可的。事實證明並不是高投入和大咖加盟的大製作才是好作品,像《路邊野餐》這樣走簡約路線的片子一樣只要內容豐富充實也一樣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