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如何《路邊野餐》?

2021-02-08 電影路邊野餐


「畢贛,看了他的電影發現所謂的電影天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在《路邊野餐》裡面我覺得就是同時滿足了夢境、詩意、幻想、鄉愁,然後在這部電影裡面同時看到了所謂好幾個大師的融合體,就是可以找到 塔科夫斯基、 阿彼察邦、賈樟柯、侯導(侯孝賢導演),是非常棒的電影,希望推薦給大家。」

– 導演.趙德胤

「我已經看見了,未來一個電影大師的形成。」

– 《醉生夢死》男主角.李鴻其

 

「我很少能夠在兩岸三地,華人的電影裡面,看到這麼純真的部分。」

– 音樂大師李泰祥之子、作曲家.李奕青



「看《路邊野餐》像是在一條河上流,流過了覺得很自然,但過了又開始想,剛剛是不是漏看了什麼風景、漏看了什麼人。很怕遺漏,很不滿足。」

– 導演.鄭文堂


「記憶像影子像鬼魂黏著纏著你

時間是一列不停站的火車轟隆划過

前行只是為了不斷相遇

在夢裡

在菸灰缸裡」

– 演員.黃河

「從畢贛身上我看到一個創作者如此坦承將自己交付於作品,又讓作品誠實地與觀眾交流,穿梭於自我回憶中的片段,透過影像寫詩,把銀幕上的畫面隨著夢境的腳步錯置,讓觀眾從枝微末節的片段中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觀影經驗,我想這或許就是《路邊野餐》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吧。」

– 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 Sebox

「《路邊野餐》是我2016年截至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像是做了場夢,走了趟心痛卻又溫柔的時間之旅。」

– 香功堂主


「仍然不知是喜是憂,善用這些美好遺產而發光發熱的新一代電影人,還沒有誰是由我們自身出產,因此在觀影過程中產生又溫熱又悲涼的感受,大約就是《路邊野餐》之於臺灣觀眾最魔幻寫實之處。」

– 電影、文字工作者.孫志熙

「拼圖的樂趣就在於你發現兩塊碎片的連結,這樣一路帶著我們走到最後。一點也不好睡,而且非常有趣。若是回到故事本身為何要用這種手法,我個人的解讀是時間本身,路邊野餐講得是時空中的錯身而過,在時間流動中,人被錯置在不適合的地方,於是有了遺憾。」

– 導演.李中

「如果時光能倒流,會是一場夢境。很喜歡處理聲音與音樂的低調方式。」

– 演員.林涵 Hannah Lin




相關焦點

  • 《路邊野餐》臺灣首映,轟動大半個文藝圈
    摘自黃老師Facebook黃老師對待《路邊野餐》的用心程度也讓我們驚嘆,從金馬影展後的匆匆一瞥,仿佛前世的緣分開始了追憶,黃老師從去年金馬後就開始了宣傳工作,幸好臺灣抽籤,抽中了最後一個上上籤,這段緣分得以繼續生長。在過去的5個月,黃老師和前景娛樂的社交平臺幾乎都是關於《路邊野餐》,有種被霸屏的審美,簡單摘取部分來感受下:
  • 你眼中的《路邊野餐》?
    在臺灣上映的短短一天裡,我們看到了不同人眼裡的《路邊野餐》,你想知道嗎?
  • 《路邊野餐》把音樂吟成了詩
    尤其是電影中的歌曲,全部採用「很老」的臺灣流行歌曲,嵌入場景之中,和電影融為一體。這些歌曲大部分比畢贛的年紀都大得多,也顯現出畢贛老道的另一個側面。《路邊野餐》中出現的臺灣老歌也引領觀眾回顧了臺灣的「民歌時代」,那是一個很龐大的文化現象,它開始於1975年,其間的20年、30年,乃至於2015年的「民歌40」,都有很盛大的紀念主題活動。
  • 怎麼評價電影《路邊野餐》?
    在夥哥看來《路邊野餐》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雖然可能在部分觀眾眼中覺得這部文藝風格的片子有些難懂,看完之後並沒能理解導演所想要表達的寓意,但卻也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雖然電影的名字叫做《路邊野餐》,可實際上全片中和「野餐」二字沒有半點關聯。
  • 其實,《路邊野餐》也沒那麼難懂
    《路邊野餐》劇照對於我這個湖北人而言,貴州方言、「山路十八彎」、野人傳說、穿著微透內衣的廉價劣質緊身上衣的女人,這些都不陌生,看《路邊野餐》,我沒有絲毫獵奇心。對村民而言,外面的世界和貧困的當地反差太大,有人去了趟凱裡,即《路邊野餐》裡那個看來不那麼發達和特別的城鎮,回村之後就絕望自殺了。快離開時,村民送別支教的大學生們,一起喝了數不清多少碗米酒,朋友第一次喝醉,釋放了大量情緒。聽說《路邊野餐》,就是在這種米酒灌溉下培育出的。所以,請想像一下那個由四十分鐘長鏡頭拍下的沒有時間界限的虛擬村莊,蕩麥,會是怎樣一個地方。
  • 《路邊野餐》:一場關於時間、地域的詩意探索
    不同於賈樟柯粗糲畫面中的生活質感,區別於婁燁搖晃鏡頭下的晦澀意象,《路邊野餐》在綠色蜿蜒的夏日美景中完成了一次時空漫遊。夢裡列車,鏡中虛像,光天下的腐鏽,昏暗中的螢光,舊樓小屋滴雨潮溼,細碎詩詞與流動影像相融,虛實之間穿梭流暢。在場景轉換中,《路邊野餐》找到了一種殘酷的美麗。隨著陳昇回望自己曾經參與、曾經錯過的時間記憶,《路邊野餐》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他面對失落的人、事和空間的一場追尋。
  • 《路邊野餐》角逐金馬獎,26歲畢贛提名最佳新導演
    10月1日下午,第52屆臺灣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由內地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從427部報名影片中脫穎而出,獲最佳新導演提名。
  • 電影 《 路邊野餐》
    >
  • 《路邊野餐》發布新版海報 拍長鏡頭就像打實況
    《路邊野餐》海報近日,由畢贛擔任導演及編劇、陳永忠主演的電影《路邊野餐》發布了「摩託車回收」版海報。畫面以舊到褪色的湖藍色牆皮為背景,上書「摩託車回收」五個朱紅色脫落的廣告字體,與不久前發布的以綠皮火車為背景的「野餐列車」版海報在視覺上一脈相承,而此次發布的「摩託車回收」版海報上醒目的數字「13」則寓意為《路邊野餐》一路走來,遊歷各國共斬獲了13個電影節的獎項,其中包括觀眾熟知的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第52屆臺灣金馬獎、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等國際電影節。
  • 《路邊野餐》今天下檔了,我們懷念它
    他說《路邊野餐》的上映很像是把一部「任性的電影」抬進了市場,就像幾個人過獨木橋,從橋頭到橋尾一百米的距離,圍觀的人們紛紛邊走邊自願入列,結果看似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陣仗。但獨木橋上即便再擁擠熱鬧,又如何抵得過橋下奔騰洶湧的大江大河的喧囂?即便如此,畢贛和他的《路邊野餐》還是激活了一部分文藝青年對市場的天真的想像力。
  •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2015年8月15日,畢贛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11月21日,畢贛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12月1日,《路邊野餐》獲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金氣球」獎。畢贛,1989年生於貴州凱裡,今年27歲,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
  • 《路邊野餐》詩意與視聽構建分析
    《路邊野餐》是由畢贛執導的劇情片,陳永忠、餘世學、郭月等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貴州凱裡的鄉村醫生陳昇,為了尋找侄子,來到陌生的小鎮,在這個亦真亦幻的小鎮中,他與逝去的愛人張夕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
  • 為什麼會看不懂《路邊野餐》呢?
    這與觀眾熟悉且期待的線性敘事模式不同,觀眾很難在《路邊野餐》中體驗到被故事帶入的快感,也同時就失去了看懂這部電影的耐心。無奈觀眾還是把《路邊野餐》當成了故事片來看,甚至與同期上映的幾部商業電影的故事進行對比,殊不知《路邊野餐》打破線性敘事模式的做法就是與商業電影的邏輯背道而馳的。
  • 《路邊野餐》:最動人是永恆的鄉愁
    《路邊野餐》帶來的是相似的感受,儘管影片在日常生活敘事上與侯孝賢如出一轍,但它不同於侯孝賢鏡頭中詩意現實主義的南國,而更接近阿彼察邦筆觸下魔幻現實主義的暹羅。《路邊野餐》是充滿詩意的。它是寫給時間的一首詩,有關過去、現在與未來,有關離別與重逢,有關人生唏噓不已又悵然若失的遺憾,仿佛在時間的廢墟之上,我們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影片的鏡頭語言有種不動聲色的老練沉穩,且在生離死別的敘事中流露出人世滄桑的生命體驗,讓人難以置信這齣自一位26歲的導演之手。
  •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奇幻的故事《路邊野餐》
    所以呢,不要讓自己失望畢贛導演的電影《路邊野餐》,之前忘了在哪看到過一次,沒想到這麼快就上映了。不出所料,排片太少,上映才幾天,我點進去一看,唯一的一家為它排片的影院明後天已經沒有場次了,於是今天一定要把它看了。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我無法完全看懂。
  • 影視評論地方、白日夢與國家:論《路邊野餐》的時空建構
    同樣令人興奮的是,在我為影評作功課的時候,意外地發現畢贛在知乎那如我一樣正在興奮而正經地「點評」《路邊野餐》的人堆裡,對「如何評價畢贛電影《路邊野餐》」有一個最高票數的回答,這是他寫於2016年1月5日的一首詩:用刀尖入水用顯微鏡看雪 就算反覆如此還是忍不住問一問 你數過天上的星星嗎它們和小鳥一樣
  • 資訊丨《路邊野餐》改檔七月:尊重市場合理避熱
    在這個眾所周知的六月檔,《路邊野餐》決定挪檔,我們真心覺得中國電影市場在蓬勃發展的今天,總要給進口片一點機會。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畢贛擔任導演及編劇、陳永忠主演,原定將於6月3日全國公映的《路邊野餐》近日宣布將檔期改至七月。
  • 上映僅10天的《路邊野餐》,會不會又贏得口碑輸在票房?
    《路邊野餐》於7月15日開始上映,首映禮上導演宣布,《路邊野餐》將僅僅上映10天時間。生於1989年的導演畢贛,憑藉電影《路邊野餐》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和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獎,而這部片子將在今年的7月15日,用海報上的話說,將「一定上映」。
  • 畢贛《路邊野餐》海報:90後海報設計師陸雲帆的入行
    《路邊野餐》導演: 畢贛編劇: 畢贛主演: 陳永忠 / 謝理循 / 餘世學 / 郭月 / 趙達清
  • 專訪《路邊野餐》導演:這個時代,所有的「被埋沒」都是藉口
    這半個月裡,《路邊野餐》這部電影在影迷的朋友圈裡被持續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