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

「2015年8月15日,畢贛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11月21日,畢贛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12月1日,《路邊野餐》獲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金氣球」獎。畢贛,1989年生於貴州凱裡,今年27歲,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路邊野餐》是他的第一部長片,將於7月15日全國公映。」

作者:楊靜

40分鐘的長鏡頭到底拍了什麼

採訪之前,我與攝影師碰頭,他有點興奮,跟我提到《路邊野餐》裡40分鐘的長鏡頭,還有畢贛,佩服他卓越的才華。我說聽說那個長鏡頭是他開婚慶工作室的時候,從婚禮拍攝中獲得的靈感。攝影師很唏噓,他也有一個電影夢。後來我們見到畢贛,開始採訪,他說話很少,但聰明。抱怨累,臉上卻看不出來,畢竟還年輕。攝影師向他討教拍電影經驗,兩人交流幾句,接著開始很認真的聊育兒經。畢贛的孩子六十多天,攝影師的孩子四十多天。我問他們會給孩子換尿布嗎?畢贛說你說的是尿不溼吧,當然。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79335

外界的期望意味著做的事是真的

畢贛在一個演講中講述自己的經歷,他媽媽是一個理髮師,爸爸是一名司機,由於成績不好上了大專,學了電視編導。畢業後開過婚慶工作室,試圖找一份客運站的工作,竟然還考了爆破證。但最終,他在老師的鼓勵下,拿著媽媽給的兩萬塊錢開始拍攝《路邊野餐》。
新華娛樂:畢導演,恭喜你,電影馬上就要上映了。《路邊野餐》自面世以來,受到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包括侯孝賢導演、一些著名的影評人、電影愛好者,他們都對你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這種期望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有壓力嗎?
畢贛:我尊重的那些前輩的鼓舞還是蠻重要的,所以壓力從來都沒有,因為壓力從來都是來自於創作裡面,來自於拍戲的時刻。外界對我有期望,意味著我做的事情是真的,我可以這樣做。
新華娛樂:對於您今天的成就,當初支持您拍片的父母家人和老師怎麼看?
畢贛:他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因為很密集。這段時間打電話叮囑要保重身體,因為宣傳活動也很辛苦,還不會想到其他的事情。
新華娛樂:很多人都在討論那個42分鐘的長鏡頭,那您覺得在這部電影中,長鏡頭存在的必要性有哪些?
畢贛:首先我這個問題不斷的在講,大概是幾千遍吧,從法國講臺灣講大陸。其實電影是一種持續觀看的藝術。然後這種持續觀看藝術需要他自己結構的方式。鏡頭長短是結構電影的特別簡單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希望我的電影在後半段有一個特別長的鏡頭,最主要的目的就不是因為它有多長,它有60分鐘也好,100分鐘也好,根本就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它是不是持續的,然後他是不是完整的。
新華娛樂:長鏡頭也會成為你之後一個常用的表達手法嗎?
畢贛:不一定,它如果適合於我的電影,它就會存在。
新華娛樂:《路邊野餐》的男主角陳永忠,也就是您的小姑父,他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之下參演這部電影的?
畢贛:其實他是在2010年我拍第一個影像作品的時候,我們就合作的,所以不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合作的,我們合作六七年了,很默契。
新華娛樂:那您之後的電影他還會繼續參與嗎?
畢贛:會,他是我很重要的一個角色。如果下次劇本的走嚮往其他的地方去了,那他會是一個很重要的配角,但目前為止他還是下部電影的主角。

個體面對「1」和「10」沒有區別

在《路邊野餐》之前,畢贛還拍過一部短片叫《金剛經》,獲得香港ifva電影節特別表揚獎。跟《路邊野餐》一樣,《金剛經》拍的也是他的家鄉凱裡。凱裡位於貴州東部,別名苗嶺明珠,有「中國百節之鄉」之稱  ,有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風雨橋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新華娛樂:一直以來支持你拍電影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畢贛:拍電影的動力,這種動力很難得講清楚,很難講清楚。就是你感覺什麼也不是,但是每次可以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你就想去拍戲。
新華娛樂:拍攝過程中會難免會遇到挫折,是什麼支撐你克服了困難,一直堅持拍下去?
畢贛:我目前也沒有答案,因為有時候拍戲的時候,拍著拍著就不想再拍了,然後還是拍了;寫劇本的時候每天都覺得不想再寫了,還是寫下去了。
新華娛樂:那你會特別在意別人對你電影的評價嗎?
畢贛:不會,讚譽還有詆毀我早就習慣了。
新華娛樂:已經習慣了?
畢贛:早就習慣了。
新華娛樂:可這只是你的第一部長篇。
畢贛:但是我拍了兩個影像作品,都蠻有爭議的,而且從學校開始就有爭議,我在學校那幾年我就已經習慣了。
新華娛樂:但是在學校裡面,那個規模畢竟還是小的,全國公映的話,規模會比較大。
畢贛:是,它規模小,但是我是一個個體,個體應對一個10和應對1,或者1萬其實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在學校時,面對讚譽帶來的快感,還是詆毀帶來的那種尷尬,和現在面對的,只不過它變大了而已,它本質沒有區別。大概的口徑還是那幾種,但是理解我的人反而更理解了,就是專業的人會很多,懂的人會很多。
新華娛樂:反倒是有知己了?
畢贛:也不算。因為他也不一定懂我到底要幹嘛,但是有些人蠻懂電影的,他不一定是講我電影好,這些都沒問題。

關於票房 我的判斷不重要

畢贛講過一個故事,是關於《路邊野餐》的剪輯師秦亞楠。亞楠學的是造船業,一部電影剪了十多次,期間不僅要跟路由器搏鬥,還要招待導演夫婦住在自己家裡。電影剪完,亞楠告訴導演,她信用卡裡欠了六萬塊。導演說那我下一部電影給你的酬勞就是六萬塊。結果下一部電影資金多了,導演說,還是決定給她六萬塊。
新華娛樂:電影馬上公映,你也一直參與到這個宣傳的過程中,所以對於票房方面有沒有期待?
畢贛:票房方面很難有期待,因為對任何事情有期待,有判斷,有預判,你都需要有專業知識儲備;就像在歐冠上看見那些球員,他們都是用很專業的足球基礎去處理每一個球的判斷,所以我對宣發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因為我的電影從來沒有上過,所以我沒辦法判斷它到底是多少,我的判斷也一點都不重要。
新華娛樂:電影宣傳中總是難免要被重複問很多相同的問題,您會重複同一個答案嗎?會不會覺得不耐煩?
畢贛:不一定,有時候答案都會混淆起來,自己都不記得講過。
新華娛樂:你會覺得不耐煩嗎?
畢贛:我從來沒有不耐煩。我是一個特別有職業道德的人,雖然今天起晚了。
新華娛樂:那這一趟宣傳到現在為止,總共跑了幾個城市?
畢贛:應該是9個吧,然後會跑18個。而且不只是在大陸跑18個,我從法國做宣傳、到臺灣做路演、到大陸,其實體力已經完全沒有了。
新華娛樂:這個過程持續大概有一年?
畢贛:忘記了,沒有這麼長。但是密集的就是那幾次,每次會很長,已經很累。
新華娛樂:除了累還有什麼其他的感受?
畢贛:沒有,就是累。
新華娛樂:會接觸到之前不太接觸到的一些人和事。
畢贛:會的。因為以前我在凱裡很難接觸到的藝術,在法國,他們確實都很懂電影,跟他們交流很愉快。在臺灣也是,人情世故,都非常舒服。
新華娛樂:在大陸呢?
畢贛:在大陸才剛剛開始。
新華娛樂:之後會不會因為工作的原因,搬來北京或者上海等大城市?
畢贛:我公司會在上海,就是專門處理電影方面,但是我自己大概一個月去一次。
新華娛樂:下一部電影還是在凱裡拍?
畢贛:對,目前下一部短片和下一部長篇都是在凱裡。
新華娛樂:聽說下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已經在籌備了,現在是什麼情況?
畢贛:本來是今天這種時刻,我都有已經在凱裡拍電影了。但是因為家庭的很多事情,那部戲推遲到明年。
新華娛樂:波拉尼奧有一個短片的小說集,叫《地球上最後的夜晚》,所以你電影名字的靈感是來自於這裡嗎?
畢贛:名字的靈感是他沒有關係,因為我自己想不出好名字,所以就用別人取的好的。
新華娛樂:聽說您剛剛有了小朋友,當父親的感覺如何?
畢贛:就是工作效率極低的。孩子60天,然後你沒有時間去工作,一直要看他,一直要跟他互動。

相關焦點

  • 《路邊野餐》備受讚譽 畢贛自稱「把看電影叫面壁思過」
    「侯孝賢導演的評價,比獎項更重要」   《路邊野餐》出來後,被不少影評人稱讚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潛行者》和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的味道,很難想像幾年前才24歲的畢贛能拍出讓大家看出大師影子的電影。對於「這部電影的風格和你的年紀不太相稱」,畢贛反問:「你知道牛頓是在幾歲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嗎?
  • 畢贛與《路邊野餐》:27歲的貴州導演和他的大師雛形之作
    畢贛這個名字,大多數人也許感到陌生。但筆者敢肯定,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人會了解這個1989年出生的貴州導演。畢贛不是科班出身,他在本科的專業是電視編導,畢業後做過婚慶公司,考過爆破證,《路邊野餐》差點成為他的告別夢想之作。《路邊野餐》獲得了眾多榮譽和佳評。
  •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路邊野餐》是用長鏡頭寫的詩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兩項大獎。 王天行 圖瑞士當地時間2015年8月15日21點,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頒獎禮上,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兩項大獎。
  • 《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導演,請且行且珍惜!
    《路邊野餐》是青年導演畢贛處女作,作為國內新晉的文藝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就獲得比較大的反響,業界認為畢贛是一位很有潛力的年輕導演。這部電影在只有幾十萬的資金預算情況下完成,而且出來的成果可圈可點,確實體現了畢贛的電影才華。前面紀錄片形式的敘事,貼近生活的人物形象,緩慢瑣碎的節奏,後面的魔幻主義色彩,雖然不是很完美,幾十萬的預算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 24歲執導《路邊野餐》好評無數 導演畢贛:這在我的意料之內
    原標題:「85後」導演畢贛: 這在我的意料之內   畢贛   人物專訪   憑藉大學畢業後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路邊野餐》,青年導演畢贛拿下了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及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 當我愛上路邊野餐和畢贛和凱裡
    「謝謝收看本臺今日節目,每期節目之後陳昇將為您朗誦他的詩歌作品,陳昇是凱裡診所的一位醫生,著有詩集《路邊野餐》」看完路邊野餐,媽媽問導演多少歲,我說很年輕啊,89年的。她很驚訝。幸好,借夢可以完成心願,就像畢贛的長鏡頭,蕩麥,我們見面了,我給你唱了一首小茉莉。
  • 《路邊野餐》走紅 畢贛:有人需要藝術電影,我們就能存在
    由畢贛擔任導演、編劇,陳永忠等主演的電影《路邊野餐》將於7月15日全國上映。近日畢贛接受京華時報專訪,談及這部在圈內獲得好口碑的藝術電影,回應片中長鏡頭、影片中詩歌化電影語言遇到的不同評價。將自己詩歌融入電影語言中,生活中的他卻稱自己是「普通」青年,也會和家人一起關注商業的流行的東西。
  • 畢贛的《路邊野餐》:國產片這些年缺少的,正是這部電影的氣質
    毫無疑問,《路邊野餐》是近幾年讓人感到欣喜的國產片。比忻鈺坤導演的《心迷宮》感覺還要好。作為89年出生的青年導演,人生的第一部長片就能達到如此水準,前途真的不可限量。給於一定的時間,相信導演畢贛也許就是下一個賈樟柯,甚至侯孝賢。他12年拍攝過一部黑白短片《金剛經》,獲得香港IFVA電影節特別表揚獎。
  • 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拿獎拿到手軟,為何還被稱作「爛片」?
    五年前,26歲的畢贛,帶著自己的處女作《路邊野餐》橫空出世,憑藉著這部影片拿獎拿到手軟,在電影圈內一鳴驚人。《路邊野餐》是一部文藝電影,小編起初知道這部影片,還是因為看到一張電影中的截圖,如下:這段截圖中的臺詞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經過詢問之後,得知這段臺詞出自《路邊野餐》這部電影。
  • 黃覺聯手畢贛 為《路邊野餐》在日本上映造勢
    來源:1905電影網作者:Serko歌曲《畢贛更新了他的QQ空間》封面1905電影網訊6月10日,為了給已經在日本上映的畢贛《路邊野餐》造勢做宣傳,由黃覺作曲演唱、畢贛作詞的歌曲《畢贛更新了他的QQ空間》也在日本上線。
  • 畢贛《路邊野餐》海報:90後海報設計師陸雲帆的入行
    《路邊野餐》導演: 畢贛編劇: 畢贛主演: 陳永忠 / 謝理循 / 餘世學 / 郭月 / 趙達清
  • 畢贛回應《路邊野餐》狂攬國際大獎卻遭市場冷遇
    電影《路邊野餐》劇照。 攬得13座電影獎盃的文藝片《路邊野餐》,上映前就收穫一片叫好聲。然而,影片上周五公映後,每天的全國排片佔比不足百分之一,三天總票房勉強破300萬元。在《路邊野餐》上映前,不少影評人集體「安利」這部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文藝片,認為它是「今年暑期檔最值得一看的片子」。當片方宣布只放映10天時,還一度被質疑是在「博眼球」。 市場擊碎了一切願望和猜想:上周五首日票房不足百萬元,周末單日票房也只略高於百萬元。與之對應的全國排片佔比也非常「穩健」,均在百分之一以內。
  • 《路邊野餐》角逐金馬獎,26歲畢贛提名最佳新導演
    10月1日下午,第52屆臺灣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由內地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從427部報名影片中脫穎而出,獲最佳新導演提名。
  • 《路邊野餐》觸角伸入山河歲月 導演調度功底強
    原標題:《路邊野餐》的觸角伸入了山河歲月 時間,回憶,夢境,畢贛的電影非常私人,並不十分親和觀眾,甚至有些粗糙。卻因為其中迸發出的靈性與不完美,讓人對其未來充滿期待,一個很有潛力的年輕導演。
  • 專訪《路邊野餐》導演:這個時代,所有的「被埋沒」都是藉口
    這半個月裡,《路邊野餐》這部電影在影迷的朋友圈裡被持續刷屏了。幾
  • 你眼中的《路邊野餐》?
    據說《路邊野餐》只是畢贛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但我看到一種在最成熟的大導演的顛峰狀態才有的泰然自若,身為影痴我太願意臣服於這種全面性的主宰(domination)。⋯⋯對我而言,看《路邊野餐》類似於飛行,我可以鳥瞰,也可以聚焦於地面上的一粒砂,這種體驗無與倫比。」
  • 《路邊野餐》42分鐘長鏡頭獲贊 畢贛對票房沒壓力
    原標題:畢贛:我和南京特別有緣   由金馬獎新晉最佳新導演畢贛執導的電影《路邊野餐》,將於7月15日在全國公映。整部電影有著連接過去、當下和未來的三段式結構,當中又穿插著很多詩歌、任賢齊、伍佰等人的音樂以及兒歌。陳昇在尋找衛衛的過程中,又進入如夢似幻的故事情節,再加上整部電影靜謐的基調以及偏綠色的畫面色調,確實讓不少影迷看得很陶醉。   觀眾關於這部電影最熱烈的討論就是片中那段長達42分鐘的長鏡頭。
  • 《路邊野餐》把音樂吟成了詩
    《路邊野餐》被稱讚「精彩得不像處女作」,導演畢贛拍攝該片的時候才25歲,全票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時26歲,而《路邊野餐》在大陸上映時,他剛過27
  • 電影 《 路邊野餐》
    >
  • 臺灣如何《路邊野餐》?
    「畢贛,看了他的電影發現所謂的電影天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在《路邊野餐》裡面我覺得就是同時滿足了夢境、詩意、幻想、鄉愁,然後在這部電影裡面同時看到了所謂好幾個大師的融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