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漢服復興的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大家似乎都總能見到漢服的身影。也正是由於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才得以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接觸漢服、了解漢服。
那麼,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有考慮過漢服復興的原因是什麼嗎?其實,漢服復興的原因,可不只是因為漢服的美麗哦!它其中所承載的,是整個民族的文化!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具體的看看吧~
相信大家也知道,傳統漢服指的是漢族傳統服飾,定型於周朝,到漢朝時期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冠服體系。在滿清入主中原之前是漢人一直穿戴的民族服飾。
其基本元素有交領,系帶,右衿,盤扣等。滿清入主中原以後,相繼頒發剃髮令以及易服令,激起漢人百姓的強烈抵抗,諸如「江陰屠城」「嘉定屠城」,這些事件也嚇得原本不肯順從的漢人老百姓紛紛剃髮易服,讓漢服灰飛煙滅。
在清朝,穿戴漢人衣冠,不留辮子是一件違法的事情。可辛亥革命以後,漢人推翻了滿清這個封建君主統治的王朝,穿戴漢服又重新成為一件合法的事情了!其實,這也是一種漢服復興的趨勢。
例如把滿清皇帝拉下龍椅的袁世凱在1914年冬至率領政府官員到天壇祭天的時候,全體政府官員穿戴的就是漢人衣冠。新中國成立以後,參考唐朝漢服元素的江青裝也曾經風靡一時。近幾年,共和國政府在組織祭拜華夏人文始祖黃帝的時候,祭祀人員穿戴的也是漢人衣冠。
之所以要復興漢文化,就是在國際文化競爭中保持較強的軟實力,也是我們的標籤和利益。而且復興漢文化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漢服的復興,是國學的復興、民間信仰的復興、也是傳統禮儀的復興。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很多優秀的文化值得去復興,最為典型的就是我們的儒學文化,這是漢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有很多思想都適用於現代社會。
歷代勞動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古代中國特色。古代中國有三千多年有實物可考的歷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幾千年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成就。
所以,漢服復興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絕對不只是因為漢服看上去好看哦!看完這篇關於漢服復興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於漢服的認識,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你會為漢服復興貢獻一份力量嗎?一起留言討論吧!
漢服復興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因為漢服好看?還是只是要復興漢族的文化?其實都不對!漢服的復興,代表的是整個民族整個華夏的文化,代表的是中華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漢服復興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