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在《說話之道》裡面說,很多人以為你說什麼樣的話,會透露出你是什麼樣的人。但我覺得不只如此,我覺得: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說話時的語言措辭往往反應了這個人的個性形象。在寫作時,我們也可以運用這一點來塑造角色的個性,思考人物在對話時會使用怎樣的措辭,通過對話展現人物的個性。《紅樓夢》裡面,作者就通過語言的千變萬化,賦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比如:「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頑你的去是正理。仔細站髒了我這地,靠髒了我的門!」、「等我閒一閒,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算帳!」、「無知的孽障!」......這是賈政的語言,粗暴刻薄,展現的是一個古板嚴厲的父親形象。
再如:「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了我」、「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這是小女孩愛使小性子會說的語言,傳達的是敏感率真的個性,非林黛玉莫屬。而「我從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這種霸氣潑辣的語言,就只有王熙鳳可以說出來。
熟悉《紅樓夢》的人,單從這些話語裡面就能判斷這是出自哪個人之口,因為這些語言措辭,是曹雪芹為每個人物量身打造的,充分展示了每個角色的個性特點。
除了對話上的措辭,我們還可以通過工作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措辭來塑造人物個性,比如朋友圈或發郵件使用的書面措辭、玩誰是臥底遊戲使用的解說措辭等。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通過邀請函、詩創作、行酒令等方式,更加飽滿的呈現出每個人物的個性。
比如:《紅樓夢》第37回,曹雪芹用了兩封信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富有文化底蘊的才女探春和一個極其諂媚阿諛的粗人賈芸。大觀園舉行詩比賽時,每個人創作的詩都帶有自身品格的影子,富含個人色彩,曹雪芹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還有寶玉和薛蟠在外面聚會飲酒時的行酒令,所用的措辭都透露著各自日常的生活品味和涵養,透露著不同人物的生命形態。
通過措辭來表現人物個性,是很考驗作者的寫作功力的一件事,它需要作者懂得換位,了解人的心理,才會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說什麼樣的話。在這一方面,不得不說,曹雪芹的文學功底真是讓人嘆服。
在運用這一技巧塑造角色時,大澤在昌在《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裡面建議我們寫完後,請試著讀一讀,仔細考慮符合該角色的說話方式和口吻。如果自己不確定這樣的表達是否符合角色的個性,可以看下身邊是否有類似形象的人,不妨拿給他讀一讀,聽聽對方的意見。
加拿大小說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創作《末世男女》時,曾把這部小說拿給一個年齡和男主差不多的人讀,讀完後,那個人跟她說,不要說「搞什麼鬼!」要說「臥槽!」(don't say,"what in the fuck!"say,"what the fuck!")。瑪格麗特說,這對她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兩句話差不多意思,但是反應出來的說話者個性卻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