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3種「養娃湯」別給娃喝,看似營養實則傷娃,積食不長個

2020-12-22 桃子媽咪說

現在的家庭觀念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少生優生」代替了「多子多福」,尤其是當代年輕父母,都想著盡夫妻兩個最大的努力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和精神養育,因為精力有限,所以基本上每個家庭一到兩個孩子,這樣孩子養育的比較精細,也比較金貴。

正因為孩子少了,這樣的寶貝疙瘩就成了全家人的心血,孩子長沒長個,胖了瘦了,一舉一動,吃穿住行都格外關注,有時候過度的關心保護反而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在孩子的飲食上,很多家長都犯了「關心則亂」的毛病。

表哥35歲才結的婚,表嫂生頭胎的時候已經37歲了,由於是高齡產婦孩子狀況不太好,早產一個多月出生,在保溫箱裡住了一段時間才接回家,可能是早產兒的緣故,小侄子鑫鑫打小身體就不太強壯,現在3歲的鑫鑫依然長得瘦小,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為此孩子奶奶操碎了心,天天研究給孫子補營養,甚至還研究起了中藥補湯。

不過孩子奶奶的中藥補湯也沒見效,反而鑫鑫因為長期喝湯不怎麼吃果蔬,單一的飲食條件導致營養越來越缺乏,吃飯不香食欲不振,前兩天因為發燒腹瀉去了醫院,醫生說孩子這是積食了。

兒科醫生提醒,3種湯別給孩子喝,看似營養實則傷娃,損壞脾胃不長個

1、骨湯

「給孩子喝骨湯能補充鈣元素,孩子長高個」,這個說法想必很多家長都聽過,而且深信不疑。專家證實,骨湯裡含鈣量特別少,孩子喝下去和喝水差不多,但是骨湯又含有大量油脂,孩子長期喝骨湯給脾胃增加了負擔,這樣就容易積食了。

2、中藥補湯

有些孩子身體虛弱,長得瘦小,家長就考慮用中藥熬湯給孩子補補,中藥雖然不像西藥那樣激素比較多,但作為藥類,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熬湯喝,特別是孩子生病之後,家長很容易犯錯。

這種湯對孩子的脾胃來說不好消化,而且,老話都說「是藥三分毒」,孩子的脾胃還在發育的時候,更不能給孩子的脾胃增加負擔了。

3、速食湯

熬湯比較費功夫也比較麻煩,有些家長沒有辦法拿出好幾個小時的精力熬湯,於是就從超市直接買速食湯包回家,用開水衝一下喝,味道和自己熬的湯一樣鮮美,關鍵比較快速、方便。

雖然速食湯味道上不差,但成分上卻很不讓人放心,配料裡有很多添加劑、香精、防腐劑,這些成分對孩子的身體影響比較大,而且腸胃也不好消化,影響脾胃運化。給孩子補充營養千萬別「迷信」各種補湯、骨湯,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比較多,飲食均衡才是關鍵,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給孩子養成一個健康的脾胃,飲食要清淡、精細,可以給孩子喝點焦胗棘,幫助消化吸收營養,這樣孩子脾胃吸收營養多,這樣才會對孩子的脾胃有很好的保護租用,孩子身體營養吸收的多,才會長得高長得快。

相關焦點

  • 比辣椒還傷脾胃的調料,不少家長喜歡給娃吃,難怪娃積食難長個
    但奇怪的是,咚咚卻只吃不長肉,也不長個,6歲了個子孩子跟4歲的孩子差不多。有段時間,咚咚很喜歡喝骨頭湯,爺爺每天都給他做,還放很多調料一起給熬湯,咚咚喝了一段時間的骨頭湯,竟然腹瀉腹痛,去醫院,醫生說孩子是因為積食了,現在脾胃很虛弱,這也是導致孩子長不高的原因。
  • 冬季別再給娃這樣吃,容易積食還不易消化,附冬季營養食譜推薦
    編輯:邱寫寫冬季的寒冷,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只有新年的喜悅,還有寒涼天氣下的易感冒、易生病,尤其是飲食不當很容易導致積食。在這個「反季」的時節,寶媽們給娃搭配飲食也要格外注意了,有些食物吃多了不但沒營養,還容易積食不消化,影響孩子長個。
  • 兒科專家呼籲:別再給娃喝這3種湯,傷脾又傷胃,還會變成小矮個
    說1歲左右的孩子喝湯最補營養,並且尤其針對不愛吃飯的孩子更有效,結果每天奶奶起大早燉各種骨頭湯,肉湯給孩子喝,孩子的確是愛喝,就連在這樣的湯裡面下麵條都吃的特別香,但是有一天吃完飯以後孩子大哭不止。並且嘔吐發燒,趕緊去醫院以後才發現孩子的脾胃已經虛弱到不能吃任何東西,並且現在還積食,這個時候才知道這都是奶奶的湯惹的禍!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妮妮媽媽最近去看了一個兒科專家,專家是孩子是出現了積食不消化,導致孩子脾胃虛弱,影響了娃的消化吸收,孩子自然就很難再長個。專家詢問妮妮最近的飲食,這才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妮妮做菜時候總會加入很多的調理,比如味精、米醋等,這樣味道才會好,孩子也能更好吃飯,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會加重孩子脾胃負擔,影響娃的長高個。
  • 骨湯、雞蛋上榜輔食黑名單,越到冬季越要遠離娃,別讓積食找上門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給娃調整輔食,寶寶很可能不少消化食物,從而出現積食。★寶寶身體的原因小孩子的腸胃發育並不完善,到了冬季後,娃的身體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而這也是造成寶寶出現積食的原因之一。★輔食吃多、吃錯的原因有些家長在冬季時,會特意給娃多吃,特別是很油膩的食物,想著是冬天多補補,儲存足夠的能量,來年開春讓寶寶長更高!
  • 孩子長高會遇一個「坑」,名叫「喝骨頭湯能長個」,父母別輕易踩
    擁有一條「大長腿」是種啥感受?看看田亮的女兒森碟就知道了,年僅12歲的她,身高已經直逼1.7米了,這樣的身高哪個父母不羨慕呢?雖說「天塌了,有個高的人頂著」,但太過「矮小」的娃又怎能看到更廣闊的天空呢?所以說,希望孩子長大個是很多父母的期望。但孩子的長高路其實很曲折,他們身體發育的各個階段都很有講究,一些傳統的長高方式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 這3碗湯孩子常喝,不僅營養難吸收,還積食傷脾,難長個
    平時表姐一家也很注意孩子的意思,儘量多樣化,但是孩子吃了就是不長個。後來,樂樂的奶奶看著孫子這樣,就給孩子在準備了骨湯頭喝,前面幾天孩子喝得津津有味,但是還不到一周,孩子就變得不喜歡吃飯了,不管拿什麼東西給孩子吃,孩子都拒絕。表姐全家完全沒有想到,看著營養的骨頭湯,會損傷了孩子的脾胃,影響了正常的發育。
  • 4歲孩子個子矮,兒科醫生:這3種湯別給孩子喝了,傷脾又積食
    作為家長,最大的期許無非就是希望孩子:成長健康生活快樂,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要麼就是孩子不長個,要麼就是孩子腸胃差,小病經常來拜訪。在飲食上確實需要很注意,如果吃的東西不對導致不消化,孩子就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
  • 比鹽和糖「危險」的調料,若每天餵娃吃,積食脾虛,個頭矮不長個
    去到的當天已經晚上九點了,鼓鼓還在給自己的孫子餵飯,好奇問了下為何這麼晚了才給孩子吃飯?姑姑搖搖頭說,六六最近總是不想吃飯,餵幾就跑,姑姑擔心六六營養不良,所以即使到了晚上也會抽空餵孩子。我趕緊觀察下孩子的情況,發現六六鼻梁附近有明顯的青筋,舌苔又白又厚,還有口臭,種種跡象表明孩子這就是脾胃虛弱、積食了。
  • 孩子積食「禍首」已公布,別再冤枉蜂蜜了!若娃愛吃,身高難再長
    直到有一天,看到麗麗在學校吃小餅乾和一些零食,朋友才恍然大悟,難怪孩子回到家之後,就不愛吃飯了,原來是吃多了餅乾,影響到了正餐的食物,如果家長放任不管,會引發孩子了脾胃虛弱,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孩子就很容易積食難消化,影響到娃長高個。孩子積食「禍首」已公布,別再冤枉蜂蜜了!
  • 3歲孩子出現積食,兒科主任:這種食物早上了黑名單,少給娃吃
    3歲孩子出現積食,兒科主任:這種食物早上了黑名單,少給娃吃秋冬季節水果比較豐富,此時許多家長就會給孩子買許多水果來吃,想著可以補充身體內缺少的維生素以及營養物質。殊不知,水果到了秋冬季節一定要少吃,若稍微有所懈怠,孩子的健康就會出現異常。
  • 冬季給娃吃水果,別踩這四大雷區
    「孩子如何吃水果才會不傷腸胃,營養又美味」成了許多寶媽們的冬季難題之一。其實,冬季天氣乾燥,孩子的身體抵抗力也相對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襲。而水果中含有大量營養成分,有助於調節體內的新陳代謝,提高抵抗力,補充水分。
  • 4歲半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3種食物家長別餵
    後面帶昕昕去檢查才知道,孩子脾胃非常虛弱,並且肚子裡有大量的積食囤積,這就導致了昕昕經常生病,體質差,身體不長個。當醫生詢問情況後,才知道,昕昕在4歲前一直給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的飲食沒有那麼講究,雖然平時不怎麼給孩子吃零食,但一些傷脾胃的食物卻一直在吃,難怪昕昕脾虛積食,導致身體不發育,反覆感冒發燒。
  • 6歲女童不吃零食,卻因積食入院,醫生:3種傷脾食物別再餵了
    這要從菲菲的日常飲食說起,雖然菲菲平時不吃零食,可因為菲菲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的緣故,經常會吃到速食食品和隔夜飯菜,這些飲食習慣吃一兩次沒關係,可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引發積食。一、6歲女童不吃零食,卻因積食入院,醫生:3種傷脾食物別再餵了1、泡菜很多家庭都會喜歡吃泡菜,這類食物做起來方便,吃起來開胃,小孩子或大人們都愛吃,尤其是對於一些工作忙的家庭來說,經常會早上煮些粥,搭配泡菜來給孩子做早餐,但這些泡菜是長期發酵而成的,裡面的含鹽量非常高,孩子吃多了就容易損傷脾胃
  • 婆婆來了,娃就病了?醫生哭笑不得:這樣餵飯不病才怪呢
    1.總餵湯泡飯老人特別喜歡給孩子熬一些大補的湯,比如肉湯、骨湯、魚湯等等,跟米飯一拌,餵給孩子吃,覺得特別有營養。其實這些湯都太過油膩了,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很大負擔,加上湯泡飯非常不利於消化,孩子經常這樣吃,就會積食傷脾胃。
  • 中醫院士提醒:1種「飲料」可勁喝,堅持3天,清理積食胃口好
    每位父母養育孩子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每位孩子的習慣也由此不同,但是,父母在帶娃的過程中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積食,很多家長都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孩子一檢查就積食了呢?除了先天原因,這5個因素也會誘發積食1.睡前吃食物有的孩子睡覺之前,不正兒八經的睡覺,反而是一頓哭鬧,家長有時候為了安撫孩子,會給孩子吃一點吃的長久下去會形成孩子這樣的一個壞習慣,睡覺的時候各個器官都屬於相對休息的狀態,如果胃中有食物,脾胃則需要繼續消化,而睡眠中的蠕動又會很慢,所以很容易形成積食
  • 6歲男童長期積食身高僅106CM,醫生提醒:娃若有3症狀,小心積食
    原來,這是一位6歲小朋友的媽媽,小朋友叫凱碩,因為積食導致身形矮小,平時都是媽媽在照顧他,甚至為了照顧他辭掉了工作,沒想到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了孩子的發育。本來,凱碩該上一年級了,媽媽就帶著他去報名,可是報名處的老師說孩子的身高不達標,不相信到了入學年齡,儘管媽媽拿出了他的查體報告,老師仍然建議晚一年入學,不管是查體報告上,還是直接來看,凱碩都不像一個6歲的孩子。
  • 孩子積食不要怕,堅持2事、做好3點,積食沒了體質好,吃飯變香
    3.體質差,便秘或者腹瀉,反覆感冒發燒。4. 口有酸臭味,食物堆積發酵,味道竄到嘴裡,就有口氣了,同時舌苔發白厚膩。5.精神狀態差,愛哭鬧,睡眠差。6.身體發熱,手心、腳心、額頭、臉發熱。下眼皮腫脹,長黑眼圈。8.鼻梁和鼻根出現青筋。一物降積食,解決小兒百病之首,孩子長肉長個1.堅持食療經歷過孩子積食的家長們大多都知道食療,像熟知的柳果刺鋅也屬食療。
  • 兒科醫生:別再給孩子吃2種食物,或導致孩子脾虛、積食、長不高
    一樣,但是家裡吃的也不差,隔三差五地還會給孩子熬湯喝,怎麼就是不長個呢?這個仇人的問題,在最近得到了解決,原來之前聰聰發燒拉肚子,帶聰聰去醫院後,醫生檢查出來聰聰是脾虛,胃裡面有積食,身體也吸收不了營養,所以才不肯長個子,兒科醫生也跟聰聰父母聊了一會,告訴他們這2種食物不要再給孩子吃了,很容易讓孩子積食。
  • 從業60年兒科教授:常用這物泡水喝,娃不積食,脾胃更好,少生病
    昨天育兒群裡有個家長發了張孩子舌苔的圖,問孩子是不是積食,需不需要吃藥啊?從圖片上看,舌苔中間位置發白變厚,略微有些黃,是積食鬱熱的表現,確實應該調理,但重點是在給孩子調理的同時一定要了解積食的怎麼回事,預防大於治療,尤其對於孩子,我們一定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