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拆遷律師每天都會更新視頻、文章,主要是在徵拆領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法工作,希望通過我們的文章,讓大家對徵地拆遷領域有所了解,即將成為拆遷戶的百姓提前學習相關知識,防患於未然,正在遭遇拆遷,遇到不公平對待的拆遷戶看到文章可以正確有效的提起法律救濟途徑。
拆遷之前拆遷戶要考慮的問題
拆遷戶的觀念裡一直都是拆遷就是王道,我們只能順勢而行,沒有質疑對方的餘地,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拆遷來臨,拆遷戶首先考慮的是此次拆遷是不是合法的,拆遷是否合法決定了拆遷戶的補償以及後續的走向,法律規定只有因公共利益需要才能進行徵收,並且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執行的。
拆遷手續文件要公示
拆遷方只有得到審批之後,有了拆遷文件才能進行拆遷,一般有建設項目批准文件、用地規劃許可、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拆遷計劃、拆遷方案、拆遷公告,一些文件中可以得到此次拆遷的範圍、用途、拆遷時間、補償方法、各類獎勵、產權置換的房屋位置、面積、過渡方式等,這也是拆遷戶享有的知情權。
碰見逼籤及時報警很重要
如果在拆遷當中遇到逼籤行為,例如斷水斷電、語言威脅、暴力等違法行為的,拆遷戶第一時間應當撥打報警電話,需要注意的是,撥打電話時應當採取錄音,目的是為了取證,預防後患,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出警的,那麼我們也有據所依,而報警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出實施違法行為的主體是誰,這是後續維權的有力證據。
需要籤字的文件要謹慎
不管什麼文件,只要需要拆遷戶籤字確認的,都應當謹慎,如果一旦籤訂了空白協議,或者其他決定性的文件,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拆遷律師一直說,要麼不籤字,籤字就要保證所籤的文件合理合法才可以。
拆遷戶有權利選擇回遷房或者錢
法律規定了拆遷戶可以自行選擇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具體選擇哪種補償方式,需要拆遷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拆遷方不能指定補償方式,更不能只提供一種補償方式,否則就是違法行為。
想要維權要及時,維權也有「保質期」
很多拆遷戶想著使用所有的維權方法,先從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法開始,所以先從信訪、舉報開始,結果一年兩年的過去了,甚至四五年過去後,沒有任何結果,拆遷戶才開始準備通過法律維權。
他們並不知道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是有一定時效性的,有異議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提出正確的救濟途徑的,錯過之後再想提起是不能挽回的,行政複議為自知道或應該知道行政行為60日內提起,行政訴訟為6個月內提起。
及時委託
大部分拆遷戶並不懂得拆遷領域的法律程序,更不懂的維權程序,即使想通過法律維權也十分困難,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拆遷戶應當及時委託拆遷律師,專業事情專業人做,委託律師後,將負責所有的維權事宜,這樣可以幫助拆遷戶快速的解決拆遷糾紛,孰輕孰重只能拆遷戶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