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mí)衡,最牛逼的才華就是罵人。
禰衡,最出名的事跡就是罵人,而且是專門罵大老闆。
誰是他頂頭上司,他就罵誰。曹操聘用他,他就罵曹操;劉表是老闆時,他就罵劉表;最後黃祖是老闆時,死性不改,照罵。
雖說,魏晉時期,風流人物層出不窮,但像禰衡這樣的人才也不多了。
這放在當代,也沒多少人敢幹這事。
禰衡,山東人,自小聰慧,恃才傲物。有兩個好基友的:孔融和楊修。三人可說難兄難弟了,結局都慘。
孔融非常欣賞禰衡學識和才華,就寫了一封推薦信,向曹操引進人才。
曹操愛才,早就聽說了禰衡的名氣,也想見見這個禰衡,便遣人去請。
結果,禰衡稱病,不去,還說很多曹操的壞話。
正所謂「說曹操,曹操到」,這些壞話當然被曹操知道了。
曹操知道禰衡罵自己,雖然心情不爽,但知道禰衡是名士,又不存心搞陰謀,便不跟他一般計較。
雖不想殺人,但曹操還是想殺殺他的威風。
曹操知道禰衡擊鼓特別厲害,就只讓他當一個鼓吏。
這天,曹操設宴,禰衡擊鼓。
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擊鼓show,眾人皆驚嘆於這鼓聲。禰衡步步靠近曹操,只見他一身乞丐裝扮,曹操左右喝令他為啥不換上鼓吏的服裝。
結果,禰衡大聲贊道:「你說的對!」便當眾把衣服脫光,赤身裸體對著曹操,然後換上鼓吏的衣服。
全過程,面不改色。這就是「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們。」
易中天稱曹操是可愛的奸雄,喜歡大笑。
當時,曹操也大笑,試圖掩蓋尷尬了:
「哈哈哈,我本來想羞辱下禰衡的,結果他先把我給羞辱了。這算啥事啊。各位散了吧散了吧。哈哈哈哈。」
由於孔融是推薦人,也因為禰衡,下不來臺了。跑去勸告禰衡:「曹操愛才,你也不能這麼無禮,趕緊去道個歉吧。」
禰衡默認,孔融也趕去曹操那,說禰衡已經知錯,還要跟你賠禮。
曹操大笑,擺下宴席,等著……等了許久,禰衡不來。
等到曹操不耐煩的時候,禰衡才來。只見他一身布衣,穿著草鞋,拿著長棍,站在門口,大罵曹操,還用長棍敲打地面,跟著節奏罵。
這下曹操徹底火了,對孔融說:「我這地小,容不下此等人才,聽說劉表在招聘人才,去他那吧!」
劉表也聽說了禰衡很有才,非常尊重禰衡。
禰衡換了老闆,剛開始還是把工作做得很好。
時間一久,還是管不住自己愛罵人的嘴,多次輕視和辱罵劉表,劉表也受不了他。
最終轉送給了暴脾氣黃祖。
這黃祖雖愛才,黃祖安排了個適合的崗位給禰衡,但脾氣火爆。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一次宴會上,禰衡評價了幾個人,逗得黃祖大笑,黃祖趕緊問:「那你評評我。」
一般作為員工,不求你拍馬屁,但至少也不要撞上槍口吧。
禰衡偏不,他答:「你就是一泥菩薩,沒什麼用。」
黃祖聽了很不爽,叫人打禰衡屁股。
這禰衡不求饒,說:「你敢打我屁股,死老頭。」
這黃祖沒有曹操的理智,也沒有劉表的仁慈,火爆脾氣上來,直接叫人拉下去砍啦!
禰衡,享年26。
禰衡罪不至死。無論放在什麼年代什麼地方,把禰衡罵人這事告上法庭,最多就進行思想教育,構不成死罪。
因此,有許多人同情禰衡的死,認為他死得很冤。
甚至將這錯直接歸咎於他的第一任老闆——曹操,認為曹操借刀殺人,可是禰衡去到黃祖那,並不是曹操所為,曹操是把禰衡送到了仁慈寬厚的劉表呀。
這理由好扯!
若說借刀殺人,劉表不是更有嫌疑嗎?
最後再看看禰衡個人,他一出場就特立獨行,目空一切,傲視群雄。有一次,劉表問禰衡:「你認為現在厲害的人,都有哪些?」
禰衡答道:「我和孔融。」劉表不以為然。
相比於曹操在煮酒中,論英雄時,看人的眼神可差遠了。
性格決定命運,不得不說,禰衡的死還有作的成分。
參考文獻:
1. 司馬光 《資治通鑑》
2. 宋燕 《新聞抄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