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的發展面貌可以說是煥然一新,不僅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並且在各個領域內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百姓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如今買車的人也在逐年增多。就目前來說,雖然國產車也開始逐漸受到大眾的歡迎,但是整體銷量依舊不如日系車、德系車等。其實,國產車的質量並不差,但是在銷量方面卻拼不過這些外資品牌,其主要原因還在於我國沒有頂級的車企。
中國的汽車發展起步較晚,在其他國家的汽車都開始銷往世界各地時,我國才剛剛開始生產國產車,所以發展到今天我國依舊沒有一家頂級車企。不過,沒有頂級車企也就罷了,我們為什麼連頂級供應商都沒有呢?
從整體的汽車市場出發考慮,我國之所以沒有頂級供應商,是因為我國沒有完整且強大的配套產業體系。雖然我國的配套供應商體系也研製出了不少性能較好的產品,但是在整個行業中絕對算不上精品,所以它們沒有行業競爭力,這就導致我國的汽車供應商在國際上也沒有什麼競爭力。
目前國內供應商的生存環境堪憂,一方面是因為外資打壓的過於厲害,導致我國汽車供應商所生產的產品和合資產品相比,售價較為較近,要麼就是產品的質量不達標,所以無法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較好的銷量。
另一方面在於我國缺少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畢竟現在有不少成熟的頂級供應商,不論我們需要哪類汽車零部件,都可以通過買買買的方式來獲得。
汽車零部件的研製需要時間和成本的投入,有時候即便是有汽車供應商願意花時間、花金錢去研製這些零部件,也有可能跟不少其他頂級供應商的進步速度。這樣一來,在研製方面所投入的資本就相當於被白白浪費掉了,所以大家寧願花錢買自己想要的汽車零部件。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產汽車品牌越來越多,但是這些汽車品牌根本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他們僅僅是學會了組裝汽車,一旦供應商斷供,那對於這些車企而言,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總的來說,國產汽車的發展依舊是任重而道遠,畢竟我國的汽車研製發展較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雖然讓我國佔據了不少優勢,但同時也讓我國面臨著不少危機。
汽車的研製並沒有我們相信中那樣簡單,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們只需要關注的整個汽車的綜合性能,但是對於車企以及供應商而言,還需要掌握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因為只有將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才不用擔心被其他國家扼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