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74歲老作家馬文寫嶽飛 創作《戰神嶽穆王》歷經兩年27萬字

2020-12-23 漯河貼吧

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抗金戰鬥中在漯河留下了很多遺蹟和故事。嶽飛的英勇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盡忠報國。我市74歲老作家馬文,嘔心瀝血歷時兩年寫就27萬字的《戰神嶽穆王》,為我們再現了嶽飛戎馬生涯、報效國家的一生。

馬文

9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黃河路審計局家屬院,見到了這位頑強與疾病做鬥爭、用驚人的毅力寫作的馬文老先生。

今年74歲的馬文退休後致力於文學創作,曾在報紙、雜誌、博客上發表詩歌、戲劇小品、散文等1000多篇。馬文老人精心創作的四部長篇小說中,《俠女諜戰》獲我市「五個一」工程獎,《馬小寶曆險記》獲「青天河杯」全國文藝大賽金獎,《審計局長》獲第二屆中國作家新創作論壇創新獎,《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獲得各方好評並在臺灣出版。《戰神嶽穆王》是他的第五部長篇小說作品。

撫摸著剛剛出版的散發著書香的《戰神嶽穆王》,馬文激動地對記者說:「寫完這本書,終於圓了我的一個心願。」

從三年前開始,馬文就著手收集嶽飛抗金的相關史料。他拖著年邁體弱的身體,走訪嶽飛在郾城大捷留下的歷史遺存,市博物館、市檔案館、小商橋、楊再興陵園、掛刀營村、馬夫張村、太子墓呂村,還遠赴安陽、杭州等地,前後歷時一年多,足跡遍及多個省市,為創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一年多來,馬文基本上閉門謝客,把自己關在方鬥之室內,沉浸在了嶽飛的故事中,有時晚上只休息四五個小時,甚至夜裡醒來靈感突現,就趕緊起來用筆記下。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創作,忘記了自己已是七旬高齡。終於,在今年6月《戰神嶽穆王》一書付梓出版。

這本傾注著馬文老先生心血和汗水的《戰神嶽穆王》,圍繞嶽飛率領嶽家軍抗擊侵略的數次戰役而寫,其最主要的戰役——郾城大戰不僅殲滅了侵略者的大量有生力量,給侵略者以重大打擊,還創造了聞名於世的心意六合拳。在這本書中,嶽飛、楊再興英勇抗金救國的事跡以及嶽飛「盡忠報國」的精神在抗金的屢次戰役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嶽飛第29代嫡孫嶽曉輝聞訊後,致信馬文,讚揚這部小說實事求是地對嶽飛進行了評價,弘揚了民族精神,希望通過這部小說把嶽飛赤膽忠心、報效國家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激勵人們向善、向美、向正義,促進社會提升民族士氣,振奮民族精神,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漯河晚報 記者 齊 放

相關焦點

  • 漯河作家長篇小說《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在臺灣「火」了
    據其介紹,在完成一系列手續後,由他創作的小說《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將在臺灣出版,此次出版他不收取任何稿費。【歷經兩年精心創作,講述陳星聚一生】今年74歲的馬文退休後致力於文學創作,曾在報紙、雜誌、博客上發表過詩歌、戲劇小品、散文等1000多篇。
  • 文學是場馬拉松,聽老作家南豫見先生談文學創作
    1980年5月「河南省第二次文代會、省作協首屆代表會」在金水大道紅旗賓館召開,那年我27歲當選為省作協最年輕的理事,2015年11月27日「省作協六次代表會」在黃河迎賓館召開,我結束了36年的理事任職,南丁老師告訴我連任5屆省作協理事者唯你一枝獨秀,第一屆時張一弓、田中禾、張宇、李佩甫還不是理事,第四屆時我們這一茬都全退了。我笑言年齡是個寶,機會最重要。
  • 大咖雲集漯河,只為……
    漯河唯一能在微信中觀看本地電視節目的平臺 「漯河資訊」、「本地新聞」盡收眼底! 歷經一年多的拍攝創作,2019年度中原文藝精品創作工程重點項目
  •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戰神
    他司職戰爭,形象英俊,性格強暴好鬥,十分喜歡打仗,而且勇猛頑強,是力量與權力的象徵,好鬥與屠殺的戰神。但他同時是嗜殺、血腥,人類災禍的化身。與戰神有關的還有遊戲,漫畫,小說等,甚至火箭都以「戰神」為名。兵主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中國神話中的兵主。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天,在涿鹿展開激戰。
  • 「癮」君子‖寫小說「上癮」 初中生三年寫了37萬字
    過去三年時間,寫五部小說,每篇小說3萬字以上,眼下還有四五篇小說仍在創作中,已被多家網站預訂或買斷,累計創作總字數已超37萬字。這些涉及穿越、架空、言情小說、科幻小說、校園勵志小說、懸疑驚悚小說等多種題材的小說,如果說是一位「專業寫手」的「戰績」,或許不值一提。
  • 75歲抗癌硬漢編撰300餘萬字史志,創作66萬字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
    在「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遼寧丹東,有位75歲、身患癌症多年仍堅持用雙腿記錄丹東歷史,編撰出版300萬字地方史志著述,讓本土歷史光芒照進現實,並且歷時8年,在病榻上創作出版66萬字上中下三卷本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抗癌硬漢於秉義(又名於秉益)。
  • 宋詞經典之《嶽飛·滿江紅·寫懷》賞析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創作時間,有人認為是嶽飛第一次北伐,即嶽飛30歲出頭時所作。如鄧廣銘先生就持此說。  有人認為是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這是關鍵中的關鍵,幾乎所有研究此詞的學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歲」,因此認定此詞作於嶽飛30歲出頭。實際上這裡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會的功名是從幼時求學開始的,並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嶽飛自幼時習武讀書到入獄前,正好30年上下,是個約數。「八千」也是個約數,只是表示徵戰路程的艱辛和漫長。  五是不理解「塵與土」與「雲和月」的含義。
  • 嶽飛後代嶽鍾琪:雍正處死了年羹堯,卻放過了他
    這裡所說的嶽飛後人叫嶽鍾琪,他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嶽飛三子嶽霖的直系後人,出身於武將世家。南宋抗金英雄嶽飛生有五子分別是:長子嶽雲、次子嶽雷、三子嶽霖、四子嶽震和五子嶽霆。嶽飛含冤入獄,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兩其斬殺,時年23歲的長子嶽雲,受父親的牽連,同父親一起慘死風波亭。父親和大哥去世的時候,三子嶽霖年僅十二歲,當時並未受到牽連。後來宋孝宗為其平反昭雪,那個時候嶽霖已經32歲。 嶽鍾琪和年羹堯的關係?
  • 嶽飛後人現狀如何?
    嶽飛有兩位妻子,十六歲時娶進門的劉氏,兩人生有兩子,嶽雲、嶽雷。嶽飛出外從軍以後,劉氏曾兩次改嫁,嶽飛之後續娶了李娃,兩人生有三子,嶽霖、嶽震、嶽靄(霆)。有關嶽雲,有一種說法,他是嶽飛的養子,從相關歷史記載來說,嶽雲應是嶽飛的親子,劉氏早年就和嶽飛分開,而且改嫁過兩次,嶽雲的身世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很多的誤解。嶽雲(1119-1142),字應祥,號會卿,出生於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歲時就從軍,跟著嶽飛四處徵戰,屢立戰功,嶽飛被誣陷入獄,嶽雲也受到牽連,被秘密殺害,當時年僅二十三歲。
  • 嶽飛後人在渦陽?上了央視?這是真的!
    把「嶽」字上下顛倒引出在亳州「嶽飛後裔」把姓倒著寫他們很自豪2013-07-24 07:32 來源:亳州晚報 嶽飛被害後,他的四子和五子聞變逃亡,過上了隱姓埋名的日子。平反後不久,嶽飛後人又遭蒙古人迫害,再次逃亡。經過多年的遷徙,全國多地有人自稱是嶽飛後裔。
  • 嶽飛之子嶽雲23歲蒙冤慘死,留下兩子一女,有何結局?
    嶽雲可以說是嶽飛最看重的兒子,完全是當作繼承人培養。而嶽雲也是一位少年英才,有過人的軍事天賦。12歲從軍,16歲就立下大功,此後再跟隨父親徵戰過程中,軍功卓著。他在戰鬥上有能力有天賦,又立下赫赫功績,所以得到軍中將士的認可,年紀輕輕就掌握嶽家軍精銳背嵬軍,幾次三番給金軍以重創。
  • 太行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嶽飛後人居住的地方
    曠世之仙境,太行深處,忠良嶽飛之後隱居近千載——此乃嶽家寨村也。築石舍,今屹立,古風依舊,景怡人,避世之靜,路難行,接天之高,巍峨險境開天路,巍巍太行深處絕境現世人。這裡平均海拔1200米,四臨懸崖峭壁,有「太行空中村」的美譽。由於特殊的地理地貌,構成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小氣候。
  • 河南27歲腦癱女孩寫出近200萬字長篇小說,網友:努力不會被辜負
    27歲女孩張露露 | 視頻來源:洛報融媒(00:47)「 01 」1993年那個炎熱的夏季,張露露出生於洛陽宜陽縣趙保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我後來覺得自己也能寫,就想著自己也寫一寫。那是當時能找到的唯一能做的事了。」就這樣,小學學歷、作文都沒寫過幾篇的張露露,開始寫小說了。最開始,她詞彙量缺乏,一個句子都寫不完整。但這不是最困難的,最難的是打字。她嘗試叼著一支鉛筆,咬著橡皮一頭,用筆尖敲擊鍵盤。
  • 徐州80後女孩6年寫5部小說700萬字!《大唐女法醫》正在改編成影視劇!
    這不,咱大徐州也出了一位網絡人氣寫手,她就是來自新沂的80後女孩,筆名袖唐,6年寫了5部共計70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並分別由江蘇鳳凰出版集團、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等實力出版業隆重推出,每部印數均超萬冊,用堅持開啟了不平凡的文學夢想之旅。袖唐27歲,出生在新沂的鄉下,小學和中學都在新沂讀書,2009年從蘇州一所大學畢業後準備留在當地闖蕩。
  • 人物譜:15歲陳欣欣創作50萬字宮鬥小說∕何婷婷
  • 兩年手寫20萬字村志 記錄村莊70年大變遷
    魯網9月4日訊 家住德州市的74歲退休教師王邵志用兩年時間,義務手寫了20萬字的村志,同時也記錄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村莊的大變遷,這不僅是一村一地的發展史,更是中國農村幾十年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折射著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 嶽飛《滿江紅》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到底何意?不少人理解錯了
    顯然,嶽飛的《滿江紅》就是這樣的作品。雖然近幾年,有學者稱這詞可能不是嶽飛寫的,但他們給出的理由顯然無法說服所有人,所以目前多數學者還是認為是嶽飛所作無疑。這是一首通篇都是千古名句的作品,它的存在讓我們明白了宋詞也能寫得如此豪邁,它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錚錚鐵骨。
  • 以嶽飛事跡為題材的戲劇為何在明朝大受歡迎
    嶽飛作為南宋抗金名將,其事跡以各種形式流傳坊間,尤其在嶽飛因「莫須有」罪名遭殺害的不久後,便有梨園子弟們搬演「戲曲」,諷刺殺害嶽飛的元兇。以嶽飛事跡為題材的劇本在不久後出現於劇壇,即南戲《東窗事犯》。《東窗事犯》全稱《秦太師東窗事犯》或《秦檜東窗事犯》,出於南宋末年的一位杭州人手筆。劇本從嶽飛大破金兵、金兀朮勾結秦檜將其害死寫起,到秦檜受冥誅、嶽飛冤案得昭雪為止。
  • 徽州才子,阿里文學24歲的籤約作家,創作小說達600萬字!
    徽州才子徽州才子,原名李二剛,出生於1994年,阿里文學籤約作家,共創作600多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諸天唯尊》、《神鼎天尊》、《天域劍主》、《蠻荒圖騰》。諸天唯尊《諸天唯尊》連載於阿里文學,已連載136萬字。內容簡介:一樹一星域,一葉一星辰...
  • 千秋罵名,跪在嶽飛墓前的都是誰?
    談到大名鼎鼎的嶽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精忠報國,一心為民,誓要北伐中原,收復山河,然而他的一腔熱血被趙構、秦檜等人陷害了。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河南省湯陰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