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是一年冬至到了,不管2020年您過得怎麼樣,可別忘了冬至的習俗——吃水餃,有家有室的,回家吃一碗熱騰騰的水餃;單身或是在外漂泊的,去飯店或叫外賣點一盤水餃,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心情,更是一種撫慰。
水餃真是一種普通又奇特的食物,您看街頭的各種特色小吃,紅火的時候,人們排大長隊購買,過上一兩個月,已經涼透,別說在路面上消失了,甚至在記憶裡都幾乎不存在了,只有不起眼的水餃店,一年到頭,永遠不缺乏食客。
餃子的餡料多種多樣,各種蔬菜野菜、各種牛羊豬肉、各種魚蝦海鮮……價格天差地別,風味截然不同,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所鍾愛的那一款水餃,你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你最愛吃哪種餡的水餃,看看有多少朋友和你有相同的口味。
雷哥不算是標準的吃貨,對美食也沒有太多的講究,說起水餃,覺得什麼餡的都好吃,如果餐桌上有好幾種餡的水餃,我一定是每種水餃都嘗一下、吃幾個。至於覺得哪種餡的水餃最好吃?還真說不上來。但是,有一種水餃記憶最深刻——就是89年的黑面水餃。
這裡提起的黑面水餃,可不是現在那些老貴的墨魚水餃,聽我細細道來。小時候吃水餃的次數是很少的,一般只有過年、過節,或重要的客人來,才有機會吃水餃,那時候雖然不至於飢餓,但是美味還是很缺,所以說每回吃餃子都像在過年。
1989年的夏天(應該是這一年,如果有錯,歡迎在評論區指出來),就快要到麥收的關口,突然下起了大雨,連綿多日都沒有停,而且範圍很廣,山東、河南等幾個省都是如此,到最後,地裡的麥子直接從麥穗上開始長芽,磨出來的麵粉發黑、發黏,口感很差,但是湊合著能吃。
回到當年,多日的大雨讓麥地裡全是淤泥,足有一尺多深,那時也沒有收割機,就算有也進不去地裡,全靠人工。大人們在地裡割麥子,我們這些小孩子把麥子扛到地邊,一腳下去陷進淤泥裡,都能淹到膝蓋,費力的拔出腳,鞋子沒有了,又得在泥裡摸鞋子,最後只能光著腳進出。
那一年過年時,家家戶戶吃的水餃都是黑麵餃子,還記得當時家裡老人們抹著眼淚說:大過年的,連頓白麵餃子也吃不上!記憶裡這一次的黑面吃了能有兩年,饅頭、麵條、餃子都是黑面的,黑麵餃子的味道已經忘記了,連是否真的比白麵餃子不好吃都不確定了。
留在記憶裡的印象,是那年的春節還是非常溫馨和熱鬧的,多少年之後回頭想想:那年吃黑麵餃子的場景,有一種夢幻和奇幻的色彩,至於當時的悽慘和艱難,是一點也體會不到、想不起來了。
以後又碰到了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當時只覺得無比艱難、無比悲慘、沒有出路、沒有辦法、沒有未來……回頭想想彼時的自己:怎麼能那樣莽撞?那麼可笑?那樣幼稚?那麼笨拙?但是一切也就這樣過來了。
不論遭遇什麼,即使看不到光亮和希望,只要堅持走下去,不放棄、不停留、不沉淪,哪怕茫然的前行,悶著腦袋只管一路向前,走著走著,大多都會越來越好,一切豁然開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有的艱難、不堪和慘痛,總會過去,多年之後再回頭看,那些痛苦和艱難似乎都已經被記憶抹去,用好聽的話說,它們都成了命運的饋贈和禮物,所有打不死我們、摧不毀我們的,終將讓我們更加堅強。
結語:
冬至了,不管2020年您遭遇到了什麼,過得怎麼樣,這個時候,請讓我們端起一盤熱騰騰的餃子,享受美味吧!不管前途如何,前景如何,請相信:苦難過去,終會變成懷念,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會更好!這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