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天午後,你的情慾像風扇一樣晃蕩

2021-02-07 看電影雜誌


蘇麗珍和旭仔做愛。


小床上,她頭髮粘著臉,略帶喘息,把手指伸進旭仔的唇裡,徐緩地問,「我們認識多久了?」旭仔含混地答,「很久了,忘了。」


接著,鏡頭切向一臺電風扇,老鋁殼,發著機械運動的雜響,一下撐起了60年代香港溼悶的夏天。


後來,梁鳳英跟旭仔做愛。


也是這張小床,但人是驕縱潑辣的,帶了嗆口的煙火氣,一把掰過風扇的頭,轉向自己,大剌剌地問,「我們明天還見不見面呀?」


©️[阿飛正傳],劉嘉玲飾演的梁鳳英坐在風扇旁邊,氣鼓鼓的,嘴裡嘟嚷「你記得打電話給我」


這是[阿飛正傳]裡的場景。我總不自覺留意這種場景:夏日裡,風扇來回擺動、發出聲響。大部分時候都別有用意。


近兩日聽聞其要重映,海報是大片的藍綠色,印著五個字,「再見無腳鳥」,幾乎是一呼百應。


你看,所有人都記得那隻無腳鳥,唯獨我忘不了風扇。


直到50年代,風扇才出現在電影裡。


[雨中曲],男主和女主漫步,背後是紫色薄暮籠罩下的黃昏,像葡萄攪碎了拌進雲彩裡。


不遠處,有一巨大的黑色風扇,昂著頭,捲起大風,將女主的紗巾與裙襬吹起,漫天飛揚,頗為羅曼蒂克的。


©️[雨中曲],男主與女主漫步在紫色黃昏裡


但在中國,扇子是女性維持矜持的物件兒,輕遮粉面,笑不露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1947年的[太太萬歲],上官雲珠演的姨太太,拿一把小摺扇遮住嘴兒,眼睛一眨巴,嬌滴滴甜得人倒牙,更別提勾搭有婦之夫了。


©️[太太萬歲],上官雲珠用小扇子調情


風扇是比不得,大塊頭擱在那兒,一按開關,立馬一聲「嘡啷啷」,還隨著轉動嗡嗡響,叫人怎麼遮?


別說,倒真有遮的。


[重慶森林]裡,快餐店放著《加州夢遊》,桌上番茄醬、芥末醬堆在一起,偶爾風扇擺擺頭。


王菲晃著腦瓜兒,給梁朝偉做廚師沙拉,臉臭臭的,卻會躲在電風扇後頭,偷瞧他,眼神兒靈得要命。


可不就是情動?


©️[重慶森林],王菲借著吹風扇的當口兒,偷看梁朝偉。王家衛說,「她不需要用力演,她很有天賦的」


那是1994年,王家衛沒有拖稿,用兩個月完成了這部電影。


當時姜文還在拍《動物兇猛》,後期做到一半的時候,趕上讓·路易來北京,就給他看了粗剪。丫激動壞了,寫了七頁觀後感。


後來,這片兒改名叫[陽光燦爛的日子],跟[重慶森林]一樣也是夏天,就是沒風扇,有蒲扇。


戲裡,米蘭洗完頭髮,隨便盤起來,問馬小軍「喜歡冬妮婭嗎」,邊說邊搖扇子,蕩出來的風吹起小短衫兒,乳頭若隱若現,滉漾。


馬小軍眼睛就直了,挪不開地兒,身上脹得不行。


©️[陽光燦爛的日子],米蘭搖扇子的動作,跟風扇帶來的效果一樣的撩撥


這是風吹出來的性感。


2000年,王菲在[戀戰衝繩]裡有一處吹風扇的鏡頭,也是這種性感。跟之前的[重慶森林]不同,大有人間煙火的氣息,充滿誘惑力。


©️[戀戰衝繩],王菲吹風扇的鏡頭


按照弗洛伊德「無意識的性行為」解釋,這都屬於性暗示,有「撩撥」的意涵。風扇的輕悠晃蕩,更和某種情慾表達異曲同工。


比如[白日焰火]開場,廖凡和前妻在小賓館做愛,導演以牆頭上來回擺動的風扇代替性愛過程。


©️[白日焰火]


再如[晚娘],鍾麗緹美得不像話,裸著身體趴在床上,引誘養子用冰塊為她擦背。邊上風扇轉動,兩個人也險些兒如冰塊一樣化了去。


©️[晚娘]


還有[情人],梁家輝與珍·瑪奇赤條條躺在床上聊天。天花板上,風扇轉悠得徐深徐淺,就像性愛的激烈舒緩。


©️[情人],梁家輝與珍·瑪奇躺在床上,外頭是嘈雜的街道人聲,裡頭是風扇轉悠的影子。電影[周漁的火車]也有類似場景,只不過女主換成了鞏俐


更忘不了[溼度的愛情]


某家公共浴室,丈夫負責鍋爐,妻子在前臺收銀。


有一天,妻子禁不住客人引誘,在浴室的水池放縱情慾。池外有一臺小風扇,搖擺的節奏暗指高潮與結束後的喘息。


©️[溼度的愛情],妻子有難以啟齒的性怪癖:喜歡在水中做愛


就這麼一前一後,一推一吸溜。


你看,總得做些浪漫又無用的事,才不辜負了這風扇晃蕩的熱天午後。



哪個季節最適合營造恐怖氛圍,感覺還是夏天。


你打開房門,看到發黴的飯菜碟子,電視裡喋喋不休的新聞主播,明晃的白色燈棍,下頭是一張木凳一根繩,一具透著屍斑的身體。


若是給這個場景再加一臺生澀旋轉的風扇,什麼滋味?


壓抑,無盡的壓抑,心沉得能貼住脊背。


[形影不離]就是這種感覺。吳彥祖在一家假肢公司做工程師,精疲力倦,便踩著椅子,在天花板上吊了根繩兒,兜住脖子,準備自殺。


繩子旁邊有個電扇,吱呀,吱呀。


©️[形影不離],吳彥祖準備自殺


[銀翼殺手]裡也有。


就在審訊室,光透過窗子打進來,像蒙了一層藍霧。有個人背對著鏡頭抽菸,近處是桌椅,上頭一架風扇,欺壓下來,壓得人呼吸一窒。


©️[銀翼殺手],審訊室裡的風扇


還有杜琪峯的[黑社會],幾個大佬聚一塊兒談事兒,風扇在頂上轉悠,搖搖欲墜,總覺得下一秒會掉下來削人腦袋。


©️[黑社會],頭頂上一颱風扇


風扇原本再平常不過,但其飛速運轉時,猶如一塊鋒利的鋸齒形刀片。靜止時,又像極了蜘蛛。


人類對多足動物一直充滿恐懼,甚至因此害怕封閉環境,認為會有黏膩的觸手伸向自己。


這種嫌惡感叫「蜘蛛恐懼症」,屬於「疾病逃避反應」,是一種進化性適應,也是人類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


導演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會在鏡頭裡放置一颱風扇,且是在封閉空間,以營造出一種恐懼感。


除此之外,風扇的轉動,也無意中擴大了其自身在電影裡的存在範圍,給人造成一種,一切情緒都在擴張、蔓延的假象。


特別是焦慮和緊張。


1957年的[十二怒漢],悶熱的夏日,十二個陪審員坐在休息室,決定一個被判了電刑的弒父少年到底有沒有罪。


可是風扇壞了,因此,每個人都焦躁,像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十二怒漢]裡的風扇


[搏擊俱樂部]也出現過兩次風扇,都在沉悶寡言的愛德華·諾頓身邊。他失眠,身上帶著一種不曬太陽的感覺,沒有靈魂的樣子。


風扇是暗喻他內心的焦慮不安,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另一個暴躁、叛逆的人格。


©️[搏擊俱樂部]的兩處帶風扇的場景


還有[幻影兇間],恐怖小說家住進有多名房客自殺過的1408房,於是電視無故打開,魂靈來回走動,匪夷所思到令人倉皇不及。


好容易逃離出去,才發覺不過是又一個輪迴。


©️[幻影兇間],旋轉的風扇暗喻無止境的輪迴,電影[情聖]裡也有這種意象,比喻中年男人的生活千篇一律,循環往復,單調乏味


電影通過風扇來表現這種倉皇與輪迴,幾度讓人喘不過氣。扇葉飛速旋轉,像陀螺一樣沒有盡頭。


可不就是沒有盡頭?恐懼、壓抑與焦慮,本就是沒有盡頭的。



當然,也不單單只有風扇。


講道理,但凡是理論上能晃動的物件兒,都可以承載「恐懼」與「情慾」這兩樣情緒的表達效果。


比方說[血迷宮],暴雨衝刷之下,擋風玻璃前不斷上下揮舞的雨刮器。


再比如[回溯迷蹤],男主和另外兩人坐在房間裡,沒有配樂,沒有臺詞,僅剩下節拍器「噠噠噠」的聲音,毛骨悚然至極。


還有[陽光燦爛的日子],馬小軍第一次潛入米蘭的房間時,牆上一直在左右搖晃的鐘擺。


©️[陽光燦爛的日子],搖晃的鐘擺不止一次出現,暗示馬小軍溜門撬鎖、偷偷摸摸的忐忑不安


這一切,都使得搖晃的動作,透著一股窮途末路的緊張感。


再說情慾。


1997年的[一樹梨花壓海棠],韓拔與洛麗塔在搖擺的椅子上做愛。


大衛·扎克的[白頭神探2½:恐怖的氣味],以一架開發油田用的磕頭機,比喻男女的雲雨之事。


©️[白頭神探2½:恐怖的氣味],磕頭機的隱喻


侯孝賢的[戀戀風塵],青梅竹馬搭乘動蕩的列車,身體隨之滉漾著,不大穩。隧道過後,一個撩起頭髮,一個搭了把手。


©️[戀戀風塵],盛夏,臺南


這種搖晃都是甜膩的,帶了孩童的天真,卻又好似在與欲望纏鬥,你進我退,徘徊著、揣測著,是又浪又蕩、風情萬種的。


可它為什麼會讓人這麼想呢?


除了與做愛的動靜相近,也與身體(包括衣裳)上的起伏有關。


1967年,日本深夜節目《11PM》裡,主持人大橋巨泉開演員朝丘雪路的玩笑,說她走路「波一波一」的。


這是一個擬態詞,用來形容乳房波動的場面。朝丘雪路也因此被稱為「乳搖之母」


©️這個詞彙瞬間傳遍全國,與「嬉皮士」一起成為當時的年度熱詞。圖為[一個叫涼的女人]海報上的朝丘雪路


在此之前的1955年,紐約某地鐵通風口,瑪麗蓮·夢露帶著她那種老生常談的性感站在上面。


是電影[七年之癢],地鐵經過時,帶起的風掀起了她的裙子。她用手掩住,媚眼如絲,口氣裡帶著喘息,仿佛歡愛在即。


©️[七年之癢]宣傳海報,為拍攝這個鏡頭,夢露特意穿了兩條底褲,在場的人仍然為此瘋狂,齊齊喊著「再來一個」


1976年,法國電影[大象騙人]學了這一招,只不過白裙變紅裙,地鐵通風口也成了地下停車場。


其尺度比之夢露更大,潮起騷不可耐的情慾,灼人,忍不住想把手伸進她裙子底下、那飽滿鼓脹的崖縫。


©️[大象騙人]是後來[紅衣女郎]、[情聖]的原版


1984年,[紅衣女郎]原封不動照搬,只是把高跟鞋改成紅色。站在停車場裡跳舞時,多了一點兒自嗨的氣質,調皮又性感。


©️[紅衣女郎],停車場裡的舞姿


所以,搖晃,總無可避免地讓人聯想到「性」。


如此說來,[阿飛正傳]裡頻繁出現的風扇,倒也不難理解。


悶熱的小出租屋,梁鳳英寫下自己的號碼,嘴裡念叨,「我知道你一定不會打給我。」說著便爬上床,作勢要撲倒旭仔,卻反被其壓在身下。


風扇晃蕩著,和他們的肉體一起晃蕩著。


©️[阿飛正傳],旭仔與梁鳳英


這是被風揚起來的情慾,溼漉滑膩,大汗淋漓,在一整個悶熱的夏天裡,反而有一種逆向的誘惑,香豔異常。


說到底,這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酸梅湯,屋裡風扇吱呀響。



你對哪部電影中的風扇印象最深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看電影

最新最全的電影周邊電影票免費送

最黃暴和最有深度的電影解讀每日定時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為何還不立刻關注看電影微信號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熱天午後》熱天午後只剩蟬鳴
    熱天午後發生了什麼?發生了一則喜劇。毫無經驗的搶劫犯桑尼和薩爾拼著衝動闖進了一家銀行,漏洞百出的計劃指導著手忙腳亂的犯罪。對於銀行的職員甚至圍觀群眾來說,罪犯是突然起來的災難,也是同病相憐的夥伴,更是解放愁苦的上帝。這是悶熱社會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們一場反叛的狂歡。發生了一則悲劇。為了生活,犯罪者不為犯罪而犯罪,解救者卻不為解救而解救。
  • 影評 | 《熱天午後》
    當你看到《熱天午後》的海報上Al Pacino手持步槍的兇狠表情,想必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以為這是一部如《盜火線》般充斥著警匪槍戰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銀行劫案電影。如果你抱有如此期待的話,《熱天午後》可能會讓你失望了,因為整部電影從始至終只開了兩槍……在1972年8月22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都市的人們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散漫的步伐走在悶熱的紐約街頭。
  • 熱天午後
    你會看到我們的腦漿濺在人行道上,他們會把我們的內臟都轟出來。你打算把這些都在電視屏幕上播放嗎?」——桑尼·沃茲尼克(Sonny Wortzik)排在87年的《撫養亞利桑那》(Raising Arizona)和95年的《盜火線》(Heat)後面,《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擁有著整個電影史上排名第三的銀行劫案。
  • 《熱天午後》該死的熱天午後
    裡昂對他說,「我這幾個月一直想離開你,而你卻讓我跟你走?」因為是同性戀,所以裡昂被遠離,被排斥,也沒有工作,只有在醫院裡才能得到尊重,雖然我不喜歡這個角色。因為是同性戀,所以群眾對桑尼吶喊「英雄」時的聲音,就和得知桑尼是同性戀時的噓聲一樣響亮。這太滑稽了,不是嗎?當他揮灑出錢時,人群可以對他大喊「more」,卻又在知道他是同性戀時,瘋狂地敲碎車窗,猙獰地辱罵,這就是社會。他們甚至不如在銀行的職員。
  • 《熱天午後》VS《人民英雄》:阿爾·帕西諾的精彩與梁朝偉的青澀
    《熱天午後》是一部屬於阿爾·帕西諾一個人精彩的電影。,1987年爾冬陞導演拍攝了一部香港版的《熱天午後》:《人民英雄》。《人民英雄》基本上是對《熱天午後》的全盤複製,唯一的不同在於阿爾·帕西諾飾演的桑尼,在《人民英雄》中被切割為了阿細和古向陽兩個角色,但深入了解你會發現在陳警官的身上也有桑尼的影子。
  • 《熱天午後》寫給阿爾·帕西諾(To Al Pacino)
    熱天午後是阿爾·帕西諾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部。那時,他還是那個白衣少年。我似乎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因為一個觸發點喜歡上一個人,繼而放大去找尋和他相關的其他點。放在演員便是因為一部作品喜歡上一個人,從而去看他的其他作品。喜歡阿爾·帕西諾當然是因為教父系列。
  • 羅傑·伊伯特評《熱天午後》
    《熱天午後》的時長比一般劇情片要長一些,你可能會覺得,影片開頭那段展示紐約生活的蒙太奇直接剪掉也未嘗不可。但確實不可。那些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鏡頭,為整個電影奠定了基調。導演西德尼·呂美特(Sidney Lumet)稱之為「自然主義」。我認為他的意思是這些鏡頭有著日常生活的節奏和感覺。
  • 史上最奇葩狗血的銀行搶劫案|艾爾·帕西諾|熱天午後|銀行|桑尼
    昨天發了兩張艾爾•帕西諾的壁紙,從留言情況看,大多數同學最熟悉的還是《教父》與《聞香識女人》,這部《熱天午後》知道的人不算太多,從豆瓣上的觀影人數就能看出。但《熱天午後》卻是艾爾•帕西諾本人最滿意的作品,甚至被不少觀眾捧為演技巔峰。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熱天午後》
    但4小時後,劫案現場被圍觀群眾和手忙腳亂的警察弄得像遊樂園一樣熱鬧。桑尼走出銀行對警察的質問居然贏得了群眾的喝彩。8小時後,銀行劫案登上了電視節目的實況轉播,大家仿佛拍電影一樣高興。而這時夜色降臨,人質亦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究竟這場鬧劇將以什麼方式結束?
  • 《熱天午後》方寸之地上演四海八方
    那幾年他拍了很多經典之作,07年AFI的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上,羅賓·威廉士說的沒錯,短短五年Al就拍了四部電影:教父,衝突,教父2,還有這部熱天午後。這四部都是經典之中的經典,都是他表演生涯裡的高光時刻。1975就該給他頒獎的。對他、對觀眾、對愛他的尊敬他的人來說,奧斯卡遲到了好多年。他值得更多的獎項、榮譽和肯定,當然這些其實算是錦上添花……可是還是意難平啊。
  • 放影社#第十四期#《熱天午後》--阿爾帕西諾「美國精神」的咆哮
    這期的電影推薦來自偶然,群主那麼一問,我腦海裡就蹦出了這個電影和阿爾帕西諾咆哮的表情…不對,不是這張…先按照規矩來,這個電影叫《熱天午後《十二怒漢》劇照西德尼呂美特之前就和阿爾帕西諾合作拍過《衝突》,《衝突》講述了一個理想主義的警察與腐敗的警察局對抗的故事,想必阿爾帕西諾富有爆發力的表演在這裡勁頭還不夠,兩年之後《熱天午後
  • 《熱天午後》教父級演員,影帝級表演
    今天給小夥伴們安利一部經典犯罪題材影片《熱天午後》,本片於1975年在美國上映,由雪梨·盧曼特執導,阿爾·帕西諾主演。影片介紹影片講述了酷夏時節的一個下午,發生在紐約市裡的一起銀行搶劫案。 一個午後的街頭,三個年輕人陸陸續續的走進銀行,他們的目的是搶劫,本以為是部驚悚犯罪片,但主人公拙劣的動作引人發笑。這是一部極具時代特色的黑色喜劇片。
  • 《熱天午後》12小時馬拉松銀行搶劫案
    在一個熱天的午後,桑尼和沙爾還有一個中途退場的夥伴來到了布魯克林銀行進行搶劫,剛剛開始,後面那個人就已經打鼓退場了。倒黴桑尼遭遇極其尷尬,銀行剛剛完成交易,沒有多少資金了。桑尼和沙爾也是目瞪口呆,還可以這麼玩,註定桑尼不是那種心狠手辣的歹徒,本該10分鐘就完成的搶劫,無限期延長。
  • 《熱天午後》午後的叛逆
    人生總是給你出乎意料的驚喜,至少桑尼是這樣認為的。桑尼本來有著美好的家庭生活,為了給自己的同性戀戀人籌錢做手術,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搶劫了銀行。在警察包圍銀行後,桑尼挾持人質與警察展開了拉鋸戰。一個小小的銀行搶劫案成為了一出鬧劇,電視臺爭相報導,年輕人聚眾圍觀,甚至於支持桑尼的行為,爭先恐後為其吶喊助威。
  • 他端著槍去搶銀行,竟是為了籌錢給同性男友做變性手術丨7.23《熱天午後》
    該片由金牌編劇弗蘭克·皮爾森根據真實事件製作,《十二怒漢》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執導,於1975年上映。明明一場搶劫也就10分鐘,然而4小時後劫案現場熱鬧得像個遊樂場、8小時後變為最熱門的實況轉播節目、12個小時後這已經成了一起歷史事件.剛開場,主角桑尼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跟兩個同夥走進了這家銀行。
  • 10月8日熱天午後,打劫成這樣,狗日的
    如果公眾號沒有回覆電影連結或回復的連結失效,請加我微信colorfulbox,我會儘量幫你找找並儘快回覆你!熱天午後 Dog Day Afternoon (1975)導演: 西德尼·呂美特主演: 阿爾·帕西諾 / 約翰·凱澤爾 / 查爾斯·德恩 / 克裡斯·薩蘭登類型: 劇情 / 喜劇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又名: 黃金萬兩(港) / 炎熱的下午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美國歷史上最不完善的銀行搶案。
  • 《熱天午後》艾爾・帕西諾飾演之:他為何搶劫銀行
    想想,我看都不及艾爾・帕西諾出演的這部《炎熱的下午》(又譯《熱天午後》1975),實在想不起還有比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這部電影更震撼我們眼球的場景。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勝在劇本的構造——劇情奇,臺詞妙,演得棒。
  • 《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
    剛剛看還有一個翻譯的電影名叫:《狗日的午後》,頓時笑出聲,又覺得實在貼合。對桑尼來講,這可不就是狗日的午後嘛。 打開b站的時候,並不是在一個炎熱午後,廣東的夏天在清明的雨水裡浸潤的又遲了一些,配著兩袋鴨脖, 一曲 Amoreena 開篇, 閒散的人們,烈日的陽光,光著膀子的工人,卡車,被收起的美國國旗,黑色轎車裡的三個人。
  • 熱天隨身戴的便攜小風扇,還有明星都在用的夏日神器,保冷、解渴還會噴霧!
    夏天的命,都是空調和風扇給的。在室內有風扇和空調還能過,可是在沒有空調的室外怎麼辦?有一款又輕又小可以隨身攜帶的小風扇就再好不過了。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款小孩專用的掛脖小風扇。不同於一般的風扇,古姿這款風扇摒棄了傳統的扇葉,採用渦輪風機。風扇開啟後,入風口會吸入大量空氣,然後通過在渦輪風機的作用,把空氣從出風口排出。此時,風扇周圍會形成強大的氣流,產生陣陣愜意的涼風。同時,為了保證使用的安全性,風扇採用全包式的外觀設計。這樣一來,避免了頭髮捲入風扇、手指卡入風扇的危險,孩子和長頭髮的女生都可以放心使用。
  • 4部日韓情慾禁片:尺度驚人,直探內心深處讓你欲罷不能!
    然而,情慾電影在情感鋪陳、故事陳述,及畫面美感上皆十分講究。本期就要來推薦幾部情慾電影,除了性愛畫面之外,別忘了細細品味故事背後的深意。※建議先拿下有色眼鏡,你將看到情慾戲背後對於人性的揭露與描述,隱藏在角色心中最深沉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