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戰友分享家書,讓新戰士們潸然淚下

2020-12-23 一身迷彩觀世界

這是不久前,上海總隊新兵團新兵一大隊新兵一中隊「讀家信、傳真情」家信分享會上的一幕。新兵裴旭在讀完來自遠方母親的信後潸然淚下,在場官兵無不為之動容。

古人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和平年代沒有那麼多生離死別,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卻是無時無刻的。一封家信,一份思念,一份溫情。很多道不盡說不完的愛,都藏在字裡行間裡。往事歷歷在目,信中熟悉的字跡,就好似他們在面前跟你交談。

在徵得新兵的同意後,我們展示部分家書的片段和新兵的感悟。你有沒有同樣的感受?

1

新兵裴旭媽媽的回信

裴旭:本以為經過新兵連的鍛鍊後,我已足夠堅強。可打開家信後,還是忍不住的淚流滿面。短短幾百字,卻飽含父母對我的思念和看到我成長的欣慰。感謝領導、戰友和家人對我的關心照顧,我定會更加努力,不負他們對我的期望!以「不怕苦、不怕累」的戰鬥精神,時刻激勵自己!

2

新兵馬浩文媽媽的回信

馬浩文:信中看到了媽媽對我的囑咐與期盼。媽媽在信中說:「在部隊要勤鑽研、嚴訓練,少說話、多幹事……無論你在哪裡,工作怎麼樣,家永遠是你溫暖的依靠。」這些我一定會牢記在心上,請媽媽放心,兒子已經長大!

3

新兵吳承昔爸爸的回信

吳承昔:拿到家信時,是緊張與激動。讀完信後,是感動與感激。仿佛父母就在耳邊諄諄教誨,在通信高度發達的今天,家書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意義。在今後軍旅生活中,定會牢記父母囑託,向更高標準看齊。不負韶華,用青春書寫燦爛篇章!

4

新兵高源媽媽的回信

高源:收到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更多是意外。因為父母都是警察,平常上班很忙,上次和母親通話時,得知她還在外地辦案,應該沒時間給我寫信。讀完後,心裡一陣幸福和溫暖,平日裡訓練的苦和累跟父母相比不值得一提。這封家信激勵著我要刻苦訓練,苦練殺敵本領,爭做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

5

新兵任凱旋媽媽的回信

任凱旋:我們能全心全意投身軍營,是因為沒有後顧之憂。家人讓我安心,我讓家人放心。輕裝上陣,繼續前行,專心投入工作訓練之中,做好該做的事,精益求精,為榮譽而戰,讓家人為我驕傲,不負他們的期待!

6

新兵周玄爸爸的回信

周玄:在新訓的關鍵期,我收到了來自遠方親人的家信。爸媽對我的成熟、懂事感到很欣慰,他們鼓勵的話語,使我幹勁倍增,信心十足。我將一心一意的投入到部隊的各項任務中去,爭做「四有」革命軍人。部隊是我的另一個家,我也絕不辜負班長對我的期望,做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讓人民放心,讓親人放心!

書信雖慢,寄託著遠方的期待

紙短情長,道不盡父母的思念

你給父母寫過信嗎?

作者潘俊、李昊昊上海武警

相關焦點

  • 宿遷烈士「手繪」家書獻給國家
    這一次的捐贈揭開了一個家庭跨越近70年的尋親故事,也讓我們走近了一位普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家國情懷。   為了找尋家書背後的故事,記者於28日兵分兩路,一路凌晨從宿遷驅車趕往400公裡外的安徽宣城李曼的家中,一路在宿遷尋訪李徵明的弟弟,抗美援朝老兵李智。   「我在上甘嶺一切都好」
  • 風餐露宿,新戰友「巡邏」初體驗
    2018 年10月底, 新兵營對全營272 名新兵做了一次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0%的「00後」新戰友都想走一走班長們口中的巡邏路。「血性漢子,就應該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青春與熱血。」新戰士沈葉坤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感慨。
  • 「紅衣戰士」背後的戰友——北京疫情中的社區社工
    (抗擊新冠肺炎)「紅衣戰士」背後的戰友——北京疫情中的社區社工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題:「紅衣戰士」背後的戰友——北京疫情中的社區社工作者 李晗雪事後,為解決類似擔憂,她和同事們組建了「我們的戰疫」微信群,滾雪球式地邀請返京工作、獨自隔離的青年入群,並鼓勵大家每天「冒泡」,以報平安。近日,北京市西城區家和社工事務所社工為居委會的社區工作者送上平安果。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社區漸次實行封閉管理。為讓因異地返回而需居家隔離的人們多一些便利、平安和笑容,社工們一直與社區工作者並肩行動著。
  • 「我在外面不需要記掛,見信如見面……」 抗美援朝上的那些家書...
    >↓↓這些信都是志願軍戰士在異鄉寫給親人的前線苦寒能寄回一封家書便是莫大的慰藉戰火紛飛,紙短情長有的志願軍戰士寫完這些家書就犧牲了家書連同其他遺物被一起運回故鄉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的水壺毛巾、信箋筆記早已斑駁褪色但是戰士的胸前的勳章
  • 一封67年前志願軍家書,為妹手畫表情包,太好哭了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最近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看哭千萬網友↓↓↓家書中志願軍戰士李徵明手繪各種「表情包」圖文並茂地為妹妹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在異常艱苦的朝鮮戰場兄弟兩人和戰友們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不久,弟弟李智光因在戰鬥中光榮負傷被送回國內養病而哥哥李徵明則繼續留在朝鮮
  • 武警常德支隊:退伍前老兵與戰友們分享趣事、經驗和感悟
    8月18日上午,武警常德支隊執勤二中隊開設「老兵講壇」,滿服役期的士兵走上講壇,向戰友們講述自己的軍旅生涯。儘管即將退伍,但難掩不舍之情的老兵們願意把自己從軍數載的趣事、經驗和心得感悟都融進講壇上的發言中,希望能與繼續服役的戰友們分享、交流。「把青春獻給祖國是我最無悔的選擇! 回首來路,思緒萬千,感慨萬分,千言萬語彙成兩個字:感恩。」
  • 一封來自新兵營的中秋家書:我給父母唱軍歌
    臨近中秋,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學兵一大隊二隊的新戰士們用聲聲軍歌寫就了一封封獨特的視頻家書,把自己的思親之情和報國之心,唱給遠方的父母,也唱給在火熱軍營中不斷進步的自己和戰友們。歌聲通過中隊錄製的主題VCR飛到千裡之外,給遠在家鄉的父母們帶去了節日的問候和看兒成長的欣慰;也久久地迴蕩在軍營裡,成為振奮兵心、催人奮進的新訓強音。「將士們,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不懼強敵敢較量,為祖國決勝疆場!」活動結束後,戰士們仍然意猶未盡地小聲哼唱著,黝黑的臉龐上閃耀著年輕軍人特有的神採。
  • 67年前的手繪「表情包」家書,看哭了!
    67年前的手繪「表情包」家書,看哭了!1953年,志願軍戰士李徵明手繪各種「表情包」在家書中形象生動、圖文並茂地為妹妹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
  • 盤點《八佰》中令人潸然淚下的三大場景,國人如是,何畏賊患?
    >場景1:陳樹生陳樹生在見到子彈無法對破壞建築的日軍造成傷害時,背上炸藥義無反顧的從死刑倉庫的六樓跳了下去在被機槍擊中後,依然保持著最後的清醒,縱身一躍,跳入敵軍陣營,引爆炸藥,為戰友爭取抗戰時間。」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家書,也是自己一生的夙願。
  • 中越戰爭回顧:烈士陵園祭拜戰友,幾位參戰女前輩哭成一片
    中越戰爭回顧:烈士陵園祭拜戰友,幾位參戰女前輩哭成一片 圖:戰士們前線合影 1984年老山已經被我軍收復,為了鞏固已收復的老山主峰陣地,必須掃清那拉地區諸高地之敵。根據軍區首長指示及軍前指指示。師前指命令我122團7連、8連、9連、120團3營配屬119九團8連、9連,於4月29日上午10時開始攻擊那拉地區之敵。
  • @新戰友,下連秘籍我來告訴你!
    秘籍三:發揮特長,展示自己新戰友們,基層中隊有各種文體活動可以盡情展示才藝,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會使你能更快融入到大集體中。戰士康偉豪是中隊的「明星」。從小他就非常喜歡繪畫,考大學也是報考了繪畫專業。秘籍五:為人處事,禮貌待人新戰友下連見到幹部骨幹要熱情尊重、主動問好,禮節禮貌要做好,面對上級交代的任務要主動認真完成。戰友之間要互相尊重、關心、幫助、寬容,少談功利,多做奉獻。戰士蔣旭周的爸爸是一名人民教師,媽媽是一名「白衣天使」。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紙頁泛黃,字跡清晰。走進歷史的扉頁,我們似乎看到,一盞青燈之下,日軍卸下兇殘,以溫情之筆,寫下「思念」與「平安」。有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思念」。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紙頁泛黃,字跡清晰。走進歷史的扉頁,我們似乎看到,一盞青燈之下,日軍卸下兇殘,以溫情之筆,寫下「思念」與「平安」。有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思念」。
  • 一封抗戰家書裡的壯志豪情
    原標題:一封抗戰家書裡的壯志豪情   父母親大人:   膝下敬稟者男,分別慈嚴,未接一信,掛念得很,不知堂上雙親玉體康泰否?今接嚴諭,誦讀迴環,一切知悉,不勝欣喜。家中均各安好,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呀!但男現在部隊在敵後,駐在涇縣楊村。每天只是出操、上課,快樂得很。男之身體比在家時強壯得多。
  • 【尋找戰友 160期】 戰友,一別多年可曾想念?
    請分享本文到朋友圈、騰訊微博、微信群(先收藏)。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會讓您在朋友中提高知名度。 兵粉:孤狼想藉助軍歌嘹亮尋找69年的汽車六團三連戰友劉祥!聯繫QQ:3163033783兵粉:老玩童淡淡您好、請幫忙尋找曾經在海南榆林岸炮服役的戰友。…………、(1)團衛生隊:羅躍華醫生、轉業後40餘年失聯了。(原址、清遠市太平公社衛生院)。(2)顧仁新戰友。(原址、上海市金山縣新農公社溫河大隊)。(3)直屬連戰友查壽金。(原址、湖北薪春薪州玻璃廠)。
  • 【尋找戰友 196期】親愛的戰友,春風十裡你在哪裡?
    請分享本文到朋友圈、騰訊微博、微信群(先收藏)。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會讓您在朋友中提高知名度。今接到廣西區百色市那坡縣烈士陵園王啟榮園長(80年退役後36年來一直在陵園守護、呵護英烈)發給我簡訊,告訴有兩位54軍160師的烈士戰友至今(已37年)一直沒見親人到那坡縣烈士陵園祭祀掃墓過,不知兩位英烈親屬是否知道英烈戰友在廣西區那坡縣的「新家」,怎麼37年啦都不見親人前往看望?親人們還好嗎?他(她)們在那裡?為此,今天我發出此帖,敬請群裡戰友共同尋找他們的親人及詳細地址。
  • 中國海軍頭號叛徒杜新立:槍殺六名戰友後叛逃韓國,結局大快人心
    1985年3月21日下午,在平靜的黃海海面上有六艘魚雷艇正在航行,這些魚雷艇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快艇第1支隊第61大隊。剛剛結束一下午的訓練後,六艘快艇正依次返回青島軍港,而處在最後方的3213號魚雷艇,正在醞釀著一場殺戮。3213號魚雷艇上的電訊兵杜新立為了這一刻籌劃了很久。
  • 馬玉濤與我父親的戰友情懷
    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官網、馬玉濤的女兒、以及戰友文工團歌唱演員劉和剛本人,均在網上進行了闢謠。今天一平懷著崇敬的心情,在《一平的視界》公眾號上刊發此文,緬懷先輩們一生的戰鬥友誼,紀念年逾八旬健在的馬玉濤阿姨和天堂裡的父親之間當年戰友情懷。
  • 防範詐騙七大指南,戰友們拿走不謝!
    新戰士陳國梁 「這堂課讓我受益良多,以前覺得詐騙這種事離自己很遙遠,原來它就在我們身邊,讓人防不勝防。我要把這些內容分享給家人,讓他們也時刻保持警惕,避免掉進電信網絡詐騙陷阱。」 帶兵骨幹楊伽瑋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要當好明白人,不要被蠅頭小利所惑,踏踏實實靠自己努力收穫的成功果實才最香甜。」
  • @新戰友們,「家」裡已收拾停當啦!
    三個月的新訓生活即將結束,下隊之前,不少新戰友對基層中隊的生活憧憬中帶著些許忐忑。你們是擔憂多一點兒,還是期待多一點兒呢?「家」裡的老兵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給你們準備著驚喜。▲早已準備好了專屬餐碟和碗筷,不用擔心就餐問題驚喜二: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新戰友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讓他們下隊第一頓飯吃到家鄉的味道,炊事員提前半個月就與帶兵的班長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