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年前我曾經在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節目看到過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趙玉芳抻筋的故事。那次的印象極深,一下子那個老人就成為我的偶像了,從此對拉筋、抻筋、經絡等等名詞就往心裡去了,後來又多次在網上去看這個節目,每看一次就讚嘆一次,我們老百姓太智慧了,太有毅力了,就用這麼簡單的方法就救了自己,就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滿了活力與色彩。後來自己開始推廣拍拉,也曾無數次的把這個視頻節目發到群裡和朋友圈裡給大家看,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悟到。可惜這次寫這篇文章,找了一圈也沒能找到源視頻能上傳到騰訊裡,貼不到文章裡了,大家想看就去百度裡搜索了看吧。
言歸正傳,談拉筋。
新人如何開始拉筋?
八個字: 清晰明了、循序漸近。
我們想要開始去做一件事情,再到堅持一件事情,就必須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了有哪些好處? 都清晰明了,都從根上理解和接受了,最後才能堅持和愛上,最終成為一種習慣。
那我們就一點一點來了解吧········
一、什麼是筋? 什麼是拉筋?
人身上的筋,通俗的說指的就是筋骨上的韌帶。筋附著在骨頭和肌腱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骨骼的作用,人在活動時的收放自如全靠筋的彈性伸縮來完成。
肌肉的力量也源於筋,過去練功的人一定要練筋,所謂「筋長者力大」,如果筋縮了自然就使不出力氣來,各個動作也不能流暢自如的完成,尤其是腳後跟這根大筋,支撐著身體整個的重量和整根脊柱的伸縮。而拉筋就是用幾種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去直接拉伸連接著人體骨骼、脊柱、臟腑的大小筋脈,令其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二、拉筋的好處是什麼?
《道家養生論》寫到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十二經絡又與五臟六腑密切關連,所以凡筋縮處,經絡也不通,臟腑也不通。筋絡和氣血循環相輔相成,我們在拉筋時,氣血在加速循環,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活動。拉筋能使僵硬的筋脈變柔軟,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酸、漲等病症緩解和消除。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和檢測。通過正確的拉筋,可拉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衝開瘀堵,從而改善和治療各種急性、慢性病症,如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病、心臟病、及各種骨關節病等等。
三、拉筋有哪幾種方式?
一共有8種有效的拉筋方式:
臥式拉筋、站板拉筋、頸部拉筋、Y式拉筋、M拉筋、蹲式拉筋、立式拉筋、睡覺拉筋。
1、臥式拉筋法
這是療效最全面、也最安全的拉筋方法,要躺在專門的拉筋凳上實施。
(拉筋凳臥式負重拉筋)
臥式拉筋的方法:
1)在拉筋凳立柱的那一頭坐下,一條腿在上,一條腿在下,臀部儘量貼緊立柱,慢慢躺下。
2)將上面一條腿貼著立柱伸直,同時臀部兩胯放平,用綁腿將膝蓋上方的大腿處綁緊,不要壓住膝蓋。另一隻下腳與杆垂直,移動調整身體,臀部緊貼立柱,全身放鬆。
3)另一條腿垂直向下,大腿儘量往立柱方向靠攏,不要往外撇。請注意,此腿越向內靠攏難度越大,越向外呈八字型撇則容易的多,動作標準才能最大力度拉開大腿內側和腹股溝的經絡。
4)雙手舉起,儘量貼著耳朵放平,儘量向後延伸,手伸直平放在拉筋凳上。這樣躺著拉10~30分鐘,拉到自己的極限,再換另一條腿拉10~30分鐘。
5)為加強療效,若手臂不能放平貼凳,可放重物壓住胳膊強力拉開。兩腿拉伸適應後,可在上下腿腳上綁重量不等的沙袋加壓,進行負重拉筋。臥式拉筋拉的時候越酸麻脹痛,下來後腰和全身的感覺就越舒服,走路就越輕快。
註:若暫時沒有拉筋凳,可以用簡易的辦法替代拉筋凳,用家裡的椅子或茶几代替拉筋凳體,腿靠在門框上、牆上或柱子上,綁上布帶進行拉筋,腳上可以掛孩子們用的書包負重。初學者可以用這種方式感受和嘗試,等習慣了能堅持了再換標準的拉筋凳。
(這是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自己在家簡易臥式拉筋)
(這是用椅子代替在門框上拉筋)
臥式拉筋的功效:
1)能直接和間接拉通全身經絡,足三陰、足三陽經,手三陰、手三陽經,及任督二脈,能直接和間接治療各種疾病,祛病、排毒、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性功能。
2)治療各類身體痛症立竿見影,如腰椎間盤突出痛、坐骨神經痛、頸椎肩膀痛、腿痛、膝痛、腳痛、痛經等。
3)對各類慢性病和疑難雜症效果顯著,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胃病、中風後遺症等。
4)對美容減肥和增高作用顯著,每天拉筋對減肥塑身、美容增高效果明顯,尤其老年人增高更為明顯,因為他們既有筋縮,又有駝背現象。
二、站板拉筋法
站板拉筋是站在斜面上、有坡度、有123檔位的拉筋板上的拉筋方法。
跟拉筋凳臥式拉筋相比,站板拉筋更簡單、更方便,也更容易堅持。
(站板拉筋標準動作)
(小朋友的筋往往都很柔軟,一上來就可以站三檔)
站板拉筋的功效:
1)充分拉伸膀胱經。膀胱經是貫穿我們人體最長的一條經絡,上面有67對重要穴位和五臟六腑的反射區,所以拉通了膀胱經,全身就拉通了一半。同時膀胱經與腎經相表裡,也是人體最大的一條水液排出和排毒的通道,膀胱經不通大小便和排氣都會不太好,人也容易腫,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在拉筋板上站個20來分鐘就會打屁,就想上大號的原因,而且小便次數也會增加,因為站板拉筋時充分刺激了膀胱經讓它好好幹活了,有尿結石,腎結石的人都是屬於膀胱經嚴重不通,要重點做站板拉筋。
2)拉直背部脊柱和放鬆背部肌肉,讓背部更挺拔。人隨著年紀的增加,背部會越來越駝,最開始站上去的時候很多人腰都直不起來,背也是扛著的,但是當你姿勢標準,手上舉,腿伸直這樣去一檔一檔拉筋的時候,慢慢就會發現背越來越直了,腰背部越來越輕鬆和舒服了。
3)拉伸腳底大筋,充分刺激腳底全息反射區。我們的腳弓這裡是有一根大筋的,當你翹起腳的時候,這根大筋就出來了,這根筋越硬身體就越不好,當你能站到第三檔的時候,這根筋就軟下來了,並且在布滿了按摩珠的面板上站30分鐘,整個腳掌所有的臟腑反射區就都刺激到了。
4)瘦小腿,拉伸腿部線條,讓小腿上的肉更緊實,腿型更立體更漂亮。因為拉筋板是斜面,站上去以後,整個腿部都是呈縱向拉抻的,氣血引到腿部,廢物瘀堵排出,腿和臀部肌肉自然收緊,好看,有些人的腿有點彎的,也會慢慢拉直。
5)把拉筋板放平,在拉筋板上禪跑能昇陽氣,補腎氣。早晨起來,在拉筋板上握著空拳,慢慢的,專注的,看著腳下一米左右的地方,只比走稍微快一點點的跑,能很好的升發陽氣,補腎氣。同時也可以在帶按摩珠的面板上雙腳左右滑動,扭動,充分活動腳踝骨,這個地方是最喜歡崴腳的地方,平時也很難去拍到,這樣每天滑一滑,扭一扭會很舒服。
三、頸部拉筋法
頸部拉筋法是平躺在拉筋凳上或床上,將頭和脖子伸到床沿或凳沿外,雙手也儘量向後伸展,讓頭部的重量牽引身體下垂,把頸椎和胸椎部分都延伸下去,這種拉筋法對治療頸椎病、胸椎問題、及心、肺等相關疾病都有效。
頸部拉筋法功效:
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頸椎、肩背、胸椎相關疾病,如頸椎、強直、駝背、胸悶、頭痛、頭暈、心血管疾病、乳腺增生、甲狀腺、哮喘、肩周炎等,同時對乳房下垂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頸部拉筋可以在拉筋凳上做,也可以在床上做,做的時候慢慢來,胳膊和脖子頭一點點垂下來,直到最後能做到手指尖觸到地,堅持10~30分鐘,起來後人的肩、背、頭、頸特別舒服。
做頸部拉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拉筋結束以後,頭和脖子、身子慢慢移動回去了,你就發現平躺在床上是最舒服的姿勢,睡覺就不需要用枕頭了,然後直接就過渡到睡覺拉筋法了,一夜都不動,睡的特別香,對整個脊柱的放鬆也特別好。
(建議睡硬板床,床太軟拉筋身子容易滑下來,睡覺對脊柱也不好)
四、Y式拉筋法
Y式拉筋法是人躺在床上或地上,臀部和雙腿緊貼牆面或床頭,雙腿雙腳朝上舉,再儘量往兩側分開,如同一個英文大寫字母的Y字,這樣往兩側拉筋3~30分鐘。
Y式拉筋法功效:
1)此法可用於配合拉筋凳臥位拉筋,如果臥位拉筋後腰背、骶骨仍有餘痛,即用此法繼續徹底拉筋疏通。
2)強化拉通腿內側肝、脾、腎三條經絡,所以對肝脾腎三條經絡相對應的疾病都有療效,尤其對婦科上的病效果直接。
3)Y式拉筋法最開始拉的時候,感覺比其它拉筋法都要痛一些,特別是筋縮筋硬的人,但是此拉筋法最養肝,大多數人都痛在膝蓋內側那一段,那是陰陵泉到血海,正是一個最重要的三經交匯之處,下來就要重點拍通這個地方,再拉筋時就不會那麼痛了。
(在家隨時因地制宜都可以Y拉筋)
(後期筋越拉越開了,就可以在腿內側負重,更進一步徹底拉通了)
五、M式拉筋法
M拉筋法主要是針對脾胃的一種拉筋法。人跪在床上,然後身子慢慢往後躺下去,雙手向後伸直,拉伸整個胸腹部和大腿小腿正面的胃經。根據自己的承受時間,拉10分鐘至30分鐘。
此種拉筋法對脾胃消化不好,胃下垂、胃炎、胃酸過多、胃動力不足、食欲不振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六、蹲式拉筋法
這是最古老的一種自然拉筋法,此法操作簡單,就是在地上蹲5~30分鐘,動作如同蹲坑拉屎一樣,但是重點是雙腳跟要完全併攏和落地,頭部要完全下垂,雙臂抱膝,臉要貼到膝蓋上。把整個從頭,到背,再到腳跟的筋全部都拉開。
初學者可和筋硬者最開始蹲不下來,可以找一面牆,先兩腳分開,順著牆慢慢蹲下,以後再逐漸增加難度,將雙腳併攏,下蹲到底,雙手抱腿、埋頭,這樣效果會更好,這便是道家所稱的「嬰兒抱」,人在娘胎裡就這樣。如果脫鞋下蹲難度更大,療效也會更好。
(初學者進行蹲式拉筋可靠牆分開腳慢慢來)
蹲式拉筋此法功效:
蹲式拉筋法涵蓋的範圍廣、部位多、線路長、幾乎將其它拉筋法拉不到或筋都可拉開,比如腳跟、腳踝、小腿肚、膝蓋、胯部、骶髂、尾椎等部位,此法與其它拉筋法是極好的互補,可輔助打通全身主要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和大小腸蠕動,是典型的「地毯式轟炸」拉筋療法。
人們從前蹲在地上吃飯、聊天、開會也是這個拉筋動作,很多老電影都有這類鏡頭。可惜隨著中國人的西化,連上廁所的方式也西化了。坐式馬桶的出現,使蹲坑拉屎成為多數城市人的集體回憶。坐式馬桶看似舒服,卻剝奪了人自然拉筋的機會,而且也不衛生。
難怪現在患腰腿痛、便秘和下蹲困難的人群劇增,原因之一便是大家丟掉了蹲著拉屎兼拉筋的傳統。以後大家要養成隨時隨地拉筋的習慣,能蹲著就不坐著,能跪著就不站著,筋就會越來越柔軟,身體就會越來越健康。
七、立位拉筋法
這個拉筋法很簡單,找到一個合適的門框,雙手上舉扶住兩邊門框,儘量向上伸展開雙臂。兩腳一前一後站成弓步,前腿彎膝,後腿伸直,腳跟必須著地。身體正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兩眼向前平視。以此姿勢站立20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20分鐘。
立式拉筋法功效:
可以重點拉通肩膀、肩胛骨、肩一圈周圍、背部、和腿部及其相關部位的經絡。主要用於改善和治療肩頸痛、肩周炎、五十肩、乳腺病、甲亢、肺部疾病、凹胸症狀等。
八、睡覺拉筋法
睡覺拉筋法也叫「睡覺正骨法」,就是睡硬板床,或較硬的床墊,而且最好不用枕頭,這等於給頸椎及整個脊椎拉筋正骨。睡覺時仰臥、平躺、側躺皆可。
因平時工作時頭部長時間趨於前下方不動,導致頸椎疼痛不適,此法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種柔和的拉筋法,且療效明顯。長期用枕頭睡覺的人可能剛開始會不太適應,過幾天就慢慢適應了。
許多人拉筋或正骨後當場療效很好,但不久後又退步甚至恢復原狀,原因之一是習慣沒改,比如回家仍然坐沙發、睡軟床,慢慢骨頭就 又開始變形和錯位。
有人抱怨睡硬床身體硌得痛,其實這正好說明硬板在為你拉筋正骨,因為硬板不會遷就骨節的錯位、塌陷、彎曲,而是自然、自動與人的體重對抗,拉直並梳理骨頭。
睡覺拉筋法功效:
首先是安全自然,不假外力。拉筋在睡覺時便自然而然地發生,拉筋力量來自人的體重。長期睡硬板床,輕度錯位可自己解決;其次,此法拉筋容易診斷病灶,凡是感覺疼痛之處,大體就是病灶所在。
中國古代家具為何做得方方正正,就是為了讓人坐正、坐直好拉筋。長期縮在沙發和軟床上看電視、聊天,就易駝背塌腰、腰膝酸軟、骨歪筋硬,堵塞經絡而致病。佛家對打坐、修禪的第一要求也是要「坐正」,同樣是為了骨正筋柔,打通經絡。
如果家裡沒有硬板床,可以打地鋪睡覺。睡覺是人接地氣的時候,睡在地上更容易接地氣,睡硬床、睡地板、坐硬凳,都是在拉筋和正骨。
以上就是八種日常拉筋的好方法,每種拉筋法都可以每天做,重複做,長時間做,越拉身體越柔軟,越拉氣血越通暢,越拉身體越健康。正所謂,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再說下拉筋的各個注意事項:
1、拉筋的時間和強度
拉筋時間和強度沒有絕對標準,因為人的體質、年齡、病況不同,所以標準也不同。病人和年長者不可能一次拉到標準姿勢,但這並不重要,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強度就行,但重要的是拉筋一定要拉到有酸、麻、脹、痛的感覺,這種感覺越強,則療效越好,否則拉筋就無效或低效。
拉筋時間超過30分鐘療效更好,一次拉20分鐘比分開兩次各拉10分鐘要好,從5分鐘開始慢慢來,逐步增加到30分鐘。有的人剛躺上拉筋凳就已經疼痛難忍,上下腿都伸不直,或站在拉筋板上腰都伸不直,則說明筋縮嚴重,問題嚴重。
這種人須堅持循序漸進堅持拉筋,慢慢加時間和加壓負重。對於經常練瑜伽和舞蹈的人,拉筋10分鐘很容易,但如果將每條腿的拉筋時間延長到30~40分鐘,同樣也會出現麻、酸、痛、打嗝、放屁、通便、流汗等各種現象,這都是「氣衝病灶」的好現象,說明治療有效,應繼續拉筋並配合拍打。
2、拉筋可能出現的各類反應:
拉筋中出現:痛、麻、酸、脹、癢、犯困想睡覺等,這都是自然的好現象,也可以稱之為「氣衝病灶」,進一步出現像紅斑、紅疹、水泡、頭暈、頭痛、打嗝、噁心、吐濃痰、流鼻涕、放臭屁、拉很臭的屎,或撒很臊的尿等,則是更劇烈的氣衝病灶反應,也是排毒反應,出現這些症狀,應乘勝追擊,繼續拉筋,這些都是人的正氣被調動和啟動後,正氣與邪氣相搏鬥時在人體出現的生理反應,這是一種信號,告訴人們淤堵正慢慢被拉通。
3、拉筋會拉傷筋與肉嗎?
我們拉筋是自己拉自己的筋,不是用外力毫無知覺的牽引,力度和時間都是自己可調控的,感覺到痛的受不了就會停下來,故絕不會拉傷自己的身體。
拉筋會疼痛,說明身體有毛病。但疼痛都是在自己能忍受範圍內,拉筋強度與時間都可以靈活掌握。
初學者、病重者、老人、一開始不必用力拉得太狠,也不必一次拉到位,可以循序漸進,逐漸延長拉筋時間,加大力度。
有人說自己從小就筋硬,其實筋硬是身體出問題的警訊,說明肝功能有問題,因為肝主筋,所以這種人更得拉筋養肝。
反過來說當你無論怎麼拉,拉多久都無痛、麻、酸、脹的感覺時,說明骨正筋柔,氣血通暢了。
關於拉筋,要說的大概就這麼多了,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選擇幾種拉筋方式去堅持吧,去感受那種又痛又爽,又舒服又上癮的感覺吧。
我保證,你會愛上拉筋的,而健康也會愛上你的。
各種拉筋工具請掃下方二維碼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