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易綱、方星海重磅發聲!「一帶一路」並非債務陷阱 人民幣...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王君暉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疊加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全球產業鏈遭受深度衝擊,各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面對涉及人類共同利益的巨大挑戰,進一步推動建立開放、合作、融通的全球協同機制至關重要。

今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上海市黃浦區政府及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召開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為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周小川、易綱、方星海等嘉賓均有精彩發言,券商中國逐一梳理,以饗讀者。

周小川:「一帶一路」並非債務陷阱,中國積極發起G20「緩債計劃」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一帶一路」並非如同個別西方國家所說是中國所設的「債務陷阱」,相反,在新冠疫情加重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本付息負擔的時期,中國是積極發起和參與G20的「緩債計劃」的國家之一。

周小川指出,確實新冠疫情加重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本付息的負擔。另外疫情之後的復甦不僅僅是取決於發達國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量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不能成功克服疫情實現復甦。

「如果在這一期間,一些低收入國家因為還債,擠佔了大量的財政資源,就會減少他們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撥款或者是這方面的能力。在疫情以後也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發展的融資能力,(融資能力)將會變弱。再有是債權人方面,如果發生債務違約或者是顯著地進行債務重組,包括像AIIB(亞投行)這樣的機構,其財務健康性受到損害,會影響到未來的融資能力、評級、服務『一帶一路』的能力,這個長遠影響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周小川稱。

他提到,最近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中國積極發起和參與G20的「緩債計劃」,但是疫情比較複雜,疫情過後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還是需要研究的,並不意味著當前的緩債,就一定是疫情後的債務重組,就一定是減債和消債。此外,需要區別哪些是疫情導致的債務困難,其實疫情新增加的債務負擔總體來說數量並不多,有很多高槓桿債務實際上都是在疫情發生前形成了的。因此,還要注意不要出現道德風險,所以說是很難找到統一的辦法,還是需要根據各個國家債務情況來尋找不同的解決辦法。

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視疫情後未來能力的建設,特別是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未來生產能力的建設。有些國家不願意輕易違約或者申請債務重組,因為他們考慮的是自己未來的信譽,未來在國際市場、在「一帶一路」合作中所處的地位,他們希望未來有更多能力。與此同時,未來的發展道路肯定是大量依靠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依靠多邊主義,當前的一些政策選擇既是關鍵,同時也不能顧前不顧後。

至於一些對立面的說法,周小川稱:「這些說法的對立面是有些人試圖借這個機會推卸過去自己的責任,把問題都說成是別人搞的陷阱,唱高調,或是自己主張請客,並且讓過去的東西就算了,拉倒了。但是請客他又說我自己不出錢,你們去出錢,所以出現了有這樣的現象。」

「我們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這是非常重要的。當前有一些議論,強調給發展中國家送點禮或者是減點債什麼的,這很有點像是給好處,但是更關鍵的是應該如何促進他們將宏觀經濟搞好,能夠將基礎設施搞上去,將生產能力搞上去,為未來長遠發展奠定道路。」周小川說。

易綱: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主要是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總結了近年來中國金融業開放的進展,並對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開放進行了展望。

易綱表示,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貿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背景。中國是全球經貿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已成為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直接投資目的地,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樞紐和製造中心。2002-201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

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僅要便利商品和要素的流動,還要推動規則制度型開放,增強制度的競爭力,從而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這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也有利於全球經濟。

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金融業開放不僅引入了機構、業務、產品,增加了金融要素供給,還促進了制度規則的完善,促進了金融制度供給。這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易綱表示,過去兩年,我國金融業開放邁出裡程碑式的步伐,集中宣布了50餘條開放措施,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一是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外資金融機構積極擴大在華布局。2018年以來,新增外資控股證券公司8家、外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2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20家,標普、惠譽等國際評級機構已進入中國市場。

二是不斷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比如,不再對外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實現內外資一致。允許外資銀行經市場化評價後獲得債務投資工具主承銷商資質,允許外資銀行分行及子行獲得基金託管資質等。

三是持續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程度。今年前9個月,外資累計增持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7191億元。近期,富時羅素宣布擬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世界國債指數。

應當看到,金融業開放是互惠互利的。金融是競爭性服務業,開放競爭有助於中國自身金融業發展和效率提升。而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也能更好地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紅利,實現互利共贏。

易綱表示,要持續推動金融業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融展業環境。

第一,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開放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儘管我國金融業開放步伐很快,但我們在同外資金融機構、境外央行的溝通中也注意到,外資在機構準入和展業限制解除後,仍需申請諸多許可,面臨不少操作性問題,對金融業開放的訴求依然較多,這表明金融業向負面清單管理的轉變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負面清單與金融業持牌經營並不矛盾,負面清單模式下,金融機構的準入和展業也必須滿足資質要求、持牌經營。負面清單與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也並不矛盾,負面清單模式下,監管部門可將更多的資源從準入管理轉向事中事後監管,實現監管效能的提升。

第二,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更好地發揮匯率在宏觀經濟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中的「自動穩定器」作用。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主要是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順其自然。新形勢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可在堅持市場主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對本幣使用的支持體系,為市場作用的發揮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第三,在加快開放的同時防範風險。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建好各類「防火牆」,提高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使監管能力與開放水平相適應。

方星海:證監會將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變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做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關鍵是打通循環中的各種堵點,使得兩個循環都暢通起來。擴大資本市場開放,對於打通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堵點,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有利於促進國內國際循環的順暢對接。暢通經濟循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至關重要。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價格信號靈敏,能夠有效引導要素跨區域、跨行業流動,促進供給與需求的加速實現平衡。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推動要素資源的全球優化配置,能夠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更好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疊加優勢。

第二,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有利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中國已經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企業,境外跨國企業在我國有廣泛布局,它們的生產經營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而且還會在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持續深化。金融業包括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必須加快適應高水平開放經濟體制需要,做好本土深耕和國際拓展的結合,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全鏈條、更高質量、更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務。

第三,擴大開放,有利於資本市場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實踐證明,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儘管短期會對內資金融機構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通過主動學習借鑑國際同業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產品服務和風險手段,能夠推動行業深化內部改革,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促進行業機構在良性競合中做優做強。開放引入成熟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提高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增強了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從市場監管的角度來看,開放也是我們學習借鑑國際經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監管理念、監管標準和市場制度規則的不斷完善。

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年來,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和方向。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我們穩步推進市場、產品、機構的全方位開放,滬深港通機制持續優化,A股納入國際主要指數,滬倫通試點穩步擴大,QFII/RQFII規則修訂發布;ETF互聯互通逐步拓展,多個期貨品種對境外投資者開放;證券期貨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開。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便利性不斷提升,參與程度不斷深化。2018年以來,外資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佔比顯著提高,這充分體現了全球投資者對A股和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認可,為有效應對疫情衝擊、保持市場穩健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

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在穩步放開跨境投融資限制的同時,更加注重製度規則的深層次對接,不斷增強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變。

第一,繼續推進市場和產品開放。在現有滬深港通、QFII\RQFII、ETF互聯互通等方式基礎上,研究推出更多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著力解決國際投資者有關顧慮,提高A股在明晟等國際指數中的納入比例。研究完善滬倫通制度,使其覆蓋歐洲主要資本市場。拓展交易所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入市渠道。進一步擴大期貨品種對外開放範圍,更好滿足境外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風險管理需求。制約我國資本市場更快更穩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機構投資者佔比還不夠高,而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機構投資者是一條見效快的途徑。要建立健全境外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CDR、在境內第二上市等制度,為我國資本市場引入更多優質上市公司。

第二,不斷提高證券基金期貨行業開放水平。目前,已有8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首家外資全資基金公司、首家期貨公司成功落地。外資私募基金公司進入我國已形成趨勢,在上海聚集尤其集中。我們歡迎更多外資機構前來展業,擰緊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利益紐帶。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內外資證券基金機構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支持優質機構與客戶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務專業能力,更好滿足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

第三,進一步深化國際監管合作。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必然要求加強國際監管合作。我們將始終秉持開放的態度和合作的誠意,主動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國際金融組織的廣泛合作,共同推進解決中概股公司審計監管等方面的問題,切實維護各國投資者合法權益。嚴厲打擊跨境上市和證券發行中的財務造假行為,維護我國企業國際形象。反對一切人為阻斷資本國際循環的行為。

第四,加強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建設。在當前國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們在推進資本市場開放中必須特別重視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開放的幅度和水平,開放中能否實現市場穩定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能力,特別是跨境監管能力的提升。要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建立健全數據通報、投資者保護等方面的跨境監管合作和執法機制,為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提供堅強保障。

相關焦點

  • 外交部駁斥所謂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
    《環球時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
  • 央行行長換人了:從小川到易綱,人民幣進入易先生時代
    若現實中真有天晴不忘帶雨傘的人,那麼小川行長便是一位,人們稱他為「人民幣先生」、「改革先生」,作為中國這艘「重量級貨櫃船」舵手之一的周小川,在2018年3月19日揮別了成方街32號,再見了,周行長……辛苦了,周小川!
  • 汪文斌: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開展,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外界仍有「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的說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汪文斌表示,「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中國搞一家獨大?用這些事實懟回去!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已經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進來,一系列利好消息令世界矚目。不過,像其他國際合作倡議一樣,「一帶一路」在實踐過程中也曾遭遇一些人的質疑和猜忌:「一帶一路」是中國在製造「債務陷阱」?
  • 一行兩會再度重磅發聲:增強退市剛性 對空殼殭屍決不允許久拖不退
    來源:券商中國一行兩會再度重磅發聲 增強退市剛性,對害群之馬、空殼殭屍決不允許久拖不退!11月28日,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以「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一行兩會一局的領導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 外交部就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等答問
    《環球時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汪文斌:「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讀懂人民日報「三張牌」,「一帶一路」已ready!
    頭版頭條和2版的多條報導,信源來自國新辦、國家發改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政府等權威部門;理論版整版刊發的三篇文章,作者分別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不僅作者權威,而且探討的問題也貼合實際,很有建設性;9版的兩篇高端訪談,被訪者分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和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同日登場,以往並不多見,不僅人物權威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原創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國一帶一路網「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與歐洲國家有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帶一路」不斷拓展的貿易邊界與當下「逆全球化」的聲音如何協調?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我們該如何處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什麼?
  • 「一帶一路」讓香港發展搭乘騰飛快車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是香港未來發展新窗口。如果能將「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建設結合起來,香港企業就抓住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商機。(6月18日中國經濟網)「一帶一路」建設與香港密不可分,「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內地與港澳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合作「走出去」。
  • 數字人民幣手冊①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
  • 電影《音樂家》|從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到「一帶一路」大合唱
    謝茂松中央黨校文史部謝茂松教授聯繫文化歷史和當今熱點問題,強調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影片中有分享麵包的細節,中哈友誼往事與「一帶一路」呼應。艾克拜爾·米吉提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家》原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的五通,關鍵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核心是文化相通,而文化相通的核心是鮮活的文學藝術的相通,今天尤其需要這樣暖人心的作品。
  • 田賜:美國主要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因此在探討美國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時,需要儘可能選取規模較大的、具有政治和社會影響力的主要智庫,如此方能了解美國國內知識和政治精英階層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實看法。在主要智庫的界定上,本文主要依據兩個標準。
  • 「兩會觀察」九大關鍵詞看懂周小川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 中國與新加坡力拓「一帶一路」合作新空間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1日電 綜述:中國與新加坡力拓「一帶一路」合作新空間  新華社記者李曉渝  新加坡是中國周邊重要鄰國。中新建交以來,雙邊關係取得長足發展。當前,中新關係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務實合作成果豐碩,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兩國關係與合作發展的重大機遇。
  • 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 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數字人民幣手冊①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
  • 新聞聯播:一帶一路的第二條腿
    2013年秋天,我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這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的4年。
  • 中國讓夥伴掉入陷阱?西方惡意中傷,外交部霸氣回懟自不量力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共同發展他們稱,中國以「一帶一路」為主要手段,在全球進行的基礎設施投資是「紙牌屋」,註定會崩潰,而這會讓非洲國家陷入「債務陷阱」。所以「一帶一路」這麼好的事兒,自然也少不了他們的份兒,在這個倡議下,很多非洲國家發展得更好了,和我國的合作關係也更加深入了。而西方某些國家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所以就危言聳聽、大肆抹黑。
  • 國海證券盧凱:「一帶一路」促進券商國際化發展
    在中國-東協資本市場服務「一帶一路」分論壇期間,國海證券副總裁盧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4年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響應,其中,資本市場的持續創新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落腳點之一,資本市場有利於「軍民融合」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和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