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微博走紅網絡 聽取民意彰顯政界開放

2021-01-13 騰訊網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微博

浙江省組織部長蔡奇微博

盤點微博上的中國官員:他們為什麼這麼紅?

張春賢稱開微博是為聽民意 對治理新疆有益

記者:最近,您開通了微博,談談這個吧。

張春賢:騰訊網為新疆做了一個網頁,宣傳新疆,我首先做了致辭。然後,在騰訊網開通了我個人的微博。開通之後,感受很深。第一,微博是最大的信息源。第二,它把思想碎片化,隨手拈來,拿出來一點就可以發布,大家去共享;還有溝通確實比較便捷。微博我以前了解得不太深,它喊話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笑)。不管是誰,直接就可以對話起來。考慮到這幾天開會,我時間相對集中,通過微博能聽取民意,就開了微博。

張春賢:有困難。我的特點是親力親為,對方給我提了問題,我如果不回答,就是對對方的不認真和不尊重。現在這些留言到了5300多條,到今天早上,「聽眾」已經到8萬多了。昨晚,我把5300多條(留言)全都看完了。兩會期間,適當再發些信息,「廣播」一下,還是有可能的。

記者:您會堅持「織圍脖」嗎?

張春賢:如果長期堅持寫微博,還是有難度的。上周「廣播」的內容,還真是我自己親自來擬定的。我要告訴大家,(寫微博)可能堅持到兩會過後。

浙江省組織部長蔡奇微博粉絲過百萬

中國首屆政務微博高峰論壇日前在杭州舉行。人民網輿情觀察室在論壇上發布了首份微博政民互動案例報告,其中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名列「十大官員微博」榜首,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則是其中唯一來自江蘇政界的入選者。

論壇上最亮眼的「明星」無疑是全國首個擁有百萬粉絲的省部級官員蔡奇,堪稱「微博達人」的他甚至創造了微博「蔡式風格」。記者在蔡奇的微博看到,他日常不僅對組織工作的相關問題答疑解惑,還推出「周末夜話」等欄目與網民們進行深度溝通,更經常出現諸如「今天去看了電影,吳彥祖是真帥」、「浙江微博軍團真給力,有木有,有木有」等讓網友會心一笑的語錄。

在蔡奇的帶動下,浙江省組織系統的幹部,90%已有個人微博,全省有3000多幹部擁有微博,形成了微博上的「浙江軍團」。在「7.23」動車事故中,浙江政務微博集體發力,蔡奇更是一連更新30餘條至深夜,以及時、坦誠、公開的發聲,在網上瀰漫的一片質疑與不滿的情緒中,贏得了難能可貴的理解與好評。

南京市委書記深夜發微博感謝各界支持 網友:真新潮

記者看到,這條微博全文是:「海內外朋友、市民朋友:中國共產黨南京市第十三屆黨代會昨天順利閉幕了!我代表新一屆南京市委,通過官方微博這個平臺,向所有關心支持黨代會籌備與召開,給力新一屆市委的朋友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我們將不負眾望、不辱使命,建設更加美好的新南京,創造更加幸福的新生活!——楊衛澤。」

而在一分鐘後,這條微博又被「南京發布」轉發了一次。轉發文字是「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授權@南京發布發布。」這條微博剛剛發布一分鐘,網友「侏羅紀南看臺」便進行了評論。

而更多的粉絲對市委書記通過微博與市民溝通感到很潮,徐州網友張洪貞就表示:「親!楊書記新潮,微博粉絲們挺!」有網友對楊書記帖子中用到「給力」等網絡潮言很是讚賞。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剛剛履新南京時接受媒體聯合採訪前,楊衛澤看到眾記者忙著擺話筒,還有的遞上手機錄音時,他就曾經感慨道:「現在一個手機就是一個自媒體啊」。而與其他官員拎著一疊文件參會不同,楊衛澤隨身攜帶一個iPad。而他今年在南京大學演講時,曾經以一句「很潮很給力」迅速拉近了與現場8090後的距離。

廣州政協主席林元和微博走紅 專家稱彰顯政界開放

「我希望市政協委員每周都上網去發一兩條微博。你們不要怕,實話實說怕什麼呢?」昨日,廣州市政協主席林元和在會議上再次鼓動政協委員和工作人員更新微博。

「林主席是廣東省副省級官員中第一個實名開微博的,已經成為一位『微博控』。」廣州市政協一位工作人員說。

在召開的廣州市政協傳達胡錦濤總書記在廣東講話精神會議上,林元和又「抖」出一個微博段子:「前段時間,微博上熱議西江引水工程。我就發了一條微博,西江水是可以直接用的,引水用電多了,但是省了化學藥劑,對市民的身體健康好。」他說,「這條微博可不是自己亂說的,是我和水務局局長、書記探討過的。」

今年6月27日,林元和在人民網開通微博,截至9月13日,他共發微博57條,平均每天發博0.73條。

在昨日的會議上,林元和鼓勵政協委員和工作人員發微博。他說:「我希望市政協委員和工作人員每周都上去發一兩條微博。我發微博要謹慎,因為擔心寫錯了被人『炒』半天。你們不要怕,講真話怕什麼呢?」

他說:「現在很多幹部怕網絡,害怕自己一上網就被『追打』。要勇於把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情況與網友交流。」他還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有些管理人員害怕網絡世界,這是一種失職。」

8月19日,在廣州政協委員問政活動上,林元和告訴記者,他不怕網友「拍磚」:「網上很多人回復我的微博,有的人還語帶諷刺,有的人還沒理解我的意思就批評,他批評我兩句,我也回應他兩句。每個人的評論我都會一條一條看。」

微博官員原創歌藝《我要去紅河》有望上龍年春晚

彝族的打歌、哈尼族的棕扇舞、彝族民間遊戲打磨秋、哈尼族的長街宴叼桌子絕技、花腰彝女子舞龍等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民間奇技絕活輪番登上舞臺,一首《我要去紅河》歌曲在短短五、六分鐘內鋪陳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雲南邊疆少數民族生活場景。

作為中國首支微博原創歌曲,《我要去紅河》已成為今年全國十分引人注目的一個文化現象。詞作者是全國著名的「微博明星」、有「中國網絡影響力第一官員」之稱的紅河州委常委、宣傳部伍皓,成千上萬的博友參與了歌詞的評議和修改;曲作也是從微博徵集而來。

今年7月,雲南紅河州委宣傳部建立首都文藝工作者藝術實踐基地,推動文藝工作者「下基層,轉作風,樹藝德」。董冬率先響應,深入雲南紅河州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基層實踐。在採風的過程中,董冬看到生活在這裡的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的許多日常生活場景都那樣具有藝術的衝擊力,悟出了「生活即藝術」的道理。

據記者了解,這支別開生面的歌藝金曲《我要去紅河》,在《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甫一亮相,就激起觀眾對龍年春晚求變、突破的興奮和期待。當晚的節目主持人董卿以及知名歌手尹相傑、影星黃奕、導演劉鑑等現場評審也認為,龍年春晚需要《我要去紅河》這樣創新的節目形態和藝術樣式,來滿足觀眾對春晚求變的熱切期盼。

湖南省紀委幹部微博叫板長沙縣委書記:誰錯誰辭職

「請問長沙縣委書記楊懿文同志、親自部署誘捕民工的長沙縣公安局長曾衛國,敢說『如果這些民工的訴求合理,我立即辭職以謝天下』嗎?」網友「御史在途」在10 月20 日發表的微博中這樣寫道。記者證實,「御史在途」的真實身份,是湖南省紀委的一名在職幹部。

今年4月,「御史在途」曾連發數條微博,聲討長沙縣警方拘留毆打討薪民工一事。而當時長沙縣公安局官方微博「長沙警事」的回覆是:「長沙縣公安局高度重視,已責令縣局紀委(督察大隊)邀請長沙縣紀委一起對該案的辦案過程進行調查」。

按「御史在途」的說法,時間已過去半年,事情一直未妥善解決。他說,事發後當地警方調查了大約一周的時間,但「至今也沒有公開調查報告」,「(民工)還是一分錢都沒拿到」。「常有小人向我的領導、同事說長沙縣公安局拘留討薪民工並無不當,因為民工訴求不合理」。「御史在途」在微博中寫道。這也是他本次在微博上,公開叫板長沙縣領導的原因。

「御史在途」稱,如果經公開調查,證實民工的訴求不合理,自己會立即辭職,但如果訴求合理,「請問長沙縣委書記楊懿文同志、親自部署誘捕民工的長沙縣公安局長曾衛國敢說『如果這些民工的訴求合理,我立即辭職以謝天下』嗎?」不過,長沙縣方面尚未公開回應。

浙江海寧「最具人氣」局長玩轉微博 公文受網友追捧

有那麼一個局長,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拿著手機織「圍脖」。

有那麼一個局長,他織「圍脖」不僅曬自己的隱私,還曬公家的「隱私」。

有那麼一個局長,他不僅自己曬,還把同事、下屬發動起來一起曬。

如今,他的粉絲已超過70萬,人氣直逼一線偶像明星。他搞的「微博公文」一家外國雜誌授予年度政府轉型獎。

他叫金中一,網名「中一在線」,是浙江省海寧市司法局的局長,被眾網友稱為「最具人氣局長」。

金中一說,記得官員微博和官方微博剛開始興起的時候,有很多混淆不清的情況發生,但他理順了。「官員微博代表我自己,官方微博代表我們,兩者概念完全不同。」金中一說,「前者發的微博可以是生活,也可以是工作,後者就只能是工作了。」一旦內容牽涉工作,那就會發一些通知、公示、新聞稿之類的微博,這些具有公文性質的微博成為後來「微博公文」的雛形。

遇雹災村民蘋果積壓 副鎮長發微博求助賣出20噸蘋果

10月13日,王濤下鄉來到劉家莊村,見到果樹上蘋果無人採摘,很是納悶。打問後得知,幾個月前,一場冰雹把蘋果打了,「許多蘋果表面坑坑窪窪,外地果商看了後拒絕收購,劉家莊村蘋果受害最嚴重。這樣下去,差不多50噸蘋果就要爛掉,村民直接損失就達100多萬元。」村支書向王濤反映,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但人家就是不要。

國慶節後,宜川縣城渭清公路的一段爛路快要修復了,但兩個月前通過微博「炮轟」這段爛路無人管的雲巖鎮副鎮長王濤,又在微博上「發飆」了,只不過,這次他沒有炮轟,而是發出求救信息。由於前一陣子下過冰雹,雲巖鎮劉家莊村等地果農種植的蘋果品相受到影響,大量的蘋果無人收購。王濤發現後,立即在網上發微博,懇求全國各地的粉絲和粉友伸出援助之手。

「購蘋果4代引領時尚潮流,買4箱蘋果幫助無助果農。期待您伸出援手,幫老區農民走出困境。」王濤把這條數十個字的求救信發出兩個小時,就被轉發了2000多次。西安一家投資公司的夏總和深圳一家公司的陳總,一共要了近4噸蘋果。第二天,這條微博再次被轉發4000多條,北京一家知名網站不僅採購了12噸蘋果,還免費為王濤打了廣告;中國社科院知名教授于建嶸多次為王濤轉發微博;廣東一家都市報還打來電話,採訪了王濤。「兩天時間,微博被轉發了7000多次,20噸蘋果有了著落。我真的被感動了。」王濤說。

就像兩個月前炮轟爛路一樣,王濤沒有想到,短短兩天之內,就掀起了一股拯救雲巖鎮蘋果的網絡總動員,他的求救微博被轉發了7000多次,來自西安、北京、廣東、深圳、南京等地的網友購買了20噸蘋果。

中宣部副部長王晨鼓勵官員開微博:便於聯繫群眾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在京召開積極運用微博客服務社會經驗交流會。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外宣辦、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主任王晨在會上指出,要推動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積極運用微博客,拓展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渠道和手段,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改進政府工作。

王晨在講話中指出,希望黨政機關和黨政領導幹部、特別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部門和公職人員,以更加開放自信的態度開設微博客、用好微博客。通過微博客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妥善回應網上熱點,努力引導好社會輿論,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希望黨的理論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黨政機關新聞發言人等註冊微博客帳號,通過微博客宣講法律政策,回應網民訴求,澄清謠言傳言,為群眾解疑釋惑,督促改進本地方本部門有關工作。

研究顯示:七成涉事黨政部門或官員主動回應網絡監督

報告顯示,在第三季度發生的涉及黨政部門或官員的負面話題中,有72.3%的涉事主體選擇回應輿論質疑,顯示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網絡輿論,願意在網民監督下改進工作。但是,仍有近三成的涉事部門、官員保持沉默,不回應、不處置。

第三季度發生的重大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共有25件,黨政部門等相關涉事主體對這些重大輿情事件做到及時發布信息、回應網民質疑、實施整改處分措施的有16件,佔比為64%。

在當事方回應的負面話題中,近五成涉事主體選擇在「黃金24小時」回應輿論質疑,體現出相關主體對網絡輿情的重視和應急效率;36.1%的當事部門、官員在2—3天內回應;還有14.7%的相關主體選擇拖延戰略,在網絡輿論趨向沸騰時才被迫回應。分析師認為,此時回應對輿論影響有限,已經喪失輿論引導主動權。

同時,通過對第三季度重大熱點事件輿情源頭的分析,雖然新聞報導依舊為其首要輿情源頭,但佔比僅為52%,較其在第三季度整體輿情源頭分布中86.6%的佔比而言,大幅降低;微博在重大熱點事件中展現出較強的首報能力,36%的重大熱點事件由微博首發;論壇在重大熱點事件輿情源頭分布中排名第三,由論壇曝光的重大熱點事件佔比為12%。

相關焦點

  • 微博溝通閃亮兩會 打造體察民意有效平臺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宋建武說道,「如果說去年的各地兩會中,『微博問政』還屬於社會精英的行動,那麼,今年的『微博問政』已經具備規模效應,『微博問政』已從初試鋒芒階段走向成熟。」  兩會代表通過微博徵集民意  微博得益於方便、快捷的優勢,成為時下最流行的網絡應用。
  • 祝華新:知識界外有更大的民意底盤,而且是兩個
    網上左翼的聲音略佔上風 在各種網絡社群中,有這麼幾類值得深入研究: 一類是草根民粹。近日播出的電視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研究輿情反饋如果只限於微博採樣,結果是非常不樂觀的,我注意到對改革開放批評的意見居多,這與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
  • 網絡暴力是最大的「民意謊言」
    楊貴妃不是為「禍亂」而死,她的死是對於「民意」的妥協。但無罪之人卻至死,這怎是「民意」?這就是滔天的輿論暴力!時至今日,紅顏已歿,香魂已碎,但「暴徒」們卻穿越千年時間,在當今世上逍遙自在。 他們人數眾多,隨機收編,身披各色馬甲,自稱隱身大俠,喜歡見縫插針,造謠是非,烏泱烏泱一大片。
  • 美官員又想訪臺?開放美豬還不夠?
    今年8月9日至12日,美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派衛生部長阿扎造訪臺灣,與民進黨當局籤訂所謂「醫衛合作諒解備忘錄」。民進黨當局受寵若驚,大肆宣稱所謂「外交突破」「美臺關係升級」。民進黨當局以為就此可以得到美國的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支持,但得到的答覆卻是,「今年年底研發出有效疫苗後,會優先提供美國,在能滿足國內需求後,也會以公平方式提供給國際社會」。
  • 政務微博數量多反響弱 官員賣萌求粉絲影響漸微
    數說微博  通過微博認證的各領域政府機構及官員微博已達45021家,其中政府機構微博為25866家,黨政官員微博為19155個(截至2012年6月10日)  省部級政府機構微博58個 省部級政府官員微博30個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
  • 香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終審法院裁定特區政府勝訴彰顯公義
    同日,多位香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並指出裁定結果充分彰顯公義。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修例風波」期間,不少暴力犯罪分子蒙面毆傷平民百姓、破壞商店、襲警、扔汽油彈等,甚至有蒙面暴徒「濫用私刑」燒傷市民李伯,而至今仍未被繩之以法。
  • 「學術騙子」—「香港民意研究所」的亂港「陰招」
    7月3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即發布最新民調指:「57%受訪者支持立法後,美國政府根據《美港關係法案》,不再給予香港一些有別於中國的特殊待遇,包括獨立關稅區、經貿雙邊關係、自由兌換貨幣及籤證待遇」。威脅「制裁」,取消對港「特殊待遇」,是美西方反華勢力遏制中國禍害香港的招數。此時此刻急火火的炮製「民意」與洋主子遙相呼應,香港民意研究所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人民日報:網絡熱詞表達民意反映社會心理
    網絡熱詞為什麼這麼「熱」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刁晏斌   網絡熱詞走紅,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它集中表現了國人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也反映了「雷人」、調侃、「山寨」等社會心理和文化徵候。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丁怡銘之所以引發各界質疑和聲討,就是因為以他為代表的綠營政治人物、行政官員衝在第一線為蔡當局開放萊豬等重大爭議性政策辯護,並倚仗行政資源、不惜動用網軍打壓反對聲音,引起臺灣社會公憤。 日前綠營「段子手」王世堅提醒蘇貞昌,不要在萊豬議題上「贏了質詢、輸了民心」,這與兩年前「搶了菜攤,丟了江山」恰好前後呼應。
  • 彰顯正能量的微博之夜,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啟示?
    隨後,曹國偉和嘉賓們一起,共同完成「以微博之力讓世界更美」的公益書法作品。如今,再小的社會人物和社會事件,都可以通過微博平臺的放大,彰顯了微力匯聚後的強大社會影響力,而這些有小處發現、發聲、發光的點滴,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革新。為什麼微博會成為正能量的主要傳播平臺?
  • 新媒:臺灣民意代表訪印 中國大陸向印方「嚴正交涉」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 新媒稱,臺灣立法機構「臺灣與印度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管碧玲日前率團訪問印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5日對此表示,中國反對建交國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已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
  • 官員很難堪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上周六淡化了針對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的大規模網絡攻擊,他長期以來非常忌諱美國政界任何對俄羅斯的批評意見。川普還在社交媒體毫無根據的聲稱是亞洲國家發動了這一黑客攻擊,導致他的發言與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直接衝突。
  • 香港公布官員房產數排行榜 梁振英6套房排第二
    文章呼籲從制定反腐敗法,建立按「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徵管機制等方面打開官員財產申報工作的死結。  文章指出,中國在官員財產申報方面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但受到金融實名制、稅制不完善、私有財產保護不足以及各級領導執行不力等多種原因, 現階段我國官員財產申報工作效果不理想。
  • 《十二公民》解析民意與司法
    今夏一部法律題材電影《十二公民》悄然上映,雖未斬獲票房佳績,但瑕不掩瑜,觀眾好好上了一堂民意與司法審判的必修課,令人回味深思。  該片改編自國外經典影片,加上成功的本土化加工,通過十二位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公民對一樁兇殺案的激烈爭辯,展現了中國社會眾生相,表達民眾對於正義的追求。
  • 美媒稱美核安全局網絡被攻破,官員:黑客們把什麼事都搞清楚了
    據美國「政治」網站17日報導,在周四(17日)聽取了能源部首席信息官洛奇坎皮恩(Rocky Campione)的報告後,能源部和國家核安全局官員開始協調向國會監督機構通報有關違規行為。報告稱,他們在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新墨西哥州和華盛頓州的桑迪亞(Sandia)和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國家核安全局安全運輸辦公室以及能源部在裡奇蘭市辦事處的網絡中發現了可疑活動。官員們表示,一直在幫助管理聯邦政府應對黑客廣泛攻擊活動的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本周向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表示,他們已不堪重負,可能無法分配必要的資源來應對。
  • 這才是臺灣真實的民意
    島內民意出現如此狀況,為以往少見。結合《遠見》雜誌民調,多數民眾願為「臺獨」而戰非島內真實民意,充其量只是部分民眾的僥倖心理作祟,是建立在大陸不會真的對臺動武的認知上。在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勢力的操弄、欺騙下,很多民眾並不了解兩岸真實情況,對大陸的認知還停留在貧窮落後上,茶葉蛋、榨菜都吃不起,又有何實力武統臺灣。
  • 盧秀燕當美官員面反「萊豬」遭民進黨當局打壓
    盧秀燕當美官員面反「萊豬」遭民進黨當局打壓 2020年12月18日 14: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盧秀燕當美官員面反「萊豬」遭民進黨當局打壓。(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中市長盧秀燕日前會見所謂「美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時,表態反「萊豬」,引發AIT發聲明抨擊,稱政治人物不應散播不實信息並引發焦慮。民進黨當局見狀火上澆油替美幫腔,稱不該用突襲方式,造成國際友人對臺不信任。相關話題在島內引發輿論爭議。
  • 孔蒂總理辭職 義大利政界風雲突變
    孔蒂總理辭職   義大利政界風雲突變
  • 疫情啟示錄:搜索大數據成為民意「指南針」
    一個真正成熟的社會需要民眾參與,也需要民意的反映,更需要政府、機構去傾聽社會的聲音,及時發現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歐美發達社會的成熟之處在於,民眾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公共參與,調研機構不斷在民眾中利用「定性+定量」的方式對民意進行調研。調研數據會在媒體上公布,形成輿論場,輿論場會一點點影響決策層。民眾意見能夠通過這些手段及時傳遞。
  • 演講稿範文:開放城市車輛限行限購
    演講稿範文:開放城市車輛限行限購(每日觀察0320) >文/樊榮強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爆發式的增長,各種城市問題也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