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大儒朱熹》研討會召開 打造教科書式文獻片

2020-11-18 南方娛樂

11月1日,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儒朱熹》學術研討會,在朱熹出生地福建省尤溪縣舉辦。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大儒朱熹》總策劃梁建勇,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朱子學會會長、《大儒朱熹》總顧問陳來,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榮譽會長、《大儒朱熹》總顧問朱傑人,省政協秘書長陸開錦、省廣播影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大儒朱熹》出品人曾祥輝,全國朱子學研究專家,《大儒朱熹》主創團隊成員,以及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20餘家媒體記者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專家學者和主創團隊)

觀宋時風骨 揚大儒風範

《大儒朱熹》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廣電集團共同策劃,東南衛視核心團隊拍攝製作,是一部展現中華文明代表人物朱熹的電視力作。2020年6月,該片英文版在中國國際電視臺紀錄頻道(CGTN紀錄頻道)播出,中文版相繼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東南衛視、海峽衛視黃金時段播出。該片以史實為基礎,以朱熹人生歷程為主線,用生動的畫面展現「活著的朱熹、世界的朱熹」。這是2020年福建省紀念朱子誕辰89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中國向海內外觀眾推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大儒朱熹》總策劃—梁建勇)

研討會上,總策劃梁建勇從藝術維度、情感溫度、思想深度、歷史高度、世界廣度五個方面高度讚揚了《大儒朱熹》的製作播出。他指出,朱熹的學說,不僅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更向外遠播東亞、東南亞甚至歐洲,成為世界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地緣優勢,加強朱子文化遺存的保護與研究,進一步打響朱子文化品牌;要進一步系統梳理福建理學發展脈絡,吸引更多人認識理學,走進理學、研究理學;要深化海峽兩岸朱子學研究與交流,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更好更快地在對臺交流合作上實現「破冰」;同時要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推動紀錄片走向海外,真正推動朱子文化從「走出去」到「走進去」轉變。他以朱熹的詩句「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和大家共勉,並希望福建廣電系統不斷的推陳出新,創造出更多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

 結合學術藝術 弘揚文化自信

《大儒朱熹》出品人曾祥輝用「三個感謝」,對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朱子學研究專家傾情投入和海內外各界的配合幫助表達了感恩之情。同時他總結了《大儒朱熹》的「兩個收穫」: 把準了重要主題,並以現代電視手法呈現;面向全球,為弘揚「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動內容和範本。他還提出了「一個期待」:今後將繼續用好電視藝術手段,創新性地闡述好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為弘揚文化自信添磚加瓦。

(《大儒朱熹》出品人—曾祥輝)

中華朱子學會會長、《大儒朱熹》總顧問陳來表示,肯定了節目的播出貫徹了黨中央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展示文化自信重要案例。另一位總顧問朱傑人則評價《大儒朱熹》成功地把學術與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是一部「可以作為學習朱子學的入門讀物,拿來作教科書的文獻片」。

潛心三年製作 以影像表達哲思

《大儒朱熹》總導演陳加偉在會上介紹了《大儒朱熹》的主創團隊,曾拍攝製作《船政學堂》、《臺灣1945》等多部優秀紀錄片,他們在面對《大儒朱熹》這個題材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用影像來表達哲學思想?為此團隊下了苦功,除了查閱大量朱子學的史料著作,把自己也變成半個專家以外;更將海內外朱子學的專家學者請教了個遍。先消化再吸收,將朱子的故事立體化、形象化,出來的作品才能讓社會大眾了解朱子、理解朱子和走進朱子。

(《大儒朱熹》總導演—陳加偉)

省視協主席翁星也高度評價主創團隊 :「把經典通俗化,把理論大眾化,把思想物質化」,他們的努力使得《大儒朱熹》主題突出、製作精良,成就一部難得的「上乘之作」。

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今天,中國的動向世人矚目,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包括朱子學在內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朱熹是福建的一張文化名片,也是中國的一張文明名片。從宋末以來,他的學說不僅代表正統的儒家精神,也對今天中國的家庭倫理、社會道德、民族精神產生深遠影響。領導人曾引用他的一副對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鼓勵今天的人們心胸開闊、志存高遠。我們要藉助《大儒朱熹》的輿論力量,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朱子文化進課堂、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相關焦點

  • 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儒朱熹》以影像表達哲思
    11月1日,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儒朱熹》學術研討會,在朱熹出生地福建省尤溪縣舉辦。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大儒朱熹》總策劃梁建勇,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朱子學會會長、《大儒朱熹》總顧問陳來,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榮譽會長、《大儒朱熹》總顧問朱傑人,省政協秘書長陸開錦、省廣播影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大儒朱熹》出品人曾祥輝,全國朱子學研究專家,《大儒朱熹》主創團隊成員,以及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20餘家媒體記者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 為有源頭大儒朱熹水
    10月底的一天晚上,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領導帶領幾位得力幹將,在福州請我邊吃飯邊談公務,席間他談到,11月1日我可與他一起到尤溪,參加在尤溪舉行的朱熹學術思想研討會。過後兩三天,相關媒體報導出來,我才得知11月1日在尤溪召開的會議,如果準確地說,是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儒朱熹》的研討會,我這才多少有點後悔,兩三天前自己的選擇沒有如意命中十環的「靶心」。
  • 與儒同行——紀錄片《大儒朱熹》第二集《源頭活水》採訪手記(二)
    不少重點學者還先後訪問多次——得虧專家們對大型紀錄片《大儒朱熹》的重視、對導演團隊的信任,給予我們極大理解與耐心配合。實際上,頻繁的聽會與採訪,不但能為紀錄片在結構、立意等方面逐漸爬梳、積累,也成了導演組成員極為重要的學習途徑:你自己首先要對朱子入門、有感,然後才有紀錄片對這位曠世大儒的講述與再現。
  • 從抗拒 到崇拜——《大儒朱熹》第四集《春風化雨》編導手記
    2016年底,我接到東南衛視的任務,讓我參與拍攝關於朱熹的大型紀錄片。記得當時找我談話的是擔任執行總導演和總撰稿的兩位衛視副總監。雖然兩位領導在談話中多番強調《大儒朱熹》紀錄片的重要性,但是說實話,剛接到任務時我心裡是有點抗拒的。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程朱理學是」封建統治」的工具,而作為理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在我們這代不少人心裡,從來就不是一個「正面形象」。
  • 從抗拒 到崇拜 ——《大儒朱熹》第四集《春風化雨》編導手記
    2016年底,我接到東南衛視的任務,讓我參與拍攝關於朱熹的大型紀錄片。記得當時找我談話的是擔任執行總導演和總撰稿的兩位衛視副總監。雖然兩位領導在談話中多番強調《大儒朱熹》紀錄片的重要性,但是說實話,剛接到任務時我心裡是有點抗拒的。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程朱理學是」封建統治」的工具,而作為理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在我們這代不少人心裡,從來就不是一個「正面形象」。
  • 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召開
    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召開。主創團隊代表、志願軍親歷者家屬、專家學者以及青年觀眾代表圍繞紀錄片進行了深入研討。  《為了和平》共6集,分為《正義擔當》《殊死較量》《血性迸發》《英雄讚歌》《萬眾一心》《偉大勝利》。
  • 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召開-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牛夢笛)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召開。主創團隊代表、志願軍親歷者家屬、專家學者以及青年觀眾代表圍繞紀錄片進行了深入研討。
  • 南宋大儒朱熹去世820年,但為什麼不願和家人葬在一起?是感情不合還是……
    以上這些知識點,我是在央視正在播出一部最新的紀錄片裡拎出來的。4月21日到4月24日,央視科教頻道開播了全新紀錄片《朱熹》,每晚21點20分,可以說,要了解朱熹的基本生平,今天晚上追看就是了。但是,我今天要從另一個角度說朱熹,那就是他家的墓,還有風水。不要慌。
  • 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開展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座談研討會
    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召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座談研討會全體參會教師認真聽講 學習抗美援朝精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教育引導教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鄭州市教育局要求,12月7日,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在辦公樓五樓音樂廳舉行電視紀錄片
  • 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舉行
    本報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梁捷報導:今天下午,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聯合主辦的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在京舉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軍內外專家學者和該紀錄片部分主創人員參加了研討。
  • 大型電視連續劇《人民警察》召開劇本創作研討會
    4月2日,大型電視連續劇《人民警察》劇本創作研討會在京召開。該劇組建了陣容強大的主創團隊。先後赴蘇州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進行創作採風,深入公安工作一線體驗生活,並邀請公安系統領導、專家參與訪談,收集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警察故事。
  •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東北抗日聯軍》
    >> 《東北抗日聯軍》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
  • 紀錄片《朱熹》首次向世人講述朱熹傳奇人生
    原標題:紀錄片《朱熹》即將推出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與武夷山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四集紀錄片《朱熹》,近期將推出。該片歷時五年精心製作完成,攝製組行程十幾萬公裡,幾乎走遍了朱熹生前所有重要活動地點,對眾多珍貴的文化遺蹟和歷史文獻進行了精心拍攝。
  • 偽君子,假道學,還搞大兒媳婦的肚子,一代大儒朱熹名聲為什麼這麼臭?
    朱熹大兒媳潘金金,曾是朱熹的女學生,被朱熹以補課為名,扒灰九次,後來娶為兒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扒灰一輩子。二兒媳杜三娘,杜十娘的三姐,朱熹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迎得了三娘的芳心,朱熹的二兒子說話結吧,杜三娘向朱熹提出條件,先扒灰49次才肯嫁進朱家,朱熹滿口答應,又多扒灰12次,杜三娘歡天喜地嫁到朱熹家。
  • 予紀錄片以殿堂——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典藏體系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16日,由國家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和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和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予紀錄片以殿堂——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典藏體系建設研討會」在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成功舉辦,為圖書館人和紀錄片人凝聚共識、合作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大型古裝劇《魏徵傳》劇本研討會在中共中央黨校隆重召開
    2020年1月17日下午,大型古裝劇《魏徵傳》劇本創作研討會在中共中央黨校召開。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王君,美人魚影視傳媒(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華瑞投資控股集團CEO、出品人王瑞,潤豐基金董事長孫裕洋,中盛基金董事長董平貴,明日世界文化傳媒CEO、製片人徐琳琳,著名導演溫德光,著名編劇周炳坤以及各位專家代表出席本次研討會。
  • 【朱子文化】央視紀錄片《朱熹》聚焦「當下意義」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與武夷山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四集紀錄片《朱熹》,近期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推出。該片歷時五年精心製作完成,攝製組行程十幾萬公裡,幾乎走遍了朱熹生前所有重要活動地點,對眾多珍貴的文化遺蹟和歷史文獻進行了精心拍攝。
  • 中越合拍紀錄片《南溪河畔》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南溪河畔》研討會現場。  中新網廣西新聞1月24日電(李先帥 張超群 李潔 黃家誠)1月19日,由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周邊傳播理論與應用研究》課題組主辦的中越合拍紀錄片《南溪河畔》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2020-12-25 10: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日前,由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主辦的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研討會旨在弘揚祁連山生態文化,打造祁連山國家公園文化品牌,提升祁連山國家公園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國家公園宣教科普能力,實現國家公園全民公益性和共建共享的目標。
  • 紀錄片《朱熹》:用歷史細節和精美影像繪就歷史人物真容
    可以看到,既有豐富的哲學與史學研究成果都佐證著朱熹在中國哲學史和思想史中的地位,而作為一種特殊的影像載體,當紀錄片要圍繞這一儒學集大成者進行描摹時,應如何把歷史輪廓及其細節以更加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出來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許能從近日熱播的紀錄片《朱熹》中窺求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