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水,再尋常不過,可喝上乾淨的水到底有多難?世代生活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新疆伽師人最有發言權。
他們喝過飄著枯枝敗葉、動物糞便甚至動物屍體的澇壩水,除了氣味腥臭難以下咽,澇壩水帶給人們的還有各種傳染病、地方病;他們也喝過經過滲透處理的地下水,因為硫酸鹽、氟化物超標,水質極不穩定,一遇地震苦鹹味道特別重。
飲水問題難了一代又一代。追趕著南疆大地上的一次次改水,作為難中之難的伽師開始了最後的衝刺。今年5月,一項斥資超過17億的跨域飲水工程正式通水,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徹底告別苦鹹水。
甘甜的水化作一杯茶,一餐飯,由此開啟的,一定是同樣甘甜的生活。
敬請收看《中國有故事》
第二季第7集:別了,苦鹹水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
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伽師縣
是「絲綢之路」南道久負盛名的
重要商埠
歷經千年興衰
卻一直沒能解決當地人的飲水難
伽師年降水量只有幾十毫米
為了在沙漠邊緣生存下來
人們在各處挖出
大小不一的蓄水坑
春夏汛期將河渠水或
冰雪融水引入其中
這一坑死水就是澇壩水
更是人和牲畜的「命根子」
外力·艾山是喝澇壩水長大的
在他的記憶裡
水裡經常飄著枯枝敗葉
動物糞便甚至是動物屍體
趕上缺水的年份
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腥臭味
水桶往下一舀
都是遊動的蟲
因為常年飲用不衛生的澇壩水
村裡幾乎各家都有病人
1994年
新疆大規模農牧區改水工程
讓伽師人告別澇壩水
2005年全部鄉鎮基本通了自來水
傳染病地方病少了
可飲水安全還是沒達標
特殊的地形地貌
造成地下水中硫酸鹽、
氟化物等超標
這裡的水質也極不穩定
一遇到地震就變成了苦鹹水
找水的努力從未停止
2019年底
伽師縣僅剩1.53萬人的
飲水安全問題尚未解決
水利部門跑遍喀什地區
13個方案出來了,降水少,蒸發量大
伽師沒有水質達標的河流
最終決定跨越3個縣
從100公裡以外的蓋孜河上遊
引來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
作為穩定優質水源
工程預算超過17億元
管線長度近2000公裡
2019年5月
伽師縣城鄉
飲水安全工程開工了
最大的難題就是
工期只有同等規模工程的一半
今年因為疫情又耽誤了兩個月
那就把時間搶回來
早一天完工
伽師百姓就能
早一天喝上放心水
最終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
通水這天伽師沸騰了
外力·艾山接了滿滿一桶水
灑在了自家小院的土地上
這水的甘甜
他想讓先輩們也嘗嘗
幾代人飲用安全水的夙願
終於在這一代實現了
「伽師」,寓意「天賜昌盛」
外力·艾山覺得
這樣的幸運
會延續到之後的每一代人身上
滑動翻看↓
出品人
賀軍科
總監製
汪鴻雁
總策劃
李柯勇
監製
景臨 張坤 姚煥 毛浩 董時
策劃
王小鯤 張蕾蕾 閔捷 孫曄 李曦
導演
高旭
文字統籌
吳曉東
撰稿
張均斌
編導
母建鑫 於世奇 賀瑤
視頻統籌
李若一 周浩 吳笛 肖健 趙娜 邊雅斯
宣發統籌
張勇 胡果果 盧冠瓊 鬱惠穎
張國黨 蔣璐吉 戴胤
技術支持
張毅 趙凱
特效製作
溫陽東 平寶泉
獨家音樂版權
VFine Music
部分素材來源
《焦點訪談》
鳴謝
中青在線
合盛唐(北京)傳媒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
中國青年報社
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
中央企業團工委
江蘇廣電總臺網際網路產品中心
出品
共青團中央
回看往期視頻
滑動翻看↓
第1集:一種相思,兩段傳奇
第2集:一把二胡震天響
第3集:「兩彈一星」的「星」是怎麼造出來的?
第4集:比珠峰大本營還高百米,在那兒竟有一座塔!
第5集:「鐵人」到底有多鐵?!
第6集 :去北大荒「北漂」!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第7集 :那一眼,看破星辰
第8集:上萬人共同保守的秘密,「可可託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第9集:在黑暗中張開翅膀
第10集:一條鐵路永流傳
第11集:尋覓 「最早的中國」
第12集:「糖丸」的記憶
第13集:一次「拉勾」改變了人生
第14集:國寶又「活」了
第15集:「猜爸爸」
第16集:誰不想當「孫大聖」?
第17集:時光照相館
第18集:我家有座「爭氣橋」
第19集:致敬志願者
第20集:青年突擊隊
第21集:天路上的「守護神」
第22集:新中國第一店
第23集:5G上珠峰
第24集:戰地家書
第25集:石頭「開花」
第26集:「乘風破浪」的大爺
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社、中央企業團工委、江蘇廣電總臺網際網路產品中心聯合出品的系列微紀錄片《中國有故事》將挖掘梳理新中國發展進程中重大歷史事件、建設工程、突破性成就,以青春風格講述背後鮮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展現一代代平凡的中國人為祖國建設發展敢於犧牲、勤於奮鬥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