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乾旱區家家接通自來水!曾人畜共飲澇壩水,苦得像嚼了樹葉子

2021-01-19 北晚新視覺網

6月麥熟,隨著一股股清甜的自來水流入千家萬戶,中國最大的乾旱區新疆徹底告別「苦水」。

「過去,伽師縣的水氟砷超標,味道苦鹹,各類水致疾病很多。」伽師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仲虎說,多年來,各族居民一直盼望能喝上安全水。

與伽師縣一樣,因夾於大漠和大山之間、終年乾旱少雨,千百年來生活在新疆塔裡木盆地的居民,難尋一口乾淨水。澇壩水、苦鹹水,曾讓這裡的人們貧病交加,卻又無力捨棄。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讓群眾喝上安全水,國家和自治區投入巨大財力物力,但要在茫茫大漠和崑崙山腹地找到一捧清泉,絕非易事。近年來,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國家不惜代價保障新疆貧困地區飲水安全,這一惠民工程建設迅疾提速。

今年夏季,以伽師縣為主的最後1.53萬人喝上「放心水」,一場歷史性巨變正在發生:中國最大的乾旱區新疆家家接通自來水。

曾經 人畜共飲澇壩水

「要饢給饢,要水給命。」一句古老諺語,道出了塔裡木盆地水的珍貴。

上個世紀90年代,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一位農民在一處澇壩邊取水(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沈橋 攝

為了在沙漠邊緣生存下來,千百年來,人們在綠洲各處挖出星羅棋布的蓄水坑,當地人稱之為「澇壩」。澇壩大小不一,春夏汛期,將河渠水或冰雪融水引入其中,這一坑死水就是人和牲畜的「命根子」。

澇壩水是什麼味道?「苦,苦得就像嚼了青樹葉子。」

家住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瓦克鄉乃再爾巴格村的古麗妮婭罕·圖蓀尼亞孜說,年輕時她用扁擔挑過水,也用毛驢馱過水。苦的不僅是水,還有運水的過程。沙土路上,人和驢不時被尖尖的沙棗刺掛出血痕。

澇壩水還有多種顏色。

「有時像紅茶一樣,有時又是綠色的。」和田縣布扎克鄉布扎克村村民艾比布拉·託合提說,「澇壩裡只剩『鍋底子』時,小蝌蚪、飛蟲和垃圾,什麼都有,坑裡的水就變成綠沫子。」

「喝水時,得用紗布或者頭巾過濾,常常是人在這邊喝,牲畜在對面喝。」68歲的艾比布拉說,有時渴急了牛羊還和人搶水喝。

喝口澇壩水有時還有危險。

艾比布拉家緊挨著澇壩。他曾看見鄰居為取水不慎掉進澇壩被淹死。「幾乎每年夏天,都有失足掉進澇壩淹死的孩子。」

常年飲用不衛生的澇壩水,導致疾病肆虐,加上部分區域水高氟低碘等,和田等地成為介水傳染病和水致地方病的高發區。

有數據顯示,改水工程實施前,新疆1100多萬農村人口中,有1054萬人需要人工解決飲水水源問題,其中248萬人生活在水質很差的高氟病區。當地群眾病在「水」上,窮在「水」上,也盼在「水」上。

改變 棄壩打井清水流

綠樹掩映的布扎克村村頭,15米見方、三四米深的澇壩早已乾涸。這是當地人主動廢棄的第一座澇壩。

澇壩千年使命的終結,源於國家對南疆地區「苦水」的宣戰。

布扎克村位於新疆和田縣。1994年10月,在中央支持下,新疆大規模農牧區改水工程從這裡拉開序幕。這是國家「防病改水」工程在新疆啟動10年後,又一次大規模改水。

隨著布扎克村第一眼深水井開鑽,新疆用3年時間結束了人畜共飲澇壩水的歷史。

正是新疆各族群眾對乾淨水源的迫切需求,讓學鑽探的董仕富從找礦轉為找水。

1997年,董仕富遇到職業生涯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伽師縣玉代克力克鄉找水打井。

地處克孜勒蘇河下遊的玉代克力克鄉,地質結構複雜。「優質水層都在200米以下,有些甚至超過260米,必須使用千米鑽來完成。」董仕富說,黏土層遇水膨脹,稍有不慎卡住鑽機機頭,一口井就報廢了。

奮戰20多天後,董仕富和打井隊員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任務。這口獲得當時的地礦部「找礦獎」的深水井,為喀什地區找水打井奠定了基礎。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新疆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的投入,尤其是集中力量解決塔裡木盆地重旱區、重病區人畜的飲水問題,到2004年,新疆水廠、水站與水井交織成網,全區鋪設供水管道超過7萬公裡,解決了954萬人飲水難題。至此,新疆農牧區介水傳染病和水致地方病發病率大幅下降,農牧民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治病負擔開始減輕。

吃水不忘挖井人。布扎克村的澇壩乾涸棄用,但村民並未將它填平,而在周圍抹上水泥、砌好欄杆,將它作為歷史見證永續保存。

不遠處,一座白色「飲水思源紀念碑」上,刻著數百名改水工程捐款者的名字。捐款者中有國家領導人,有普通農民和企業家,還有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這裡已成為一處景點,有外地客人到來,村民總會帶他們在此轉轉。

如今 「苦盡甘來」自來水

南疆大地上,改水還在持續。

大部分農牧區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後,新疆改水重點由「解困型」轉向「安全型」。特別是對口援疆和脫貧攻堅系列舉措向深度貧困的南疆四地州傾斜,加快了南疆改水步伐。

2016年夏天,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從北京邀請供水專家「問診」和田水質。

在新疆喀什地區城鄉供水總水廠裡,工作人員檢查清水池工作情況(6月8日攝)。這些安全水將通過近112公裡的主管道直達伽師縣,供應當地居民用水。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不僅要喝衛生水,還要喝上健康水!」援疆幹部說。隨後,北京援疆資金投入水廠改造,先進的納濾膜處理工藝徹底解決了當地水質高礦化度問題。

從澇壩水到地下水,從地下水再到「北京標準」的自來水,和田各族居民飲用水實現「三級跳」。

與此同時,隨著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的實施,越來越多配備了水處理設備的現代化、規模化水廠分布在沙漠綠洲大小鄉村。

阿克蘇、克孜勒蘇、和田、喀什……清水潺潺,流向塔克拉瑪幹沙漠村莊,流向崑崙山牧區,流向帕米爾高原鄉村,並以日進寸功的頑強,向著最終勝利持續邁進。

直至最後的伽師縣。

「我們從未放棄找水,但伽師一帶不斷發生地震,導致地下水質惡化,打出的井很快報廢。」賈仲虎說,特殊的地質條件使伽師縣成為南疆改水的難中之難。

如今,伽師縣在國家支持下完成跨城引水。總投資17.49億元的改水工程跨越3個縣,總管線長度達1827公裡。

隨著伽師縣改水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新疆全面實現飲水安全。這也意味著,南疆千萬人口在水與沙、甜與苦的戰鬥中,取得歷史性勝利。

在墨玉縣最後一個自來水入戶的村莊,古稀老人伊敏·吐爾遜回憶說,自己喝過三種水:40年澇壩水,20年地下水,現在則是通到家裡的自來水。

老人說水有「三味」:苦味、鹹味和甜味。實際上,這是南疆群眾對新疆防病改水、氟砷改水、飲水解困、飲水安全多個階段改水歷史的特殊記憶。

在喀什市老城,「百年茶館」老闆買買提·吾斯滿滿心歡喜。「從澇壩水到自來水,水質越來越好,茶館現在用的是甜水沏茶,老顧客和遊客越來越喜歡。」

說話間,一壺熱水傾入桌上的茶碗,熱氣氤氳而起,茶館裡的滋味瞬間變得綿厚悠長。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一目了然!政府工作報告的20個關鍵詞,與你有關

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萬字報告,篇幅與往年相比雖短,乾貨、實貨卻不少。20個關鍵詞,有今年必須達到的硬指標,也有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包。

抗疫特別國債

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增加移動實驗室,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基層衛生防疫。

穩住上億市場主體

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真正過緊日子

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硬任務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六穩」「六保」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不斷線就業服務

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自願緩繳

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願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

以訓穩崗

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以工代賑

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一網通辦

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

「揭榜掛帥」

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

線上線下融合

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兩新一重」

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應出盡出

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應延盡延

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

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

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生命至上

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

應保盡保

擴大低保保障範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都要實施救助。

憲制責任

我們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

來源:綜合新華網、網友評論、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別了,苦鹹水!千百年來人畜共飲澇壩「苦水」的時代過去了|中國有故事
    他們喝過飄著枯枝敗葉、動物糞便甚至動物屍體的澇壩水,除了氣味腥臭難以下咽,澇壩水帶給人們的還有各種傳染病、地方病;他們也喝過經過滲透處理的地下水,因為硫酸鹽、氟化物超標,水質極不穩定,一遇地震苦鹹味道特別重。飲水問題難了一代又一代。追趕著南疆大地上的一次次改水,作為難中之難的伽師開始了最後的衝刺。
  • 會寧百姓家家喝上安全水
    會寧百姓家家喝上安全水竇菊「自來水譁譁流進家,各方面都方便多了,這回再不用為水犯愁了。」會寧縣党家峴鄉新民村村民魏宏吉高興地說,現在村裡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以前用水靠下雨,在水窖裡預存雨水。雨水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借個水罐用三輪車到外面去拉水用的日子已成過去。小小一滴水,窺見大民生,農村飲水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會寧縣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地方。大水桶、蓄水池,曾是會寧一些偏遠農村家庭吃水的「標配」。
  • 調查顯示:91%中國人盼自來水能進入直飲時代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的人認為自己家喝的自來水沒有問題,97%的人對每天都要飲用的水有著各種各樣的抱怨:42.9%的人不喜歡自來水有水垢;35.1%的人認為水有異味;22.6%的人覺得水中有雜物、顯得渾濁。在記者隨後進行的採訪中,北京市朝陽區一個小區中的20餘戶居民,100%都表示自己不會直接飲用自來水,八成以上的人在家裡安裝了自來水淨化設備。這一舉動在自來水質量受到懷疑的今天甚為普遍。
  • 水源置換——讓全區人民都喝上安全水健康水
    但是運河區32個村、4.6萬農村群眾仍在飲用地下水、苦鹹水、高氟水,飲水安全問題十分突出。同是運河人,同飲一江水為徹底解決全區農村群眾仍在飲用地下水、苦鹹水、高氟水這一問題,讓運河區農村群眾和市區居民一樣用上自來水、健康水。
  • 民和:把放心水從「源頭」送到居民家
    然而在多年前,這裡曾是人畜飲水困難、部分地區還有飲用水中氟含量超標的地方。民和縣位於黃河和湟水河流域之間,境內有大小河溝24條,其中18條河溝源於拉脊山脈,過境水資源豐富,但可利用的水資源有限,在水資源可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民和水利人從氟改水工程入手,為全縣人飲安全一直努力著。
  • 倒排工期抓進度確保好水進萬家 永康市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加速推進...
    各鎮街區陸續召開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推進會,市水務局和水投集團每周召開工作例會,各方聯動,同向發力,又好又快地推進「好水進萬家」行動。近日,記者跟隨市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訪各工程施工現場。一下車,等在村口的村幹部王利興立即上前匯報擴網工程進展:「我們村常住村民有220戶,目前有135戶確定要安裝自來水。」根據最新補助政策,村民接通自來水每戶只需承擔800元安裝費,其餘部分由市財政局和水投集團承擔。這讓早就盼望著能接通自來水的巖渡裡自然村村民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 深藏在自來水中的鐵線蟲,令無數人為健康而擔憂啊!!
    自來水管流出根30釐米左右的蟲  歐女士昨天早上七八點,她打開水龍頭放水準備做飯,看到水裡有一根黑色的細線,「我還以為是根頭髮,準備撿出來,結果看到它在動,而且動得很厲害,像蛇一樣擺來擺去。」歐女士說,她嚇了一跳,心裡想不會是蟲吧,也不敢用手去碰。
  • 咱的自來水何時能像港澳那樣直接飲用?
    2016年,廣州綠網曾在全國展開調查,發現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汙染物超標項目主要是鐵、錳、氨氮、硫酸鹽、氟化物、鉬等化學和毒理性指標。《中國科學》也曾發文稱,在中國天然水體中監測出158種藥物和個人護理品,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物超標倍數高,主要來源於工業汙染。但你如果將視線轉向歐洲大陸,會發現水乾淨多了。
  • 燒開的自來水、桶裝純淨水、礦泉水,這三種水長期喝究竟哪種好?
    1)礦物質含量區別,礦泉水優勢最大 從上述3種水定義來看,3者最大區別之一是礦物質含量,礦泉水含有更高的礦物質,自來水礦物質含量相對較低,而純淨水幾乎不含礦物質。
  • 銅梁區實現城鄉同飲「一碗水」
    小編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銅梁區農村人口集中供水率達到89.51%,超全市平均水平近2個百分點,其中,4431戶12473人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率達到100%、集中供水率達到87.52%。「過去遇到天幹,機井就抽不出水來,只有挑起水桶到處找水吃。現在,我們再也不會為吃水發愁了。」
  • 很多人這樣泡綠茶!這就是你泡茶又苦又澀的原因
    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喝的綠茶感受不到鮮爽與清新,只感覺又苦又澀?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兩種原因,一是茶不好,二是你泡不好。茶不好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綠茶中的春茶一般只要製作工藝沒有大問題,品質不會太差。又苦又澀的茶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在泡茶時候出現問題。
  • 安裝費用繳了一年自來水還未入戶 堵在哪裡了?
    「錢交了一年多,主管道也鋪好了,自來水到底啥時候能入戶呀?」近日,家住楊家鎮朵朵樹村(合併前為川主廟村)的村民王先生,撥打熱線2400000反映,他們村的自來水主管已經鋪好半年多了,但是分管卻一直未安裝入戶,不知是什麼原因。村民們介紹,村裡幾乎家家都有水井,但每逢冬季枯水期,出水量很少,不能滿足日常生活使用。
  • 九毒日飲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
    午時水泡新蒜:殺毒「午時水」說的就是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午時水」取水法:推薦人:許雪兒,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江南文化研修學院副院長、教授。1)時間:11點15分至13點整。
  • 自來水為什麼不能直接飲用,立升淨水器好嗎?
    為什麼國外發達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而我國卻不行呢?這是因為國外發達國家的輸水管道是白鋼管道,耐腐蝕性強,長期使用並不會產生雜質及沉澱,不用擔心自來水的二次汙染問題。而我國在建國初期經濟較為落後,輸水管道大多採用鑄鐵管道或者水泥管道,幾年下來就會發生鏽蝕,容易混入泥沙、鐵鏽、細菌、膠體等有害雜質,導致原本安全無菌的自來水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 別再嚼口香糖了,「甘露飲」才是口臭的天敵!
    自己並不感到有多難聞,而對於身邊的人簡直就是不可容忍的,和你說話基本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相信很多人都被這種味道襲擊過,公交車,火車,各種人群密集的場所,都是這種「生化武器」的高發地帶。尤其是同事或者朋友出現這種問題最令人尷尬,保持距離顯得不太禮貌,離得太近還受不了,還不好意思直接說「你有口臭」,最重要的是他(她)還不一定自覺。
  • 守護江河安瀾 水潤土鄉百姓
    本報記者 李增平 5年,水利投資10億元、自來水普及率達99.58%、34.5萬人告別「吃水難」……這一組組數字,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十三五」以來水利發展成績的縮影。成績背後,是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5年時間,互助縣實現了從「剛性治水」向「柔性治水」的轉變,繪就了水潤土鄉的新畫卷。
  • 自來水新國標直接喝 我們進直飲水時代了嗎
    如果流出龍頭的水106項指標全部達標,我們將進入直飲水時代。從今以後,百姓家裡的自來水是否可以接來就喝呢?目前來看並不樂觀。那麼,如此嚴格的新國標是否超前於國情?入戶水怎樣才能實現直接飲用?【核心觀點】觀點一:現在的入戶自來水可能還不能直接喝,還是燒開了喝比較好。
  • 70%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狙擊「人畜共患病」如同備戰
    據統計,我國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動物有7300多種,還有數量龐大的野生無脊椎動物。目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禁止食用的僅有406種。對於"三有"野生動物(根據"三有"野生動物名錄,共有1591種及昆蟲120屬的所有種)和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由於沒有明確規定禁食,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潛在風險源。
  • 狗狗喝水大有講究,5種水狗狗喝了會致命,自來水就是其中之一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人都有養狗,也都會把狗狗當成自己的好朋友,都會保護得很好,那你知道嗎?一:自來水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水就是自來水,但是狗狗是不能喝自來水的。有些主人會覺得狗狗喝自來水完全是沒有問題的,這是大家都存在常見的一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