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寫《白日依山盡》驚豔朋友圈!

2021-02-08 書法名家教程




集字之前,我們肯定要王羲之書法風格理清,主要特點:


一、點畫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結體遒美,韻致清秀。這點對於集字而言是現成的。


二、筆勢含蓄,氣息流利,如行雲流水,這就是選字的要求:字字的整體風格的協調尤其重要,提升字組間的承接和流暢性。


三、章法巧妙,要展現王羲之書法的線條變化,粗細錯落對比,左右揖讓,前後顧盼,要造字眼,有焦點,有靈魂。短篇尺幅之內,要展現豐腴變幻的藝術美,極盡用筆、結體、使鋒之妙。


所以,成功的集字難度不小,或許集字先生並沒有完全實現上面的要求,但是這是我們去解讀和重組一幅精品的思考方向。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關於米芾的解讀很多,雖然只在世56年,但是這樣癲狂多才的怪書家,再凝練地總結,也要用到5個字才能詮釋。換言之,如果我們想要學好米芾書法,就一定要深刻理解、感受這5個關鍵字。


米芾生性狂傲,有兩大愛好:石和硯,愛到癲狂,還喜唐服,帽子、袍子仿效唐人,奇裝異服惹來不少爭議。恰恰是這樣的狂怪性情,顯現字裡行間。刻板迂腐之人,如何學好米芾?


 ②


米芾寫字,最適用「刷」字來形容,用筆善正側並用,偃仰、向背、轉折、頓挫、輕重、急緩等,寫盡沉著痛快與飄逸超邁氣勢,一波三折,極具特色。



 ③ 

米字精髓強調體勢,力求「字不作正局」,他通過誇張造型、左斜右倒,上下錯位,大小不一,偏側不正,打破平衡而渾然一體,產生形色各異的結體姿態和筆墨面貌。


④ 

米芾極善用鋒,用筆靈活多變、奇幻肆意。米芾所謂八面出鋒,是利用上筆尖的全部錐面來書寫。很多前人不能或不敢出鋒的方向、方式、方法都被米芾打破了。



書法之力不單是力度,更是內心情感的宣洩。書法張力的表達與書者思維高度息息相關,有張力的線條覺之遒勁、富有彈性。正如米芾的線條,情感濃度高、富有激情與活力,這是書法線條力量最佳體現。


下面,我們綜合米芾書法獨特氣質,將米字有機地集成大唐名詩《登鸛雀樓》,一起來感受米字作品之鋒芒、氣勢、力量。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相關焦點

  • 米芾書法《白日依山盡》欣賞!
    米芾所謂八面出鋒,是利用上筆尖的全部錐面來書寫。很多前人不能或不敢出鋒的方向、方式、方法都被米芾打破了。M                 I                 F                 U王之渙詩|書法思考集米芾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文藝雜貨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百日讀詩計劃第六天,今天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著名詩人。這首《登鸛雀樓》,應該和《春曉》、《獨坐敬亭山》的普及率差不多,根據武漢大學教授王兆鵬對唐詩影響力的研究,《登鸛雀樓》排名高居第四位。這首詩好在哪?
  •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是怎樣的壯觀景致?
    第六篇前瞻古今 下瞰人生 ——龐子博先生講述《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 為什麼是「白日依山盡」,而非「紅日依山盡」?
    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一生只留下六首絕句,《登鸛雀樓》便是其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特別是最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常常被我們引用,那麼,為什麼第一句是「白日依山盡」,而非「紅日依山盡」呢?王之渙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縣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便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 白日依山盡的盡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盡的意思是消失,這句詩意為:太陽依傍著山巒沉落。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融化的天衣無縫。  1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家喻戶曉,6旬大爺:你們都理解錯了
    要想詩史留名,其實作品也不用太多,有那麼一、兩首驚豔之作就可以了。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存在,就證明了這一點。王之渙平生存世的作品不多,僅6首而已,但其經典作品《登鸛雀樓》和《涼州詞二首》令唐代多數文人望塵莫及。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便是這首《登鸛雀樓》。
  • 趙孟\楷書《白日依山盡》,十分香豔!
    登鸛雀樓王之渙詩|集趙孟\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作為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哲理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悟,我們不妨通過趙孟\書法,來展現這首詩遒勁而雍雅的一面。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古今詩話》中記載:「河中府鸛雀樓,唐人留詩者極多,唯王之渙、李益、暢當詩最佳。」
  • 腦筋急轉彎:白日依山盡,猜一個字,很少人答對,這題是真的難!
    腦筋急轉彎:白日依山盡,猜一個字,很少人答對,這題是真的難!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道腦筋急轉彎,希望大家喜歡!4、小明帶100元去買一件75元的襯衫,但老闆卻只找了5塊錢給他,為什麼 5、白日依山盡(猜一字)6、有兩輛汽車以完全湘同的速度,分別行駛於緊鄰的兩條道路上。不久之後,雖然兩車都未改變車速,但是B車突然開始超越A車,這可能嗎兩條道路都是直線。 7、一次宴會上,一對夫妻同客人共握手48次,問這次宴會上共有幾人?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翻譯及賞析
    [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題解】鸛雀樓舊址在永濟縣城西南舊蒲州城上。傳說古代有鸛雀棲其上,故名。樓有三層,前瞻中條山,下臨黃河水,是古時登覽勝地。唐人留詩者甚多,作者的這首五絕可稱為壓卷之作。
  • 「白日依山盡」中的「太陽」為什麼是「白」的而不是「紅」的?
    然而關於這首詩,有一天,我的一個韓國朋友突然問我:為什麼是」白日依山盡「,而不是」紅日依山盡「了?太陽明明是「紅」的呀?怎麼會是」白「的呢?一時間,我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故作高深的告訴她:這是中國古詩的意境問題,一句兩句說不清。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中國人似乎都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過。因為我們心裡並沒有覺得這是個問題。在中國人眼中,太陽究竟是紅的還是白的,並不重要。
  • 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的餘秀華,雙重視角解讀她與她的詩
    前幾天因為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
  • 藝術為人民 書寫中國年——全國書法名家走進波美村送福送春聯
    12月27日下午,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波美鄉文化廣場一派喜氣洋洋,「2020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藝志願培訓暨全國書法名家送福送春聯活動」在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寨波美村正式啟動。來自全國、省、地市的書法名家匯聚現場潑墨揮毫,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全國名家送褔送春聯活動。
  • 與孫平性書法相比,邵巖射書和曾翔吼書算啥,走火入魔,盡毀三觀
    孫平書法創新,現代書法家們一直在苦苦探索。沃興華書法以上諸名家,其創新主要是拋棄傳統筆法和結字規則,大膽採用現代西方藝術思想,注重書寫情感的表達。曾翔吼書與這些名家相比,邵巖的書法創新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上述名家至少還在用毛筆和墨汁來表達。而邵巖則完全拋棄了毛筆,而用注射器射墨。
  •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2020-10-12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明區開展2020年「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
    書法名家進校園,翰墨飄香盡芬芳。12月9日,由崇明區教育局主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年「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在實驗小學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全區各中小學的書法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張老師從自己的學習經歷出發,細緻講解了書法的概念、書法的流派及特點、如何臨摹與鑑賞要求,分析了帖學派、碑學派、碑貼集合派的作品特點,並結合具體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各學派不同的書寫氣息與風格,在座教師紛紛表示收穫頗豐。在下午場活動中,張成忠老師現場潑墨揮灑,為在座師生帶來了多幅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
  • 驚豔朋友圈的文字背景圖
    驚豔朋友圈的文字背景圖 驚豔朋友圈的文字背景圖
  • 走近左右手同時書寫反正毛筆字的奇人曾少平 圖
    從左手到右手,再到左右手同時書寫毛筆字,他循序漸進,獨闢蹊徑,走出了一條不同與常人的書法練習之路。現在,他已能左右手同時書寫反正毛筆字。雙手共舞,舞出墨香四溢。  曾少平正聚精會神地潑墨揮毫。  對於練毛筆字的人來說,臨摹名家名帖是第一步,也是打好基礎的關鍵。但也許是從小受書法的薰陶省了這一步,曾少平練字之初沒有臨名家名帖。第一次拿起毛筆時,父親的毛筆字的神韻便在他腦海裡顯現,之後便一直是由父親的書法在牽引著他。可以說,他書寫的毛筆字一直都沿襲著他父親的風格,父親的字就是他心目中的名帖。父親的字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他,但他現在也正在努力,走出父親的「樊籬」,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