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天才十幾歲就成名了,他就是莫扎特,音樂小神童

2021-01-10 廣場舞樂趣

對於莫扎特,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對於學習鋼琴的人來說更是熟悉的,學習的很多曲目都有莫扎特的曲子,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

莫扎特的人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她也經歷了幾個時期。他的出生也不平凡啊,1756年,新的一年伊始他就出生了,雖然仍舊有冬季的殘留,但他是一道光,他在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誕生了。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師,在4歲時,父親就給他灌輸音樂知識了,再瞧瞧我們四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回到正題,下一年莫扎特就開始創作曲子了,果然天才的動手能力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夠想像的,三歲能杯唐詩三百首也沒他厲害。小小人兒有大力量,所以他從小就有音樂神童之稱。

僅僅6歲就在慕尼黑做旅行演出了,還是三天,這個可不是玩的,同一年還在維也納辦了音樂會,妥妥的天才了,或許是太厲害了,所以才會在35歲時就死了。小小年紀的他還受到女王接見了,做了有些人一輩子想做都做不了的事,還順帶到普雷斯堡訪問,榮光何其大,但他有足夠的實力支撐他。

8歲時,他有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小提琴奏鳴曲》,也受到了英國女王的多次接見,就在下一年,他有新的創作了,《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完全沒有想到這首曲子竟然是一個9歲的孩子創作的,反正小編是覺得挺好聽的,這是一部交響曲,也是他的第一部交響曲,多難呀,但他做到了,哪怕到現在仍舊不敢相信,雖然還有些稚嫩的感覺,但只是像一個剛出道的人而已,絕對不是年齡。

莫扎特有一段旅行時期,從1963年到1772年,9年的遊歷世間,他到過西歐、巴黎、倫敦、薩爾茨堡等,見識過各種的風土人情和事物,遇見過各色的人,不同的音樂人,這對他的創作來說都有一定的用處,也為他的創作提供一定的靈感和材料。除了自己的作曲外,他也有擔任過樂手之類的工作,工作的經歷是他能感受到不同樂器之間如何配合,如何產生共鳴,多次的舞臺演出也讓他更有經驗和想法,對於聽眾的喜好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薩爾茨堡時期,他遇見了愛情也遇見了悲傷,他依舊潛心創作著,他著實是為高產的音樂家,樂曲多達750多首。1777年,在巴黎,因為求職的緣故,他遇到了弗裡多林·韋伯一家,因此他與愛情相遇了,他愛上了阿羅伊西亞·韋伯這個姑娘,莫扎特為她寫給過很多作品,給她創造機會,做自己的歌唱事業,甚至還一度影響到自己的事業,父親擔心他,就讓莫扎特回家了,再次遇見心愛的人時,她早已嫁做人婦了。

在1778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而莫扎特的妻子卻是他初戀的妹妹,他註定適合這一家結緣呀。在莫扎特處於事業低潮時期,他和康斯坦澤求婚了,女方因為男方的經濟問題對於結婚不太願意,莫扎特的父親則擔心婚姻會影響他的事業,阻礙變得多了起來。這件事促使莫扎特更加努力了,還寫下了歌劇《後宮誘逃》,康斯坦澤也做了女主角。 歌劇成功了,他們也結婚了。但婚後的生活經濟也很窘迫,莫扎特也只能更賣力工作了,也是長期的工作是他身體出現了問題,一個天才就此隕落。雖然康斯坦澤很快就改嫁了,但對莫扎特作品的保存或是後期的出版傳承都做出了很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揭秘:音樂神童莫扎特。5歲作曲的真相?好運氣在18歲之前用光了
    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是那座城中宮廷天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親安娜·瑪麗亞·莫扎特也熱衷於音樂並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4歲彈琴、5歲作曲、8歲公開演奏,12歲寫歌劇,真是不可思議。音樂神童的童年被父親佔用了不少時間與精力向全世界在做宣傳。
  • 莫扎特——「炒作的神童」還是「音樂的上帝」?
    十四歲的小莫扎特參加西斯廷的晚禱儀式,當教皇在祭臺前向主下跪時,莫扎特聽到一首美妙至極的合唱曲,於是默默將其記了下來。這首合唱曲是義大利作曲家阿萊格裡所作,名為《求主憐憫》,內容是關於大衛的悔罪。每當復活節前的四旬齋最後一周時,這個曲目會用來表達宗教儀式中對神的懺悔。
  • 奧地利音樂神童——莫扎特
    「音樂神童」被譽為「音樂神童」的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於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在短暫患病之後去世,那年他還不到36歲。然而,他們的愛情並沒有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散,康茨坦澤於晚年開始著手撰寫關於莫扎特的第一本傳記,並在1828年出版了這本記錄這位音樂巨匠一生的書籍。尋找音樂大師的痕跡
  • 音樂天才莫扎特,是一個永遠在跳躍的音符
    那一天,尚未完成《安魂曲》的莫扎特離奇死亡,35歲的音樂神童英年早逝,而其至今未明的死因也為他更添一份傳奇色彩:他人生的跌宕起伏、面對世人質疑與宮廷排擠時的堅持與叛逆,成為了藝術作品最佳的改編對象。這位小鋼琴家就是阿爾福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傳說中的天才——莫扎特,這一年他才六歲。小莫扎特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老莫扎特和母親安娜都是維也納的宮廷樂師,都是精通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古鋼琴的大音樂家。
  • 《莫扎特的女人》:女性視角下「音樂神童」的一生
    《莫扎特的女人:他的家庭、朋友和音樂》是英國當代著名指揮家、莫扎特研究專家、牛津大學教授簡·格拉芙(Jane Glover)暢銷15年的權威傳記,首次從女性視角解讀莫扎特天才而激蕩的一生。書中出現的女人,除了他的母親、姐姐及情愫萬縷的愛人,還有莫扎特未曾謀面的祖母和外祖母。一群女人,對莫扎特的人生軌跡和音樂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簡·格拉芙在書中給了莫扎特的姐姐很大的篇幅。人們都知道莫扎特是音樂神童,但其實他姐姐也一樣。在他們倆很小的時候,就經常一起出去巡演。
  • 音樂神童是怎麼煉成的?
    話題二:音樂神童音樂史上最著名的神童要數莫扎特了。莫扎特3歲的時候,喜歡騎竹馬、玩彈子球、但只要一爬上鋼琴,就把遊戲忘個精光,毫不費勁地自己摸出了音階,把聽過的曲子一音不漏地彈下來。老莫扎特兩眼發光,覺得自己終於時來運轉了,接下來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栽培和宣傳兒子。
  • 好書推薦之《社會學視野下的音樂天才:莫扎特的成敗》
    ;他是第一位試圖獨立的自由職業藝術家;他是西方音樂史中第一位公認的神童;他是著名古典主義音樂家——莫扎特。當社會學家遇到音樂家最近拜讀了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所著《社會學視野下的音樂天才:莫扎特的成敗》(見下圖)一書,從另一全新視角領略了莫扎特的傳奇人生,從中受益匪淺。故現將此書推薦給所有音樂愛好者。本書被譽為社會學大師寫音樂大師的奇書,長壽卻飽受流離之苦的埃利亞斯,用社會學來研究短壽卻享盡身後盛名的莫扎特。
  • 英年早逝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最後一年
    「音樂神童」莫扎特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逝世。去世3年前,他曾在信上講過自己:「自從我是週遊歐洲各地宮廷的小男孩時開始,一直聽到同樣的話,說我具有特別才能。我曾經蒙著眼演奏,也遭遇過各種各樣的試驗。
  • 真正震驚全世界的音樂神童
    人們對於莫扎特的音樂才能和音樂神童的各種傳說,只能從書上和他的音樂中了解,無法親眼目睹。然而,2005年2月英國出生的阿爾瑪(Alma Elizabeth Deutscher)簡直就是莫扎特的轉世,很多人認為她的音樂才能和學習能力遠遠超過莫扎特。莫扎特童年時的音樂才能如何表現,我們無法看到,早在2017年,這位當時12歲的英國音樂神童卻讓你看到了一個超越了莫扎特的莫扎特。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在歷史的長河中出現過許多的神童,但他們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但莫扎特的童年是神童,長大後確是大師。但終歸如曇花一現這位大師在不到36歲時就告別了世間。 莫扎特青年時期畫像 天才音樂家的神童初期 1756年1月27年,在奧地利的音樂之鄉薩爾茨堡,出生了一位音樂界的天才作曲家,沃爾夫岡
  • 天才與庸才的哲思——電影《莫扎特傳》觀後感
    音樂方面的「古典主義」主要指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即在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近代奏鳴曲曲式的結構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的音樂風格。莫扎特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以精準、工整、優雅、精煉、和諧的音樂風格著稱,其作品被稱為古典主義作品的典範。他與海頓一起確立起維也納古典樂派,同時,他還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
  • 莫扎特誕辰265周年特輯 | 莫扎特小傳Chapter2 - 開掛的小莫扎特
    上期中小編粗略介紹了少年莫扎特的種種生平經歷(點此回顧上一期),在今天的這篇小傳中,小編將就對這些經歷進行展開,再介紹幾首少年莫扎特膾炙人口的作品。眾所周知莫扎特還在幼兒時期就以被封作」音樂神童「並在父親的帶領下遊歷歐洲各國,從而讓「神童」這個稱號更為廣泛被人熟知。
  • 一部電影,言盡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莫扎特作為古典時期歐洲音樂史上最為傑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短暫的三十五歲的年華裡,創作了近四十首音樂歌曲,是公認的「音樂神童」而在米洛斯·福爾曼的這部《莫扎特傳》裡,導演卻沒有一味地將莫扎特塑造成一個扁平化的「音樂神童」的形象。而是採用莫扎特的死對頭薩列裡的第三人稱回憶的方式,將莫扎特的情感,生活,和成長講述出來,給觀眾一個鮮活形象的莫扎特本人。
  • 揭秘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成名之路與死亡之謎:因父成名,卻因情而死
    莫扎特的人生,從意義和價值上來說是燦爛輝煌的,他為人類留下了600多首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樂中經久不衰的樂曲;但對人生也是極為短暫的、又是極為惋惜的!莫扎特,這位作曲家的大作曲家,小時侯被無數人譽為「神童」,三歲時,父親就開始對他進行音樂教育,五歲時學會了創作短曲,六歲時學會創作鋼琴協奏曲。
  • 音樂神童莫扎特35年精彩人生:「上帝時常在我前頭」
    來源/ The Guardian, medium.com, The Catholic World Report編譯/基督教今日報  林葶熙 編輯排版 /隨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在古典樂史上,不少音樂家留下不可磨滅的輝煌紀錄,創作不少優美歌曲,音樂神童「莫扎特」正是其中一位
  • 《莫扎特傳》:一部講述音樂天才的經典電影
    薩列裡是維也納當時有名的宮廷御用音樂師,他在當時備受奧地利皇帝的寵愛。當時已在歐洲非常出名的莫扎特來到了維也納,他從莫扎特那裡聽到了真正的音樂,並深受振動,但同時也感到很受威脅。這位人稱4歲寫協奏曲,7歲寫交響樂,11歲寫大型歌劇的大音樂家莫扎特的音樂才華很快被皇帝賞識,皇帝讓他在宮廷演奏,為樂隊指揮。
  • 莫扎特 與完美只差一個音符的曠世神童
    歷史上的德意志,就主要是在現在分裂為德國和奧地利的區域之內,這片土地那榮耀千秋的音樂讓人永遠沉醉。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橫空出世。如果你想知道神童是怎樣的?那麼數數他的作品數量,聽聽他的作品之精妙,再看看他的數不盡的神奇故事吧。1763年的一天,莫扎特的父親帶著一幫人在家排練一首新創作的弦樂三重奏,7歲的小莫扎特溜進來攆不走,非要摻和要拉小提琴聲部。
  • 如何從神童成為大師——《遇見莫扎特》
    莫扎特,古典樂史上的傳奇人物,3歲學音樂,6歲開始作曲,11歲完成第一部歌劇……像貝多芬,還有像巴赫,他們寫過所有的音樂題材,唯一沒有寫過的就是歌劇,但是莫扎特是交響曲、協奏曲能寫,還是歌劇大師。他說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個人的,我把歡樂注入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歡樂,是的,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 一部電影,說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作為古典時期歐洲音樂史上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在短短的華裡中創作了近40首音樂歌曲,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而在米洛斯福爾曼這個《莫扎特傳》中,導演並沒有盲目地將莫扎特塑造成「音樂神童」的扁平化形象。相反,我們用莫扎特死去的對手薩列裡和第三人稱記憶來講述莫扎特的情感、生活和成長,給觀眾一個生動的莫扎特自己的形象。
  • 偉大的作曲家,被稱作音樂神童,死因成謎!
    說道莫扎特,大家一定都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作曲家被稱為音樂神童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全名叫做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